门人性同录

小参一

玉泉入院小参,师云:“做工夫只在一机一境上究取,自有得力处。若是要求多知多解,却不得倒断,反耽阁日子。但看水潦随马祖入山采藤,被马祖当胸蹋倒,起来呵呵大笑云:‘百千法门,无量妙义,只在一毫头上识得根源去也。’岂不直捷?岂不省力?又湛堂准策进大慧云:‘杲侍者,教你小参普说,你也说得;教你拈古颂古,你也作得。只有一事未在,你进方丈时有禅,出方丈去便无禅也。’此岂不是智识聪明,未曾大死一回后参,勤巴子方得彻头。众兄弟在者里同办肯心,日用寻常,忙闲动静,运用施为,悉加照顾,无处不是佛法也。若稍不绵密,即被人换却眼睛。”

示众

江西黄龙南因禾山普参,普善经论,两川号为义虎。问黄龙南曰:“阿难问迦叶,世尊传金襕外,更传何物?因缘意旨如何?” 南曰:“上人出蜀,曾到玉泉否?” 普曰:“曾到。” 南又问:“曾挂搭否?” 曰:“一夕便发。” 南曰:“智者道场,关王打供结缘,住几时何妨?” 普良久,再理前问,南俯首,普趋出,大惊曰:“两川义虎,不消此老一唾。” 师曰:“普虽行脚,未具行脚眼。虽到玉泉,一夕便发,不知智者道场,正是他放身命处。奈何当时玉泉无人,致令普蹉过了也。及到黄龙,壁立万仞,便不能去。虽然如是,普还是识好恶的,终不敢辜负黄龙。汝等诸人,现住智者道场,试将此则公案检点看,黄龙还答他话不答他话?若道不答他话,空逞驴唇马觜作么?若道答他话,语意参差。若检点得出,一任横行天下;若检点不出,智者道场灼然住几时何妨。”

除夜小参

举德山小参不答话,问话者三十棒。师云:“德山行令虽严,棒头落处,未免偏枯。玉泉今夜要答话,问话者、不问话者,总与三十棒。为甚如此?山僧拄杖子从来不敢辜负一人,何况三十日到来,不打更待何时?” 复举石门因僧问:“年穷岁尽时如何?” 门云:“东村王老夜烧钱。” 师云:“石门答话,应时应节,固是好手,但衲僧家说他张王李姓作甚么?如有问山僧年穷岁尽时如何,只向他道:爆竹堂前催吃茶。虽不是奇言妙句,亦是年穷岁尽与人同乐底家风。且要诸人个个湿觜,免教干爆爆地。大众还知玉泉答话意么?今宵举盏非常礼,佛祖相将一口吞。” 喝一喝。

小参

师云:“师资缘契,啐啄同时。子啐母啄,啄与啐不先不后,是为同时。南院上堂示众云:‘诸方只具啐啄同时眼,不具啐啄同时用。’时有僧问:‘如何是啐啄同时用?’院云:‘作家不啐啄,啐啄同时失。’僧云:‘犹是学人问处。’院云:‘如何是你问处?’僧云:‘失。’院拈棒便打。僧不契,后到云门会下,与二僧话及此事。一僧云:‘当时南院棒折那。’其僧忽省悟,便归南院。院已迁化,时风穴为维那,一见便问:‘你是问先师啐啄同时话底僧么?’云:‘是。’穴云:‘你当时如何?’僧云:‘我当时如在灯影里行。’穴云:‘汝会也。’玉泉琏云:‘啐啄同时是亲切处,因甚么道失?若于此会得,堪报不报之恩。’师云:‘还知失处么?山僧今日与南院翻案去也。若具啐啄同时眼,便是啐啄同时用也。勘得破僧在云门省悟处也,勘得破风穴云汝会也,也勘得破玉泉琏云堪报不报之恩也。勘得破。何故?啐啄时开啐啄眼,诸方用处自分明。” 郢城发仁樊居士生日请小参,师云:“车声马声,皆唱无生之曲;树色华色,全开不二之门。头头本地风光,法法本来面目。何须拈椎竖拂,摇唇鼓舌,方谓之举扬正法?不见净名居士在毗耶城里,杜口谈不二法门。樊公初度于此郢城中,请山僧说无生法忍。且道杜口的是,开口的是?” 以拄杖划一划云:“有言不在舌,无语声如雷。”

为当阳开先王邑侯对灵小参

师云:“居宰官位,用菩萨心,宣化两郡,临淄当阳。适王事贤劳之际,政欲抚民力赡军需,岂知热闹场中,忽然着只冷眼,蹋翻者边,转身那畔。山僧昔与护法谈论古今,但未将者边那畔一并举出,早请判断相隔几许。今日还须分明说破。” 以拂子画圆相云:“者边也在者里,那畔也在者里。东土西天,三千刹海,百亿须弥,总在者里。” 竖拂云:“王公于拂子头上悟入不二法门,现大人相,便道者边那畔同一行履,做官作佛,元无二人。” 以拂子划一划云:“见么?草露清同华露冷,松烟淡共竹烟生。”

为刘发清发净二居士对灵小参

师云:“生死同参究,眼开全体真。灼知生死幻,各见本来人。所以道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既不去,且发清发净即今在什么处?” 竖拂云:“同条生又同条死,一拂子头同现身。”

闻平阳弘觉忞和尚讣设供

拈香云:“续龙池脉,继天童席。帝王召对,内殿升座。抒锦绣文章,则王公敬畏;立丛林标格,则衲子钦承。声振湖海,才冠古今。岂知名场退步,静里藏身。虽然如是,且道从前一段威光,还可瞻仰也无?” 以手指帧云:“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既然不去,正好供养。” 插香云:“不但灵骨犹在,情知我法叔老和尚肉犹暖在。”

闻古南牧云门和尚讣设供

拈香云:“明州天童,润州鹤林,吴越名刹,皆竖法幢。门庭孤峻,声誉益隆。晚退古南,高洁是守。龙象参叩,罕蒙接纳。及至末后,犹然拄杖横肩,不顾人而去。风波险阻,未获早闻讣音。而今追慕,难备举扬。记得昔年送别印正语云:‘滹沱生面福昌开,岂知古南生面又是玉泉开。’” 以两手举起香云:“见么?” 插香云:“且道我法叔老和尚还来受供养也无?” 众无出师,嘘一声云:“苍天苍天。”

法语

示颖禅人

做顶天立地人,行超佛越祖事,元是另辟乾坤,丹霄独步。若有丝毫见解未透,未免触途成滞,便被语言名相笼罩,卒无自由分。真正济上儿孙,胸中抱不群之志,寻常一动一静,如万里一条铁,只要做到大彻头处去。然后向魔宫虎穴闲坐困眠,蝎尾蛇头颠拈倒弄,建立先圣宗乘,昭示后昆眼目。或放或收,或抬或搦,如象王游行,如狮子返掷,威光赫奕,无敢近傍,皆是从前得力处深也。

示允 知客

从苗辨地,因语识人,宾主相勘,问答激昂。逢缘话会,遇境拈提,谈笑起倒,皆照顾当头一着。事事不可瞒顸,法法不容蹉过,动静严密,家风整齐。从上施设门庭,皆是师资唱和,方得法道流行千古。既作佛祖儿孙,身心性命皆所不惜,操履日深,走出人天众前,验龙蛇,擒虎兕,自游刃有余地也。

示瞿谙知库

佛法世法,初无两般。如盘走珠,如珠走盘,活活鱍鱍,更不留碍。盐酱米茶,出内有节;粥饭汤果,丰俭随时。如杨岐灯盏,照耀古今,威光赫奕。公既同此职,则同此才能,同此心行,同此眼目,同此光明。凡济物资生之具,深储厚蓄,时节因缘,所当施设。打开宝藏,运出家珍,取之不竭,用之不穷,与杨岐斗胜,不为分外,又杨岐儿孙之最胜者也。

示敏旃禅人

少年学道,贵乎立志。志既先立,则诸凡外缘总不能夺。多见英俊之士,不遇善友激励此志,终不能发。欲企圣哲体裁,则心怀怯弱;欲就庸鄙行径,则意负惭惶。犹豫既久,不觉荏苒一生。自古至今,甘受陆沉者无限。若善决择,我此一身,必如何可了出家事业,可报佛祖国王父母师长深恩。恁么细思谛审,自行脚参请以至悟道养道行道,皆非卒然可办,岂得徐徐姑待他年而后从容进步耶?直须朝勤夕惕,废寝忘餐,依明眼宗匠,放下身心,祁寒溽暑,执劳运力,负舂断臂,痛骂痛打,受恶辣钳锤,不敢稍生退屈,要做到透顶透底,两眼大开然后已耳。

示匡禅人省亲

匡禅人英年依吾蜀树彰和尚剃落,已中些子毒气。境风吹到玉泉,动静语默,略露圭角,尚未与老僧大展作用。老僧正欲痛加辣手,敲骨取髓,忽母病剧,使人接归。虽在制中,亦不相留,即令归家慰问。只是老僧有一问,若见母时,为说何佛法令病得愈?道道。

示云监寺

衲子住丛林,身心性命皆所不惜,祁寒溽暑,运力执劳,总欲争先,但以辅弼法门为任,余不暇计也。既以佛法为己躬下事,则忙时、闲时须在佛法上着眼,朝夕提撕,必要到彻头处方敌得生死。试看世谛与佛法相去多少,若勘得透,管教眼光烁破四天下。

示致中禅人

出家一事,本为了生死。既欲了生死,须入丛林中亲近知识,泛爱亲仁,助发高尚之志,不可暂随流俗阿师谈世谛事。遇着辣手,吃些钳锤,自有痛快处。正眼开时,不受他人瞒顸,却能诃佛骂祖,欺谩天下人去。有如是骨力,一切神通妙用皆莫测其为何如也。

示明宗马居士

心净则佛土净,是净土在汝心中明矣。净土既在汝心中,则华开时,亦汝之心华开发。见佛即见汝心华上佛,悟无生则心华上佛本是无生之体。如是则净土殊胜功德,总在汝一心显现也。勉之。

示明章李居士

东土是东土,西方是西方,心隔之也;东土即西方,西方即东土,心通之也。以东土人念西方之佛,分明为东土人心中有西方之佛。若悟得西方之佛在东土人心中,是名真念佛人也。

示明忠王居士

安养国土,固是众生归根之地。但东土与西方相隔十万亿佛土之遥,如何得到?盖彼佛有许生之愿,众生有求生之愿,是汝心与佛心相契,汝愿与佛愿相投,全无一毫之隔,则东土即西方,可不疑也。

拈古

举黄檗示众云:“汝等诸人,尽是噇酒糟汉,与么何有今日?还知大唐国里无禅师么?” 时有僧云:“只如诸方匡徒领众,又作么生?” 檗云:“不道无禅,只是无师。”

师云:“黄檗只把酒糟与人噇,若是玉泉,待者僧云‘只如诸方匡徒领众,又作么生’,便拈棒打云:‘者汉,你又来噇酒糟。’”

举睦州升座云:“首座。” 答云:“在。”“寺主。” 答云:“在。”“维那。” 答云:“在。” 州云:“三段不同,今当第一向,下文长,付在来日。”

师云:“睦州不耐多说,反致文繁。若是玉泉则不然,‘首座。’‘在。’‘寺主。’‘在。’‘维那。’‘在。’便下座。”

举大川和尚因江陵僧参,川云:“几时发江陵?” 僧提起坐具,川云:“谢子远来。” 僧便出,川曰:“若不恁么,争知眼目端的?” 僧拊掌云:“苦杀人,几错判诸方老宿。” 川肯之。僧举似丹霞,霞曰:“于大川即得,于我者里即不然。” 僧云:“此间作么生?” 霞曰:“犹较大川三步。” 僧礼拜,霞曰:“错判诸方老宿底甚多。”

师云:“者僧也具行脚眼,未免龙头蛇尾。若是玉泉,待他道‘犹较大川三步’,但曰:‘莫错判诸方老宿。’不惟截断丹霞舌头,亦且不辱行脚。”

举内翰苏东坡于东林总处得省,抵荆南,闻玉泉皓布裈机锋不可触,欲抑之,乃微服过访。皓问曰:“官人尊姓?” 曰:“姓秤,乃称天下长老轻重。” 皓便喝一喝云:“且称山僧者一喝重多少?” 苏无对。

师云:“皓老被东坡一拶,未免全身上钩。东坡虽姓秤,斤两尚未分明,至今死了不得活。山僧今日为东坡出气去也,待皓云‘者一喝重多少’,亦喝一喝云:‘两个八两,原是一斤。’”

举临济半夏上黄檗,问讯见檗看经,云:“我将谓是个人,元来是个数黑豆汉。” 住数日,乃辞去。檗云:“汝破夏来,不终夏去?” 济云:“某甲暂来礼拜和尚。” 檗遂打趁令去。济行数里,疑此事,却回终夏。

师云:“此话商量者多,谓临济素有当仁不让师之作者,回翻不转面皮来。若据玉泉见处则不然,黄檗行令固严,临济善能提振家风,诱掖后进,要勾天下人同做白拈贼。召大众云:‘还知他疑底事么?’以拄杖一时打趁。”

举南泉典座办两分食,诣园中管顾园头。食时展钵次,忽有念佛鸟鸣,园头敲钵一下,又鸣,又敲一下,鸣既住,头问典座:“会么?” 座云:“不会。” 又敲一下。

师云:“园头遇境逢缘,与鸟唱和,争奈典座不识鸟语。玉泉若作典座,待园头问‘会么’,即咄云:‘可以人而不如鸟乎?’便踢倒钵,念佛一声而行,岂不是园头知音人耶?”

示贯如监院

荷众此身苦莫辞,丛林众务必先之。

龙天常住倾肝胆,自有龙天推出时。

示大省禅人

参禅直以悟为期,月冷三更也莫辞。

试看梅华骨力胜,雪寒放出早春枝。

示洞云禅人

出家道业问何如?参是真参悟不虚。

悟彻根源非浅近,及时进步莫徐徐。

示雪幢禅人

铁汉参禅力最坚,虎穴魔宫一直穿。

手疾眼亲胆志大,转身堪与佛齐肩。

示星槎禅人

少年学道力殊强,还欲久依选佛场。

才赋一朝堪中选,归鞭马上漫轻扬。

示蓬雪禅人

棹舞清风两岸霜,水云拨转泛三湘。

澄潭搅动苍龙起,一曲渔歌唱和长。

示紫桥关主

求佛坐禅念未灰,磨砖作镜不须猜。

打车即是打牛是,一击牢关八字开。

示大用监院

玉泉八载共开堂,辅弼老僧节义长。

事易事难无变志,法门体度自全张。

示闻白禅人

凤凰山上凤凰栖,欲养凌云两翼齐。

直待风高方振作,出头天外觉天低。

示香雪禅人

真行真参真悟生,常勤精进佛先成。

黄梅腰石负舂汉,心眼明逾明镜明。

示法直岁

行脚归来志不同,全身放下故山中。

古今法道元无二,还辅祖庭振祖风。

示惺知库

灯照己躬姜辣人,风高学道者相亲。

虽然是个家常事,旧案拈来施设新。

示灵枢禅人

玉泉戒也玉泉禅,万斛珍珠聚一渊。

勘破水天心眼透,天中更有一重天。

示敏修新戒

一期受戒与参禅,一事成时两事全。

禅律虽殊同着眼,明珠衣里旧来圆。

示廓曙禅人

己事亲疏定一生,漫将己事视为轻。

直须勇猛向前进,迟早还期佛法行。

示玺文禅人

坚固道心行力长,行门证入悟门强。

忽然自见本来佛,运水搬柴处放光。

示澄明禅人

芒鞋入我玉泉门,佛祖相将一口吞。

吞却也须还吐却,大开两眼定乾坤。

示大宗禅人

玉泉戒也玉泉禅,龙得水还归故渊。

一旦云雷风浪起,大摇海岳震江天。

示存文禅人

动时则有静时无,一棒当头何所拘。

不涉有无道一句,将来可列祖师图。

示闲云监院

扶起鹫峰古刹竿,精勤十载不求安。

人天百万皆瞻仰,北斗面南喜共看。

示据一知事

心力既然为众施,当真行事莫迟迟。

丛林大任全担荷,佛祖龙天不负伊。

示云在副寺

默契龙天佛祖心,劳劳心力久丛林。

长坚松柏傲霜节,行力圆时智力深。

示字澜禅人

筇竹一枝九顶来,水云远拨到章台。

杨岐栗棘能吞吐,拾得一蓝担取回。

示参机禅人

十字街头事事明,庐陵米价作么生。

价高漫向庐陵问,到处可将米价评。

示洞一禅人

上流断不溷常流,一念回光不假修。

雪后晴天开雨眼,五湖风月任君收。

示雨谷知库

随家丰俭辅丛林,为众勤须契众心。

寮外莫辞兼重务,法门功大行门深。

示清影禅人托钵

为众忘身志更坚,众心同格格龙天。

饱人日日钵盂满,香积国今在目前。

示谦行者

幼住丛林有夙根,幼时蚤立定乾坤。

不言不笑不骄慢,法尊人尊己亦尊。

示长脉禅人

青春来去逼人忙,学道何如色力强。

三二十年加策进,少林五叶定联芳。

示春寰詹居士

呼渠尽力不能呼,名字无时相亦无。

名相全消还独露,胡须赤是赤须胡。

示尔公王居士

面目相呈十二年,而今鼻孔复辽天。

浅深今昔虽无异,出气应知却胜前。

示明性陈居士

虽不出家不在家,二途不涉不周遮。

恁么平正真行履,驾大白牛乘大车。

示妙圆朱居士

二谛不分大智人,还从二谛悟来亲。

面门触着既无滞,理事纵横任转身。

示发道李居士

学道不须深远寻,平常心是圣贤心。

随缘处世无憎爱,清冷家风越古今。

示清因陈居士

训子齐家学佛坚,人情佛法应机圆。

者边那畔事平等,世业成功道业全。

示发诚徐居士持经

自心般若自金刚,幻化身中见法王。

悟得幻身非幻相,四威仪放幻身光。

示发昙冯居士

学道直须叩己躬,居家亦有个家风。

莲华不独污泥里,还欲常开在火中。

示鄂渚海山马居士

有口昔年尚未开,拳头蓦竖语如雷。

离名离相忽然省,不负玉泉得得来。

复太史宋容庵先生次来韵

试把骊珠拈一回,骊龙灵气养珠胎。

此珠轻重谁为定,姓秤人今喜再来。

大秤玉泉挂一竿,曾将议论逞词坛。

今逢太史称人物,手未放时却未酸。

复节崖法弟来韵 (时师在平阳)

良晤不殊旧所闻,清新句有孰同君。

归来携得平阳杖,拨转锦江五色云。

赠密岸禅宿

律部威仪久范身,道为己任德为邻。

宾朋辐辏皆炉茗,藤笠到来谊愈亲。

赠鼻源禅宿

五十年来戊己庚,无生本体本无生。

无生体自无今古,山秀水长世外荣。

赠月恒禅宿

松老枝疏影到庭,苍龙鳞即似龙形。

祁寒溽暑频相易,霜雪万年不改青。

赠大峨万年寺洞初上座

峨眉山水冠诸方,小石如珠也放光。

惟有万年称胜迹,一炉沉水祝君王。

赠大峨伏虎寺可闻上座

万行同圆行力饶,行能伏虎行方高。

二空莫道不惊客,唤出林来即共哮。

赠云济若愚上座

法王法演最高峰,锦绣云铺百万重。

毕竟此云何所济,相将致雨会从龙。

赠广福密印上座

立身行道与师同,今复恢张振祖风。

双桂亲传来正脉,克家子是赖弘通。

赠鳌山时禅师

法幢高竖白云间,旧是雪峰成道山。

正欲人人成此道,还教透过祖师关。

赠在迩禅师

为人由己不由它,德与师齐智欲过。

自许金城山说法,天华乱散满藤萝。

赠菩提端圆禅师

撑持双桂旧家门,启后光前始报恩。

出手独推公有力,拈提正眼破沙盆。

赠归龙大谷禅师

天龙甲马尽皈依,大坐当轩万指围。

震动乾坤狮子吼,法王法令法王威。

赠东寺端霞禅师

双桂分来第一枝,新秋玉露正开时。

逢人觌面频拈出,最胜香风满芷溪。

赠智周禅师

丛林重任力承当,整饬家风立大纲。

创守维新功既盛,遍师遗范自悠长。

赠大龙拳彻禅师

祖庭已复尚安危,不惜身心可住持。

体度力遵惟苦志,龙天保任振风规。

赠量周禅师

遍师说法祖庭中,幸有儿孙大志同。

规范秩然持守肃,相承递代仰高踪。

赠若惕禅人养亲

杖笠飘然方外人,而今归里事慈亲。

母心喜处佛心喜,孝子身同佛子身。

赠允 上座

来风深辨作家机,格外相投识者稀。

语默迥然常独露,不将语默涉离微。

赠悦可禅师

丛林大树栋梁材,天泽还因栽者培。

叶茂风高群木表,绿阴长覆玉池台。

玉泉戒也玉泉禅,高似危岩深似渊。

行到高深机用大,权衡佛祖接人天。

赠慧目禅师

玉泉戒也玉泉禅,玉剖石中珠出渊。

风雨晦明珠玉灿,清光直射九重天。

赠且拙禅师

玉泉戒也玉泉禅,虎出深山龙出渊。

云起风生龙虎变,变时动地复惊天。

赠廓曙禅师

玉泉戒也玉泉禅,看取鸢飞鱼跃渊。

觌面堂堂全体现,分明拄地又撑天。

赠大可禅师

久怀高志辅丛林,聚首多年契众心。

试看百华迟早发,清香毕竟在云深。

赠遍圆禅师

玉泉旧案近来新,为得良朋出个身。

行得法门中一事,还须是我法门人。

赠上机禅师

出世须舒出世怀,随宜说法度同侪。

松风散暑人间卖,卖到而今六月来。

寄溢天上座

玉泉已住八年来,导众还须导众才。

公举惟公先继席,吾家法道任弘开。

寄龙潭断雪禅师

祖庭大振祖风高,才力过人志转豪。

搅得龙潭龙一起,弥天弥地鼓波涛。

寄君之姚居士

深惜前缘我与公,一山中住一湖中。

风尘漫道三年隔,日月相看旦晚同。

寄伯楼熊居士

聚首谈心七载余,白云邀我玉泉居。

又烦摩诘遥舒臂,力补郎当屋壁疏。

寄开伯禅友

近处不亲亦不疏,远方却又是同居。

天寒一偈权闻间,燕子飞时另有书。

寄珠林上座

一园柑橘老秋光,几个青青几个黄。

养得枝头霜露熟,品称奇贵特馨香。

寄树义上座

龙兴山顶不人间,一目坦然小众山。

苔径也须还扫雪,白云放出旧松关。

寄云台符居士

学道多年眼已亲,资生业等总皆真。

世缘佛法两无滞,溷俗和光出格人。

访鄂渚秀岩上座

玉泉苔径接临沮,地僻云深两奥区。

揽胜归来仍纵目,江城山野境非殊。

登太白峰 (悟和尚卜塔若有牧童指云者里好言讫不见)

峻岭危岩上碧霄,人间天际正非遥。

青山本自无今古,童子重来不待招。

鄮山礼舍利塔

殊胜山中舍利藏,随人心现百千光。

大都佛力鬼神力,弘护应知有帝王。

玲珑岩礼悟祖爪发塔

石如明镜照秋毫,魔佛到来影莫逃。

两眼一生空四海,分身也占地头高。

题子美张居士像

形端影直,气爽神清。

淡淡描出,面目分明。

自心自悟,体究真诚。

与人交接,温厚和平。

夫是之谓子美公,久参之见地,不坠之嘉声。

玉泉莲月正禅师语录卷第二 (终)

  (荆州信善姚君之 董彬朱妙圆 陈明性 徐发诚 李发道 冯发昙 冯发德同刻

 莲月和尚住玉泉语录第二卷 堆蓝沙弥光谦对

              鸳湖谢文英颖仙书 角里伣云望天章刊

 康熙十九年孟夏月    吉旦嘉禾楞严寺般若坊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