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典
尔时,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今此纯陀犹有疑心,唯愿如来重为分别,令得除断。
佛言:善男子!云何疑心,汝当说之,当令除断。
文殊师利言:纯陀心疑如来常住,以得知见佛性力故。若见佛性而为常者,本未见时应是无常。若本无常,后亦应尔。何以故?如世间物,本无今有,已有还无。如是等物,悉是无常。以是义故,诸佛、菩萨、声闻、缘觉无有差别。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本有今无,本无今有;
三世有法[1],无有是处。
善男子!以是义故,诸佛、菩萨、声闻、缘觉亦有差别,亦无差别。
文殊师利赞言:善哉!诚如圣教。我今始解诸佛、菩萨、声闻、缘觉亦有差别,亦无差别。
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如来所说诸佛、菩萨、声闻、缘觉性无差别,唯愿如来分别广说,利益安乐一切众生。
佛言:善男子!谛听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譬如长者若长者子,多畜乳牛有种种色,常令一人守护将养。是人有时为祠祀故,尽构诸牛着一器中,见其乳色同一白色,寻便惊怪,牛色各异,其乳云何皆同一色?是人思维,如此一切,皆是众生业报因缘令乳色一。
善男子!声闻、缘觉、菩萨亦尔。同一佛性,犹如彼乳。所以者何?同尽漏[2]故。而诸众生言佛、菩萨、声闻、缘觉而有差别。有诸声闻、凡夫之人,疑于三乘云何无别?是诸众生久后自解:一切三乘同一佛性,犹如彼人悟解乳相由业因缘。
复次,善男子!譬如金矿,淘炼滓秽,然后消融成金,之后价直无量。
善男子!声闻、缘觉、菩萨亦尔,皆得成就同一佛性。何以故?除烦恼故。如彼金矿,除诸滓秽。以是义故,一切众生同一佛性,无有差别。以其先闻如来密藏,后成佛时,自然得知。如彼长者,知乳一相。何以故?以断无量亿烦恼故。
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若一切众生有佛性者,佛与众生有何差别?如是说者多有过咎。若诸众生皆有佛性,何因缘故,舍利弗等以小涅槃而般涅槃,缘觉之人于中涅槃而般涅槃,菩萨之人于大涅槃而般涅槃?如是等人若同佛性,何故不同如来涅槃而般涅槃?
善男子!诸佛世尊所得涅槃,非诸声闻、缘觉所得。以是义故,大般涅槃名为善有,世若无佛,非无二乘得二涅槃。
迦叶复言:是义云何?
佛言:无量无边阿僧祇劫,乃有一佛出现于世,开示三乘。善男子!如汝所言,菩萨二乘无差别者,我先于此如来密藏大涅槃中已说其义,诸阿罗汉无有善有。何以故?诸阿罗汉悉当得是大涅槃故。以是义故,大般涅槃有毕竟乐[3],是故名为大般涅槃。
迦叶言:如佛说者,我今始知差别之义、无差别义。何以故?一切菩萨、声闻、缘觉,未来之世皆当归于大般涅槃,譬如众流归于大海。是故声闻、缘觉之人,悉名为常,非是无常。以是义故,亦有差别,亦无差别。
迦叶言:云何性差别?
佛言:善男子!声闻如乳,缘觉如酪,菩萨之人如生、熟酥,诸佛世尊犹如醍醐。以是义故,大涅槃中说四种性而有差别。
迦叶复言:一切众生性相云何?
佛言:善男子!如牛新生,乳血未别,凡夫之性,杂诸烦恼,亦复如是。
迦叶复言:拘尸那城有旃陀罗[4],名曰欢喜,佛记是人由一发心,当于此界千佛数中,速成无上正真之道。以何等故,如来不记尊者舍利弗[5]、目犍连[6]等速成佛道?
佛言:善男子!或有声闻、缘觉、菩萨作誓愿言:我当久久护持正法,然后乃成无上佛道。以发速愿,故与速记。
复次,善男子!譬如商人有无价宝,诣市卖之。愚人见之,不识轻笑。宝主唱言:我此宝珠,价直无数。闻已复笑,各各相谓,此非真宝,是颇梨珠。善男子!声闻、缘觉亦复如是,若闻速记,则便懈怠轻笑薄贱,如彼愚人不识真宝。于未来世有诸比丘,不能翘勤修习善法,贫穷、困苦、饥饿所逼,因是出家长养其身,心志轻躁,邪命谄曲。若闻如来授诸声闻速疾记者,便当大笑轻慢毁訾,当知是等即是破戒,自言已得过人之法。以是义故,随发速愿,故与速记,护正法者为授远记[7]。
迦叶菩萨复白佛言:世尊!菩萨摩诃萨云何当得不坏眷属?
佛告迦叶:若诸菩萨勤加精进,欲护正法,以是因缘,所得眷属不可沮坏。
迦叶菩萨复白佛言:世尊!何因缘故,众生得此唇口干焦?
佛告迦叶:若有不识三宝[8]常存,以是因缘唇口干焦。如人口爽,不知甜、苦、辛、醋、咸、淡六味差别。一切众生愚痴无智,不识三宝是常住法,是故名为唇口干焦。复次,善男子!若有众生不知如来是常住者,当知是人则为生盲。若知如来是常住者,如是之人虽有肉眼,我说是等名为天眼[9]。
复次,善男子!若有能知如来是常,当知是人久已修习如是经典,我说是等亦名天眼。虽有天眼而不能知如来是常,我说斯等名为肉眼。是人乃至不识自身手、脚、肢节,亦复不能令他识知,以是义故,名为肉眼。
复次,善男子!如来常为一切众生而作父母。所以者何?一切众生种种形类,二足[10]、四足[11]、多足[12]、无足[13]。佛以一音而为说法,彼彼异类各自得解,各各叹言:如来今日为我说法。以是义故,名为父母。
复次,善男子!如人生子,始十六月,虽复语言未可解了,而彼父母欲教其语,先同其音,渐渐教之,是父母语可不正耶?
不也!世尊!
善男子!诸佛如来亦复如是,随诸众生种种音声而为说法。为令安住于正法故,随所应见而为示现种种形像。如来如是同彼,语言可不正耶?
不也!世尊!何以故?如来所说如师子吼,随顺世间种种音声而为众生叹说妙法。
注释
[1]三世有法:三世实有之法。意谓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实有之法。
[2]漏:梵语Āsrava的意译。为烦恼的异名。含有漏泄、漏落二义,贪、嗔等烦恼,日夜由六根(眼、耳、鼻、舌、身、意)门头漏泄流注而不止,名之为漏;烦恼能使人漏落于三恶道(地狱、饿鬼、畜生),亦名为漏。
[3]毕竟乐:至极最终的快乐。
[4]旃陀罗:在四种姓之外,以屠杀为业的屠夫。
[5]舍利弗:梵语Śāriputra。舍利弗多罗的略称,意译鹙子,从母得名,为古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人,属婆罗门种姓。释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之一。因他持戒多闻,敏捷智慧,善讲佛法,被称为“智慧第一”。
[6]目犍连:梵语Mahāmaudgalyāyana。摩诃目犍连的略称,即大目犍连,亦简称目连。为古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人。属婆罗门种姓。释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之一,侍佛左边。因他神通广大,能飞上兜率天,被称为“神通第一”。
[7]授远记:授记,谓佛对于发心之众生授予将来必当做佛之记别。因是授予遥远的将来必当做佛之记别,故称授远记。
[8]三宝:佛、法、僧三宝。佛是真理的发现者;法是宇宙的真理;僧是奉行佛教真理的人。佛、法、僧三者,世所罕有,极为尊贵,故称之为三宝。
[9]天眼:五眼之一。谓色界天、人所有之眼,不论远近、内外、昼夜,皆能得见。
[10]二足:谓众生中的二足之类,如人类以及禽鸟等类。
[11]四足:谓众生中的四足之类,如家畜和野兽等。
[12]多足:谓众生中的多足之类,如蜈蚣等。
[13]无足:谓众生中的无足之类,如蛇、蟮等。
译文
这时候,文殊师利对佛说:世尊!如今纯陀还有疑惑之心,唯愿如来重新为之解释,使他得以除惑断疑。
佛说:善男子!有什么疑惑之心,你可以说出来,我当使他除惑断疑。
文殊师利说:纯陀疑心如来常住不变,是因为能够知道、见到佛性之力的缘故。如果看到佛性之后,如来才是常住不变的,那么本来尚未见到时应该是无常的。如果本来是无常的,那么后来也应该是无常的。为什么?像世间之物,本质是空的,但呈现的是森罗万象,现在有的,将来终究会归于散灭。像世间一些事物,都是无常的。由于了知这样的道理,一切诸佛、菩萨、声闻、缘觉之间的本性就没有什么差别。这时候,世尊就诵偈言说:
本来有的而现在没有了,本来没有的而现在有了;
说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是实有之法,那是没有道理的。
善男子!由于这样的道理,一切诸佛、菩萨、声闻、缘觉既有差别,又没有差别。
文殊师利称赞说:好极了!诚如圣教所说。我现在才开始理解,一切诸佛、菩萨、声闻、缘觉既有差别,又没有差别。
迦叶菩萨对佛说:世尊!如来所说一切诸佛、菩萨、声闻、缘觉的本性没有差别,唯愿如来能分别广为解说,以利益、安乐一切众生。
佛说:善男子!仔细地听,当为你解说。善男子!譬如有一位长者和他儿子,畜养了许多乳牛,有各种各样的颜色,经常派一人守护饲养。此人有时为了祭祀,就把许多的牛乳盛放在一个容器中,见其乳的颜色是同一种白色,就十分惊怪,牛的颜色本来各不相同,而其乳的颜色为什么都是一样的呢?此人经过思考,才认识到,这些都是众生的业报因缘所致,所以能使乳的颜色都一样。
善男子!声闻、缘觉、菩萨也是这样。同一佛性,犹如那牛乳。为什么?因为同样都灭除了烦恼。而有些众生却说佛、菩萨、声闻、缘觉,都是有差别的。这些声闻、凡夫,怀疑三乘明明有差别,为什么说没有差别呢?这些众生以后自然就会理解:一切三乘同一佛性,这好比是那饲养乳牛之人,悟解乳相是由于众生的业报因缘所致一样。
其次,善男子!譬如金矿,在提炼过程中,先要淘炼,去掉杂质,然后再消融成金,最后成为价值无量的宝物。
善男子!声闻、缘觉、菩萨也是如此,都能成就同一佛性。为什么?因为除灭了烦恼的缘故。这犹如金矿一样,去掉了一切杂质。由于这样的道理,一切众生同一佛性,没有什么差别。因为他先听了如来所说的密藏,未来成佛时,自然有所了解。像那长者一样,知道牛乳是同一性相。为什么?因为已经断灭了无量亿的烦恼。
迦叶菩萨对佛说:世尊!如果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的话,那么佛与众生还有什么差别?这种说法有许多缺点和错误。如果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由于何种因缘舍利弗等会以小涅槃而般涅槃,缘觉之人于中涅槃而般涅槃,菩萨之人于大涅槃而般涅槃?像这些人若同一佛性,为什么不同于如来涅槃而般涅槃?
善男子!诸佛世尊所得的涅槃,不是一切声闻、缘觉所能得到的。因为这样的道理,大般涅槃名为善有,世间如果没有佛,并非没有二乘得二涅槃。
迦叶又说:这是什么道理?
佛说:必须经过无量无边的阿僧祇劫,方才有一位佛出现于世,开示三乘。善男子!如你所说,菩萨二乘没有差别,我先前于此如来密藏的大涅槃中已经说过其中的道理,一切阿罗汉都没有善有。为什么?因为一切阿罗汉都将得这个大涅槃。由于这个道理,大般涅槃有最究竟圆满的法乐,因此名为大般涅槃。
迦叶说:如佛所说,我现在才开始知道什么是差别,什么是没有差别的含义。为什么?一切菩萨、声闻、缘觉,在未来之世,都应该归之于大般涅槃,譬如众流归于大海一样。因此,声闻、缘觉之人,都可称之为常,不是无常。由于这个道理,诸佛、菩萨、声闻、缘觉既有差别,又没有差别。
迦叶说:什么叫本性差别?
佛说:善男子!声闻如乳,缘觉如酪,菩萨如生、熟酥,诸佛世尊如醍醐。因为这个道理,大涅槃中说四种本性有差别。
迦叶又说:一切众生的性相是怎么样的?
佛说:善男子!如牛新生,乳和血融合在一起还没有什么差别,凡夫之本性,夹杂有各种烦恼,也是这样。
迦叶又说:拘尸那城有一位身份低下的旃陀罗,名叫欢喜,佛授记此人由一发心起,就将在此界的千佛数中,速成无上正等正觉。但为什么如来不授记尊者舍利弗、目犍连等速成佛道呢?
佛说:善男子!或许有声闻、缘觉、菩萨作誓愿说:我将永远护持正法,然后乃成就无上佛道。因为发速愿,所以很快地给予授记。
其次,善男子!譬如商人有无价之宝,到集市上去贩卖。愚笨的人看了,不识其宝,一笑置之。宝主高声说:我此宝珠,价值无数。愚人听了,仍然笑他,并各各互相议论说,这不是无价之宝,是玻璃珠。善男子!声闻、缘觉也是如此,如果听到很快的授记,就会产生懈怠、轻慢之心,好像愚人不识真宝一样。在未来世有诸比丘,不能努力修习善法,为贫穷、困苦、饥饿所逼迫,因而出家长养其身,心志轻浮、暴躁,邪命、谄曲。如果听到如来授予诸声闻以速疾的授记,就会大笑而轻慢、诽谤,应该知道这就是破戒,这些人犯大妄语戒,自称已经得到超过他人之法。由于这个道理,佛陀对于随即发起速愿的人,给予快速的授记,对于护持正法的人,便授予将来必当做佛之远记。
迦叶菩萨又对佛说:世尊!大菩萨怎样才能够得到不可破坏的眷属?
佛告诉迦叶说:如果诸菩萨能够勤加精进,想护持正法,以此为因缘,就可以得到不可破坏的眷属。
迦叶菩萨又对佛说:世尊!由于什么原因,众生会得到一种唇口干焦的果报?
佛告诉迦叶说:如果有人不识佛、法、僧三宝长存,以此因缘,就会得到唇口干焦的果报。好像有人其口舌不灵敏,不能辨别甜、苦、辣、酸、咸、淡等六味的差别。一切众生愚昧无知,不识三宝是常住之法,因而名为唇口干焦。其次,善男子!如果有众生不知如来是常住的,应该知道此人就像是天生的盲人。如果知道如来是常住的,这样的人虽是肉眼,我说这些人可称之为天眼。
再次,善男子!如果有人能够知道如来是常住的,应该知道此人已经修习了如《大涅槃经》这样的经典,我说这些人也可称具有了天眼。虽然已有了天眼但还不能知道如来是常住的,我说这些人仍然只能称为具有肉眼而已。因为此人甚至不识自己身体中的手、脚和肢节,也不能使他人识知。由此故称为肉眼。
又其次,善男子!如来常为一切众生的父母。为什么这样说?因为一切众生有种种形状和类别,如二足的、四足的、多足的、无足的,等等。佛以一种声音说法,那些不同类别的众生都能各自得到悟解,于是大家各各赞叹说:如来今日为我说法。因此,如来名为众生父母。
又其次,善男子!如人生子,在开始的十六个月,虽然小孩对于语言还不能了解,但其父母想要教其说话,先是教其同一种音节,渐渐教之更深的,父母的语言可以不正确吗?
迦叶回答说:世尊!不可以。
佛说:善男子!诸佛如来也是这样,随着众生种种的声音而为之说法。为使这些众生安住于正法,随着他们所应该见到的而示现各种不同的形象。如来这样同他们说法,语言可以不正确吗?
迦叶回答说:世尊!不可以。为什么?如来说法,犹如狮子吼,是随顺世间种种声音而为众生叹说妙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