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莲华经》简称《法华经》,属于初期大乘佛教经典。内容相当多元丰富,讨论的问题诸如:如来出世本怀、菩萨如何践行菩萨道、女性可以成佛吗,恶人如提婆达多可以成佛吗,是相当根本的问题,也是当代思潮有兴趣或不能忽视的议题。

本经也是一部文学作品,著名的“法华七喻”脍炙人口,火宅喻、穷子喻、药草喻、化城喻、衣珠喻、髻珠喻、医子喻。以譬喻说法是本经的特色之一。例如药草喻,以上中下三种草木为喻,说大雨普施大地,而众生根器有别,雨露滋润秉承有异;在火宅喻举牛车、鹿车、羊车为喻,指出各种车种为各人所喜好,承载量亦各不同。

本经有六种汉译本,自古流通最广的是后秦鸠摩罗什的译本。此汉译本又有西夏语、蒙古语、西藏语、满语、朝鲜语流通当地。宋朝僧人赞宁对罗什译本赏识有加,说:“童寿(罗什)译法华,可谓折中,有天然西域之语趣矣。”近代史学家梁启超则称叹赞宁“天然语趣”的评语简直是“精评”。本来佛教从汉明以来即陆续有佛经翻译,直到南北朝时期罗什翻译或重翻各经论,中国的翻译文学才完全成立。梁氏并云因为“有外来语趣输入,是文学内容为之扩大,而其素质乃起一大变化也”。可知,罗什所译经典能流通到中亚、东北亚、东南亚各地区,流通之广应得力其译笔流畅、中西语趣交迸的光辉。称得上是梵汉译作的精华。

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

香光尼众佛学院院长——释悟因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