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典

入法界品①第三十九之十九

尔时,善财童子②合掌恭敬,重白弥勒菩萨③摩诃萨言:大圣!我已先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而我未知菩萨云何学菩萨行④?云何修菩萨道⑤?

大圣!一切如来授尊者记⑥,一生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一生当得无上菩提,则已超越一切菩萨所住处,则已出过一切菩萨离生位⑦,则已圆满一切波罗蜜,则已深入一切诸忍门⑧,则已具足一切菩萨地,则已游戏一切解脱门⑨,则已成就一切三昧法,则已通达一切菩萨行,则已证得一切陀罗尼辩才⑩,则已于一切菩萨自在中而得自在,则已积集一切菩萨助道法⑾,则已游戏智慧方便,则已出生大神通智,则已成就一切学处,则已圆满一切妙行,则已满足一切大愿,则已领受一切佛所记,则已了知一切诸乘门,则已堪受一切如来所护念,则已能摄一切佛菩提,则已能持一切佛法藏,则已能持一切诸佛菩萨秘密藏⑿,则已能于一切菩萨众中为上首,则已能为破烦恼魔军大勇将,则已能作出生死旷野大导师,则已能作治诸惑重病大医王⒀,则已能于一切众生中为最胜,则已能于一切世主中得自在,则已能于一切圣人中最第一,则已能于一切声闻、独觉中最增上,则已能于生死海中为船师⒁,则已能布调伏一切众生网,则已能观一切众生根,则已能摄一切众生界,则已能守护一切菩萨众,则已能谈议一切菩萨事,则已能往诣一切如来所,则已能住止一切如来会⒂,则已能现身一切众生前,则已能于一切世法无所染,则已能超越一切魔境界,则已能安住一切佛境界,则已能到一切菩萨无碍境,则已能精勤供养一切佛,则已与一切诸佛法同体性,已系妙法绳,已受佛灌顶,已住一切智,已能普生一切佛法,已能速践一切智位。

注释

①入法界品:八十卷《华严经》中的第三十九品。内容主要述说善财童子证入法界理之来龙去脉。

②善财童子:求道之菩萨名。为福城长者之子。出生时,种种珍宝自然涌现,故名善财。因受文殊师利菩萨之教诲,遍游南方诸国,参访五十三位善知识,听受种种法门,最后遇普贤菩萨,证入无生法界。

③弥勒菩萨:意译慈氏。出身婆罗门家庭,后为佛弟子,先于佛入灭,以菩萨之身为天人说法,住于兜率天。释尊曾预言授记,当其寿四千岁(约人间五十七亿六千万年)尽时,将下生此世,在龙华树下成佛,分三会说法。因此亦称弥勒佛、弥勒如来。因其有代释迦牟尼佛说法之意,亦称一生补处菩萨、补处菩萨。

④菩萨行:即修行者为成佛道而修的六度之行。如释迦牟尼佛在成道前所修的种种苦行,在过去世现种种身所修的布施、忍辱等行,即称菩萨行。

⑤菩萨道:即菩萨修六度万行,圆满自利、利他之两利,成就佛果之道。一般也称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教法为菩萨道。

⑥授尊者记:“尊者”,一般为对罗汉之尊称。本文指佛对发菩提心之众生授予将来必当成为佛的记别,称授尊者记。

⑦离生位:即出离生死之位。谓三乘之人,入于见道,了见谛理,断尽见惑,永离三界之生死,达到这一地步,即称离生位。

⑧忍门:谓忍受违逆之境,对于他人之损恼而不起嗔恨、报复心之门。为修行五门中之第三门。

⑨解脱门:指空、无相、无愿三种。因为此三种乃是通向涅槃之门户,故名解脱门。

⑩陀罗尼辩才:“陀罗尼”,即能总摄忆持无量佛法而不忘失之念慧力。意谓善于记忆一切佛法。“辩才”,即巧于说法之才能。既能善于记忆一切佛法,又具善巧说法之才能,即称陀罗尼辩才。

⑾助道法:谓四念住、四正断等三十七种道品,能资助止观,称为助道法。

⑿秘密藏:即秘密之法藏。此法藏甚深秘奥,唯佛与佛乃能知之,非一般人所能了知之法门;复以如来善于护念深法,苟非其器,则秘而不说,故称秘密藏。

⒀大医王:对佛菩萨的譬喻。谓佛菩萨如大医生一样,善疗众病。

⒁船师:佛之异称。谓佛如度众生至彼岸之船筏的指挥者一样。

⒂如来会:即如来集诸菩萨等说法之法会。

译文

这时候,善财童子双手合十,恭敬地又对弥勒大菩萨说:大圣!我早就已经发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但我还不知道菩萨怎样来学菩萨行?怎样来修菩萨道?

大圣!一切如来对于发菩提心之众生授予将来必当成佛的记别,在一生中应当证得无上菩提的果位。如果在一生中就能证得无上菩提,那么就已经超越了一切菩萨安住的境地,就已经出离,超过一切菩萨的离生死之位;就已经圆满了一切波罗蜜;就已经深入了一切忍受之门;就已经圆满具足了一切菩萨地;就已经自在无碍地进入一切解脱门;就已经成就了一切禅定之法;就已经通达了一切菩萨行;就已经证得了一切陀罗尼辩才;就已经在一切菩萨的自由自在中得到了自由自在;就已经积集了一切菩萨的助道法;就已经自在无碍地得到了智慧的善巧方法;就已经生起了大神通智;就已经成就了一切学处;就已经圆满了一切奇妙之行;就已经满足了一切大愿;就已经领受了一切佛所作必当作佛的记别;就已经了知一切大乘、小乘、缘觉、声闻等诸乘之门;就已经能够受到一切如来的护念;就已经能够摄取一切佛菩提;就已经能够受持一切佛法藏;就已经能够受持一切诸佛菩萨的秘密藏;就已经能够在一切菩萨之中为上首;就已经能够成为破除烦恼魔军中的大勇将;就已经能够做出离生死旷野的众生的大导师;就已经能够做治疗众生所患的一切诸惑重病的大医王;就已经能够在一切众生中为最强的人;就已经能在一切世间之主大自在天中得自在;就已经能在一切圣人中处于第一位;就已经能在一切声闻、缘觉中成为最出类拔萃的;就已经能于生死海中当一位导航的船师;就已经能够布下调伏一切刚强众生的网;就已经能够观察一切众生的根器;就已经能够摄取一切众生界;就已经能够守护一切菩萨众;就已经能够谈论一切菩萨的行事;就已经能够前往一切如来之所;就已经能够参加一切如来举行的法会;就已经能够现身于一切众生之前;就已经能够对于一切世间之法无所染着;就已经能够超越一切邪魔的境界;就已经能够安住于一切佛的境界;就已经能够到达一切菩萨毫无障碍的境界;就已经能够精勤供养一切诸佛;就已经与一切诸佛同一体性;已经戴上了微妙的法缯(大伞);已经受佛的灌顶;已经得一切智;已经能普遍生起一切佛法;已经能迅速达到一切智位。

原典

大圣!菩萨云何学菩萨行?云何修菩萨道?随所修学疾得具足一切佛法,悉能度脱所念众生,普能成满所发大愿,普能究竟所起诸行,普能安慰一切天人,不负自身,不断三宝,不虚一切佛菩萨种,能持一切诸佛法眼①。如是等事愿皆为说。

尔时,弥勒菩萨摩诃萨观察一切道场众会,指示善财而作是言:诸仁者!汝等见此长者子,今于我所问菩萨行诸功德不?诸仁者!此长者子勇猛精进,志愿无杂,深心坚固,恒不退转,具胜稀望,如救头然无有厌足,乐善知识亲近供养,处处寻求承事请法。

诸仁者!此长者子曩于福城②受文殊教,展转南行求善知识。经由一百一十善知识已,然后而来至于我所,未曾暂起一念疲懈。

诸仁者!此长者子甚为难有,趣向大乘,乘于大慧,发大勇猛,擐大悲甲③。以大慈心救护众生,起大精进波罗蜜行,作大商主护诸众生,为大法船度诸有海④,住于大道,集大法宝,修诸广大助道之法。如是之人,难可得闻,难可得见,难得亲近同居共行。何以故?此长者子发心救护一切众生,令一切众生解脱诸苦,超诸恶趣,离诸险难,破无明暗,出生死野,息诸趣轮⑤,度魔境界,不着世法,出欲淤泥。断贪鞅⑥,解见缚。坏想宅⑦,绝迷道。摧慢幢⑧,拔惑箭。撤睡盖⑨,裂爱网。灭无明,度有流⑩。离谄幻⑾,净心垢。断痴惑,出生死。

诸仁者!此长者子,为被四流⑿漂汨⒀者,造大法船。为被见泥⒁没溺者,立大法桥。为被痴暗⒂昏迷者,然大智灯。为行生死旷野者,开示圣道⒃。为婴烦恼重病⒄者,调和法药。为遭生老死苦者,饮以甘露,令其安隐。为入贪恚痴火者,沃以定水⒅,使得清凉。多忧恼者,慰喻使安。系有狱者,晓诲令出。入见网者,开以智剑。住界城⒆者,示诸脱门⒇。在险难者,导安隐处。惧结贼(21)者,与无畏法。堕恶趣者,授慈悲手。拘害蕴(22)者,示涅槃城。界蛇所缠(23),解以圣道。着于六处空聚落(24)者,以智慧光引之令出。住邪济(25)者,令入正济。近恶友者,示其善友。乐凡法者,诲以圣法。着生死者,令其趣入一切智城。

诸仁者!此长者子恒以此行救护众生,发菩提心未尝休息,求大乘道曾无懈倦,饮诸法水不生厌足。恒勤积集助道之行,常乐清净一切法门。修菩萨行不舍精进,成满诸愿善行方便。见善知识情无厌足,事善知识身不疲懈,闻善知识所有教诲,常乐顺行未曾违逆。

诸仁者!若有众生能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为稀有。若发心已,又能如是精进方便集诸佛法,倍为稀有。又能如是求菩萨道,又能如是净菩萨行,又能如是事善知识,又能如是如救头然,又能如是顺知识教,又能如是坚固修行,又能如是集菩提分,又能如是不求一切名闻利养,又能如是不舍菩萨纯一之心,又能如是不乐家宅,不着欲乐,不恋父母、亲戚、知识,但乐追求菩萨伴侣。又能如是不顾身命,唯愿勤修一切智道,应知展转倍更难得。

诸仁者!余诸菩萨经于无量百千万亿那由他劫,乃能满足菩萨愿行,乃能亲近诸佛菩提。此长者子于一生内,则能净佛刹,则能化众生,则能以智慧深入法界,则能成就诸波罗蜜,则能增广一切诸行,则能圆满一切大愿,则能超出一切魔业,则能承事一切善友,则能清净诸菩萨道,则能具足普贤诸行。

注释

①法眼:五眼之一。谓菩萨为度众生照见一切诸法实相之智慧眼。

②福城:古印度城市名。即善财童子的家乡及参见文殊菩萨处。

③擐大悲甲:即披上了大悲的铠甲。

④有海:即三界生死之海。

⑤趣轮:即五趣的生死轮回。

⑥贪鞅:“鞅”,原意为套在马颈上的皮带,用以束缚马,不使放纵。“贪鞅”,意即贪欲的束缚。

⑦想宅:“想”,谓心之作用,相当于现代语中的思想、概念等。“想宅”,即想之住宅,意为想的基础、来源。

⑧慢幢:意谓傲慢之心高举,犹如幢之高高耸起。

⑨睡盖:即睡眠盖。意谓众生为睡眠烦恼覆盖心识,不能进于善法,沉沦于三界,无有出期。

⑩有流:四流之一。指色界、无色界之诸惑,但不包括见惑及无明惑。亦即指贪、慢等思惑。此思惑能使人流转于色界、无色界,不能出离生死,故名有流。

⑾谄幻:“谄”即谄曲,指对他人隐藏本心,表面装作亲爱、顺从之精神作用。指以不实之事幻惑人之眼目。

⑿四流:即见流、欲流、有流、无明流。

⒀漂汨:即漂流不息。

⒁见泥:即各种邪见如污泥之意。

⒂痴暗:即无明之暗惑。

⒃圣道:谓圣者之道,亦即三乘圣者所行之道。

⒄婴烦恼重病:即为烦恼所染污的重病所缠绕、困扰着。

⒅定水:比喻禅定时心境湛然寂静,犹如止水不动。

⒆界城:谓三界之惑如城垣,即三界之城。

⒇脱门:即解脱之门。

(21)结贼:即结缚之贼。

(22)拘害蕴:谓拘束于损害他人之心的集聚。

(23)界蛇所缠:谓三界之惑如毒蛇一样缠绕着。

(24)六处空聚落:谓人身之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均是假和合而无实主,犹如无人之聚落。

(25)邪济:即以不正之方式去济度众生。

译文

大圣!菩萨怎样学习菩萨行?怎样修习菩萨道?随着所修、所学,迅速得到圆满具足的一切佛法,全部能够度脱所系念的众生,普遍能成就满足所发的大愿,普遍能够究竟圆满所修的一切诸行,普遍能够安慰一切天人,不辜负自身,不中断三宝,不断一切佛菩萨种,能够持有一切佛的法眼。像这许多的事项,愿大圣都为我详说。

这时候,弥勒大菩萨观察了一切道场众会,指着善财童子说:各位仁者!你们看到这位长者之子如今向我请问修菩萨行的一切功德?各位仁者!这位长者之子,勇猛精进,志愿专一,毫无杂念,深心坚固,恒不退转,具有殷切的稀望,如救自己的头发被火所燃那样急迫,没有厌烦和满足的时候。乐于亲近供养善知识,处处寻求承事之法。

各位仁者!这位长者之子曾于福城受文殊菩萨的教导,辗转南行寻求善知识。经过了一百一十城善知识后,来到我的住所,其间从未有过一念之间的疲倦和懈怠。

各位仁者!这位长者之子甚为难得稀有,他趣向大乘,凭着他的大智慧,发起大勇猛之心,披上大悲的铠甲,以大慈心救护众生,修大精进的波罗蜜行,作大商主保护一切众生,为造大法船使之渡过一切生死之海,住于大菩提道,积集一切大法宝,修习一切广大的助道之法。像这样的人,难以得闻,难以得见,难得亲近同居共行。为什么?因为此长者子发心救护一切众生,使一切众生都解脱诸苦,超越一切恶趣,远离一切险难,破除无明黑暗,出离生死之旷野,息灭一切诸趣的生死轮回,度过一切恶魔境界。不贪着世间之法,出离欲界之淤泥。断灭贪欲的束缚,解脱一切见缚。破除一切妄想的基础,断绝一切迷惑的道路。摧毁高举的傲慢之心,拔去烦恼之毒箭。撤除睡眠烦恼之覆盖,破坏一切贪爱之网。灭除无明,度过那不能出离生死之有流。远离一切谄曲之心,清净心中的污垢。断灭愚痴等烦恼,出离生死之流转。

各位仁者!这位长者之子,为被见、欲、有、无明等四流漂流不息者造大法船;为被各种邪见污泥所淹没者建立大法桥;为被无明烦恼所迷惑者燃起大智慧灯;为行走于生死大旷野者开示圣者之道即佛道;为罹患烦恼重病者调和法药;为遭受生、老、病、死之苦者饮以甘露,使其安稳;为入贪、嗔、痴烦恼火坑者,浇以禅定之水,使其得到清凉;为多忧愁、苦恼者,给予安慰使之定心;为关在牢狱者,给予教诲使其出狱;为堕入一切邪见之网者,用智慧之剑斩断它;为住于三界之惑的城垣者,示以一切解脱法门;为处在危险、艰难之中者,引导至安稳之处;为那些害怕结缚之贼者,给予大无畏法;为堕落于一切恶趣者,授予慈悲之手;为陷于损害他人之心严重者,示以涅槃城;为受到三界之惑如毒蛇一样缠绕者,以圣者之道开解之;为执着于六处的空聚落者,以智慧之光引导他们使之出来;为住于不正之济度众生者,使他们走向正确的济度;为那些亲近恶友者,晓示其亲近善友;为耽乐于凡人之法者,教诲其以圣者之法;为执着生死者,使其趣入一切智城。

各位仁者!这位长者之子经常以这种修行救护众生,发菩提心不求休息,求大乘佛道永不懈倦,饮用诸佛法水不生厌足,经常精勤积集助道之行,常乐清净一切法门。修习菩萨之行精进不舍,成就圆满一切诸愿,善行方便。见善知识的心情没有厌足之时,事奉善知识从不疲倦、懈怠,听从善知识的一切教诲,经常乐于顺行未曾有所违逆。

各位仁者!如果有众生能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已是稀有难得之事。如果发心以后,又能这样精进不懈,以善巧的方法积集一切佛法,更加稀有难得。又能这样求菩萨道,又能这样修菩萨行,又能这样侍奉善知识,又能这样如救头发为火所燃那样之急迫,又能这样随顺善知识、学习经教,又能这样坚定不移地修行,又能这样集一切菩提分法,又能这样不求一切名闻利养,又能这样不舍菩萨的纯一之心。又能这样不耽乐于家庭,不贪着欲乐,不眷恋父母、亲戚、朋友,只是乐于追求菩萨的伴侣。又能这样不顾自己身命,只是立愿勤修一切智道。应该知道这样反复地实行,是更加难得的。

各位仁者!其他的一切菩萨经过了无量无数的千万亿劫,才能圆满具足菩萨的愿行,才能亲近诸佛菩提。这位长者之子能于一生之内,就能至清净佛刹,就能教化众生,就能以智慧深入一切法界,就能成就一切波罗蜜,就能增广一切诸行,就能圆满一切大愿,就能超越一切恶魔邪业,就能趋承、服侍一切善友,就能清净一切菩萨道,就能圆满具足普贤菩萨的一切诸行。

原典

尔时,弥勒菩萨摩诃萨如是称叹善财童子种种功德,令无量百千众生发菩提心已。告善财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为饶益一切世间,汝为救护一切众生,汝为勤求一切佛法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善男子!汝获善利,汝善得人身,汝善住寿命,汝善值如来出现,汝善见文殊师利大善知识。汝身是善器,为诸善根之所润泽。汝为白法之所资持,所有解欲①悉已清净,已为诸佛共所护念,已为善友共所摄受。何以故?

善男子!菩提心者,犹如种子,能生一切诸佛法故。

菩提心者,犹如良田,能长众生白净法故。

菩提心者,犹如大地,能持一切诸世间故。

菩提心者,犹如净水,能洗一切烦恼垢故。

菩提心者,犹如大风,普于世间无所碍故。

菩提心者,犹如盛火,能烧一切诸见薪②故。

菩提心者,犹如净日,普照一切诸世间故。

菩提心者,犹如盛月,诸白净法悉圆满故。

菩提心者,犹如明灯,能放种种法光明故。

菩提心者,犹如净目,普见一切安危处故。

菩提心者,犹如大道,普令得入大智城故。

菩提心者,犹如正济,令其得离诸邪法故。

菩提心者,犹如大车,普能运载诸菩萨故。

菩提心者,犹如门户,开示一切菩萨行故。

菩提心者,犹如宫殿,安住修习三昧法故。

菩提心者,犹如园苑,于中游戏受法乐故。

菩提心者,犹如舍宅,安隐一切诸众生故。

菩提心者,则为所归③,利益一切诸世间故。

菩提心者,则为所依④,诸菩萨行所依处故。

菩提心者,犹如慈父,训导一切诸菩萨故。

菩提心者,犹如慈母,生长一切诸菩萨故。

菩提心者,犹如乳母,养育一切诸菩萨故。

菩提心者,犹如善友,成益一切诸菩萨故。

菩提心者,犹如君主,胜出一切二乘人故。

菩提心者,犹如帝王,一切愿中得自在故。

菩提心者,犹如大海,一切功德悉入中故。

菩提心者,如须弥山,于诸众生心平等故。

菩提心者,如铁围山⑤,摄持一切诸世间故。

菩提心者,犹如雪山,长养一切智慧药故。

菩提心者,犹如香山,出生一切功德香故。

菩提心者,犹如虚空,诸妙功德广无边故。

菩提心者,犹如莲华,不染一切世间法故。

菩提心者,如调慧象⑥,其心善顺不猎戾⑦故。

菩提心者,如良善马,远离一切诸恶性故。

菩提心者,如调御师⑧,守护大乘一切法故。

菩提心者,犹如良药,能治一切烦恼病故。

菩提心者,犹如坑井⑨,陷没一切诸恶法故。

菩提心者,犹如金刚,悉能穿彻一切法故。

菩提心者,犹如香箧,能储一切功德香故。

菩提心者,犹如妙华,一切世间所乐见故。

菩提心者,如白栴檀⑩,除众欲热使清凉故。

菩提心者,如黑沉香⑾,能熏法界悉周遍故。

菩提心者,如善见药王⑿,能破一切烦恼病故。

菩提心者,如毗笈摩药⒀,能拔一切诸惑箭故。

菩提心者,犹如帝释,一切主中最为尊故。

菩提心者,如毗沙门⒁,能断一切贫穷苦故。

菩提心者,如功德天⒂,一切功德所庄严故。

菩提心者,如庄严具,庄严一切诸菩萨故。

菩提心者,如劫烧火⒃,能烧一切诸有为故。

菩提心者,如无生根药⒄,长养一切诸佛法故。

菩提心者,犹如龙珠⒅,能消一切烦恼毒故。

菩提心者,如水清珠⒆,能清一切烦恼浊故。

菩提心者,如如意珠⒇,周给一切诸贫乏故。

菩提心者,如功德瓶(21),满足一切众生心故。

菩提心者,如如意树(22),能雨一切庄严具故。

菩提心者,如鹅羽衣(23),不受一切生死垢故。

菩提心者,如白叠线(24),从本已来性清净故。

菩提心者,如快利犁,能治一切众生田故。

菩提心者,如那罗延(25),能摧一切我见敌故。

菩提心者,犹如快箭,能破一切诸苦的故。

菩提心者,犹如利矛,能穿一切烦恼甲故。

菩提心者,犹如坚甲,能护一切如理心故。

菩提心者,犹如利刀,能斩一切烦恼首故。

菩提心者,犹如利剑,能断一切慢铠故。

菩提心者,如勇将幢,能伏一切诸魔军故。

菩提心者,犹如利锯,能截一切无明树故。

菩提心者,犹如利斧,能伐一切诸苦树故。

菩提心者,犹如兵仗,能防一切诸苦难故。

菩提心者,犹如善手(26),防护一切诸度身故。

菩提心者,犹如好足,安立一切诸功德故。

菩提心者,犹如眼药,灭除一切无明翳故。

菩提心者,犹如钳镊,能拔一切身见刺故。

菩提心者,犹如卧具,息除生死诸劳苦故。

菩提心者,如善知识,能解一切生死缚故。

菩提心者,如好珍财,能除一切贫穷事故。

菩提心者,如大导师,善知菩萨出要道故。

菩提心者,犹如伏藏(27),出功德财无匮乏故。

菩提心者,犹如涌泉,生智慧水无穷尽故。

菩提心者,犹如明镜,普现一切法门像故。

菩提心者,犹如莲华,不染一切诸罪垢故。

菩提心者,犹如大河,流引一切度摄法故。

菩提心者,如大龙王,能雨一切妙法雨故。

菩提心者,犹如命根(28),任持菩萨大悲身故。

菩提心者,犹如甘露,能令安住不死界故。

菩提心者,犹如大网,普摄一切诸众生故。

菩提心者,犹如绢索(29),摄取一切所应化故。

菩提心者,犹如钩饵,出有渊中所居者故。

菩提心者,如阿伽陀药(30),能令无病永安隐故。

菩提心者,如除毒药,悉能消歇贪爱毒故。

菩提心者,如善持咒,能除一切颠倒毒故。

菩提心者,犹如疾风,能卷一切诸障雾故。

菩提心者,如大宝洲(31),出生一切觉分宝(32)故。

菩提心者,如好种性,出生一切白净法故。

菩提心者,犹如住宅,诸功德法所依处故。

菩提心者,犹如市肆,菩萨商人贸易处故。

菩提心者,如炼金药,能治一切烦恼垢故。

菩提心者,犹如好蜜,圆满一切功德味故。

菩提心者,犹如正道,令诸菩萨入智城故。

菩提心者,犹如好器,能持一切白净法故。

菩提心者,犹如时雨,能灭一切烦恼尘故。

菩提心者,则为住处,一切菩萨所住处故。

菩提心者,则为寿行,不取声闻解脱果故。

菩提心者,如净琉璃,自性明洁无诸垢故。

菩提心者,如帝青宝(33),出过世间二乘智故。

菩提心者,如更漏鼓(34),觉诸众生烦恼睡故。

菩提心者,如清净水,性本澄洁无垢浊故。

菩提心者,如阎浮金(35),映夺一切有为善故。

菩提心者,如大山王,超出一切诸世间故。

菩提心者,则为所归,不拒一切诸来者故。

菩提心者,则为义利(36),能除一切衰恼事故。

菩提心者,则为妙宝,能令一切心欢喜故。

菩提心者,如大施会(37),充满一切众生心故。

菩提心者,则为尊胜,诸众生心无与等故。

菩提心者,犹如伏藏,能摄一切诸佛法故。

菩提心者,如因陀罗网(38),能伏烦恼阿修罗故。

菩提心者,如婆楼那风(39),能动一切所应化故。

菩提心者,如因陀罗火(40),能烧一切诸惑习故。

菩提心者,如佛支提(41),一切世间应供养故。

善男子!菩提心者,成就如是无量功德。举要言之,应知悉与一切佛法诸功德等。何以故?因菩提心出生一切诸菩萨行,三世如来从菩提心而出生故。

注释

①解欲:即知解和欲望。

②见薪:谓一切诸见如薪火(柴草)。

③所归:即所归趣、归向之意。

④所依:即所依止、仗托之意。

⑤铁围山:佛教谓以须弥山为中心,其周围七山八海围绕,其中第八海为咸海,阎浮四洲位于此海中。此咸海周围有山,由铁所成,名铁围山。即围绕须弥西洲外海之山。

⑥调慧象:谓调伏的智慧之象。

⑦猎戾:即凶悍、暴戾。

⑧调御师:亦称调御丈夫。佛十号之一。谓佛能调御一切可度之丈夫,使入佛道。

⑨坑井:即捕捉野兽的陷坑陷阱。

⑩白栴檀:香木名。旃檀有赤色、白色、黑色、紫色等不同。白色之旃檀,名白旃檀,能治热病。

⑾黑沉香:简称沉香,亦称沉水香。系采自热带所产之瑞香科常绿乔木之天然香料。其木采伐或朽败时,其中心木质部分会渗出黑色树脂,即是黑沉香。因其木心坚实,入水必沉,香气浓郁,故称沉水香。可治疗风水肿毒。

⑿善见药王:亦称善现药王。产于喜马拉雅山之药名,能治一切疾病。

⒀毗笈摩药:亦称频伽陀药。此药能除去一切毒恶疾病,故意译为除去、普去。

⒁毗沙门:四天王之一,亦称多闻天王,是佛教的护法神,亦是施福之神。

⒂功德天:亦称吉祥天女。本为印度神话中之神,后成为佛教之护法天神。为施福德之女神。早期印度佛教传说,此天系毗沙门天之妃,其父为德叉迦,母为鬼子母神。一说功德天即鬼子母神。

⒃劫烧火:即坏劫时大火灾之火,能把一切都烧尽。

⒄无生根药:即无有生根之药。

⒅龙珠:即龙颔下之珠,为珍宝。

⒆水清珠:即水珠。此珠入水,能使水清,故名水清珠。

⒇如意珠:亦称如意宝珠、摩尼宝珠等。谓此珠能随自己意愿,变现出种种珍宝之宝珠。此外,尚有除病、去苦等功德。关于此宝珠之出处,说法不一,有说出自摩竭鱼之脑中,有说出自龙王之脑中,亦有说出自帝释天所持之金刚破碎后掉落而得,或出自佛舍利变化而成。

(21)功德瓶:亦称贤瓶、如意瓶、吉祥瓶等。谓此瓶能满足一切所愿,能生善福,能成立一切功德。

(22)如意树:亦称劫波树。为生于帝释天所居喜林园中之树名。谓此树能应时产生一切所需之物,如衣服、装严之饰物、日常用具等,故名如意树。

(23)鹅羽衣:即用鹅毛制成的衣服,不沾水、不粘污垢。

(24)白叠线:用白叠纺成的线,洁白无瑕。

(25)那罗延:为具有大力之印度古神。为欲界中之天神,又称毗纽天。此天多力,有八臂,乘金翅鸟,手持种种器仗,常与阿修罗王战斗。

(26)善手:即妙好之手。为五手之一,作施无畏印。

(27)伏藏:谓埋伏于土中之宝藏,掘之能得无数。

(28)命根:即有情之寿命。依煖与识而维持一期之间者,即称为命根。

(29)绢索:亦称金刚索、宝索等。为战斗或狩猎所用之工具。战斗时常用以绢取人或绢取马头、马脚之绳索,俗称搭索。通常以五色线搓成,一端附镮,另一端附半独股杵。

(30)阿伽陀药:或作不死药。此药灵奇,价值无量,服之能普去众疾。

(31)大宝洲:即得佛果后所住之大妙地。

(32)一切觉分宝:谓三十七菩提分之宝。此三十七种修行方法,皆顺趣菩提(觉)之宝,故称一切觉分宝。

(33)帝青宝:宝珠名。即帝释宝,以其为青色,是宝中之最尊者,故称帝青宝。

(34)更漏鼓:简称更鼓。指夜里为报知时刻而于每更敲打之大鼓。

(35)阎浮金:即阎浮檀金。见《十地品》第二节注。

(36)义利:即义与利相应,有义必有利,称为义利。

(37)大施会:亦称无遮大会。谓不论贵贱上下,一切之人都可与会,而以物施与之。约五年举行一次,昔玄奘在印度就曾参加过此种大施会。

(38)因陀罗网:为梵汉双举之名。单用汉语,则名帝网。即帝释天之宝网。其网之线,珠玉交络,如是交映,重重影现,重重无尽。

(39)婆楼那风:“婆楼那”,原为龙王名。此处婆楼那风,意为迅猛之风,其风坚密,如世之风轮。

(40)因陀罗火:“因陀罗”,意译天主帝即指帝释天。帝释天之火,即名因陀罗火。

(41)佛支提:即佛塔。一般有舍利的称塔,无舍利的称支提。但经常是通用的。

译文

这时候,弥勒大菩萨这样称叹善财童子种种功德,使无量无数的百千众生发菩提心以后,就对善财童子说:好极了!好极了!善男子!你为了饶益一切世间,为了救护一切众生,为了勤求一切佛法,才发起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善男子!你不仅获得了善妙利益,你又能得人身,你得到了长寿,又刚好出生在这时,得以遇到了如来出现,你得以见到了文殊师利大善知识。你的色身是修习正法的好根器,且能被一切善根所润泽。你为白净之法即善法所资持,所有知解、欲望都已经清净,已为一切诸佛共同护念,已为一切善友共同摄受。为什么?

善男子!菩提心犹如种子,因为能生起一切佛法;菩提心犹如良田,因为能生长起众生的白净法;菩提心犹如大地,因为能够持有一切世间;菩提心犹如净水,因为能够清洗一切烦恼污垢;菩提心犹如大风,因为能够普吹于世间无所障碍;菩提心犹如旺盛之火,因为能够焚烧如柴草那样多的一切诸见。

菩提心犹如净日,因为能普遍照耀一切世间;菩提心犹如满月,因为一切白净法都能圆满具足;菩提心犹如明灯,因为能放出种种佛法光明;菩提心犹如净目,因为能普见一切安危之处;菩提心犹如大道,因为能普遍使众生进入大智慧城;菩提心犹如真正济度众生,因为能使其远离一切邪法;菩提心犹如大车,因为能普遍运载一切菩萨;菩提心犹如门户,因为能开示一切菩萨行。

菩提心犹如宫殿,因为能使人安住修习禅定;菩提心犹如花园,因为能在其中游戏享受法乐;菩提心犹如房舍住宅,因为能使一切众生身心安稳;菩提心就是所归趣之处,因为能利益一切世间众生;菩提心就是所依止之处,因为是一切菩萨修行所依之处。

菩提心犹如慈父,因为能训导一切菩萨;菩提心犹如慈母,因为能生长一切菩萨;菩提心犹如乳母,因为能养育一切菩萨;菩提心犹如善友,因为能成就利益一切菩萨;菩提心犹如君主,因为它胜过一切二乘之人;菩提心犹如帝王,因为能于一切大愿中得自在。

菩提心犹如大海,因为一切功德都能进入其中;菩提心犹如须弥山,因为对于一切众生心都平等;菩提心犹如铁围山,因为能摄持一切世间;菩提心犹如雪山,因为能长养一切智慧之药;菩提心犹如香山,因为能生出一切功德之香;菩提心犹如虚空,因为一切微妙功德广阔无边;菩提心犹如莲华,因为不染着一切世间之法。

菩提心犹如调伏的智慧之象,因为其心善顺,不凶悍、暴戾;菩提心犹如善良之马,因为其远离一切恶性;菩提心犹如调御师,因为能守护大乘的一切佛法;菩提心犹如良药,因为能治疗一切烦恼之病;菩提心犹如陷坑陷阱,因为能陷没一切恶法;菩提心犹如金刚,因为能完全穿透一切法;菩提心犹如香箧,因为能贮藏一切功德之香;菩提心犹如妙华,因为一切世间之人都乐于观看。

菩提心犹如白栴檀,因为能使众生除去欲热,得到清凉;菩提心犹如黑沉香,因为能普遍、全面熏习法界;菩提心犹如善见药王,因为能驱除一切烦恼之病;菩提心如毗笈摩药,因为能拔去一切诸惑之毒箭;菩提心犹如帝释,因为在一切天主中最为尊贵;菩提心犹如毗沙门,因为能断一切贫穷之苦;菩提心犹如功德天,因为是一切功德之所庄严;菩提心犹如庄严具,因为能庄严一切菩萨。

菩提心犹如劫火烧,因为能烧一切有为法;菩提心犹如无生根药,因为能长养一切佛法;菩提心犹如龙珠,因为能消灭一切烦恼之毒;菩提心犹如水清珠,因为能澄清一切烦恼之污浊;菩提心犹如如意珠,因为能普遍布施给一切贫穷之人;菩提心犹如功德瓶,因为能满足一切众生之心;菩提心犹如如意树,因为能生出一切庄严之具;菩提心犹如鹅羽衣,因为不受一切生死之垢染;菩提心犹如白叠线,因为从来就是本性清净的;菩提心犹如快利犁,因为能整治一切众生田。

菩提心犹如那罗延,因为能摧毁一切我见之敌;菩提心犹如快箭,因为能穿破一切诸苦的中心;菩提心犹如利矛,因为能穿透一切烦恼铠甲;菩提心犹如坚甲,因为能保护一切如理之心;菩提心犹如利刀,因为能斩断一切烦恼之首;菩提心犹如利剑,因为能刺断一切慢之铠甲;菩提心犹如勇将幢,因为能降伏一切魔军;菩提心犹如利锯,因为能截断一切无明之树;菩提心犹如利斧,因为能砍伐一切诸苦之树;菩提心犹如兵仗,因为能防御一切苦难。

菩提心犹如善手,因为能防护一切解脱生死之身;菩提心犹如好足,因为能安立一切功德;菩提心犹如眼药,因为能灭除一切无明之翳;菩提心犹如钳镊,因为能拔除一切身见之刺;菩提心犹如卧具,因为能止息、驱除生死的一切劳苦;菩提心犹如善知识,因为能解除一切生死之缚;菩提心犹如好珍财,因为能消除一切贫穷之事;菩提心犹如大导师,因为善知菩萨出离生死之要道。

菩提心犹如伏藏,因为能出功德之财无有匮乏;菩提心犹如涌泉,因为能生智慧之水无穷无尽;菩提心犹如明镜,因为能普遍显现一切法门之象;菩提心犹如莲华,因为不染一切罪恶之污垢;菩提心犹如大河,因为其流能引一切度摄众生之法;菩提心犹如大龙王,因为能降一切妙法之雨;菩提心犹如命根,因为能任持菩萨的大悲之身;菩提心犹如甘露,因为能使众生安住于涅槃之不死境界。

菩提心犹如大网,因为能普摄一切众生;菩提心犹如绢索,因为能摄取一切所应化的众生;菩提心犹如钩饵,因为能引出生死之渊中的一切所居者;菩提心犹如阿伽陀药,因为能使众生无病安稳;菩提心犹如除毒药,因为能消灭一切贪爱之毒;菩提心犹如善持咒,因为能除一切颠倒之毒;菩提心犹如疾风,因为能卷去一切诸障之迷雾。

菩提心犹如大宝洲,因为能出生一切菩提分法之宝;菩提心犹如好种性,因为能生出一切白净之法;菩提心犹如住宅,因为是一切功德法所依之处;菩提心犹如市肆,因为是菩萨商人贸易之处;菩提心犹如炼金药,因为能治疗一切烦恼的垢染;菩提心犹如好蜜,因为能圆满一切功德之味;菩提心犹如正道,因为能使一切菩萨进入智慧之城。

菩提心犹如好器,因为能存放一切白净之法;菩提心犹如及时雨,因为能灭除一切烦恼垢尘;菩提心是为住处,因为是一切菩萨所居之处;菩提心是为寿行,因为不采取声闻解脱之果;菩提心犹如净琉璃,因为自性明洁,无有一切垢染;菩提心犹如帝青宝,因为超越了世间二乘的智慧;菩提心犹如更漏鼓,因为能觉知一切众生烦恼睡眠。

菩提心犹如清净水,因为其性本来澄洁,无有垢浊;菩提心犹如阎浮金,因为其光辉照耀,超过一切有为善法;菩提心犹如大山王,因为其超出一切世间;菩提心是所归之处,因为不拒一切来者;菩提心是为义利,因为能除去一切衰恼之事;菩提心是妙宝,因为能使一切人都心生欢喜;菩提心犹如大施会,因为充满了一切众生之心。

菩提心非常尊胜,因为一切众生心都无与伦比;菩提心犹如伏藏,因为能摄藏一切佛法;菩提心犹如因陀罗网,因为能降伏一切烦恼和阿修罗;菩提心犹如婆楼那风,因为能吹动一切所应教化之人;菩提心犹如因陀罗火,因为能焚烧一切烦恼习气;菩提心犹如佛支提(塔),因为一切世间都应该供养。

善男子!菩提心能成就这样的无量功德。扼要地说,它应该与一切佛法的一切功德相等。为什么?因为菩提心生出了一切菩萨之行,三世如来也是从菩提心而生出的。

原典

是故,善男子!若有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则已出生无量功德,普能摄取一切智道。

善男子!譬如有人得无畏药,离五恐怖。何等为五?所谓火不能烧,毒不能中,刀不能伤,水不能漂,烟不能熏。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得一切智菩提心药,贪火不烧,嗔毒不中,惑刀不伤,有流不漂,诸觉观烟,不能熏害。

善男子!譬如有人得解脱药,终无横难。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得菩提心解脱智药,永离一切生死横难。

善男子!譬如有人持摩诃应伽药,毒蛇闻气即皆远去。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持菩提心大应伽药,一切烦恼诸恶毒蛇,闻其气者悉皆散灭。

善男子!譬如有人持无胜药,一切冤敌无能胜者。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持菩提心无能胜药,悉能降伏一切魔军。

善男子!譬如有人持毗笈摩药,能令毒箭自然堕落。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持菩提心毗笈摩药,令贪恚痴诸邪见箭自然堕落。

善男子!譬如有人持善见药,能除一切所有诸病。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持菩提心善见药王,悉除一切诸烦恼病。

善男子!如有药树名珊陀那①,有取其皮以涂疮者,疮即除愈,然其树皮随取随生,终不可尽。菩萨摩诃萨从菩提心生一切智树亦复如是。若有得见而生信者,烦恼业疮悉得消灭,一切智树初无所损。

善男子!如有药树名无生根,以其力故,增长一切阎浮提树。菩萨摩诃萨菩提心树亦复如是。以其力故,增长一切学与无学,及诸菩萨所有善法。

善男子!譬如有药名阿蓝婆②,若用涂身,身之与心咸有堪能。菩萨摩诃萨得菩提心阿蓝婆药亦复如是,令其身心增长善法。

善男子!譬如有人得念力药,凡所闻事忆持不忘。菩萨摩诃萨得菩提心念力妙药,悉能闻持一切佛法,皆无忘失。

善男子!譬如有药名大莲华,其有服者,住寿一劫。菩萨摩诃萨服菩提心大莲华药亦复如是,于无数劫寿命自在。

善男子!譬如有人执翳形药③,人与非人悉不能见。菩萨摩诃萨执菩提心翳形妙药,一切诸魔不能得见。

善男子!如海有珠名普集众宝,此珠若在,假使劫火焚烧世间,能令此海减于一滴,无有是处。菩萨摩诃萨菩提心珠亦复如是。住于菩萨大愿海中,若常忆持不令退失,能坏菩萨一善根者,终无是处,若退其心,一切善法即皆散灭。

善男子!如有摩尼名大光明,有以此珠璎珞身者,映蔽一切宝庄严具,所有光明悉皆不现。菩萨摩诃萨菩提心宝亦复如是,璎珞其身,映蔽一切二乘心宝诸庄严具,悉无光采。

善男子!如水清珠,能清浊水。菩萨摩诃萨菩提心珠亦复如是,能清一切烦恼垢浊。

善男子!譬如有人得住水宝,系其身上,入大海中不为水害。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得菩提心住水妙宝,入于一切生死海中,终不沉没。

善男子!譬如有人得龙宝珠,持入龙宫,一切龙蛇不能为害。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得菩提心大龙宝珠,入欲界中,烦恼龙蛇不能为害。

善男子!譬如帝释着摩尼冠④,映蔽一切诸余天众。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着菩提心大愿宝冠,超过一切三界众生。

善男子!譬如有人得如意珠,除灭一切贫穷之苦。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得菩提心如意宝珠,远离一切邪命怖畏。

善男子!譬如有人得日精珠⑤,持向日光而生于火。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得菩提心智日宝珠,持向智光而生智火。

善男子!譬如有人得月精珠⑥,持向月光而生于水。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得菩提心月精宝珠,持此心珠鉴回向光,而生一切善根愿水。

善男子!譬如龙王首戴如意摩尼宝冠,远离一切冤敌怖畏。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着菩提心大悲宝冠,远离一切恶道诸难。

善男子!如有宝珠名一切世间庄严藏,若有得者,令其所欲悉得充满,而此宝珠无所损减。菩提心宝亦复如是,若有得者,令其所愿悉得满足,而菩提心无有损减。

善男子!如转轮王有摩尼宝置于宫中,放大光明破一切暗。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以菩提心大摩尼宝住于欲界,放大智光悉破诸趣无明黑暗。

善男子!譬如帝青大摩尼宝⑦,若有为此光明所触,即同其色。菩萨摩诃萨菩提心宝亦复如是,观察诸法回向善根,靡不即同菩提心色。

善男子!如琉璃宝,于百千岁处不净中,不为臭秽之所染着,性本净故。菩萨摩诃萨菩提心宝亦复如是,于百千劫住欲界中,不为欲界过患所染,犹如法界性清净故。

善男子!譬如有宝名净光明,悉能映⑧蔽一切宝色。菩萨摩诃萨菩提心宝亦复如是,悉能映蔽一切凡夫二乘功德。

善男子!譬如有宝名为火焰,悉能除灭一切暗冥。菩萨摩诃萨菩提心宝亦复如是,能灭一切无知暗冥。

善男子!譬如海中有无价宝,商人采得,船载入城,诸余摩尼百千万种光色,价直无与等者。菩提心宝亦复如是,住于生死大海之中,菩萨摩诃萨乘大愿船深心相续,载之来入解脱城中,二乘功德无能及者。

善男子!如有宝珠名自在王,处阎浮洲去日月轮四万由旬⑨,日月宫中所有庄严,其珠影现悉皆具足。菩萨摩诃萨发菩提心净功德宝亦复如是,住生死中,照法界空,佛智日月,一切功德悉于中现。

善男子!如有宝珠名自在王,日月光明所照之处,一切财宝衣服等物,所有价直悉不能及。菩萨摩诃萨发菩提心自在王宝亦复如是,一切智光所照之处,三世所有天人二乘漏、无漏善,一切功德皆不能及。

善男子!海中有宝名曰海藏,普现海中诸庄严事。菩萨摩诃萨菩提心宝亦复如是,普能显现一切智海诸庄严事。

善男子!譬如天上阎浮檀金,唯除心王大摩尼宝,余无及者。菩萨摩诃萨发菩提心阎浮檀金亦复如是,除一切智心王大宝,余无及者。

注释

①珊陀那:亦作删陀那。神话中之药树名。意译续断、和合。该树之皮可作愈疮之用,或能使断伤接合。

②阿蓝婆:药草名。全称阿罗底蓝婆,略称蓝婆。意译汁药或得喜。产于印度之香山、雪山一带。取其草汁涂身,名汁药;涂身能去患得喜,故名得喜。

③翳形药:亦称翳身药,即隐身药或隐形药。谓用此药后,就能隐身形,不触及他人。

④摩尼冠:即用摩尼宝珠装饰起来的宝冠。

⑤日精珠:亦称日精摩尼。宝珠名。通称火珠。日宫殿即由此珠所成。若盲者之眼触及此珠,则其眼得开而见光。此处则说持向日光即能生起火来。

⑥月精珠:亦称月精摩尼。宝珠名。月宫殿即由此珠所成。谓患热毒病者触及此珠即得清凉。此处则说持向月光即能生起水来。

⑦帝青大摩尼宝:简称帝青宝,见前节注(33)。

⑧映:原作“暎”,今依日本《大正藏》本改(下同)。

⑨由旬:为计算里程之数目。系帝王一日行军之里程,约四十里或三十里。

译文

因此,善男子!如果有人已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就已经能生出无量的功德,能普遍摄取一切智之道。

善男子!譬如有人得到了无畏药,就能远离五种恐怖。哪五种呢?就是火不能烧,毒不能中,刀不能伤,水不能漂,烟不能熏。大菩萨也是如此,得到了一切智的菩提心药,贪火不烧,嗔毒不中,惑刀不伤,生死之流不漂,诸觉观烟不能熏害。

善男子!譬如有人得到了解脱药,最终没有飞来的横难。大菩萨也是如此,得到了菩提心解脱智之药,永离一切生死之横难。

善男子!譬如有人持有大应伽药,毒蛇闻到其药气味就全部远离而去。大菩萨也是如此,持有菩提心大应伽药,一切烦恼诸恶毒蛇,闻到其气味就全部散灭。

善男子!譬如有人持有无能胜药,一切冤敌都无能胜过他。大菩萨也是如此,持有菩提心无能胜药,就能完全降伏一切魔军。

善男子!譬如有人持有毗笈摩药,能使毒箭自然堕落。大菩萨也是如此,持有菩提心毗笈摩药,使贪、嗔、痴等一切邪见之箭自然堕落。

善男子!譬如有人持有善见药,能除去一切所有的诸病。大菩萨也是如此,持有菩提心善见药,就能全部除去一切烦恼之病。

善男子!犹如持有药树名珊陀那,有人取其树皮涂在疮口,其疮即痊愈,然而其树皮却随取随生,不可穷尽。大菩萨从菩提心生起一切智树,也是如此,如果有人得见而生起信心,一切烦恼业疮都得以消灭,而一切智树则完好如初,无所损害。

善男子!如有药树名为无生根,以其之力,增长一切阎浮提树。大菩萨的菩提心树也是如此,以其之力,增长一切有学与无学,以及一切菩萨的所有善法。

善男子!譬如有药名叫阿蓝婆,如果用来涂身,身心都具有很大能耐。大菩萨得菩提心阿蓝婆药,也是如此,能使身心都增长善法。

善男子!譬如有人得念力药,凡是所听到的事都能记忆不忘。大菩萨得菩提心的念力妙药,也都能使闻听的一切佛法,皆记忆不忘。

善男子!譬如有药名叫大莲华,有服用者,寿命长达一劫时。大菩萨服用菩提心大莲华药,也是如此,在无数的劫时中,寿命自由自在。

善男子!譬如有人持有翳形药,人与非人都不能看到他。大菩萨持有菩提心翳形妙药,一切恶魔也都看不到他。

善男子!如海中有宝珠,名为普集众宝,此珠如在海中,假如劫火把世间焚烧掉,能使此海减少一滴水的话,也没有这样的道理。大菩萨的菩提心珠,也是如此,住于菩萨的大愿海中,如果常常记住不使退失,能够毁坏菩萨一点点善根的话,终究也没有这样的道理。但如果退失菩提心,一切善根就会全部散灭。

善男子!如有摩尼宝珠名大光明,有人将此珠悬挂其身,就能遮蔽其他一切宝珠的庄严具,所有的光明都显露不出来。大菩萨的菩提心珠也是如此,悬挂其身,就能遮蔽一切二乘心宝的庄严具,使之完全失去光彩。

善男子!如水清珠,能澄清浊水。大菩萨的菩提心宝珠也是如此,能澄清一切烦恼垢浊。

善男子!譬如有人得到住水宝,系带在身上,入大海中不为海水所侵害。大菩萨也是如此,得到菩提心住水妙宝,入于一切生死海中,终究不会沉没。

善男子!譬如有人得龙宝珠,持之进入龙宫,一切龙蛇都不能危害他。大菩萨也是如此,得菩提心大龙宝珠,入欲界中,烦恼龙蛇也不能危害他。

善男子!譬如帝释天戴上了摩尼宝冠,就遮蔽了其余的一切天众。大菩萨也是如此,戴上了菩提心大愿宝冠,超过了一切三界的众生。

善男子!譬如有人得到了如意宝珠,就能灭除一切贫穷之苦。大菩萨也是如此,得菩提心如意宝珠,就能远离一切邪命和恐怖、畏惧。

善男子!譬如有人得到了日精珠,持向日光就能生起火来。大菩萨也是如此,得菩提心智日宝珠,持向智慧之光就能生起智慧之火。

善男子!譬如有人得到月精珠,持向月光就能生起水来。大菩萨也是如此,得菩提心月精宝珠,持此心珠照回向光,就能生起一切善根愿水。

善男子!譬如龙王头戴如意摩尼宝冠,就能远离一切冤敌和恐怖、畏惧。大菩萨也是如此,戴了菩提心大悲宝冠,就能远离一切恶道的诸难。

善男子!如有宝珠名为一切世间庄严藏,如若有人得之者,能使其所有欲望都得以充满,而此宝珠则无所损减。菩提心珠也是如此,如若得之者,就能令其所有愿望都得到满足,而菩提心则无有损减。

善男子!如转轮王有摩尼宝放在宫中,放大光明,破除一切黑暗。大菩萨也是如此,以菩提心大摩尼宝住于欲界,放大智光明,全部破除一切诸趣的无明黑暗。

善男子!譬如帝青大摩尼宝,如果有人被此宝的光明所触及,就完全和此宝的颜色一样。大菩萨的菩提心珠也是如此,以此宝观察诸法,回向善根,无不和菩提心色一样。

善男子!如琉璃宝,千百年来处于不清净之中,但却不为臭气、污浊所染着,因为其性本来就是清净的。大菩萨的菩提心宝也是如此,于百千劫住于欲界,但不为欲界的过患所染着,犹如清净法界一样,因为其本性就是清净的。

善男子!譬如有宝名为净光明,能完全遮蔽一切宝珠之色。大菩萨菩提心宝也是如此,能完全遮蔽一切凡夫和二乘之人的功德。

善男子!譬如有宝名为火焰,能全部灭除一切暗冥。大菩萨的菩提心宝也是如此,能灭除一切无知的暗冥。

善男子!譬如海中有无价之宝,商人采得,用船运载入城,城中其余摩尼宝的百千万种光彩和颜色,其价值无有能与之相比者。菩提心宝也是如此,住于生死大海之中,大菩萨乘大愿船深心连续不断,载之来进入解脱城中,二乘之人的功德没有能及之者。

善男子!如有宝珠,名为自在王,处在阎浮洲,距离日轮(太阳)、月轮(月亮)有四万由旬,但日宫、月宫中所有的庄严陈设,其珠宝全部都能影现出来。大菩萨发菩提心所得净功德宝也是如此,住于生死流转中,仍能照见法界空,佛智日月,一切功德全部都能显现出来。

善男子!如有宝珠,名为自在王,日月光明所照之处,一切财宝、衣服等物的价值,都及不上它。大菩萨发菩提心所得自在王宝也是如此,一切智的光明所照之处,三世所有的天、人、二乘的漏、无漏善等一切功德,都及不上它。

善男子!譬如海中有宝珠,名为海藏,能普遍示现海中一切庄严陈设等等。大菩萨的菩提心宝也是如此,能普遍显现出一切智海的一切庄严陈设等等。

善男子!譬如天上的阎浮提金,除了心王大摩尼宝外,其余所有的宝珠,没有能及得上它的。大菩萨发菩提心的阎浮提金,也是如此,除了一切智心王大宝外,其余所有的宝物,没有能及得上它的。

原典

善男子!譬如有人善调龙法,于诸龙中而得自在。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得菩提心善调龙法,于诸一切烦恼龙中而得自在。

善男子!譬如勇士被执铠仗,一切冤敌无能降伏。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被执菩提大心铠仗,一切业惑诸恶冤敌无能屈伏。

善男子!譬如天上黑栴檀香,若烧一铢,其香普熏小千世界,三千世界满中珍宝,所有价直①皆不能及。菩萨摩诃萨菩提心香亦复如是,一念功德普熏法界,声闻、缘觉一切功德皆所不及。

善男子!如白栴檀,若以涂身,悉能除灭一切热恼,令其身心普得清凉。菩萨摩诃萨菩提心香亦复如是,能除一切虚妄分别、贪恚痴等诸惑热恼,令其具足智慧清凉。

善男子!如须弥山,若有近者即同其色。菩萨摩诃萨菩提心山亦复如是,若有近者,悉得同其一切智色。

善男子,譬如波利质多罗树②其皮香气,阎浮提中,若婆师迦③、若薝蔔迦④、若苏摩那⑤,如是等华所有香气皆不能及。菩萨摩诃萨菩提心树亦复如是,所发大愿功德之香,一切二乘无漏戒、定、智慧、解脱、解脱知见诸功德香悉不能及。

善男子!譬如波利质多罗树,虽未开华,应知即是无量诸华出生之处。菩萨摩诃萨菩提心树亦复如是,虽未开发一切智华,应知即是无数天人众菩提华所生之处。

善男子!譬如波利质多罗华一日熏衣,薝蔔迦华、婆利师华、苏摩那华,虽千岁熏亦不能及。菩萨摩诃萨菩提心华亦复如是,一生所熏诸功德香,普彻十方一切佛所,一切二乘无漏功德,百千劫熏所不能及。

善男子!如海岛中生椰子树,根茎枝叶及以华果,一切众生恒取受用,无时暂歇。菩萨摩诃萨菩提心树亦复如是,始从发起悲愿之心,乃至成佛正法住世,常时利益一切世间,无有间歇。

善男子!如有药汁名诃宅迦⑥,人或得之,以其一两变千两铜,悉成真金,非千两铜能变此药。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以菩提心回向智药,普变一切业惑等法,悉使成于一切智相,非业惑等能变其心。

善男子!譬如小火,随所焚烧,其焰转炽。菩萨摩诃萨菩提心火亦复如是,随所攀缘,智焰增长。

善男子!譬如一灯然百千灯,其本一灯,无减无尽。菩萨摩诃萨菩提心灯亦复如是,普然三世诸佛智灯,而其心灯无减无尽。

善男子!譬如一灯入于暗室,百千年暗悉能破尽。菩萨摩诃萨菩提心灯亦复如是,入于众生心室之内,百千万亿不可说劫,诸业烦恼种种暗障,悉能除尽。

善男子!譬如灯炷随其大小而发光明,若益膏油,明终不绝。菩萨摩诃萨菩提心灯亦复如是,大愿为炷,光照法界,益大悲油,教化众生庄严国土,施作佛事,无有休息。

善男子!譬如他化自在天王⑦,冠阎浮檀真金天冠,欲界天子诸庄严具皆不能及。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冠菩提心大愿天冠,一切凡夫二乘功德皆不能及。

善男子!如狮子王哮吼之时,狮子儿闻皆增勇健,余兽闻之即皆窜伏。佛师子王菩提心吼,应知亦尔,诸菩萨闻增长功德,有所得者闻皆退散。

善男子!譬如有人以师子筋而为乐弦,其音既奏,余弦悉绝。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以如来师子波罗蜜身菩提心筋为法乐弦,其音既奏,一切五欲及以二乘诸功德弦,悉皆断灭。

善男子!譬如有人以牛羊等种种诸乳,假使积集盈于大海,以师子乳一滴投中,悉皆变坏,直过无碍。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以如来师子菩提心乳,着无量劫业烦恼乳大海之中,悉令坏灭,直过无碍,终不住于二乘解脱。

善男子!譬如迦陵频伽鸟⑧,在卵壳中有大势力,一切诸鸟所不能及。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于生死壳发菩提心,所有大悲功德势力,声闻缘觉无能及者。

善男子!如金翅鸟王子,初始生时,目则明利,飞则劲捷,一切诸鸟虽久成长,无能及者。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发菩提心为佛王子,智慧清净,大悲勇猛,一切二乘虽百千劫久修道行所不能及。

善男子!如有壮夫手执利矛,刺坚密甲,直过无碍。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执菩提心铦利快矛,刺诸邪见随眠密甲,悉能穿彻,无有障碍。

善男子!譬如摩诃那伽大力勇士,若奋威怒,于其额上必生疮疱,疮若未合,阎浮提中一切人民无能制伏。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若起大悲必定发于菩提之心,心未舍来,一切世间魔及魔民不能为害。

注释

①价直:即价值。

②波利质多罗树:又名波利质多树,全称波利耶怛罗拘陀罗树。意译香遍树,又称天树王。为忉利天宫之树名。谓此树根、茎、枝、叶、华、实,一切皆香,能遍熏忉利天宫。

③婆师迦:又作婆利师。意译雨时花、夏生花等。花名。谓此花要至下雨季节才开,或云其花生于夏时,故名。

④薝蔔迦:亦作瞻波、瞻婆等。意译金色花树、黄花树等。树名。树身高大,花亦甚香,人入瞻卜林,唯闻瞻卜香,不闻余香。

⑤苏摩那:亦作须末那等。花名。花色黄白、甚香。树不高大,才高三、四尺,枝叶下垂似盖。

⑥诃宅迦:亦作呵吧迦,全称呵吧迦阿罗娑。意译金色水、金光汁药。出于山中井内,有诸龙守护。其灵验甚于九转还丹之力,若有得饮,皆成仙人。

⑦他化自在天王:亦作他化乐天王、他化自转天王等。即六欲天之第六天王。此天王假他所化之乐事以成己乐,于他化之中得自在,故称他化自在天王。此天王为欲界之主,与色界之主摩酰首罗天王,皆为害正法之魔王,乃四魔中之天魔,有“第六天魔王”之称。佛成道时,来试障害者,即此天魔。

⑧迦陵频伽鸟:又作歌罗频伽鸟、迦兰频伽鸟等。意译好声鸟、美音鸟等。谓此鸟本出自雪山,在卵壳中即能鸣,其声和雅、微妙,一切鸟声悉皆不及,听者无厌。

译文

善男子!譬如有人有善于调伏龙的方法,于一切龙中而得自在。大菩萨也是如此,得菩提心的善于调伏龙的方法,于一切烦恼龙中而得自在。

善男子!譬如勇士披铠甲、执器仗、一切冤敌都不能降伏他。大菩萨也是如此,披执着菩提大心的铠甲和器仗,一切业惑诸恶冤敌,都不能使他屈服。

善男子!譬如天上的黑旃檀香,如果烧一铢,其香能普遍熏习一小千世界,三千世界中的全部珍宝,所有价值都比不上它。大菩萨的菩提心香,也是如此。一念之间的功德,就能普熏法界,声闻、缘觉的所有功德都不及它。

善男子!如白栴檀,如果用以涂身,能够全部除灭一切热恼病,使其身心普遍得到清凉。大菩萨的菩提心香也是如此,能够除灭一切虚妄分别及贪、嗔、痴等一切烦恼热恼,使其充满智慧清凉。

善男子!如须弥山,如果靠近它,就会和它同一种颜色。大菩萨菩提心山也是如此,如果靠近它,也能得以完全同其一切智色。

善男子!譬如波利质多罗树,其树皮发出的香气,在阎浮提中如婆师迦花、薝蔔迦花、苏摩那花等所发出的全部香气,都不能及得上它。大菩萨的菩提心树也是如此,所发出的大愿功德之香,一切二乘的无漏戒、定、智慧、解脱、解脱知见等一切功德香,都不能及得上它。

善男子!譬如波利质多罗树,虽未开花,但应该知道,这却是无量的一切花的出生之处。大菩萨菩提心树也是如此,虽未开发一切智花,但应当知道,这却是无数天人的众多的菩提花所生之处。

善男子,譬如波利质多罗花熏衣一日,其他如薝蔔迦花,婆利师花、苏摩那花等,虽然熏了一千年也不能及得上它。大菩萨菩提心花也是如此,一生所熏的诸功德香,普遍飘至十方一切佛所,一切二乘的无漏功德,虽经百千劫的熏习也不能及得上它。

善男子!如海岛中生有椰子树,其根、茎、枝、叶以及花、果,一切众生经常取来食用,无有暂歇之时。大菩萨的菩提心树也是如此,从开始发起大悲、大愿之心的时候起,直至成佛,正法住世,时常利益一切世间,没有间歇之时。

善男子!如有药汁,名为诃宅迦,有人得之,以其一两药可使千两铜全部变成真金,但并非是千两铜能变成此药的。大菩萨也是如此,以菩提心回向智药,普遍变成一切业、惑等法,最后全部使之成为一切智相,但并非是业、惑等能变此心的。

善男子!譬如小火,随其焚烧,其火焰就会转盛。大菩萨菩提心火也是如此,随其攀缘,智慧之焰就会增长。

善男子!譬如一灯燃点百千灯,其根本是一灯,无所减少,亦无尽时。大菩萨菩提心灯也是如此,能普遍点燃三世诸佛智慧之灯,而其本来的心灯,无所减少,也无尽时。

善男子!譬如一灯入于暗室,百千年来所有的黑暗,全部能破尽。大菩萨菩提心灯也是如此,进入了众生心室之内,百千万亿不可以言说的无数劫,所留下的一切业烦恼和种种暗障,全部能够除尽。

善男子!譬如灯炷,随其大小而发出光明,如果添加膏油,其光明终不会绝。大菩萨菩提心灯也是如此,以大愿为炷,光明照耀法界,再添加大悲油,教化众生,庄严国土,施作佛事,无有休息。

善男子!譬如他化自在天王,戴的是阎浮檀真金的天冠,欲界天子所有庄严具都及不上他。大菩萨也是如此,戴的是菩提心大愿天冠,一切凡夫、二乘功德,都及不上他。

善男子!如狮子王吼叫之时,其狮子儿听了皆增长勇健,其他的野兽听了就都窜伏。佛狮子王菩提心吼应知亦是如此,一切菩萨听了皆增长功德,有所得者(凡夫、邪魔)听了以后就都退散。

善男子!譬如有人用狮子筋作为乐器的弦,其音演奏出来后,其余的弦就全部断绝。大菩萨也是如此,以如来狮子波罗蜜身菩提心筋为法乐器的弦,其音演奏出来后,一切五欲以及二乘一切功德之弦全部都断灭。

善男子!譬如有人以牛羊等各种各样的乳,假使全部积聚起来,倾满大海,以狮子乳一滴投于海中,牛羊等种种乳全部都变坏,狮子乳则直接通过,毫无障碍。大菩萨也是如此,以如来狮子的菩提心乳,放到无量劫时的业烦恼乳的大海之中,使它们都坏灭,而如来狮子的菩提心乳,则直接通过,毫无障碍,终究不住于二乘的解脱。

善男子!譬如迦陵频伽鸟,在卵壳中就有大势力,一切诸鸟都及不上它。大菩萨也是如此,在生死的壳中发菩提心,所有的大悲功德势力,声闻、缘觉都没有能及得上他的。

善男子!如金翅鸟王子,在其刚生出来的时候,就眼睛明利,飞翔劲捷,其他一切诸鸟,虽然久已成长,也没有能比得上它的。大菩萨也是如此,发菩提心,成为佛王子,智慧清净,大悲勇猛,一切二乘之人,虽然经过百千劫时,久修道行,也不能及他。

善男子!如有强壮之人,手执锐利之矛,刺坚固的铠甲,直通而过,毫无阻碍。大菩萨也是如此,执菩提心锋利的快矛,刺那一切邪见、随眠烦恼,均能穿透,毫无障碍。

善男子!譬如摩诃那伽大力勇士,如果奋起威怒,在其额上必然生起疮疱,这疮疱如果没有愈合,阎浮提中一切人民都不能制伏他。大菩萨也是如此,如果起大悲心,必定是发之于菩提之心,心未舍时,一切世间之魔及其魔民,都不能危害于他。

原典

善男子!譬如射师,有诸弟子,虽未惯习其师技艺,然其智慧方便善巧,余一切人所不能及。菩萨摩诃萨初始发心亦复如是,虽未惯习一切智行,然其所有愿智解欲,一切世间凡夫二乘悉不能及。

善男子!如人学射,先安其足,后习其法。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欲学如来一切智道,先当安住菩提之心,然后修行一切佛法。

善男子!譬如幻师,将作幻事,先当起意,忆持幻法,然后所作悉得成就。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将起一切诸佛菩萨神通幻事,先当起意发菩提心,然后一切悉得成就。

善男子!譬如幻术,无色现色。菩萨摩诃萨菩提心相亦复如是,虽无有色,不可睹见,然能普于十方法界示现种种功德庄严。

善男子!譬如猫狸①,才见于鼠,鼠即入穴,不敢复出。菩萨摩诃萨发菩提心亦复如是,暂以慧眼观诸惑业,皆即窜匿不复出生。

善男子!譬如有人着阎浮金庄严之具,映蔽一切,皆如聚墨。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着菩提心庄严之具,映蔽一切,凡夫二乘功德庄严悉无光色。

善男子!如好磁石,少分之力,即能吸坏诸铁钩锁。菩萨摩诃萨发菩提心亦复如是,若起一念,悉能坏灭一切见欲无明钩锁。

善男子!如有磁石,铁若见之,即皆散去,无留住者。菩萨摩诃萨发菩提心亦复如是,诸业烦恼,二乘解脱,若暂见之,即皆散灭,亦无住者。

善男子!譬如有人善入大海,一切水族无能为害,假使入于摩竭鱼②口,亦不为彼之所吞噬。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发菩提心,入生死海,诸业烦恼不能为害,假使入于声闻、缘觉实际法中,亦不为其之所留难。

善男子!譬如有人饮甘露浆,一切诸物不能为害。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饮菩提心甘露法浆,不堕声闻辟支佛地,以具广大悲愿力故。

善男子!譬如有人得安缮那药③,以涂其目,虽行人间,人所不见。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得菩提心安缮那药,能以方便入魔境界,一切众魔所不能见。

善男子!譬如有人依附于王,不畏余人。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依菩提心大势力王,不畏障盖恶道之难。

善男子!譬如有人住于水中,不畏火焚。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住菩提心善根水中,不畏二乘解脱智火。

善男子!譬如有人依倚猛将,即不怖畏一切冤敌。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依菩提心勇猛大将,不畏一切恶行冤敌。

善男子!如释天王执金刚杵④,摧伏一切阿修罗众。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持菩提心金刚之杵,摧伏一切诸魔外道。

善男子!譬如有人服延龄药,长得充健,不老不瘦。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服菩提心延龄之药,于无数劫修菩萨行,心无疲厌,亦无染着。

善男子!譬如有人调和药汁,必当先取好清净水。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欲修菩萨一切行愿,先当发起菩提之心。

善男子!如人护身,先护命根。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护持佛法,亦当先护菩提之心。

善男子!譬如有人命根若断,不能利益父母宗亲。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舍菩提心,不能利益一切众生,不能成就诸佛功德。

善男子!譬如大海,无能坏者。菩提心海亦复如是,诸业烦恼二乘之心所不能坏。

善男子!譬如日光,星宿光明不能映蔽。菩提心日亦复如是,一切二乘无漏智光所不能蔽。

善男子!如王子初生,即为大臣之所尊重,以种性自在故。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于佛法中发菩提心,即为耆宿久修梵行,声闻、缘觉所共尊重,以大悲自在故。

善男子!譬如王子,年虽幼稚,一切大臣皆悉敬礼。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虽初发心修菩萨行,二乘耆旧皆应敬礼。

善男子!譬如王子,虽于一切臣佐之中未得自在,已具王相,不与一切诸臣佐等,以生处尊胜故。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虽于一切业烦恼中未得自在,然已具足菩提之相,不与一切二乘齐等,以种性第一故。

注释

①猫狸:猫和狸的合称。“狸”,即山猫、野猫,亦称豹猫。猫和狸,均捕鼠为食。

②摩竭鱼:亦称摩伽罗鱼。意译大鱼、鲸鱼。被视作与鳄鱼、鲨鱼、海豚等同类,是鱼中之王。

③安缮那药:亦作安阇那药、安禅那药、安膳那药等。一说为眼药名,其色青黑。一说为一种植物,其叶可和合眼药使用。将其涂于眼睑四周,使眼部青黑,他人即无法辨认。

④金刚杵:原为印度之兵器。佛教用以表示坚利之智,断烦恼,伏恶魔。其两头单独者,称独股;分三枝者,称三股;分五枝者,称五股;分九枝者,称九股。以金石或木材作之,有大、中、小三品。

译文

善男子!譬如射师,有许多弟子,虽然还没有精通其师的技艺,然其智慧和方便善巧,其他的一切人都比不上他。大菩萨一开始初发心,也是如此,虽然还没有精通一切智行,但其所具有的愿力、智慧、解悟、志欲,是一切世间凡夫和二乘之人都不能及的。

善男子!如人学习射箭之术,必须先安放好其足,然后再学习其射箭的方法。大菩萨也是如此,想要学习如来的一切智道,先要安住菩提之心,然后再修行一切佛法。

善男子!譬如幻师,在做幻事之前,先要起意念,记忆住幻法,然后再去做,就会全部得以成就。大菩萨也是如此,将要发起一切诸佛菩萨的神通幻变之事时,首先应当起意发菩提心,然后一切都能全部得到成就。

善男子!譬如幻化之术,无色可以现色。大菩萨的菩提心相,也是如此,虽然无色,不能看见,然而能够普遍于十方法界中示现种种功德庄严之相。

善男子!譬如猫和狸,一看到老鼠,老鼠就逃进洞穴中,不敢再出来。大菩萨发菩提心,也是如此,只要用慧眼看一切惑业,这些惑业立即窜匿,不再生起。

善男子!譬如有人佩戴了阎浮金庄严之具,就能映蔽一切,都像聚墨一样漆黑。大菩萨也是如此,佩戴了菩提心庄严之具,映蔽一切,所有凡夫、二乘之人的功德庄严,全都没有了光色。

善男子!如好的磁石,只要稍用一点力,就能吸坏一切铁钩、铁锁。大菩萨发菩提心也是如此,只要起一念,就能全部破坏、毁灭一切见欲、无明等钩、锁。

善男子!如有磁石,铁如果看见了,就全部散去,没有留下来的。大菩萨发菩提心也是如此,一切业、烦恼、二乘解脱,一见即皆散灭,也没有停住的。

善男子!譬如有人善入大海,一切水生动物都不能加害于他,即使是入于凶恶的摩竭鱼口中,也不会被它所吞噬。大菩萨也是如此,发菩提心,入生死之海,一切诸业烦恼都不能加害于他,即使是入于声闻、缘觉的实际法中,也不会为其所留难。

善男子!譬如有人饮甘露浆,一切诸物都不能加害于他。大菩萨也是如此,饮了菩提心甘露法浆,就不再堕入声闻、辟支佛地,因为是具有了广大的悲愿之力。

善男子!譬如有人得到安缮那药,将其涂于眼睛上,虽在人群中行走,其他人都看不见他。大菩萨也是如此,得菩提心安缮那药,能以善巧的方法进入恶魔境界,一切恶魔都看不见他。

善男子!譬如有人依附于国王,就不再怕其他人。大菩萨也是如此,依附于菩提心大势力王,就不再怕遭受障、盖等恶道之难。

善男子!譬如有人住于水中,不怕火焚烧。大菩萨也是如此,住于菩提心善根水中,不怕二乘之人的解脱智火。

善男子!譬如有人依靠猛将,就不再恐怖、畏惧一切冤敌。大菩萨也是如此,依靠菩提心勇猛大将,不畏一切恶行冤敌。

善男子!如帝释天王执金刚杵,摧伏一切阿修罗众。大菩萨也是如此,执菩提心金刚之杵,摧伏一切诸魔外道。

善男子!譬如有人服用延龄药,长得壮实健康,不老也不瘦。大菩萨也是如此,服用菩提心延龄之药,于无量的劫时中修菩萨行,心不疲倦、厌烦,亦无染着。

善男子!譬如有人调和药汁,必将先取好的清净之水。大菩萨也是如此,要修习菩萨的一切行愿,将先发起菩提之心。

善男子!如人保护身体,先要保护命根。大菩萨也是如此,要护持佛法,亦将先保护菩提之心。

善男子!譬如有人命根如果断了,就不能利益父母宗亲。大菩萨也是如此,舍离菩提心,就不能利益一切众生,也不能成就诸佛功德。

善男子!譬如大海,没有人能够毁坏它。菩提心海也是如此,一切业烦恼和二乘人之心都不能毁坏它。

善男子!譬如日光,一切星宿的光明都不能映蔽它。菩提心日也是如此,一切二乘之人的无漏智光都不能映蔽它。

善男子!如王子刚生下来,就为一切大臣们所尊重,因为种性尊贵自在。大菩萨也是如此,于佛法中刚发菩提心,就为耆宿和久修梵行的声闻、缘觉等所共同尊重,因为大悲心得自在。

善男子!譬如王子,年虽幼稚,一切大臣们全都向之敬礼。大菩萨也是如此,虽初发心修菩萨行,二乘之人及耆宿都应向之敬礼。

善男子!譬如王子,虽在一切臣僚之中尚未得自在,但已具有王的相貌,不与一切臣僚相同,因为其出生尊贵。大菩萨也是如此,虽在一切业烦恼中尚未得自在,但已充满了菩提之相,不与一切二乘之人相等同,因为种性第一。

原典

善男子!譬如清净摩尼妙宝,眼有翳故,见为不净。菩萨摩诃萨菩提心宝亦复如是,无智不信,谓为不净。

善男子!譬如有药,为咒所持,若有众生见闻同住,一切诸病皆得消灭。菩萨摩诃萨菩提心药亦复如是,一切善根智慧方便,菩萨愿智共所摄持,若有众生见闻同住忆念之者,诸烦恼病悉得除灭。

善男子!譬如有人常持甘露,其身毕竟不变不坏。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若常忆持菩提心甘露,令愿智身毕竟不坏。

善男子!如机关木人①,若无有楔,身即离散,不能运动。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无菩提心,行即分散,不能成就一切佛法。

善男子!如转轮王有沉香宝,名曰象藏。若烧此香,王四种兵悉腾虚空。菩萨摩诃萨菩提心香亦复如是,若发此意,即令菩萨一切善根永出三界,行如来智无为空中。

善男子!譬如金刚,唯从金刚处及金处生,非余宝处生。菩萨摩诃萨菩提心金刚亦复如是,唯从大悲救护众生金刚处、一切智智殊胜境界金处而生,非余众生善根处生。

善男子!譬如有树名曰无根,不从根生而枝叶华果悉皆繁茂。菩萨摩诃萨菩提心树亦复如是,无根可得而能长养一切智智神通大愿,枝叶华果扶疏②荫映,普覆世间。

善男子!譬如金刚,非劣恶器及以破器所能容持,唯除全具上妙之器。菩提心金刚亦复如是,非下劣众生悭嫉、破戒、懈怠、妄念无智器中所能容持,亦非退失殊胜志愿、散乱、恶觉众生器中所能容持,唯除菩萨深心宝器。

善男子!譬如金刚能穿众宝。菩提心金刚亦复如是,悉能穿彻一切法宝。

善男子!譬如金刚能坏众山。菩提心金刚亦复如是,悉能摧坏诸邪见山。

善男子!譬如金刚,虽破不全,一切众宝犹不能及。菩提心金刚亦复如是,虽复志劣有亏损,犹胜一切二乘功德。

善男子!譬如金刚虽有损缺,犹能除灭一切贫穷。菩提心金刚亦复如是,虽有损缺,不进诸行,犹能舍离一切生死。

善男子!如少金刚,悉能破坏一切诸物。菩提心金刚亦复如是,入少境界,即破一切无知诸惑。

善男子!譬如金刚,非凡人所得。菩提心金刚亦复如是,非劣意众生之所能得。

善男子!譬如金刚,不识宝人不知其能,不得其用。菩提心金刚亦复如是,不知法人,不了其能,不得其用。

善男子!譬如金刚,无能销灭。菩提心金刚亦复如是,一切诸法无能销灭。

善男子!如金刚杵,诸大力人皆不能持,唯除有大那罗延力。菩提之心亦复如是,一切二乘皆不能持,唯除菩萨广大因缘坚固善力。

善男子!譬如金刚,一切诸物无能坏者,而能普坏一切诸物,然其体性无所损减。菩提之心亦复如是,普于三世无数劫中,教化众生修行苦行③,声闻、缘觉所不能者,咸能作之,然其毕竟无有疲厌,亦无损坏。

善男子!譬如金刚,余不能持,唯金刚地之所能持。菩提之心亦复如是,声闻、缘觉皆不能持,唯除趣向萨婆若④者。

善男子!如金刚器,无有瑕缺,用盛于水,永不渗漏而入于地。菩提心金刚器亦复如是,盛善根水,永不渗漏令入诸趣。

善男子!如金刚际,能持大地不令坠没。菩提之心亦复如是,能持菩萨一切行愿,不令坠没入于三界。

善男子!譬如金刚,久处水中,不烂不湿。菩提之心亦复如是,于一切劫,处在生死业惑水中,无坏无变。

善男子!譬如金刚,一切诸火不能烧燃,不能令热。菩提之心亦复如是,一切生死诸烦恼火不能烧燃,不能令热。

善男子!譬如三千世界之中金刚座上,能持诸佛坐于道场,降伏诸魔,成等正觉,非是余座之所能持。菩提心座亦复如是,能持菩萨一切愿行诸波罗蜜,诸忍⑤、诸地⑥、回向⑦、受记⑧,修习菩提助道之法,供养诸佛,闻法受行,一切余心所不能持。

善男子!菩提心者,成就如是无量无边乃至不可说不可说殊胜功德。若有众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则获如是胜功德法。

是故,善男子!汝获善利,汝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求菩萨行,已得如是大功德故。

善男子!如汝所问,菩萨云何学菩萨行?修菩萨道?善男子!汝可入此毗卢遮那庄严藏大楼阁中,周遍观察,则能了知学菩萨行。学已,成就无量功德。

注释

①机关木人:即用机关启动的木头人。

②扶疏:谓枝叶茂盛分披的样子。

③苦行:指断除肉体欲望,堪忍诸种难忍之苦行。佛教中的苦行,称为头陀行。释尊曾修苦行六年,日食一麻一麦。后世佛教中的布施、慈悲等,以佛道为目的之难行、荒行,均称之为苦行。

④萨婆若:亦作萨云若、萨婆若多等。为般若波罗蜜之异名。即一切种智。乃诸佛究竟圆满果位之智。此智无法不通。亦即世间、出世间种种法无不了知之智。

⑤诸忍:指一切忍法,一般称三法忍:音响忍、柔顺忍、无生法忍。

⑥诸地:指大乘十地。

⑦回向:指以一切所修之善根功德,向于众生,向于佛道。

⑧受记:指从佛受当来必当作佛之记别。

译文

善男子!譬如清净摩尼妙宝,如果眼睛有翳的人,见之认为不清净。大菩萨的菩提心宝也是如此,如是无智不信之人,说是不清净。

善男子!譬如有药,为陀罗尼咒所执持,如有众生见到、听到,同住一起,一切诸病都得以消灭。大菩萨菩提心药也是如此,为一切善根、智慧、方便、菩萨愿智所共同摄持,如有众生见到、听到、同住一起、记忆到的,一切烦恼病全部得以消灭。

善男子!譬如有人常常持有甘露,其身永远不变不坏。大菩萨也是如此,如果经常忆持菩提心甘露,就能使愿智之身永远不坏。

善男子!如木头机器人,如果没有楔子连接起来,木头机器人之身就要离散,不能运动。大菩萨也是如此,没有菩提心,菩萨之行就要分散,不能成就一切佛法。

善男子!如转轮王有沉香宝,名叫象藏,如果焚烧此香,转轮王的四种兵全部腾飞虚空。大菩萨的菩提心香也是如此,如果发此心香之念,就能使菩萨一切善根永远出离三界,行于如来智的无为空中。

善男子!譬如金刚,只是从金刚之处或金之处产生,不从其余的珍宝处生。大菩萨的菩提心金刚也是如此,只是从大悲救护众生金刚处或一切智智殊胜境界金处而生,不从其余的众生善根处生。

善男子!譬如有树,名叫无根,虽不从根生而枝、叶、花、果都很繁茂。大菩萨的菩提心树也是如此,无根可得,而能长养一切智智的神通大愿,枝、叶、花、果,茂盛分披,其荫互映,普覆世间。

善男子!譬如金刚,不是劣质的、破旧的器具所能存放的,必须要全具上妙之器。菩提心金刚也是如此,不是下劣众生的悭嫉、破戒、懈怠、妄念等无智器中所能存放的,也不是退失殊胜志愿、散乱、恶觉的众生器中所能存放的,一定要菩萨的深心宝器才行。

善男子!譬如金刚能穿透众宝。菩提心金刚也是如此,完全能穿透一切法宝。

善男子!譬如金刚能破坏众山。菩提心金刚也是如此,完全能摧毁一切的邪见之山。

善男子!譬如金刚,虽已破损而不完全,但其他一切众宝犹及不上它。菩提心金刚也是如此,虽有志劣之人。稍有不足,但犹胜过一切二乘之人的功德。

善男子!譬如金刚,虽有缺损,犹能灭除一切贫穷。菩提心金刚也是如此,虽有缺损,不能进修诸菩萨行,但犹能舍离一切生死。

善男子!如一小部分的金刚,都能破坏一切诸物。菩提心金刚也是如此,入于一小部分境界,就能破除一切无知的诸烦恼。

善男子!譬如金刚,不是凡人所能得到的。菩提心金刚也是如此,不是下劣的众生所能得到的。

善男子!譬如金刚,不识宝的人不知其功能,不能得其所用。菩提心金刚也是如此,不知佛法的人,不了解其功能,不能得其所用。

善男子!譬如金刚,不能销毁和消灭。菩提心金刚也是如此,一切诸法都不能将它销毁和消灭。

善男子!如金刚杵,一切有大力气的人都不能持有它,只有具有大那罗延之力才能持有它。菩提之心也是如此,一切二乘之人都不能持有它,只有菩萨具有广大因缘的坚固善力才能持有它。

善男子!譬如金刚,一切诸物都不能毁坏它,它却能普遍毁坏一切诸物,而其体性无所损减。菩提之心也是如此,普遍于三世的无数劫时中,教化众生修行一切苦行,声闻、缘觉所不能做到的,它都能做到,然而它永远没有疲厌,也没有损坏。

善男子!譬如金刚,其他各地都不能持有,只有金刚地能够持有。菩提之心也是如此,声闻、缘觉都不能持有,只有趣向般若波罗蜜之人才能持有。

善男子!如金刚器,没有瑕疵,用于盛放水,永不渗漏入地。菩提心金刚器也是如此,盛放善根之水,永不渗漏使之入于诸趣。

善男子!如金刚的边际,能保持大地不使之坠没。菩提之心也是如此,能保持菩萨的一切行愿,不使之坠没于三界之中。

善男子!譬如金刚,虽久处水中,不腐烂也不潮湿。菩提之心也是如此,于一切劫时,在生死业惑水中,不坏也不变。

善男子!譬如金刚,一切诸火都不能使其燃烧,也不能使其发热。菩提之心也是如此,一切生死的烦恼之火,都不能使其燃烧,也不能使其发热。

善男子!譬如三千世界之中的金刚座上,能使诸佛坐于道场,降伏诸恶魔,成就正等正觉,这不是其他的座位所能够做到的。菩提心座也是如此,能保持菩萨一切愿行,如诸波罗蜜、诸忍、诸地、回向、受记、修习菩提助道之法、供养诸佛、闻法受行等,一切其他心所都不能做到这样。

善男子!菩提心能够成就这样无量无边乃至不可以用言语来述说的殊胜功德。如果有众生能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就能够获得这样的殊胜功德法。

因此,善男子!你已获得了善利,你发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求得了菩萨行,已得到这样的大功德。

善男子!正如你所问的,菩萨怎样学菩萨行?怎样修菩萨道?你可以进入这毗卢遮那庄严藏大楼阁中,周遍观察,就能了解和知道学菩萨行的事。学了以后,就能成就无量功德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