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社会中,有种潜在伟大无比而为一般人所不能觉察得到的力量;而这力量一经产生,在时间上是无穷无尽的延续而不息,在空间里是无量无边的扩展而不灭;如同一时投多石于水池,则其各个同心圈无限的向外延展者然。此力为何?佛学所谓业力是也。
凡人类的一切思想、语言、文字、生活习惯、事业创造、行为活动,莫不有其影响的力量。此中同与不同的一切力量,在行为方面讲,无论其为善的,道德的;为恶的,不道德的,利人的或害人的,个人的或群众的,直接间接,莫不相拒相迎相激相荡而影响着社会人类的心理。例如科学家自发明蒸汽机以来,工业日益进步,则海角天涯上天下地之交通网由此形成,利人固属无量;然因此而制成坚甲利兵之战争武器,于是杀人害国亦无有极。且无论何物,一经发明,愈研愈精,愈演愈烈,而今二十世纪的科学文明对世界人类,其悲惨、惶恐忧虑之命运,亦莫不因此而困惑殊甚!至于人生事业之成败,穷通夭寿,生死荣辱,固有其因;而国家之丧乱,民族之兴亡,又何莫非业力之所操纵。总之宇宙之内,林林总总,化化生生,形形色色,芸芸万品繁衍而不绝者,皆业力而存在者也。业力罗网遍虚空,业力深广逾大海,人欲滔滔,业海茫茫,生死流浪,莫知际涯。谁是智者,挥慧剑以裂业网,投灵日而枯业海?馨香一瓣,其惟圣言。
定义及概说
什么叫业?梵语羯磨(Karma),义译造作、所作事。《俱舍论光记》卷十三说:“造作名业。”凡所作善的业因有生善果的力用,恶的业因有生恶果的力用,学政治的人成为政治家,习工程的人必成为工程师,其所作之学业必有达其预期结果的力用,故名此动机行为——造作——结果,总名之曰业力。《俱舍》以造作阐释业的定义,当然是正确的;但业的内容及所包括的一切事物,造作这一术语,都未能加以明晰的阐释,详尽的分析。
业在整个佛学中,是与般若相对的另一面。自般若方面论,生灭不已的宇宙万有,便成为不生不灭律;自业力方面论,这生灭不已的宇宙万有,便成为因果循环律。这二大定律,可说是全部佛学的两大纲领。业是何等的重要!佛学的缘起性空论,便是般若与业力的一事两面观。所以从缘起方面观察宇宙、人生、社会种种活动现象,莫不受着因果循环律所支配;反之,若从性空方面观察宇宙、人生、社会种种活动原始要终的根本论题,莫不是受不生不灭律所支配。这二者,骤观之,似是矛盾,实际缘起即性空,性空即缘起,早已成为矛盾统一的中道律了。所以业的涵义,甚为博大精微,并非作一语简单阐释所能穷尽,必须有更进一步探讨之必要。
业,就狭义讲,它包括吾人全部思想、意识及由思想或意识中发生的一切身、语……行为。这思想行为,无论其为内在的动机因素,而牵连到环境的外在结合,构成一连续的善(道德的),不善(不道德的),及非善非不善(中立无记性)等事实时,乃至未曾成为事实的行为,蕴于潜意识中的不可见验的一切可能活动性(无表业),均得称之为业。所以业,不但指人类所作的善行、恶行(道德行为和不道德的行为)而已,还包括发生一切行为的动机,以及由于环境影响潜于意识深处的各种印象(无表业)在内,由此可以言人类的道德与不道德的标准尺度。离此,则人类社会间的善与恶,是与非,均失去其均衡正确性;能把握此,以作判断每一社会人类行为的准则,则知每一国家社会秩序之良窳与否,而察其国家社会民族之作业为善为恶,为利为害,了如指掌了。一个性情乖张惯于作奸犯科的国民,虽不能说他与其所处的社会家庭等环境全无关系,可是他内在的因素——意识与思想,作奸犯科的动机上——发生了偏差的毛病,致使他理智失去正常控制情绪的力量,才做出不近情理的事情来。须知作奸犯科者的一切罪行,如果经过相当或特别道德精神的训练,他决不致做出自害害人、害国家民族的不道德行为的。总之,人类所有一切意志、思想、语言、文化、行为活动,这活动,无论是善与不善,利益与相害,个人与社会,凡一切竖的历史时间,横的无限空间,乃至世间的凡夫流转门和出世间的圣人还灭门,潜力与现象界,莫不皆是业力之所表现。明确地说:从缘起的因果循环到性空的不生不灭,社会的动态,人生的组成,都逃不出业力之网;而所有组成业力的要素——意识、思想、身语——行为种种造作活动,便是一个因果之环;欲明因果之环,当研业力之网。所以佛教一切有部及唯识,对业力学说的发挥,可为集业部之大成了。兹为简明起见,将各经论中有关业的类型,列表明之。
业的类型表解
第一,从业的基本上分析起来,便有下列的几种:
第二,从业的行相上分析起来,便有下列几种:
第三,从业的德性上分析起来,便有下列的几种
第四,从业的原则上分析起来,便有下列的几种:
第五,从业的体量上分析起来,便有下列的几种:
第六,从业的能力上分析起来,便有下列几种:
第七,从业的趣生上分析起来,便有下列的几种:
第八,从业的效用上分析起来,便有下列的几种:
第九,从业的领受上分析起来,便有下列几种:
第十,从业的感报上分析起来,便有下列的几种:
第十一,从业的时间上分析起来,便有下列的几种:
第十二,从业的果地上分析起来,便有下列几种:
第十三,从业的界系上分析起来,便有下列的几种:
业力可畏
关于业类型,已列举不少的表解,此外还有不关重要的分析,如三牟尼等,暂且略而不谈。可是我们单约上面所举的探求一下,这个业字涵义之多,也就着实可惊了。在佛学经论里边,用业的名词的地方,实在应当分别详细地加以阐释,因为它——业——有时指着基本,就应当作基本上的身口意三业的阐释;它有时指着行相,就应当作行相上的善、恶、无记等的阐释;乃至有时指着果地,就应当作果地上的人、天、鬼、畜等的阐释。换言之,这个业字的意义不仅包举着它的全体大用,并且通因及果,所以直译出来,虽只是造作名业;而这造作之体,造作之相,造作之用,造作之因,造作之果,造作之缘,实在都可以用这个业字表示,这应当是这条译文的一个重要的说明啊!
像这样的阐释这个业字,以为总算正确而又详尽了吧。实际上,我们只要把小乘的《成实论》《俱舍论》《大毗婆沙论》《法智论》作一个鸟瞰的巡礼,便知真是业海茫茫无有涯畔呢!前面说过,宇宙人生,无一不是业力的表现,如果有人问:“我们所共处的这个宇宙,究竟从何而有?究竟从何而立?我们的人生,究竟生从何来?死又何往?天地日月星辰何以会运转?四时何以会成序?风云雨露花鸟山河植物等何以会成文?乃至人类为什么一定要有战争?不战争就不行吗?一个国家为什么要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一治一乱,一兴一亡,一盛一衰?同是人类,为什么有的那么靓活泼?有的那么丑陋呆滞?有的那么聪明?有的那么愚笨?人既生来了又为什么一定要死去?人既欢合了为什么一定又要离散?”
关于这许许多多的问题,在这原子时代的二十世纪的今日,用科学(物理学、天文学、地理学、生物学、生理学心理学、乃至社会学、政治学等)来研究它,我相信都能给以适当的当然道理作有限的解释的。不过,如果让我们的理智追问到第三、第四为什么的所以然的道理时,我也相信科学家及他的法宝——仪器——终归无法加以究竟圆满说明其所以然的了。古今中外称此不能解答的疑问曰:“宇宙人生之谜。”上下几万年,横遍七大洲,所有聪明睿智俊杰之士,所有宗教、哲学、科学的书本知识,能够较为圆满透辟地解答这许多问题的,那就只有佛学中业力的说法要算首屈一指了。佛学对这些问题又是怎样的解释呢?他说:“宇宙人生的一切,莫不是依业力而在,存亦莫不是依业力而得建立。”
业力之网不灭
近代科学家,认为构成宇宙万物的原素为能力,于是赫尔姆霍茨、爱因斯坦等,有能力或能量不灭的说法。佛学认宇宙人生之存在不绝者,为恒转如瀑流的种种缘起身心活动所作的业力,而此业力亦为不灭。业是我们身口思维及环境事业交织成的活动之流,无论其为好为坏,皆足以影响后世于无穷。如孔子,生在距今二千四百余年前,他的骨已成灰,而他在世时,所言立身、处世、治国、平天下的道理,仍为今日中华民族的中心思想,那孔子所作立言、立德的行业之力亦未磨灭;又如宋朝的秦桧、张邦昌,没有一个不知道他们是奸臣国贼,也没有人去崇拜他们,效法他们;而每当我们痛骂汉奸国贼时,必曰:此今日之秦桧,今日之张邦昌也。可见秦桧、张邦昌所作出卖国家,陷害良人的罪业,至今还未曾消灭了。业既不灭,则人类身口意的活动,如果是善的就能发生善的影响,是恶的也就能发生恶的影响。其所发生的影响,即善业或恶业的重现,亦即经验的反应或生活的遗痕。此重现、反应或遗痕,佛学称之为轮回。轮回是有规则可循的,而不是杂乱无章的。佛学依此经验,建立了三世因果的现论。三世,就是过去、现在、未来。过去造因,现在得果;现在造因,将来得果;其间报应分明,丝毫不爽。佛经说:“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又云:“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一个国家的强盛或衰亡的结果,必定有它所以强盛或衰亡的原因所在。一个家庭的和乐或破裂的结果,必定有它所以和乐或破裂的原因所在。一个学生成绩好或不好的结果,必定有他所以成绩优异或不及格的原因所在。这就是“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的注脚了。根据这因果业力的原则,相反的,我们要想把握到未来国家,或一个公司乃至家庭及个人的强盛果实,这并不难,只要有计划、有决心和正确强盛的目标,全国上下各阶层,一致觉悟奋起,痛改前非,朝着目标做去,那一定会达到预期的目的的。“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上文就是最佳的注脚。
业力不灭,因果蜕变的说法,不单是佛教,就是我国儒、道两家的典籍中,也有很多地方说到的。如《尚书》说:“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易经》也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春秋左氏传》也说:“多行不义必自毙。”《道德经》也说:“强梁者不得其死。”又说:“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皆因果报应之说也。
因果报应的事实,有些是显而易见的,有些是隐而可知的,有些是昧而难明的;显而易见的是及身之报(奸淫掳掠者,必遭法网之报;嬉游不勤读书的学生,必遭不及格或开除学籍之报;狂嫖嗜赌者,必遭倾家荡产贫穷之报。此皆及身报应之一面也),隐而可知的是子孙之报(报在子孙),昧而难明的是死后与来生之报。
显而易见的及身之报 世界上有许多躬耕稼穑,累世清贫的人,忽然名扬身显了,资财富厚了,子孙众盛了。试问他之所以名扬身显的结果,必定有他刻苦励学,道德衍美的原因使然的;他所以资财富厚的结果,必定有他勤俭力作,理财有方的原因所致的;他所以子孙众盛的结果,必定有他夫妻好合,色欲有节的原因所在的。像这样孜孜为善自守的人,皆足以在他本身本世而招善报。若其不然,纵是他的功名赫于一时,富厚殊异于当世,一旦恶贯满盈,亦必遭到身诛家败,子孙灭绝的果报。推想他们所以遭杀身之祸的,不是因贪赃枉法,舞弊而见诛于公法,便是恃势凌人而见戮于私剑。如宋朝的蔡京、贾似道,明朝的严嵩、魏忠贤,清朝的和珅、年羹尧,近时的孙传芳、张宗昌等。这些人,不是诛于公法,便是戮于私剑。当他们名声赫奕鼎盛的时候,各个莫不是聚货山积,妻妾盈庭,但是一旦见诛,同归于尽。想求如匹夫匹妇的酣卧牛衣,负喧茅舍,亦不可得呀!可是在他们得意忘形的时候,恣情挥霍,日费万金,纵有银山,又何济于事?则不待抄没,而其家必自破败。声色之奉,昼夜无休息,人之精力有几何,能不枯竭?则不待族诛,而其能以弱息以延宗脉而不自绝者几希!孔子说:“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正是为这些人说的了。
隐而可知的子孙之报 善恶的报应,不报在作善恶的人本身,而报到他的子孙身上,这未免太不近情理,也太不公平了。如果亲近的亲人为不善之人,他处心积虑,无往而不心怀险毒欺诈,虽是伉俪之情,亦未必能和睦相待以诚的。纵使偶尔和睦相爱了,在他交接的时候,能否一洗一向的险诈之心,而成清明的肺腑么?他这个夹杂险诈念头的血脉之气,已遗传到他的子孙身上去了。他的子孙,禀赋着先天遗传的险诈之恶气,虽有后天良善的教育,犹难把他遗传的余毒能淘汰得干净,以归于纯善的。何况孩子在少小的年龄,渐渐耳濡目染于家庭不良的习惯,举凡舞文弄法,恃势凌人,骄奢淫逸,恣情纵欲之事,莫不视为当然,而次第模仿,效法其家长。及到孩子一旦长大成人,能不变本加厉于他的长辈的吗?循着业力的规则,其父幸而免于恶报,必不能再幸而免于其子孙了吧?假使一个亲近的亲人是个为善的人,他的处心积虑,亦必无往而不清明正直,这种人,真可以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其良善的种子,既足以遗传他的子孙,而他和乐的家庭环境,又足以为儿童的模范。以先天优美的禀赋,而复能受到良善的教育,举凡家人刻苦励学、勤俭力行、节欲爱身之事,莫不视为当然,而次第效法,孩子一旦长大成人,哪有不青出于蓝而冰寒于水的道理呢?循着业力规则推演下去,纵然其家的前辈不幸而未得到善报,必定不会不幸而不报于他的子孙的啊!这种生活的遗痕和反应的说法,不但中国的儒道两家和佛教如此,就是欧美的学者,亦作如是。哈利柏吞说:“多疑的父母,造成诡谲的孩子。”朗多尔夫也说:“任何一个伤父的心的人,都将会有一个孩子给他报应。”T.挨德华兹也说:“尊敬你的父母,他们生养你,在幼年时温柔地抚育你,青年时教导你,一直爱着你,尊敬、服从、爱他们;这将会使他们的灵魂充满圣洁的快乐,并使上天降福于你;在未来的日子,你的儿子也会尊敬你,而使你的生命充满平安的。”这种遗传反应的果报事实,是天下公认的定律了。
昧而难知的未来之报 讲到人死后与来世的报应之事,在一般人认为是荒诞无稽,或神秘不可思议的,实则不然。试观宇宙万有现象之发生,莫不各有各的种子和助缘,例如现世人类所食之米麦,必定系过去无量百千年前继续遗留下来的稻麦种子——因——及水、土、阳光、人工、肥料等关系——助缘——而存在的。过去物质现象如此,现在亦如此,将来还是如此。那么,人类精神——心理——现象又何独不然?须知父母精虫和卵子,不过是我遗传之助缘,但决不是生命之种子,吾人生命之主体——种子——为因(如稻子种为因一样),父母等关系为助缘(如水、土、空气、阳光、人工、肥料等条件为助缘一样),则吾人的生命得以存在,过去如此,现在亦如此,将来还是如此!更有进的,现在的西瓜子待明年种下地去,只要不被其他条件破坏,则明年所结西瓜,必定是今年留下来的种子无疑了。而且西瓜必定生西瓜,绝不会生黄豆、辣椒和苦瓜,梅花竹子的物质如此生灭代谢演进不断,有秩不紊;而吾人之生命——精神——种子又何独不然?所以吾人之物质——躯体死亡后,而生命仍不断绝;生命不灭,则其过去所作一切善恶业之种子,莫不摄藏于阿赖耶(弗洛伊德所说集团隐意识,仿佛于阿赖耶识)。心识之中,等因缘成熟,于是善种子发生作用——力量——时,其气象必定光明祥和,故能乘此善业的潜势力而超生善处;恶种子反是,其发生作用时,必定积有秽毒黑暗之气象,于是乘此恶业的潜势力而堕落于恶处。佛教往往以天、极乐净土代表善,然绝非耶稣教或其他宗教所说的天堂,乃吾人自心所创造的一种较现实世界,更完善合理的世界。以地狱代表恶处,然亦非其他宗教所说的地狱,亦即吾人自心所创造的一种较现实世界更恶劣不合理的世界。姑且以今日东方之珠或民主橱窗的香港为例: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未沦陷于日本军阀之前,国内各大城市的达官贵人、富商大贾们,左握黄金美钞,右拥娇妻美妾,莫不趋之若天堂乐国,避难之保险皇宫也,及倭寇一旦侵入,而秩序顿时大乱,奸淫掳掠,随意捕杀;继之粮食恐慌,饿殍遍地,有割死人之肉而食的,有劫掠他人幼弱宰而售其肉于市的,也有易子而食的,种种惨不忍闻的事情都发生起来,于是又莫不交相曰:“香港成为臭港,天堂变作地狱了。天堂地狱,眨眼可变,那佛教所说善恶升沉,因果轮回之事,难道是无稽的吗?”
或曰:因果轮回,生命不断,乃宗教家迷信的说法,是又不然。征诸史籍,及西洋哲学家,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柏克莱、康德等,对于生命不断之说,莫不详细研讨而承认,不仅是宗教家之迷信。又英国于一八八三年至二十世纪初,有灵魂学会的组织,专以科学的方法,研究这个问题,主持这事的,都是当代有名的人物;如雪机为克、丁尼生、拉斯金、克鲁克斯、詹姆士等,均是该会重要分子。会员中洛奇爵士,是世界有名的物理学家。他说:“灵魂不朽之说,已得到经验的证明。”该会会员,都一致承认而实信不疑。近来也有关于此问题的讨论,以为肉体死后之存在,为科学上必需之假设。唯科学的发展,仅仅数百年,而人类生命不断的现象之流,已不知若干万亿年了。且科学证明的领域,仅宇宙极小之一部分,往往知其末而亡其本,知其外而不知其内。例如光之速度,每秒三十万公里,而不知道此速度之知,比光又快几百万亿倍。何况科学是日新月异,正在进步中。试观爱因斯坦相对论出,牛顿若干定律已被否定;而举世认为独一无二科学权威之相对论,其中已有若干定论,又被爱氏的学生否定了。生命不断之说,目前纵难取得科学实物以供研究,故无详实的结论公告于世,然将来科学,必能解决此一问题,是可断言的。佛学从理论上证明因果轮回,生命不断为事实;亦若哥白尼于神权时代,从理论上证明地圆之说为事实,有同等价值,这不过为人类解决一绝大疑团,非欲借此以颠倒是非,愚人以逞的啊!
尾语
业力不灭,因果不昧,四维上下,古往今来,莫不受其鼓荡,受其笼盖。人类身处其中,诚如鱼之在网,蚕之在茧,纵横反覆,终莫能逃出其范围者。而由此业力所鼓荡的业海茫茫,因果轮回的漫漫长途,又属苦多乐少,恍惚迷离,人生此世,究属何为?似失把柄。虽然,佛学之言业力因果轮回,乃绝对否定自然主义、唯物论、宿命论、定命论、神权万能的唯神论者。业由自造,因果全权操之在我,无造物者所能为之主宰,吾人之生命,随吾人所作业力而改造之,更不受任何神权或他力之所支配,我欲仁斯仁至矣,复又何所不足呢?设使更能由此进一步,穷究天地万物因果轮回的现象所以然之理,则头头是道,处处皆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