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典
尔时,观世音菩萨①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世尊,忆念我昔无数恒河沙劫,于时,有佛出现于世,名观世音。我于彼佛,发菩提心②。彼佛教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获二殊胜。一者,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与佛如来,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与诸众生同一悲仰。
“世尊,由我供应观音如来,蒙彼如来,授我如幻③闻熏闻修金刚三昧④,与佛如来同慈力故,令我身成三十二应,入诸国土。
注释
①观世音菩萨:菩萨即菩提萨埵的略称,意为“觉有情”,或译作“大士”,指有希望达到佛那样觉行圆满的人。菩萨修持大乘六度,求无上菩提,最后成就佛果。观世音菩萨具有大慈大悲之心,他可以显示种种化身,应众生之音声,前往拯救、度脱众生的苦难。在中国佛教中,他与普贤、文殊、地藏并称为四大菩萨。
②菩提心:菩提意译作觉、正觉、无上智慧、佛道等,指对佛教真理的觉悟。菩提心即求正觉之心,所谓“菩萨初发心,缘无上道,我当作佛,是名菩提心”(《大智度论》卷四十一)。
③如幻:即看来真实,实则是没有实体的虚幻的假相。
③金刚三昧:金刚者,最坚固锐利,能摧毁一切。金刚三昧,即通达一切诸法,能破一切诸种烦恼没有遗余的三昧。
译文
此时,观世音菩萨从座位上站起来,在顶礼佛足之后,对佛说:“世尊,回想我在无数恒河沙劫以前,当时有一位佛出现于世,名观世音。我在这位佛的面前,发菩提心。此佛教导于我,要我从听闻、思维、修行慧觉,入三摩地。最初于闻性中修行时,由于闻性内流,离开了声尘,因而闻无所闻;也由于所闻之声既无,就呈现出一片寂静的状态,动和静二种相状也就根本不会产生。这样的渐渐增进,闻性和所闻的声相俱都亡尽,此时就只有心的觉性。既然闻性与所闻声相俱已亡尽,此觉心和所觉之境皆成为空。此觉空之性周遍一切,就使觉空之智和所觉空境俱都消亡。一切生灭也由此不存。既然生灭已灭,寂灭之性也就最后显现在眼前。当此之时,忽然超越世间和出世间,并于十方世界,圆满周遍一切诸法而获得两种殊胜妙用。一者,上合十方诸佛的本妙觉心,与佛如来具有同一的慈悲之心和神力;二者,下合一切六道众生,与他们具有同样的苦乐悲欢。
“世尊,由于我供养观音如来,承蒙他授予我神妙如幻的薰习觉性,修习闻觉之慧的金刚三昧,而与如来具有同一的慈悲之心和神力,能使我身成就三十二种应化之身,进入各种人间国土。
原典
“世尊,若诸菩萨,入三摩地,进修无漏,胜解现圆,我现佛身,而为说法,令其解脱。
“若诸有学①,寂静妙明,胜妙现圆。我于彼前,现独觉身,而为说法,令其解脱。
“若诸有学,断十二缘②,缘断胜性,胜妙现圆,我于彼前,现缘觉身,而为说法,令其解脱。
“若诸有学,得四谛空③,修道入灭,胜性现圆,我于彼前,现声闻身,而为说法,令其解脱。
“若诸众生,欲心明悟,不犯欲尘,欲身清净,我于彼前,现梵王④身,而为说法,令其解脱。
“若诸众生,欲为天主,统领诸天,我于彼前,现帝释⑤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诸众生,欲身自在,游行十方,我于彼前,现自在天⑥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诸众生,欲身自在,飞行虚空,我于彼前,现大自在天⑦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诸众生,爱统鬼神,救护国土,我于彼前,现天大将军⑧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诸众生,爱统世界,保护众生,我于彼前,现四天王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诸众生,爱生天宫,驱使鬼神,我于彼前,现四天王国太子⑨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诸众生,乐为人王,我于彼前现人王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诸众生,爱主族姓,世间推让,我于彼前,现长者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诸众生,爱谈名言⑩,清净自居,我于彼前,现居士⑾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诸众生,爱治国土,剖断邦邑,我于彼前,现宰官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诸众生,爱诸数术⑿,摄卫自居,我于彼前,现婆罗门⒀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有男子,好学出家,持诸戒律,我于彼前,现比丘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有女人,好学出家,持诸禁戒,我于彼前,现比丘尼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有男子,乐持五戒,我于彼前,现优婆塞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有女子,五戒自居,我于彼前,现优婆夷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有女人,内政⒁立身,以修家国,我于彼前,现女主身,及国夫人,命妇大家⒂,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有众生,不坏男根,我于彼前,现童男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有处女,爱乐处身,不求侵暴,我于彼前,现童女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有诸天,乐出天伦⒃,我现天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有诸龙,乐出龙伦,我现龙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有药叉⒄,乐度本伦,我于彼前,现药叉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乾闼婆⒅,乐脱其伦,我于彼前,现乾闼婆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阿修罗,乐脱其伦,我于彼前,现阿修罗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紧那罗,乐脱其伦,我于彼前,现紧那罗⒆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摩呼罗伽,乐脱其伦,我于彼前,现摩呼罗伽⒇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诸众生,乐人修人,我现人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诸非人,有形无形,有想无想,乐度其伦,我于彼前,皆现其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是名妙净三十二应入国土身,皆以三昧闻熏闻修,无作妙力,自在成就。”
注释
①有学:获得小乘四果前三果的圣者谓之有学;第四果谓之无学,所谓“进趣修习,名为有学;进趣圆满,止息休习,名为无学”(《法华玄赞》卷一)。小乘前三果称须陀洹果(预流果)、斯陀含果(一来果)、阿那含果(不还果),第四果即阿罗汉果。
②十二缘:即十二因缘,包括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十二个部分。佛教认为,十二因缘的因果循环就如同“十二重城”一样,使众生永世在六道轮回中受苦。
③四谛空:四谛即苦、集、灭、道。苦是人生的基本内容,称苦谛;贪爱所集之烦恼是苦的根源,称集谛;佛教修行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断灭一切苦的根源,称灭谛;一切断灭苦、集的正确的修行方法,如八正道称道谛。明四谛真理,入真空寂灭的涅槃境地即四谛空。
④梵王:即大梵天王,色界天之主。
⑤帝释:梵文云释提桓因,即天帝,为忉利天又译曰三十三天之主,居须弥山顶,统领其他三十二天。
⑥自在天:指欲界六天中的第六天,又称他化自在天。
⑦大自在天:在色界之顶,为三千界之主,此天主名摩醯罗天,据说八臂三眼,骑白牛。
⑧大将军:指四大天王所统领的部将。据载四大天王麾下各有八大将军。
⑨四天王国太子:指四大天王之子。据载,四大天王各有九十一子。
⑩名言:即真实入理之言。
⑾居士:指居家修道之人。又有称“多积贿货,居业丰盈”者为居士。
⑿数术:数,蓍策之数;术,思通造化,策谋奇妙者。数术即占卜星相一类的巫术及炼气调神之法。
⒀婆罗门:梵文音译,意译曰净行,净志等。印度四种姓中的“最胜种姓”,主祭司。
⒁内政:古代称妻妾为内,守妇道,孝敬仁慈等称内政。
⒂命妇大家:命,为敕赐的爵位,命妇即有爵位的妇人;大家,大有德美广博之意,大家者,德才兼备,堪为人师的妇人。
⒃天伦:伦者类也,天伦即天类。
⒄药叉:又名夜叉。属鬼道,有三种,一在地上,一在虚空,一在天上。此鬼勇健、轻捷、秘密,能啖鬼伤人,归依佛并护持佛法。为八部众之一众。
⒅乾闼婆:意译曰香神、嗅香、香阴等,为天帝的俗乐之神,以香为食。为八部众之一众。
⒆紧那罗:意译作非人,即似人又并非人,故名。为帝释的乐神,为八部众之一众。
⒇摩呼罗伽:译为大莽神,又称地龙,亦为八部众之一众。
译文
“世尊,如果诸菩萨入三摩地,进修无漏之知并达到圣智圆满之时,我就现出佛身,为他们说法,使他们得到解脱。
“如果诸有学修行之人,已进入寂静妙明的境地,其所得到的妙明殊胜之境也已圆满周遍,我就在他们的面前现独觉之身,为他们说法,使他们得到解脱。
“如果诸有学修行之人,断除了十二因缘,因断除了因缘而显出殊胜的妙性,当此胜妙之性圆满周遍时,我就在他们的面前现缘觉身,为他们说法,使他们得到解脱。
“如果诸有学修行之人,得闻四谛和诸法无我皆空的道理,从而断除一切贪欲,修无为正道,当此胜道圆满周遍时,我就在他们的面前现声闻身,为他们说法,使他们得到解脱。
“如果诸众生,想要使自己的身心明亮开悟,不被欲界各种欲望尘境所污染,而欲使身心清净,我就在他们的面前显梵王身,为他们说法,使他们得到解脱。
“如果诸众生,欲想居天主之位,统领诸天,我就在他们的面前现帝释身,为他们说法,使他们的愿望得以实现。
“如果诸众生,欲使身心自在,而在十方世界任意游行,我就在他们的面前现自在天身,为他们说法,使他们的愿望得以实现。
“如果诸众生,欲使身心自在,任意在虚空中飞行,我就在他们的面前现大自在天身,为他们说法,使他们的愿望得以实现。
“如果诸众生,喜欢统帅鬼神,护持世间国土,我就在他们的面前现天上的大将军身,为他们说法,使他们的愿望得以实现。
“如果诸众生,喜欢统帅世界,保护众生,我就在他们的面前现出四大天王之身,为他们说法,使他们的愿望得以实现。
“如果诸众生,喜欢生活在天宫之中,并能驱使鬼神,我就在他们的面前现四天王国太子之身,为他们说法,使他们的愿望得以实现。
“如果诸众生,喜欢成为人类的统治者,我就在他们的面前现人王之身,为他们说法,使他们的愿望得以实现。
“如果诸众生,喜欢主持一个家族,而且被世间家族之人所推举,我就在他们的面前现长者之身,为他们说法,使他们的愿望得以实现。
“如果诸众生,喜欢谈论分明事理之言,以清净自居,我就在他们的面前现居士身,为他们说法,使他们的愿望得以实现。
“如果诸众生,喜欢治理国家,剖析判断邦邑是非之事,我就在他们的面前现宰官身,为他们说法,使他们的愿望得以实现。
“如果诸众生,喜欢诸种数术,以调护人身寿命自居,我就在他们的面前现婆罗门身,为他们说法,使他们的愿望得以实现。
“如果有男子,向往佛法,愿意出家,并能持诸种戒律,我就在他的面前现比丘身,为他说法,使他的愿望得以实现。
“如果有女人,向往佛法,愿意出家,并能持诸种戒律,我就在她的面前现比丘尼身,为她说法,使她的愿望得以实现。
“如果有男子,愿意执持五戒,我就在他的面前现优婆塞身,为他说法,使他的愿望得以实现。
“如果有女人,以执持五戒自守,我就在她的面前现优婆夷身,为她说法,使她的愿望得以实现。
“如果有女人,以修妇道作为立身的准则,并以此修治家国,我就在她的面前现女王或王后身,或为国夫人身,或为命妇大家之身,为她说法,使她的愿望得以实现。
“如果有男子,断除男女之欲,保持童贞之身,我就在他的面前现童男身,为其说法,使他的愿望得以实现。
“如果有处女,愿意永保处女之身,不希望受到异性的强施和侵犯,我就在她的面前现童女身,为其说法,使她的愿望得以实现。
“如果有诸天天人,愿意出离天趣,我就现诸天身,为他们说法,使他们的愿望得以实现。
“如果有诸种龙,愿意出离龙类,我就现龙身,为他们说法,使他们的愿望得以实现。
“如果有药叉,愿意度脱本类,我就在他们的面前现药叉身,为他们说法,使他们的愿望得以实现。
“如果乾闼婆,愿意度脱本类,我就在他们的面前现乾闼婆身,为他们说法,使他们的愿望得以实现。
“如果阿修罗,愿意度脱本类,我就在他们的面前现阿修罗身,为他们说法,使他们的愿望得以实现。
“如果紧那罗,愿意度脱本类,我就在他们的面前现紧那罗身,为他们说法,使他们的愿望得以实现。
“如果摩呼罗伽,愿意度脱本类,我就在他们的面前现摩呼罗伽身,为他们说法,使他们的愿望得以实现。
“如果诸众生,愿意保持人身,并进而修行人身,我就现人身为他们说法,使他们的愿望得以实现。
“如果诸种不是人的,有形无形的,有思想和没有思想的一切物类,愿意度脱本类,我都将在它们的面前现它们之身,为它们说法,使它们的愿望得以实现。
“这就是我无所来处,去无所至,无碍无滞的三十二种妙净应入国土之身。他们都是我于三昧中修习闻性和闻慧所获得的无造作的神妙之力,所随意自在成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