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典
“阿难,汝问摄心①,我今先说入三摩地修学妙门。求菩萨道要先持此四种律仪,皎如冰霜,自不能生一切枝叶,心三口四②,生必无因。
“阿难,如是四事,若不遗失,心尚不缘色、香、味、触,一切魔事,云何发生?若有宿习,不能灭除,汝教是人,一心诵我佛顶光明摩诃萨怛多般怛啰无上神咒③。斯是如来无见顶相④,无为心佛⑤,从顶发辉,坐宝莲华所说心咒。且汝宿世与摩登伽历劫因缘,恩爱习气,非是一生及与一劫,我一宣扬,爱心永脱,成阿罗汉。彼尚淫女,无心修行,神力冥资,速证无学,云何汝等在会声闻求最上乘,决定成佛,譬如以尘扬于顺风,有何艰险?
注释
①摄心:使散乱之心统摄为一。
②心三口四:指三种心业:贪、嗔、痴;四种口业:绮语、恶口、两舌、妄语。
③佛顶光明摩诃萨怛多般怛啰无上神咒:摩诃萨怛多般怛啰,译曰大白伞盖,意为断绝一切妄尘,清净无染,并荫覆一切众生。咒名全句指出,此咒为最妙最尊,能使一切众生成就佛果。
④无见顶相:佛三十二相中的肉髻相,此相中有一切人都无法见到的顶点,称无见顶相。
⑤无为心佛:无造作,无生、住、异、灭四相曰无为,佛教以此为真理,涅槃、实性等皆无为的异名。无为心佛,即此佛是从如来的无为心中所显。
译文
“阿难,你问如何使散乱之心统摄为一?我现在先向你说入三摩地的修学妙门。如果要求得菩萨之道,首先要执持上述的四种律仪(指断淫、断杀、断盗、断妄)。持此四种律仪就可使身心皎洁如同冰霜,自然不能生出种种枝叶;三种心业、四种口业也就必然没有了产生的原因。
“阿难,如果这四种律仪,每一种都没有遗留的完全做到了,那么,心尚且不攀缘色、香、味、触等尘境,一切魔事怎么能产生呢?如果日久所积的惑业种习,一时难以除掉,你要教导这种人,一心一意诵念我的佛顶光明摩诃萨怛多般怛啰无上神咒。这是如来最妙最尊的无见顶相,是无为心中所现的佛的心印,是佛从顶上发出的光辉,是佛坐在宝莲花中所说的心咒。你在过去世中,与摩登伽所经历的数劫因缘,恩爱习气,并不是一生或一劫中形成的,然而一听到我宣说此咒,就能永远脱离爱心而成就阿罗汉果。那个摩登伽是一个淫女,而且没有发心修行,尚且可以在此咒神力的暗助下迅速的得证无须再行修学的阿罗汉果,何况你们这些与会的声闻乘中的修学之人,是已发心求证最上乘,决心成就佛果的人,还能有什么艰难险阻可言?这就好比在顺风中扬尘一样太容易了。
原典
“若有末世,欲坐道场,先持比丘清净禁戒①,要当选择戒清净者第一沙门,以为其师。若其不遇真清净僧,汝戒律仪必不成就。
“戒成以后,着新净衣,然香闲居,诵此心佛所说神咒一百八遍,然后结界建立道场。求于十方现住国土无上如来,放大悲光,来灌其顶②。
“阿难,如是末世清净比丘,若比丘尼、白衣檀越③,心灭贪淫,持佛净戒,于道场中发菩萨愿,出入澡浴,六时行道。如是不寐,经三七日,我自现身至其人前,摩顶安慰,令其开悟。”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蒙如来无上悲诲,心已开悟,自知修证无学道成。末法修行,建立道场,云何结界合佛世尊清净轨则?”
佛告阿难:“若末世人,愿立道场,先取雪山大力白牛,食其山中肥腻香草。此牛唯饮雪山清水,其粪微细,可取其粪,和合旃檀④,以泥其地。若非雪山,其牛臭秽,不堪涂地。别于平原,穿去地皮五尺以下,取其黄土,和上旃檀、沉水、苏合、薰陆、郁金、白胶、青木、零陵、甘松及鸡舌香,以此十种细罗为粉,合土成泥,以涂场地,方圆丈六,为八角坛。
“坛心置一金、银、铜、木所造莲华,华中安钵,钵中先盛八月露水,水中随安所有华叶。取八圆镜,各安其方,围绕华钵。镜外建立十六莲华、十六香炉,间华铺设,庄严香炉,纯烧沉水,无令见火。
“取白牛乳,置十六器,乳为煎饼,并诸砂糖、油饼、乳糜、苏合、蜜姜、纯酥、纯蜜及诸果子、饮食、葡萄、石蜜种种上妙等食,于莲华外,各各十六,围绕华外,以奉诸佛及大菩萨。每以食时,若在中夜,取蜜半升,用酥三合,坛前别安一小火炉,以兜楼婆香⑤,煎取香水,沐浴其炭,然令猛炽,投是酥蜜于炎炉内,烧令烟尽,享佛菩萨。
“令其四外,遍悬幡华于坛室中,四壁敷设十方如来及诸菩萨所有形像。应于当阳张卢舍那⑥、释迦⑦、弥勒⑧、阿⑨、弥陀⑩诸大变化,观音形像,兼金刚藏⑾,安其左右;帝释、梵王、乌刍瑟摩⑿并蓝地迦⒀、诸军茶利⒁与毗俱胝⒂、四天王等,频那夜迦⒃,张于门侧,左右安置。
“又取八镜,覆悬虚空,与坛场中所安之镜,方面相对,使其形影重重相涉。
“于初七中,至诚顶礼十方如来,诸大菩萨、阿罗汉号。恒于六时,诵咒围坛,至心行道,一时常行一百八遍。
“第二七中,一向专心发菩萨愿,心无间断,我毗奈耶⒄先有愿教。
“第三七中,于十二时,一向持佛般怛啰咒。至第四七日,十方如来一时出现镜交光处。承佛摩顶,即于道场,修三摩地,能令如是末世修学,身心明净,犹如琉璃。
“阿难,若此比丘,本受戒师及同会中十比丘等,其中有一不清净者,如是道场多不成就。
“从三七后,端坐安居,经一百日,有利根⒅者,不起于座,得须陀洹。纵其身心,圣果未成,决定自知成佛不谬。汝问道场建立如是。”
阿难顶礼佛足而白佛言:“自我出家,恃佛爱,求多闻故,未证无为,遭彼梵天邪术所禁,心虽明了,力不自由,赖遇文殊,令我解脱。虽蒙如来佛顶神咒,冥获其力,尚未亲闻。唯愿大慈,重为宣说,悲救此会诸修行辈,末及当来在轮回者,承佛密音,身意解脱。”于时会中一切大众,普皆作礼,伫闻如来秘密章句。
尔时,世尊从肉髻中,涌百宝光,光中涌出千叶宝莲。有化如来,坐宝华中,顶放十道百宝光明,一一光明皆遍示现十恒河沙。金刚密迹⒆,擎山持杵,遍虚空界。大众仰观,畏爱兼抱,求佛哀祐,一心听佛无见顶相放光如来宣说神咒。
注释
①比丘清净禁戒:即戒淫、杀、盗、妄四种律仪。
②灌其顶:古天竺风俗,国王即位要用四海之水灌其顶以表示祝贺。佛教密教借此意也行灌顶仪式。按内容说分传法灌顶和结缘灌顶两种;按形式说分为摩顶灌顶、放光灌顶、授记灌顶几种。
③白衣檀越:白衣即在家人;檀越即施主。
④旃檀:一种香木,出自南印度。
⑤兜罗婆香:一种香料,又称苜蓿香。
⑥卢舍那:三身佛中的报身佛之称,又称受用身,译曰净满,或光明遍照。
⑦释迦:即释迦牟尼佛,三身佛中的应身佛。
⑧弥勒:意译曰慈氏,又称补处佛,即释迦牟尼佛灭后,将有弥勒继承佛位。佛经称:佛入灭后,弥勒出生在兜率天内院,经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下生人间,于华林园龙华树下成正觉,因此又称未来佛。
⑨阿:佛名,全称阿鞞,译曰不动、无动、无嗔恚。成佛号东方,其国土名善快。
⑩弥陀:即阿弥陀佛之略,译曰无量,故又称无量寿佛,是佛如来的一种称号。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
⑾金刚藏:菩萨名。此菩萨形象为愤怒身,或持金刚杵以伏恶魔。
⑿乌刍瑟摩:译曰不洁净、秽迹、火头等。为金刚名,称火头金刚或不净洁金刚。
⒀蓝地迦:即青面金刚,一身四手,身青色。
⒁军茶利:即军茶利金刚,此金刚八臂,作愤怒形。
⒂毗俱胝:又称毗俱胝天女、毗俱胝观音,为八大观音之一。此天女三目四手,现愤怒形。
⒃频那夜迦:鬼神名,即欢喜天,此神显夫妇二身相抱,象头人身像。
⒄毗奈耶:即律藏。
⒅利根:利,锐利;根即根器。利根,即能够迅速理解佛理的根器。
⒆金刚密迹:夜叉神总名,又称密迹力士。此神手持金刚,常亲近佛,能闻佛秘密事迹故名。
译文
“如果到了末法时期,有想作道场者,首先应当持比丘的清净禁戒,并且要选择以持清净戒第一著称的沙门为师。如果其人遇不上真清净僧,他所持的禁戒律仪就必定不能成就。
“在成就禁戒之后,穿上新的清洁的衣服,在一个静室之中,先点燃香,默默地诵念此心佛所说的神咒一百零八遍,然后结界,建立道场。这时,求现在已经在十方国土中的无上如来,从大悲心中放大光辉来灌其顶。
“阿难,在末世中的这些想作道场的清净比丘,以及比丘尼、白衣檀越,如果心中除灭了贪淫之欲,奉持佛的清净戒律;在道场中发菩萨愿,出入道场必行澡浴,一日六时都在进行修行。如此这样,夜以继日,经过三个七天,我自然现身于此人之前,摩其人之顶,安慰他,并使他开悟。”
阿难对佛说:“世尊,我蒙受如来无上的悲悯和教诲,心中已经开悟,已自知证得无学阿罗汉道果。但是,在末法时期,如果修行建立道场,什么样的结界才符合佛世尊的清净轨则?”
佛告诉阿难:“如果末世之人,愿意建立道场,先应寻求雪山上的大力白牛,并让它吃雪山上肥腻的香草。这种牛只饮雪山上的清水,它的粪便又微且细。可取其粪与旃檀和合成泥,以这种泥涂在道场的地上。如果不是雪山上的牛,其粪臭秽,是不能用来涂地的。如果是平原上,要挖开地皮五尺以下,取出其中的黄土;然后把旃檀、沉水、苏合、薰陆、郁金、白胶、青木、零陵、甘松及鸡舌香等十种香料合在一起,用细罗作成细粉,再与黄土和合成泥,以涂道场之地,筑成方和圆直径都为一丈六尺的八角形的坛。
“在坛心放置一个用金,或银、铜、木作成的莲华;在莲华中安放一个钵;在钵中先盛上八月的露水,在水中随处安插所有的华钵。再取八面圆镜,安放在八角坛的八个方面,让它们围绕着华叶。在八面圆镜之外,再建立十六个莲花和十六个香炉,把它们一个香炉、一个莲花的铺设开来,用莲华以庄严香炉。再用香炉纯烧沉水,但不能让火外露出来。
“取白牛的乳,放入十六个器皿中,把牛乳作成煎饼,煎饼以及砂糖、油饼、乳糜、苏合、蜜姜、纯酥及果子、饮食、葡萄、石蜜种种上好殊妙等十六种,围绕地放置于莲华外,以供奉诸佛及大菩萨。这是每日进食时的供奉。如果是在夜间,则要取蜜半升,再加上酥三合。另外在坛前安放一个小的火炉,煎兜楼婆香以取香水,用香水浸泡烧炭,点燃烧炭并令其猛烈的燃烧,将酥和蜜投入燃烧的炉火之中,一直烧到烟尽之时,以此享祭佛和菩萨。
“在坛室的四周,悬挂幡华。在坛室的四壁之上,张挂十方如来及诸菩萨所有的形象。在面南向阳的正面中央,应张挂卢舍那、释迦、弥勒、阿、弥陀诸大变化相;观音和金刚藏二菩萨的形象,安放在诸佛的左右方;帝释、梵王、乌刍瑟摩以及蓝地迦、诸军茶利与毗俱胝、四天王等,频那夜迦,张贴于门的左右两侧。
“再取八面镜子悬挂在坛室的虚空之中,使之与坛场中所安放的八面镜子,面面相对,使他们的影子相互重重映入镜中。
“在第一个七天中,要至诚地顶礼十方如来、诸大菩萨和阿罗汉的名号,在一日的六时之中,每一时都要始终如一不停歇地围坛诵咒,至心进行修行,每一时中要围坛诵咒一百零八遍。
“在第二个七天中,要心无间断地专心发菩萨愿。我在毗奈耶中已先有关于愿的言教。
“在第三个七天中,从一开始就要在十二时中一直持诵佛般怛啰咒。当到了第七天时,十方如来就会同时出现在镜子的交光之处。这时在受到佛的摩顶之后,即在道场之中修三摩地,能使此末法之世的修学之人,身心明净,就如同琉璃一样。
“阿难,如果此比丘,他原本的受戒之师及受戒时与会的十比丘中,有一人的戒根不清净的话,如上所述的道场大多是不能成就的。
“从第三个七天之后,修学之人就要进入端坐安居阶段。经过一百天的打坐,有利根者,在打坐还没有完了,就已得到了须陀洹果。纵然刚刚入流,未成圣果,然而已肯定地自知成佛已是必然之道。你所问的建立道场的事就是这样的。”
阿难在顶礼佛足之后对佛说:“自从我出家以来,自恃有佛的爱,只求多闻,而未能去修证无为,遂遭受彼梵天邪术的禁制,在当时心里是明白的,但自己无力支配自己,失去了自由。幸好遇上文殊,才使我得到解脱。我虽蒙受如来佛顶神咒的解救,暗中获得它的力量,但未曾亲耳亲闻。唯愿大慈的世尊,再为我等宣说此咒,以大悲之心救度此会中我辈这些修行之人,并将这种大悲之心惠及于在轮回中受苦的未来的众生,使他们承受佛的密音,身心都得到解脱。”
是时,世尊从肉髻中,涌发出百宝光,从百宝光中涌现出千叶莲花,有化身如来坐在莲花之中,如来顶上放射出十道百宝光明,一一光明之中皆遍显十恒河沙金刚密迹。这些天神个个擎山持杵,布满在虚空之中。与会大众,仰观天上的情景,既畏惧又爱慕,怀着这两种心情,求佛哀怜护祐,一心专注于佛的无见顶相,听放光如来宣说神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