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汾州僧藏

原典

释僧藏者,西河①人也。弱龄拔俗,气茂神清,允迪循良,恪居下位。迨沾戒善,密护根尘。见仁祠必礼之,逢硕德则尽礼。苟遇僧俗施拜,乃俯偻而走,如回避令长焉。若当众务也,则同净人②,屈己犹臧获③焉。见他人故衣,则潜加浣濯,别事纽缝。至于炎暑,乃脱衣入草莽间,从蚊蚋蛭唼啮虿芥,血流忍而汗洽。而恒念弥陀佛号,虽巧历者不能定算数矣。确志冥心,未尝少缺。及预知报尽,谓瞻病者曰:“山僧多幸,得诸天人次第来迎。”藏又言:“吾瞑目闻往净土,聚诸上善人散花,方回此耳。正当舍寿。”合掌念佛,安然而终矣。

注释

①西河:黄河上游南北流向一带。

②净人:未剃度而在寺院中做种种净务之人。

③臧获:古代对奴役之贱称。

译文

释僧藏,西河(今黄河上游南北流向一带)人。幼年时气茂神清,有超尘离俗之气概,但为人十分谦恭,甘居人下。每见祠堂,必定礼拜,若有僧俗向他致敬,则低头弯腰,如遇见长者一样。做起事来,犹如在寺院里做净务的人一样,既勤快又无所计较。若见他人衣服脏了,就偷偷帮人洗涤;别人衣裳破了,就主动帮人缝补。每到炎夏,乃脱衣入于草丛之中,让蝇蚊虫蚁吸血吃肉,他虽疼痛无比,但都忍住不走。口中常念阿弥陀佛圣号,从不间断。当他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时,对去看望他的人说:“贫僧有幸,得诸天前来迎接我。”……尔后合掌念佛,安然而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