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马祖道一禅师

原典

江西道一禅师,汉州什邡县①人。姓马氏,故俗称“马祖”,或云“马大师”。容貌奇异,牛行虎视,引舌过鼻,足下有二轮文。幼岁于本邑罗汉寺出家,受具于渝州②圆律师。

开元中,习定③于衡岳,遇让和尚发明大事④。同参六人,唯师密授心印⑤。始居建阳⑥佛迹岭,迁于临川⑦,次至南康龚公山⑧。大历⑨中,连帅⑩路嗣恭请师开法⑪,四方学者云集座下。

注释

① 汉州什邡县:汉州,汉洛县地,属广汉郡,唐时置州,后改广汉县,即今四川省广汉市。什邡县即今广汉县,故治在今广汉县南。

② 渝州:今重庆。

③ 习定:学习禅法。

④ 大事:转迷开悟。

⑤ 心印:又作佛心印。禅宗认为依语言文字无法表现之佛陀自内证,称为佛心。其所证悟之真理,如世间之印形决定不变,故称为心印。不依文字即可见性(悟自己之本性)称为传心印。

⑥ 建阳:县名,属福建省。

⑦ 临川:县名,属江西省。

⑧ 龚公山:在江西赣县北三十里,过去隐士龚毫栖隐于此,故名。

⑨ 大历:唐代宗年号,公元七六六—七七九年。

⑩ 连帅:古时十国诸侯之长叫连帅。唐代多指观察使、按察使。

⑪ 开法:意为教法开始。

译文

江西马祖道一禅师,汉州什邡县人。姓马,因此俗称为“马祖”,或称他“马大师”。他的容貌奇怪特异,走路像牛一样稳重,看物像虎一样有神,伸出舌头可以超过鼻子,脚下有两个圆形花纹。幼年时期在本州罗汉寺出家,由渝州圆律师授予他具足戒。

开元年间,在南岳衡山学习禅法,蒙怀让禅师开导得以发现佛性。同时参学的六人当中,只有道一禅师被秘密授予心印。开始居住在建阳佛迹岭,又迁往临川,后又到南康龚公山。唐代宗大历年间,观察使路嗣恭请道一禅师开始教法,从此四面八方的学道者纷纷云集到大师的法座之下。

原典

僧问:“和尚为什么说即心即佛①?”曰:“为止小儿啼。”曰:“啼止时如何?”师曰:“非心非佛。”曰:“除此二种人来,如何指示?”师曰:“向伊道不是物。”曰:“忽遇其中人来时如何?”曰:“且教伊体会大道。”

注释

① 即心即佛:又叫即心是佛、即心成佛。意思是说是心即是佛。

译文

有僧人问:“和尚为什么说心就是佛?”道一禅师说:“为了制止小孩哭泣。”僧人问:“哭声停止时怎样?”禅师说:“不是心也不是佛。”僧人问:“除了这两种人来,又怎样指示呢?”禅师说:“跟他说不是物。”僧人问:“忽然遇到其中的人来时怎么样?”禅师说:“姑且教他体会大道佛法。”

原典

僧参次,师乃画一圆相云:“入也打,不入也打。”僧才入,师便打。僧云:“和尚打某甲①不得。”师靠拄杖休去。

注释

① 某甲:人名的代称。此处是自称。

译文

僧人参问的时候,道一禅师便画一个圆圈说:“进去也打,不进去也打。”僧人刚进去,禅师就打。僧人说:“和尚不能打我。”禅师靠着拄杖不作声了。

原典

问:“如何是西来意①?”师便打,曰:“我若不打汝,诸方笑我也。”

注释

① 西来意:祖师西来意。禅宗初祖达磨从西方(印度)来东土(中国)传授道法的旨意,也就是禅宗旨意。这是学禅之人首先关心的,所以常常问及这一问题。

译文

有人问:“什么是达磨大师从西土来中国传授的旨意?”道一禅师就打他,说:“我要是不打你,各山头的禅师就笑话了。”

原典

问:“如何得合道?”师曰:“我早不合道。”

百丈①问:“如何是佛法旨趣?”师曰:“正是汝放身命处。”

注释

① 百丈:百丈怀海

译文

有人问:“怎样才能合乎道?”道一禅师说:“我早就不合道了。”

百丈怀海问:“什么是佛法的旨趣呢?”道一禅师说:“正是你放弃身家性命之处。”

原典

洪州廉使①问曰:“吃酒肉即是,不吃即是?”师曰:“若吃是中丞②禄,不吃是中丞福。”

注释

① 廉使:唐景龙二年设置十道按察使,巡察各道吏治。开元二十二年又设置十道采访处置使,后改为观察处置使。省称廉使。

② 中丞:唐时为御史台之长官。

译文

洪州的廉使问:“吃酒肉对,还是不吃对?”道一禅师说:“如果吃是中丞的禄位,不吃则是中丞在造福。”

南岳石头希迁禅师

原典

南岳石头希迁禅师,端州高要①陈氏子。母怀师则不能茹荤。幼而徇齐②。既冠③,然诺自许。乡民多杀牛祀鬼神,师数毁祠夺牛归,岁恒数十。后造曹溪得度,见青原得法。

注释

① 高要:县名,属广东省。

② 徇齐:敏慧。

③ 冠:成人。古代男子二十岁行成人礼,结发戴冠

译文

南岳石头希迁禅师,是端州高要陈家之子。母亲怀他的时候就不能吃荤腥的东西。从小就非常聪明。长大以后,以坚决实践诺言自许。当地的乡民们常常杀牛祭祀鬼神,希迁经常毁掉祠堂夺牛回来,每年都有数十头。后来到曹溪得以剃度为僧,参问青原行思禅师而得见佛法。

原典

一日原问师曰:“有人道岭南①有消息。”师曰:“有人不道岭南有消息。”曰:“若恁么,大藏小藏②从何而来?”师曰:“尽从这里去。”原然之。

注释

① 岭南:这里指六祖惠能大师住地曹溪。

② 大藏小藏:禅林中以《华严经》《宝积经》《般若经》《涅槃经》等八四一卷为四大部经。若对一切经称“大藏”,则此四大部经称“小藏”。

译文

一天青原对希迁禅师说:“有人说岭南有消息。”禅师说:“有人不说岭南有消息。”青原说:“如果是那样,大藏小藏是从哪儿来的?”禅师说:“都从这里去。”青原肯定了他的回答。

原典

门人道悟问:“曹溪意旨谁人得?”师曰:“会佛法人得。”曰:“师还得否?”师曰:“不得。”曰:“为什么不得?”曰:“我不会佛法。”

僧问:“如何是解脱?”师曰:“谁缚汝?”问:“如何是净土①?”师曰:“谁垢汝?”问:“如何是涅槃?”曰:“谁将生死与汝?”

注释

① 净土:谓庄严洁净,没有五浊(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的世界。

译文

学生道悟问:“曹溪大师的意旨是什么人得去了?”希迁禅师说:“会佛法的人得到了。”道悟问:“师父您得到了吗?”禅师说:“没得。”道悟说:“为什么没得?”禅师说:“我不会佛法。”

僧人问:“什么是解脱?”希迁禅师说:“谁束缚你了?”问:“什么是净土?”禅师说:“谁污垢你了?”问:“什么是涅槃?”禅师说:“谁把生死给你了?”

原典

师问新到:“从什么处来?”曰:“江西来。”师曰:“见马大师否?”曰:“见。”师乃指一橛柴曰:“马师何似这个?”僧无对。却回举似①马祖。祖曰:“汝见橛柴大小?”曰:“没量大。”祖曰:“汝甚有力。”曰:“何也?”祖曰:“汝从南岳负一橛柴来,岂不是有力?”

注释

① 举似:称引似原来情形。

译文

希迁禅师问新来的僧人:“从什么地方来?”回答说:“从江西来。”禅师说:“见到马大师了吗?”回答说:“见到了。”禅师便指着一截木柴说:“马大师像不像这个?”僧人无言以对。回去以后学给马祖听。马祖说:“你看到的那截木柴有多大?”僧人说:“没有边那么大。”马祖说:“你很有力气。”僧人说:“为什么?”马祖说:“你从南岳背一截木柴来,难道不是很有力气吗?”

原典

问:“如何是西来意?”师曰:“问取露柱①。”曰:“学人不会。”师曰:“我更不会。”

注释

① 露柱:立于堂外正面的两根柱子。

译文

有人问:“什么是初祖达磨大师从西土来中国传授的旨意?”希迁禅师说:“去问露柱吧。”那人说:“学人不领会。”禅师说:“我更不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