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自在菩萨如意轮瑜伽 | 佚名 | 一卷,唐不空译,阅藏知津谓之观自在菩萨如意轮瑜伽念诵法。先有偈颂,次说种种之印咒,终说如意轮之根本与心及随心之三印咒。 |
观自在菩萨如意轮念诵仪轨 | 佚名 | 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最后如意轮根本,心,心中心,三咒印,与上二种同。 |
观世音菩萨如意摩尼陀罗尼经 | 佚名 | 梵名Padmacinta^man!idha^ran!i^ -su^tra 。全一卷。唐代宝思惟译于神龙二年(706)。略称如意摩尼陀罗尼经。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册。内容叙述根本咒、心咒、随心咒等咒之功能,并列举治疗诸病之法。本经之同本异译或类本经典有:菩提流志译之如意轮陀罗尼经、义净译之观自在菩萨如意心陀罗尼咒经、实叉难陀译之观世音菩萨秘密藏如意轮陀罗尼神咒经。 |
观世音菩萨秘密藏如意轮陀罗尼神咒经 | 佚名 | 全一卷。唐代实叉难陀译。略称观世音菩萨秘密藏神咒经、如意轮陀罗尼神咒经。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册。本经分为六品:(一) 除破一切恶业陀罗尼品,(二)一切爱乐法品,(三)和阿伽陀药法令人爱乐品,(四)含药品, (五)眼药品,(六)火唵陀罗尼药品。本经与菩提流志所译之如意轮陀罗尼经为同本异译。 |
供养仪式 | 佚名 | 一卷,著者不详。据大日经以记供养之法式者。 |
供养十二大威德天报恩品 | 佚名 | 全一卷。唐代不空译。略称十二天报恩品。属于密教杂密经十二天法之经轨。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经末题名‘十二天仪轨’。十二天系指总摄一切天、龙、鬼、神、星宿、冥官等护持世间之诸尊。本经内容即依十二天之喜怒而述二利二损,行者可随所祈愿之种类而行不同之供养法。此外,大正藏第十八册另收有供养仪式一卷,内容依大日经法摘录供养仪式之要旨,略述二十四法,并图示手印及真言。然译者不详,或谓亦系不空所译。 |
甘露陀罗尼咒 | 佚名 | 一卷。唐实叉难陀Sik&sdotblw;&amacron;nanda译,与无量寿如来供养仪轨中之无量寿如来根本陀罗尼同本。即阿弥陀之大咒。咒中有甘露之言十语。故名十甘露明。 |
甘露军荼利菩萨供养念诵成就仪轨 | 佚名 | 一卷。唐不空译。说军荼利之印咒观门者。明印咒观门,文极精显。 |
佛心经品亦通大随求陀罗尼 | 佚名 | 凡二卷。唐代菩提流志译。略称佛心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九册。本经属密教之随求咒法,主要阐释大随求陀罗尼之‘心中心咒’之功力广大,并揭示此咒及诸印契所具之不可思议力。上卷叙述一切佛心中心大陀罗尼、菩提心成就、如来语之诸印契等,下卷则叙述如来之大通力、随心陀罗尼、咒法及功能等。 |
尊胜大明王经 | 佚名 | 一卷,赵宋施护译。佛为阿难说咒,名尊胜大明王。 |
最胜妙吉祥根本智最上秘密一切名义三摩地分 | 佚名 | 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金刚手菩萨,为愚众生类。请问诸秘密名义?佛为说之,及略说修行方法。 |
最上意陀罗尼经 | 佚名 | 一卷,宋施护译。最上意为陀罗尼之德称。佛在救鸽城,为阿难陀,及一切大众,说往昔传教比丘,遇神人说咒,神人即妙吉祥菩萨。 |
最上秘密那拏天经 | 佚名 | 三卷,宋法贤译。说那拏天之修法仪轨。 |
庄严王陀罗尼咒经 | 佚名 | 唐代义净(635~713)译。又作庄严经、庄严王经、庄严王陀罗尼经、杂密经、拥护饶益法。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本经叙述佛在布怛洛迦山,向观自在菩萨、妙吉祥菩萨宣说‘一切如来所护观察众生示现佛刹庄严王陀罗尼’;次说诵持、书写本经之功德,并宣说神咒;其后说成就功德之修法,并谓如法修持者,命终必生极乐世界。此法系佛陀于初发心时,在‘花光显现如来’之处所闻得者,闻后即蒙花光显现如来授记未来作佛。 |
咒小儿经 | 佚名 | 三行半,东晋昙无兰译。说疗小儿病之神咒。 |
咒时气病经 | 佚名 | 半纸,东晋昙无兰译。说治流行病之神咒。 |
咒目经 | 佚名 | 一卷,东晋昙无兰译,说治目疾之神咒。 |
咒齿经 | 佚名 | 一卷,东晋竺昙无兰译。经云:南无佛,南无法,南无比丘僧,南无舍利弗,大目犍连比丘,南无觉意名闻(舍卫国之译名)边北方犍陀摩诃延山,彼有虫名羞吼无,在某牙齿中止,今当遣使者无敢餐某牙及牙中牙根牙边,虫不即下器中,头破作七分,如鸠罗勒蚁梵天劝此咒,南无佛使我所咒皆从如愿。是为经之全文,而不说咒。 |
智光灭一切业障陀罗尼经 | 佚名 | 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佛在日月天子宫,说佛菩萨名,及咒。普贤菩萨言,二十一日六时持诵,至心忏悔,能破坏阿毗地狱。复说一咒以拥护之。 |
栴檀香身陀罗尼经 | 佚名 | 宋中印土沙门法贤译,诵者,得见观自在菩萨,亦治恶癞疮癣。 |
造像量度经解 | 佚名 | 全一卷。清代工布查布译。全称舍利弗问造像量度经。收于卍续藏第八十七册。本经叙述有关造立佛像之法则。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于将升忉利天为母说法时,对舍利弗所问,以一五六之偈颂,述说佛之身量、肉髻、发际、面轮、额颏、唇齿、鼻眼、白毫、眉耳、颈肩、手臂、掌指、胸腋、腰腹、阴藏、膝踵、足底等长度规定,最后并有简短之流通文。本经于乾隆七年(1742)译出,译者工布查布又撰造像量度经引、造像量度经解,及造像量度经续补(均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各一卷。其中,造像量度经引,论造像之由来,及汉式、梵式等分别,并附有释迦佛裸体及着衣相、无量寿佛像、文殊菩萨像、多啰菩萨像、世尊游化乞食相、诸菩萨侍奉世尊在旁列立之像、不动明王像、如来满月面、菩萨鸡子面、佛母芝麻面、明王四方面等图。造像量度经解,即注解本经之文义。乾隆十三年与经合编成四卷刊行,是即乾隆版。又相当于本经之西藏译本收于丹珠尔之中,然其译者不详。 |
造塔延命功德经 | 佚名 | 一卷,唐般若译。波斯匿王知却后七日寿尽,诣佛请延命之法。佛劝造塔供养,并说其仪轨法则。 |
雨宝陀罗尼经 | 佚名 | 梵名Vasudha^ra^ -dha^ran!i^ 。全一卷。唐代不空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册。又称妙月长者所问经、能获一切财宝伏藏经、一切如来称赞雨宝陀罗尼经。本经叙述佛陀在憍睒弥国建吒迦林时,该国之长者妙月,前来请问得财宝、除疾病之法,佛告以过去无数劫前,曾遇持金刚海音如来,由彼如来处得雨宝陀罗尼。若受持、读诵、思惟、计念,并为他人广说流布,则由此陀罗尼之威德力,可得快乐安稳;且诸天悉皆欢喜,即降下财宝榖麦。长者闻之,大喜而归。佛陀遣阿难访长者宅,见财榖充满库藏。阿难还问其故,佛陀答以如来不异语,真言句不可坏。密教以此经为基础,立持世菩萨、宝生如来为本尊,修祈福秘法,称为雨宝陀罗尼法。又此经凡四译,初为玄奘所译之持世陀罗尼经,第二译即前所述,第三译为宋代法天之大乘圣吉祥持世陀罗尼经,第四译为宋代施护之圣持世陀罗尼经,以上四种译本均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册。又本经之梵本现存。 |
瑜伽大教王经 | 佚名 | 五卷,赵宋法贤译。大遍照金刚如来在净光天大楼阁中说瑜伽大教王经。即金刚界之秘法也。序品第一,大遍照金刚如来,在净光天大楼阁中,与阿閦等四佛,及菩萨贤圣天龙八部围绕。世尊顾视金刚手菩萨,放光普照,还入佛身。金刚手菩萨请问因缘?世尊入大智变化瑜伽大教王三摩地,从三摩地出已,说瑜伽大教王经。曼拿罗品第二,真言品第三,三摩地品第四,真言大智变化品第五,印相大供养仪品第六,观想菩提心大智品第七,相应方便成就品第八,护摩品第九,嘱累品第十。 |
一向出生菩萨经 | 佚名 | 梵名Anantamukhasa^dhakadha^ran!i^ 。全一卷。隋代阇那崛多译。现收于大正藏第十九册。本经系佛对舍利弗说入无边门之陀罗尼。与刘宋求那跋陀罗所译之阿难陀目佉尼呵离陀经为同本异译。佛将入涅盘,敕目连集一切声闻缘觉,又敕菩萨集十方菩萨,舍利弗请说法,佛为说陀罗尼,及修行种种四法,亦说过去然灯佛,阿弥陀佛,闻法得菩提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