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日经开题 | 空海 | 大日经开题,1卷,日本空海撰。编号二二一一。 |
阿弥陀经略记 | 源信 | 阿弥陀经略记,1卷,日本源信撰。编号二二一零。 |
大乘入道次第 | 智周 | 亦称《大乘入道次第章》、《大乘入道章》,简称《入道次第》、《入道章》等。佛教著述。唐智周撰。一卷。敦煌遗书藏本。以法相宗理论为基础,论述了修佛果证菩提所必须经历的各个阶段,及各一阶段的修行方法、所对治的问题(障)等等。本书未为中国历代大藏经所收。敦煌出土后,被收入日本《卐字续藏》及《大正藏》。敦煌遗书中还存有《大乘入道次第开决》,系对《大乘入道次第》的疏释。 |
观经疏传通记 | 良忠 | 观经疏传通记,15卷,日本良忠述。编号二二零九。 |
观经义拙疑巧答研核钞 | 佚名 | 观经义拙疑巧答研核钞,1卷,日本 显意述。编号二二零八。 |
观经义贤问愚答钞 | 佚名 | 观经义贤问愚答钞,1卷,日本 证忍记。编号二二零八。 |
净土疑端 | 佚名 | 净土疑端,4卷,日本显意述。编号二二零八。 |
净土三部经音义集 | 佚名 | 凡四卷。日本信瑞编纂。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七册。本书系注释净土三部经中之梵语及难解之字、句、名相等。 |
大乘法界无差别论疏 | 法藏 | 简称《法界无差别论疏》。佛典注疏。唐法藏撰。一卷。是古印度坚慧造、唐提云般若等译《大乘法界无差别论》的注释书。设十门:教起所因、明藏所摄、显教分齐、教所被机、能诠教体、所诠宗趣、释论题目、造论缘起、传译由致、随文解释。在“显教分齐门”中,法藏认为:现今之圣教“通大小乘及诸权实,总有四宗”,此论与《起信论》、《宝性论》等同属第四宗,即“如来藏缘起宗”。在造论缘起门中,法藏认为:坚慧菩萨“造究竟一乘《宝性论》及《法界无差别论》等,皆于大乘捨权归实,显实究竟之说矣”。见载于日本《卐字续藏》。 |
大乘百法明门论疏 | 普光 | 佛典注疏。唐普光撰。二卷。系普光对玄奘译《大乘百法明门论》的注疏。普光曾参预玄奘译场,担任笔受,亲聆玄奘讲经。此文先分三科:一明造论意;二释题目;三随文解释。在随文解释部分,以缘境分别、四缘分别、四界分别,重数分别、三性分别等五门解释心法;以诸论不同、假实分别,四界分别、三性分别、废立六位等五门解释心所法;以明诸论不同、释妨难、辨其假相等三门释心不相应行法;对色法,无为法及两种无我,均未分立门,仅举数列名解释之。广涉诸论,释义颇精,影响较大,历代大藏经均收。唐晏法师所撰之*《大乘百法论义章》,除卷首分科不同外,依文解释部分即依此《论疏》斟酌损益而成。 |
贞元华严经音义 | 佚名 | 贞元华严经音义,1卷,日本喜海撰。编号二二零六。 |
新译华严经音义 | 佚名 | 新译华严经音义,1卷,日本喜海撰。编号二二零六。 |
般若心经秘键开门诀 | 佚名 | 般若心经秘键开门诀,3卷,日本济暹撰。编号二二零四。 |
般若心经秘键略注 | 觉鍐 | 般若心经秘键略注,1卷,日本 觉鍐记。编号二二零三。 |
般若心经秘键 | 空海 | 般若心经秘键,1卷,日本空海撰。编号二二零三。 |
般若心经述义 | 佚名 | 般若心经述义,1卷,日本智光撰。编号二二零二。 |
禅宗指掌 | 大方行海 | 禅宗指掌,一卷,清行海述,天宁寺禅堂题记,天童弘法禅寺般若堂题记。 |
波罗提木叉僧祇戒本 | 佚名 | 波罗提木叉僧祇戒本,一卷,东晋迦维罗卫国沙门佛陀跋陀罗译,摩诃僧祇律大比丘戒本之异名。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开题 | 空海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开题,1卷,日本 空海撰。编号二二零一。 |
仁王经开题 | 空海 | 仁王经开题,1卷,日本空海撰。编号二二零零。 |
最胜王经开题 | 空海 | 最胜王经开题,1卷,日本空海撰,编号二一九九。 |
最胜王经羽足 | 佚名 | 最胜王经羽足,1卷,日本平备撰。编号二一九八。 |
金光明最胜王经注释 | 佚名 | 金光明最胜王经注释,10卷,日本 明一集。编号二一九七。 |
百丈清规证义记 | 佚名 | 百丈清规证义记,九卷,清仪润述并序,宋杨亿原序,清松龄序,陈桂生序,沉起潜序,清道序,愿定序,附地舆名目。 |
杨岐方会和尚后录 | 杨岐方会 | 禅宗语录。编者不详。一卷。杨岐方会(992—1049),北宋禅宗僧人,杨岐派的创始人。此书是方会晚年住长沙云盖山时所说语录的汇编。编辑情况不详。见载于日本《卐字续藏》及《大正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