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 | 作者 | 简介 |
---|---|---|
元代南戏《白兔记》介绍 | 全名《刘知远白兔记》。南戏剧本。三十二出。撰者不详。与《荆》、《拜》、《杀》、《》并称四大家戏。刊行于明末清初。剧情:后汉开国之君刘知远幼年失父,为李文奎牧马。李发现他睡眠时金蛇钻七窍,认为是有钱有势兆头,把女儿三娘许配给他。李文奎夫妇死后,刘知远不忍受兄嫂欺凌,离乡从军,入赘于岳节度使。他屡立军功,升为九州安抚使。妻子三娘在家遭虐待,磨房产子,嘴咬脐带,小儿名叫咬脐郎。她托窦公把儿子送到并州军中。十六载后,咬脐郎出猎白兔而遇老母,于是一家团圆。剧作写一个家庭纠葛,揭示封建社会世态炎凉,写慈母之爱,写助人 | |
元代南戏《荆钗记》介绍 | 南戏剧本。四十八出。一般认为元柯丹丘撰。刊行于明末清初。柯丹丘,生卒年不详。据说是苏州人。曾参加民间文艺组织“敬先书会”。剧情:才子王十朋与佳人钱玉莲相爱,以荆钗为聘礼,配为夫妻。王中状元,拒绝丞相招赘,被贬潮州;钱抗拒豪门逼婚,投江自杀,被人救起,奔往他乡。最后,“义夫”、“节妇”团圆。剧作写一对青年男女身居异地的不同遭遇,称赞他们坚贞不屈的爱情。王十朋集忠臣、清官、义夫于一身,坚守“糟糠之妻不下堂,贫贱之交不可忘&rd | |
元代南戏作品《宦门子弟错立身》介绍 | 《宦门子弟错立身》,简称《错立身》,古杭才人编。据《录鬼簿》记载,元李直夫、赵文殷均有同名杂剧,南戏当据杂剧改编而成。写金国河南府同知的儿子完颜寿马与走江湖的艺人王金榜的爱情故事。完颜寿马违抗父命,鄙弃功名前程,跟随戏班“冲州撞府”,成为路歧人。后来完颜同知奉旨回河南采访,在路上与完颜寿马、王金榜相遇。完颜同知出于无奈,只好同意他们的婚事,于是一家团圆。完颜寿马与父亲的冲突,实质上反映了封建的正统思想和市民阶层自由平等思想的矛盾。这个剧本从选材到构思,都体现出与众不同的特点。从选材 | |
汤显祖和爱情悲喜剧《牡丹亭》 | 明初杂剧作品不少,质量不高。其原因,一是封建统治者 用法律形式提倡有利于封建阶级统治的杂剧,禁止真实反映社 会矛盾冲突、不利于封建统治的杂剧; 二是一些封建阶级作家 利用杂剧宣扬封建道德,为统治阶级歌功颂德,或者把杂剧当 作给统治阶级消遣享受的工具,从而形成了一种不好的创作风 气。辟如明太祖第十七子、宁献王朱权写了《冲漠子独步大罗 天》这样的神仙道化剧; 周定王长子、周献王朱有燉撰写了 “庆贺” 、“节义” 、“度脱”主题的杂剧集《 | |
明代传奇《宝剑记》介绍 | 《宝剑记》是明代传奇剧本。李开先著。写于嘉靖二十六年(1547),是“改其乡先贤之作”(王世贞 《艺苑卮言》),由 “坦窝始之,兰谷继之,山泉翁正之,中麓子成之” (雪蓑渔者 《宝剑记序》)。明吕天成 《曲品》最早著录。今存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原刻本,《古本戏曲丛刊初集》据以影印。今人傅惜华和路工又根据此本标点排印,分别收入 《水浒戏曲集》第二集(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出版,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重印)和《李开先集》(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9年出 | |
明代传奇《长生殿》介绍 | 《长生殿》是清初的一部著名传奇剧本。洪升撰。今存稗畦草堂原刊本 (《古本戏曲丛刊五集》据以影印)、暖红室本、通行的光绪十六年(1890)上海文瑞楼刊本及1980年徐朔方校注本。洪昇(1645—1704)字昉思,号稗畦,又号稗村、南屏樵者。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他生于清初,主要活动于康熙年间。一生悒郁不得志,在仕进与隐退间苦闷徘徊。他著述极丰,作《长生殿》、《回文锦》、《长虹桥》、《回龙记》、《闹高唐》、《锦绣图》、《沉香亭》、《舞霓裳》传奇8种。据洪昇撰《长生殿·例言 | |
明代传奇《鸣凤记》介绍 | 《鸣凤记》是明代传奇剧本。作者佚名。最早见于明吕天成《曲品》著录。今主要传本有:明万历间宝晋斋刊本(一题汤海若评本);明李卓吾评本;明末汲古阁原刻初印本(即《六十种曲》本),《古本戏曲丛刊初集》据以影印;另有中山大学中文系55级明清传奇校勘整理本,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9年出版。关于此剧作者,相传王世贞所作,清焦循《剧说》卷3,则云 “弇州门人作,唯 《法场》一折,是弇州自填词。”《曲海总目提要》卷5著录,亦认为系王世贞门客作。一说唐凤仪撰(见 《民国太仓州志》卷27)。均缺乏确 | |
徐复祚《曲论》介绍 | 戏曲,论著。明徐复祚撰。徐复祚(1560—1630以后),原名笃儒,字阳初,号暮竹,别署破悭道人、阳初子、洛涌生、休休生、三家村老、忍辱头陀、悭吝道人。常熟(今属江苏)人。博学能文,尤擅词曲,有戏曲作品多种,以《红梨记》和《一文钱》最为著名。另有曲选《南北词广韵选》。《曲论》系从笔记《三家村老委谈》中辑出。《曲论》内容丰富,颇多新意,对当时及后世的戏曲创作和批评都有一定的影响。《曲论》认为:“传奇皆是寓言,未有无所为者,正不必求其人与事以实之也。”明确强调了戏曲创作的写 | |
明代传奇《浣纱记》介绍 | 《浣纱记》是明代传奇剧本。明王世贞《艺苑卮言》别题《吴越春秋》。梁辰鱼撰。《曲品》著录。大约写于嘉靖后期。传本较多,有明万历间金陵富春堂刻本;文林阁刻本;万历三十六年(1608)武林阳春堂刻本;明崇祯间怡云阁刻本,《古本戏曲丛刊初集》据以影印;明末李卓吾评本;汲古阁《六十种曲》本,以及清康熙间钞本等。富寿堂本与文林阁本相同,其出目和《泛湖》一出的曲文,与诸本有别,而李卓吾评本和怡云阁本却如出一辙,实为一本。另有中山大学中文系55级明清传奇校勘小组整本《浣纱记》,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9年出版;校注、颜长 | |
清代传奇《明珠记》介绍 | 《明珠记》又名《王仙客无双传奇》。传奇剧本。明陆采著。明王骥德《曲律》说:“《明珠记》本唐人小说,事极典丽,第曲白类多芜葛。仅‘良宵杳’一套,不特词句婉俏,而转折亦委曲可念,弇州所谓‘其兄浚明给事助之者’耶?然引曲用调名殊不佳,[尾声]及后[黄莺儿]二曲俱俚率不称,若出两手,何耶?”明徐复祚《曲论》说:“《明珠》却绝有丽句,闻非一手所成,乃兄给事粲亦助之,当不谬。其声价当在《玉玦》上。&rd | |
明代传奇《水浒记》介绍 | 《水浒记》许自昌撰。《远山堂曲品》著录。许自昌(1578—1623),字玄祜,号霖寰,自称高阳生,别署梅花墅、梅花主人。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少读书,即好广泛涉猎,不屑屑为经生言。二十岁时,入南国子监当太学生。屡试不第,万历三十五年(1607),以资为文华殿中书舍人。旋即弃官归里,构筑梅花墅,招徕四方骚人墨客,饮酒赋诗。尤喜征歌度曲,家有乐部,“制为歌曲传奇,会小队习之”(李流芳《檀园集》卷9《许母陆孺人行状》)。亦雅好刻书,经他校雠和刊印的唐宋古籍颇多。所著传奇除《水 | |
锦笺记·泛月 | 【金鸡叫】 (旦、小旦上) 夜色澄清时候,碧宇霞消湖山增秀。谁把玉盘悬岸柳,华彩飞霑,冷光莹透。(净)梅相公要到柳州亭赴宴,奶奶分付带他一带。(小旦) 要去,教他快来。(净)来了。【宝鼎现】 (生上) 漫愁水月难捞,行看十分圆就。贤妹,附一附舟。(旦)哥哥请。【梁州序】 (生)银蟾初满,金飚微透,此夜秋光平剖。清辉掩映,笑看形影难丢。(旦)好山水。(生) 最喜湖澄眼色,山学眉修。(小旦)桂花香了。(生) 风引天香满。(旦) 卷上了帘儿。(众卷介) (净潜下)(生) 钩帘凝赏处思悠悠,璧月金波并作秋。(旦) | |
明代传奇《玉簪记》介绍 | 《玉簪记》是明代传奇剧本。高濂撰。明吕天成《曲品》著录。主要流传版本有:明万历间继志斋刻本,《古本戏曲丛刊初集》据以影印;文林阁刻本;长春堂刻本;三会贞文庵玉簪记本;世德堂刻本;萧腾鸿刻本(清乾隆间修文堂辑印 《六合同春》本,即据此本重印);明末李卓吾评本;明崇祯间苏州宁致堂刻本;汲古阁《六十种曲》本;明刻清印《重会女贞观玉簪记大全》本。另有黄裳校注本,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出版; 中山大学中文系55级明清传奇校勘小组整理本,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9年出版;王季思主编《中国十大古典喜剧集》所收校评本, | |
清代传奇《雷峰塔》介绍 | 《雷峰塔》方成培,字仰松,号岫云词逸。安徽歙县人。生于清雍正九年(1731),逝于乾隆四十五年(1780)以后。幼年多病,不能致力于举子业,闭门学习医学和道家养生之道。为人平易坦诚。晚年出游,客死在汉皋。他喜爱戏曲,精通音律,遗憾的是平生仅改编了一部 《雷峰塔》。其他著作有 《香研居词尘》、《香研居谈咫》等,惜不多见。关于白蛇的故事,早在南宋 《西湖三塔记》 中就有了雏形。此后,讲唱形式的佛曲中有 《白蛇宝卷》;通俗小说《警世通言》中有《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二者的故事情节既有相同的地方,也有很多不同的地方 | |
明代杂剧《鸳鸯梦》介绍 | 该剧作于小纨20岁左右。起因为其妹小鸾崇祯五年 (1632) 在婚前突然病逝,年仅十七; 不过两月,姊纨纨亦离世,小纨悲痛万分,撰此杂剧以寄托对手足的怀念。剧凡四出一楔子。题目正名为 “三仙子吟赏凤凰台,吕真人点破鸳鸯梦”。述西王母侍女文琴、上元夫人侍女飞玖、碧霞元君侍女茝香三人指笠泽为盟,结为兄弟。湖神告发其凡心已动,被贬尘寰。十几年后,书生蕙百芳(字茝香),独自一人来到湖畔,想自己年已弱冠,功名未遂,心中郁闷,不觉倚石睡去。梦中见高台巍耸,境界异常,台下池中有一并蒂莲花十分娇艳 | |
《西厢记诸宫调》介绍 | “诸宫调”是宋金元时期民间流行的一种说唱艺术,以用多种宫调的曲子联套演唱而得名。《西厢记诸宫调》是传世诸宫调中保存最为完整而且水平最高的作品。由于诸宫调说唱时要用弦乐器琵琶和筝伴奏,所以又名《弦索西厢》、《西厢掐弹词》,或冠以作者董解元的姓氏而简称《董西厢》。传世明刊本有黄嘉惠校本、屠隆校本、汤显祖评本、1957年在绩溪发现的嘉靖三十六年张羽序刻本、闵齐伋刻《西厢六幻》本。清刘世珩暖红室本即据闵本翻刻。1962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凌景埏校注本,系以闵齐伋本为底本,参校多种版本而成。上述 | |
清代秦腔剧目《红鬃烈马》介绍 | 《红鬃烈马》又名《全本王宝钏》、《薛平贵与王宝钏》。传统戏。全剧包括《彩楼配》、《三击掌》、《别窑》、《探寒窑》、《误卯三打》、《鸿雁传书》、《赶三关》、《武家坡》、《算军粮》、《银空山》、《大登殿》等10余折。自《彩楼配》到《大登殿》连演时,名《红鬃烈马》,取材于《龙凤金钗传》鼓词。存有清末刻印或手抄的部分折子。《清稗类钞》记载为秦腔演出剧目。有《京戏考》、《戏典》等刊本。除京剧外,汉剧、川剧、湘剧、晋剧、豫剧、徽剧、滇剧、祁剧、粤剧、秦腔、扬剧、河北梆子、同州梆子等剧种均有此剧目。唐代丞相王允,生有三 | |
明代杂剧《中山狼》介绍 | 《中山狼》杂剧剧本。四折。明康海撰。最早见刊《盛名杂剧》本。(撰者事迹参见“《对山集》”条)正德初年(1506年),宦官刘瑾专权,慕康海才名,希望招致门下,康海未就。后李梦阳因代人起草弹劾刘瑾奏章而被刘逮捕,问成死罪,经康海说情才获释。正德五年(1510年)刘瑾势败,康海受累,被削职为民,李梦阳被朝廷起用,却没有替康海申辩。康海归乡后,放浪自恣,专致于词曲,传说以“忘恩兽”为题材的《中山狼》即是康海有感于世态炎凉而作。剧情:战国时,晋国正卿赵简子狩猎山中,射 | |
王世贞《曲藻》介绍 | 戏曲论著。明王世贞(生平见《艺苑卮言》条)撰。《弇州山人四部稿》分“赋部、诗部、文部、说部”四部分,其中“说部”中有文学批评著作《艺苑卮言》八卷、附录二卷。附录卷一论词曲,标题《曲藻》为后人摘出单刻时另拟。《曲藻》总共四十一则,内容约分两个部分:一、转述前人曲论,或加褒扬,或加辨驳;二、对元曲及当代作家作品的评论,并提出了许多戏曲史上的有关理论问题。在《曲藻》中,王世贞从文学和音乐的角度阐发了戏曲的源流:“三百篇亡而后有骚赋,骚赋难入乐而后有古乐 | |
明代传奇《香囊记》介绍 | 《香囊记》传奇剧本。明邵灿著。明徐渭《南词叙录》说:“以时文为南曲,元末、国初未有也,其弊起于《香囊记》。《香囊记》乃宜兴老生员邵文明作,习《诗经》,专学杜诗,遂以二书语句匀入曲中,宾白亦是文语,又好用故事作对子,最为害事。”明王世贞《曲藻》说:“《拜月亭》之下,《荆钗》近俗而时动人,《香囊》近雅而不动人。”明王骥德《曲律》说:“曲之始,止本色一家,观元剧及《琵琶》、《拜月》二记可见。自《香囊记》以儒门手脚为之,遂滥觞而有文词家一体。&h | |
明代传奇《八义记》介绍 | 明代传奇剧本。徐元撰。《远山堂曲品》著录,并云:“传赵武事者有《报冤记》,又有《接缨记》,此则以《八义记》名。记中以程婴为赵朔友,以簇犬在宣孟侍宴之际,以韩厥生武而不死于武,以成灵寿之,皆本于史传,与时本稍异。”今存汲古阁刻《六十种曲》本,与祁彪佳所述徐本的情节不合,学者多怀疑非徐元作。明万历间世德堂刊有南戏《赵氏孤儿记》,《六十种曲》本《八义记》与之大致相同,或就此本而增饰,删除了其中一些宣扬迷信的成分。写春秋时晋国权臣屠岸贾杀害忠良赵盾一家300余口,驸马赵朔逃走,公主遭到囚禁 | |
明代传奇《冯京三元记》介绍 | 《冯京三元记》沈龄撰。《宝文堂书目》别称《冯商还妾三元记》。《南词叙录》著录,未标作者,《曲品》始题“沈寿卿撰”。沈龄,字寿卿,一字元寿。生卒年不详,约明弘治前后在世。嘉定(今属上海)人,居安亭。所著传奇还有《娇红记》、《龙泉记》和《四喜记》,前两种尚有佚曲,后者全佚。另有诗文集《练塘吟墓》、《南游草》和《春蚓遗音》。传见《嘉庆安亭志》卷17《人物二》:“沈龄,字寿卿,一字元寿,自号练塘渔者。究心古学,落拓不事生产。尤精乐律,慕柳耆卿之为人,撰歌曲教童奴为俳优。画竹仿文 | |
明代传奇《紫钗记》介绍 | 《紫钗记》汤显祖撰。《曲品》著录。此剧约完成于明万历十五年(1587)前后,是在《紫箫记》基础上重新创作而成。演书生李益与霍小玉离合事。本事原出唐蒋防《霍小玉传》(《太平广记》卷487)。凡2卷52出。剧写:唐宪宗时,陇西才人李益流寓长安,立春之日,与表兄弟崔允明与密友韦夏卿共饮。益以功名未遂、佳偶未聘为憾。有霍王姬妾郑六娘,生女小玉,母女寂寞度日。鲍四娘者,与益相识,益托鲍代选佳人,鲍告以小玉。元宵佳节,小玉与母前去观灯;益与韦、崔二友亦前往。见一黄衫豪士携胡奴二三人亦来。小玉途中丢失紫玉钗,钗系名工侯 | |
明代传奇《邯郸记》介绍 | 《邯郸记》明汤显祖作。写吕洞宾度卢生而使其经历荣辱梦幻事。共三十出。有《六十种曲》本以及上海古籍出版社《汤显祖戏曲集》本(1982年新印)。剧情是:八仙之一的吕洞宾,早已要度一人来蓬莱山门作扫花使者。这天他过洞庭湖,到岳阳楼,见无人可度,便又向西北方向而去。正走间,忽见邯郸地方有仙气升腾,便转向东北,在赵州桥头落下云头。原来桥头有个卢生,年近三十,是山东人,自幼读书,精于经史,但屡试不中,这天骑驴闲行来到桥头小店歇脚。吕见卢生相貌清奇,有仙分,觉得此人可度,于是有意到店里与卢生闲聊,这时店小二为他们二人正 | |
明代传奇《南柯记》介绍 | 《南柯记》汤显祖撰。又名《南柯梦》,《南柯梦记》。《曲品》著录。《南柯记》成书于万历二十八年(1600)夏。事见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此剧2卷44出。演淳于棼入梦招驸马、守南柯城、醒后彻悟成佛事。剧写:唐东平人淳于棼,善饮好武,曾为淮南军裨将,因贪酒失去主帅欢心,罢官家居。家离广陵十里,庭有一株古槐,淳于棼常招来群豪纵饮,武举周弁,处士田子华,皆其酒友。暮秋一日,邀二友痛饮后,召帮闲溜二、沙三共同戏耍。闻城内孝感、禅智二寺,于七月十五日大办孟兰盛会,欲往参观。槐安国金枝公主瑶芳,年已及笄,待选驸马,国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