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殖民地的地位,进为独立自主的国家,这的确是个非常艰巨的工作。那些从事政党活动的人,不要以为当地的政权从欧洲人的手里拿过来,便心满意足,相反的,他们的责任比较从前殖民地时代更加重,他们必须养成政治家的风度,这才能够担得起繁重的责任。
做政治家和做政客不同,政客是Politician,情形和妓女差不多,迎新送旧,朝秦暮楚,有饭便是爷,有奶便是娘,什么主义,什么政纲,他们根本不放在眼内。他们一心一意所注意的,便是个人的权位利禄;有了权位利禄,什么主义,什么政纲都可以牺牲;没有权位利禄,拔一毛而利天下,他们也不愿干。这是政客标准的作风。
政治家是Statesman,他的一身系国家的安危。“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甚至人饥己饿,人溺己溺。具备这种抱负的人,他们绝不把个人的生命财产看得很重。因此,以身许国的大丈夫,他的生命是和国家的命运打成一片。只要一件事情于对国家有益,就是赴汤蹈火,碎尸万段,也在所不辞。
政治家须有远大的眼光,把各种问题看得很透彻,然后对症下药,这才不至出岔子。英文Statesmanship是指政治家的风度,这个字的字尾ship本来译为“船”,可是放在字尾,须译为“风度”或“精神”。因为政治家应该渗透物理人情,这才能够明了潮流的顺逆,人心的向背,然后把舵儿很正确地驶到目的地。
政治家有远大的眼光还不够,他还须有容人之量。在多党政治里,总有一个政党得势,其他政党失势。得势的政党,应该知道这是人民的付托,并不是同路人分赃的所在。因此,除厉行本党的政纲外,在用人行政上须网罗各党各派的人才。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儿可见集思广益的力量。不然,用人唯党派的关系,“非其种者,锄而去之”。这迟早会把许多有真才实学而且愿意为国家服务的人,弄到无事可做。这对于个人和社会,都是个大损失。
还有一层,政治家既然以天下国家为己任,他绝对不会假公济私,或滥用权威,所谓“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迎合本人的主意的人受重赏,违背本人的主意受巨罚,这种污点在政治家的生命史上差不多找不到。
新马两地都是从殖民地的地位,逐渐蜕变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在这时期,各政党的领袖们,须以伟大的政治家自命,忘记个人的权位利禄,一举一动都以国家的安危为前提。因为他的地位是属于国家,到了国家达到长治久安的地步,政治家的理想已经达到了。此外,他还有什么要求?
1955年7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