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一位著名的律师闲谈。他说:“法令越多,条文越复杂,这对于我们做律师的人很有利。”他又说:“当第二次大战期间,英国颁行各种统制的法令,因为法令一多,犯法的人也增加,所以各大律师馆多是门庭如市,过着‘生意兴隆’的日子;不过那时英国的所得税、溢利税很高,许多律师,一年只做五六个月,剩下时间,跑到乡下去休息。”
这位律师倒是说老实话,从他的谈话里,我们可得到个结论。当天下太平的时候,法令一定很松弛,所谓“政简刑清”,无非说明在贤明的政府的统治下,人民奉公守法,不做轨外的行动;政府也宽大为怀,不想故意跟人民找麻烦。政府代表人民的利益,人民服从政府的命令,彼此互相尊重,大家打成一片。“花落讼庭闲”,指的就是少打官司,不用刑罚的最高的境界。
到了混乱的时期,政府防患未然,今天来个统制,明天下个禁令。不知道有统制一定有黑市,有禁运难免有走私,二者的关系,如影随形,一点也没有做作。
我常觉得,在禁令松弛的时代,一个人如要上进,他只须培养真才实学,不愁没有前途。到了法令如毛的时代,那光明正大的道路早被堵住,取而代之的是长袖善舞,多财善贾的人物。就禁运而论,许多敦厚的商人吃了大亏,他们一看到大门口上挂着“此路不通”的招牌,便老老实实地不做这门生意,可是那些狡猾的冒险家,却认为这是发横财的好机会。在平时,还有人跟他们竞争,只有禁运的法令最严厉执行的时候,他们才享受独占的权利。
红楼梦的尤二姐说得好:“那个耗子不偷油吃?”我们用这句话来骂天下的贪官污吏,可说是再恰当没有。我们放眼看全世界,知道许多贪官污吏也是利用法令如毛的机会来发财。一张“执照”(License)的颁发,背后多带着许多不干净的铜臭味,不然,任你理由多么充足,恐怕再等三年也领不到一张执照。不过领执照的人,他们的钱并不是白花的,根据“羊毛出在羊身上”的原则,他们所付出的代价,迟早要由最后的消费者偿还。
假如政府当局能够忙里偷闲,把各种禁令逐条加以研究,看看某种禁令实施的时候,受害的有多少人,然后列一张损益表(Balance Sheet),我相信他们一定会赞成许多禁令须提早取消。
假如上述的结论是有理由的话,我主张政府当局须把许多禁令重新考虑过,说不定禁令放松之后,政府的法令更得到人民的由衷的拥护呢。
1955年8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