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虽然号称东方的直布罗陀,为欧亚航路必经之地,可是除旅客外,普通欧美人士对于新加坡的本质,并没有深切的认识。有的人以为新加坡是属于中国,有的以为属于印度,有的以为属于锡兰。至于新加坡和联合邦的关系,他们更是莫名其妙。

其实,这个面积达二百二十方英里的小岛是有许多东西值得人留恋的。这儿虽在赤道线上,可是它的气候并不会热得使人连气也喘不过来。除早晨九时至下午五时的八个钟头比较酷热外,其余十六个钟头都非常凉爽。黎明和黄昏的景物的可爱不用说,半夜三更的温度的调和,更使人精神兴奋百倍。

多年来,我都过着“黎明即起”的生活,尤其清晨三四时至五六时那一段,做了一个钟头工作,等于白天做了两三个钟头。在新加坡的朋友中,真正领略清晨三四时至五六时那一段时间的好处的,除韩槐准先生外,实在是不可多得。我希望读者们尽量养成早起的习惯。事实上,只有早起,才可充分享受新加坡的气候。

谈到新加坡的名胜,我们不能不首屈植物园。这间植物园所种植的热带植物的种类的繁多,除印尼茂物的植物园外,恐怕没有第二个可以跟它相拮抗。莱佛士博物馆所搜集的有关马来亚人的文化的遗迹,生活的模型,以及各种动物的标本,对于游客颇有吸引力。假如游客对于自然景物有特殊的爱好,那么东海岸、西海岸,以及柔佛海峡的海景,武吉知马山头的风光,汤逊律的蓄水池的幽雅,云南园的雄伟,这些名胜,论历史,虽不算太长久;论事实,这儿的确令人流连忘返。

凡是到过欧美的人,谁都知道每个大城都有导游部(Tourist Department)。导游部每年所吸引的游客,给国家增加一笔可观的收入,政府鼓励它,社会支持它,各种商店、工厂、旅店、娱乐场、学校欢迎它。它不但给国家带来外汇,而且使本国的大名广播。

但是导游部这笔生意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经过多年的经验和组织才能够成功。导游部须预备豪华舒适的专车,须聘用精通掌故、口若悬河的招待员,须和各旅店、娱乐场以及名山胜水的主持人保持密切的联系。这样一来,外地游客一到这儿,他们真是有“宾至如归”的感觉,要什么,有什么。游客花了一笔钱,得到比较深刻的印象,到了他们离埠前,他们还可以买些土产、风景片等东西,带回故乡,久而久之,这个埠的大名将不胫而走了。

我常觉得,新加坡的旅行社对于导游事业不大注意,这是个缺陷。今后各大旅行社应该和公众联络局保持联系,加强组织和宣传,将来所得的不仅是国库的收入的增加。

1955年10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