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马来亚自治独立的步骤,本坡特组织一个马来亚化委员会,从事调查研究各种计划,同时,想法培养人才,准备将来有一天自治独立实现的时候,马上可以很顺利地接收。

自马来亚化委员会成立后,报上常见“海外官员”(expatriates)这个名词。所谓“海外官员”,主要的是指殖民地制度下,从伦敦殖民部派出来的官员及技术人才。那些人才具备真才实学的固多,滥竽充数的也不少。他们本身的程度的高低,对于殖民地的贡献的大小,暂置不谈,但是,他们有个共通点,就是他们一领到委任状,宛若中了马票,从此养尊处优,年功加俸,到了退休的时候,可以领到一笔可观的养老金,这才回到伦敦去颐养天年。

19世纪英国大文豪麦考莱的学问的渊博,气魄的雄厚,谈锋的矫健,历史早有定论。他曾到印度去做文官。我从他给他的妹子的信来看,知道他去印度的动机,并不是要替印度人民服务,或者给他们启迪愚昧,主要的是受那优渥的待遇所吸引。他说每年可得六千镑,五年的合同,可得三万镑,凭他乱吃乱花,至少可剩半数,一万五千镑。这笔款照一百年前的购买力(Purchasing Power)来计算,约比目前增加十倍,即十五万镑。换句话说,麦考莱到印度去做五十六年文官,可以剩余坡币一百二三十万元,这是多么肥美的职位。

麦考莱是个大文豪兼大史家,他所受的优渥的待遇,还可以说了一声值得,不过其他滥竽充数的官员,是否值得那么高的报酬,这倒是个问题。

话又说回来。殖民地等于“落后”的代名词。一个人跑到“落后”的地区去做工,假如不用金钱来吸引,谁也不愿意多找这种麻烦。

年来我们之所以力竭声嘶地争取马来亚的自治独立,无非想法洗雪“落后”的恶名。到了自治独立的理想一一实现后,用人行政的大权,无疑地将由马来亚人自由支配了。

顺便给马来亚化委员会一个建议。

现有的“海外官员”,他们的契约如满期后,他们须按照计划重新订定。那些真正有用的“海外官员”,我们须很诚意地请他们连任;那些不称职的人,我们可以毫不客气地让他们另觅高就。

至于当地人才的任用,我们须选贤与能,不得徇私。他们将来的待遇固然不宜太低,弄得无法养廉;但绝对不应提得太高,使人民增加负担。

须知自治独立是个艰巨的事业。每个爱护马来亚的青年,须以事业为重,个人享受为轻。假如大家认清这一点,他们才能够束紧腰带、刻苦耐劳,为马来亚的建设努力。不然,认识错误,把个人的享受放在前头,换汤不换药,那前途将不堪设想。

1955年10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