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有句俗语:“生命从四十开始。”(Life begins at forty.)这话很有意思。
现在受教育的时间逐渐延长。一个人要受完高等教育,在大学和研究院毕业,普通是在二十五岁到三十岁之间。刚从学校出身的人,可以说是初出茅庐,毫无经验。他必须在公私各机关服务十年左右,把理论与实践、学问和经验打成一片。到了他可以独当一面的时候,他已经达到四十这一关了。
生命从四十开始,这话明白告诉我们,要把自己得到充分的准备,然后才能够负起重任。
从前的读书人,因为早婚及医药卫生常识的缺乏,一到可以负重任的年龄,便呈未老先衰的状态。整天与药炉病榻为伍,人生的乐趣减少到最低限度,更不用说在社会上有什么作为了。这不但是个人的不幸,而且也算是社会的大损失。
由于医药卫生常识的进步,现代人类的生命逐渐延长,健康逐渐增加。北欧三个国家不用说,光就日本而论,战后九年间,日本男女的平均年龄增加了十四岁。至于近在国门的香港,去年一年内,新生的婴孩约九万名,死亡的人数仅二万名,十二个月内,人口凭空增加了七万名。添丁而又健康,这不消说是社会的福音。
将来医药卫生越进步,保健的方法越改良,人类真正能够达到寿而康的境界。在那种情形下,退休的年龄大可延长。从前的人一到五十或五十五岁便退休,将来可以延长到六十五或七十岁才退休。
人类最大的悲剧,莫如诸葛亮在《出师表》里开头所说的两句话:“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须知万事起头难,在草创的时期,光是设计、筹款、求才、择地便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到了事业上了轨道之后,就是庸庸碌碌的中等人才也可以胜任。假如在一宗大事业筹备就绪,还未开幕之前,主持大计的人,突然夭折,这等于“掘井九轫,而不及泉”,是多么大的一种打击!
“生命从四十开始”,这句话给青年人以警惕。它告诉青年人须在精力充沛的时候,把学问的基础打得很切实,然后加上各方面的经验,到了四十左右,才可负起重任。假如在年轻的时候,整天吊儿郎当,得过且过,空令岁月自蹉跎,到了应负重任的年头,自己却因准备不够,负担不起,这无疑地辜负社会的期望。
“生命从四十开始”,这句话也给中年人以安慰。它教人“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只要从此刻现在加倍努力,那么他在社会将还有很大的作为。不但这样,由于寿命的延长,四十并非中年,而是生命的正式开始呢!
1956年2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