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联合邦首席部长东姑阿都拉曼,最近率一个代表团到英国去谈判马来亚的独立和自治的问题。他们这一行人早已安抵伦敦。据报纸的记载,东姑对人表示,此行是抱必胜的决心。假如不达到目的,他一定拂袖而去(Walk-out),一点也不留恋。

本来世界上的事情,说复杂很复杂,说简单也很简单,问题仅看你有没有坚决的意志。假如你的意志坚定,非达目的不休,那么你一定可以稳操胜算。诸葛亮所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无非说明,在你的最后的一次呼吸还没有停止之前,你还有成功的希望。

其实,马来亚的独立自治运动,可以说是已达到水到渠成的阶段。从国际方面看来,亚非所有的殖民地国家,战后纷纷宣告独立。其中有的匕鬯不惊,平平安安地转让,使物归原主;有的须经过一度大流血,弄到遍地烽烟,人民流离失所。马来亚得天独厚,它的独立的时间虽然比其他地区稍慢几年,但它也可以借这机会多观察、多学习、多准备,免得独立一实现,致手忙脚乱,惶惶不知所措。

从英国的立场看来,它的政治外交是富有弹性的,并非一成不变的。当殖民地运动已经达到瓜熟蒂落的时候,它乐得做个人情,双手捧还原主。它对印度、巴基斯坦、缅甸、锡兰是如此,对马来亚也不会例外。

事实上,马来亚不必流血而能够达到独立,这正是英国人的聪明处。像印度、巴基斯坦、锡兰一样,它们独立后,仍算英联邦(British Common-wealth)的成员,无论在军事、政治、外交、经济上,彼此得互相关照,但不会牵制;结果,对于英国也没有什么损失。

至于马来亚,它具备独立和自治的最大决心。无论“左”派也好,“右”派也好,谁不支持独立和自治的运动,他马上会滚下来。因为全国人民都抱必胜的决心,所以东姑一行人前往伦敦去交涉的时候,他们无形中增加了胆量。俗语说:“人逢喜事精神爽。”一个人如精神满,兴高采烈,办起交涉来,当然会左右逢源。

现在东姑决定明年8月31日为马来亚独立的日子。据悉,联合邦的一些对于政治很有兴趣的人,准备在街头巷尾大书特书“8月31日”这字样,甚至在天花板上也这么写,以示念念不忘。这种手法倒有夫差的遗风。

英国人对于政治最机警老练,同时也最通时达变。他们眼看整个马来亚人都为独立和自治而斗争,这一股洪潮绝对没有阻挡的必要和可能。因为这缘故,东姑一行人这次赴英,一定能完成他们的使命。

“猛得革”、“猛得革”,一个口号一条心。普通的民意都如此,独立自治的实现还会远吗?

1956年1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