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是法国国庆的日子。凡是酷爱近代文明的人,对于1789年7月14日法国革命的光荣的日子,永远不会忘记。

近代文明导源于英国工业革命和法国革命。前者使人类在经济上得到解放,尽量运用机械的力量来征服自然,让自然来做人类的奴隶,替人类服务。后者使人类在政治上得到自由,把几千年来人吃人的社会作个一百八十度的转变。只因工业上能够利用自然的力量来代替人力,政治上能够实现平等、自由、博爱三大信念,人类社会才有今天这么大的成就。抚今思昔,谁也不会忘记英国的工业革命及法国的政治革命所给人的恩惠。

说来是个大矛盾。法国人是酷爱自由、平等、博爱的人民,可是他们一渡过苏伊士运河、红海而抵印度洋之后,态度马上改变了。我们只看法国殖民地主义者在越南的八十多年的“功德”,便知越南人的蓄心处虑,非把法国人赶到海上而不会甘休的观念,是值得各国人士绝对的同情。

人类发展到这时代,在工业上须把原子能拿来作和平的用途,在政治上殖民地主义须一扫精光。任何人还要念念不忘过去横行无忌的日子,一定要遭新时代的唾弃。

我时常觉得很惊奇,久居巴黎的法国名士,他们一提到他们的同胞在越南的暴行,无不痛心疾首,可是他们并没有充分利用他们的力量来阻止这种暴行,这是很可惜的。

撇开法国殖民地主义者在越南的暴行不谈,我们单说法国文化的优秀,知识水准的高明。

巴黎的卢浮宫博物馆,是历代人类艺术的结晶,爱好艺术的人,在里边研究几十年也不会觉得太长久。像这种有高度文明的国家,是值得每个人骄傲。

巴黎人对于各国人士一视同仁,从来没有种族的歧视,尤其巴黎的妙龄少女,她们可以很自然地和南非的黑炭一样黑的学生并坐在咖啡馆聊天,谈情说爱,肤色和种族的差异这观念,她们连做梦也没有想到。因为巴黎人士这么文明,这么有礼貌,这么欢迎外人,所以“宾至如归”,任何人到了巴黎,总有“此间乐,不思蜀”的打算。

巴黎是各种政治思想的总汇。极“左”和极“右”的人,都充分享有言论自由、集会结社自由。警察不但不加以干涉,而且负起保护的责任,让各党各派人士得畅所欲言。这种自由的程度,除法国外,恐怕只有伦敦可以和它媲美。

无论你的政治立场如何,自由、平等、博爱这三大信念是无法推翻的。为着实现自由、平等、博爱这三大信念,我们对于法国国庆觉得有特殊的光荣。

1955年7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