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十年间,由于政局的动荡不安,许多和政治发生关系的人,不是炙手可热,便是打到冷宫,一辈子没有出头的希望。独有艺人,他们是靠艺术来吃饭,不是靠人事关系来混日子,所以在时局瞬息万变中,他们仍屹立不动,而且大受政府及一般社会人士的器重。

在中国的老艺人中,梅兰芳的京戏,沈尹默的书法,齐白石的国画,可以说是目前最吃香的艺坛三杰。同胞的赞赏不必说,就是外来的参观者也以一登龙门,瞻仰他们的丰采,这才心满意足地回去。

就齐白石而论,他是目前中国最老的画家。少时家贫,白天学木工,晚上学画。只因他有志力学,而且很虚心地向当时文坛艺苑上最负盛名的大师——王闿运——请教,所以他的艺术进步得很快。据他自己说:“平生知白石画者郭葆荪,知刻者夏午论,知诗者樊樊山。”这一面说明他有自知之明,同时,他所结交的师友,都是当代第一流人物。

齐白石一生虽没有出过国门,但国内各大名山胜水,他差不多游遍;每到一处,他总有新印象、新作品来纪念他的游踪。

然而他最得力的,就是最近几十年来,他一直住在北京。北京是人文荟萃之区,加以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丰富,他可以时常观摩。因为用力既久,一旦豁然贯通,他可以自成家数。

白石所画的东西,无论花卉、虫鸟、虾蟹,多是一气呵成。他的笔法的遒劲、画意的深远、风格的超脱,在当代国画界中很难找到第二人。朴园先生说“他的画:花鸟草虫,师法八大;山水人物,私淑石涛;刻字规摹丁龙泓、黄小松、赵㧑叔。至于他的书法,甚至题记的格调,可说几乎完全追步金冬心。”这几句话说得颇中肯。

年来齐白石作品曾由北京荣宝斋用木刻印成专集,无论线条或彩色,差不多和原作一模一样。这些东西现在很普遍地流入民间,传播海外,无论单张的零售或整部的收藏都极方便,所以凡是到北京的人,多以访问齐白石为荣。

最近齐白石荣膺德国科学院名誉会员,这种地位是不容易得来的。他曾经过长期的奋斗,因为他以木匠出身,在社会上本来没有多大地位。好在他好学不倦,能够从极恶劣的环境中打出一条血路来;实至名归,他的受人推崇,可说是天公地道。

他喜欢用“老木”、“木人”这几颗印章表明他的身份,这证明久负盛名的他,仍是不会忘本。

1955年12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