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平玉先生最近参加联合国亚远经济会议工商小组会议回来。他说:在这次会议里,英、法、俄三种语言同时应用,同时通译,成绩非常美满。这个例子使他更相信,本坡立法会议应采用多种语言。
联合国会议,一向是中、英、法、俄、西五国语言同时应用,同时通译。发言的人可以选择他的母语来发言,听讲的人也可以选择自己最擅长的语言——这无过于母语——来听讲。例如现在发言人是英国首相艾登,那么除英文外,其余中、法、俄、西四国语言的翻译专家,马上把原文译成各自的语言。演讲者高低疾徐、抑扬顿挫,翻译员也照样高低疾徐、抑扬顿挫。翻译员和发言人的关系,好像戏台上的双簧,彼此同一鼻孔出气,那效率的高明,联络的紧凑,真是如身使臂,如臂使手,一点也不走样。
在过去,我们请外国人来演讲的时候,照例请一个翻译家来翻译。外国人讲完一句或一段后,翻译家才翻译一句或一段。联合国的翻译家却不然,他们是不假思索地和演讲家同时发言,前后距离不到一两分钟,演讲家讲完,翻译家差不多也译完。语言的灵活运用达到这地步,翻译的功夫可以说是到家。
当演讲者正在发言的时候,其他四国语言的翻译家便同时翻译,听讲的人可以从座位面前取出听筒(Earphone),挂在耳朵边,情形跟电话接线生一样,然后把自己爱听的语文的钮子按了一下,他马上可以听到他要听的语言。假如他对于外国语言有把握,能够直接听讲,无须翻译,那么他就不必用听筒。这种方法的便利,简直令人叹观止了。
亚远经济会议是联合国的一个小组织。因为联合国大会一向是五种语言同时应用,同时翻译,所以规模较小的亚远会议也采用这办法,增进发言人和听讲者之间的联系,使双方没有半点隔膜。
目前马来亚通用四种语言——中、巫、印、英——在人数上,华人和巫人平分秋色,印人较少,英人及欧籍人士更少;过去以多数人采用少数人所用的语言,那是违反民主的原则的。许多非英国本土生长的亚洲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勉强学到一些词不达意的英文。那种英文程度用来做唯唯诺诺的Yesman有余,用来发表由衷的语言或剧烈的辩论不足。而立法会议所需要的却是最标准正确的语言。像英国大政治家小皮特(William Pitt)的演讲的姿态那样,他是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这只有母语才可达到。
1956年2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