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我曾写了一篇文字,题目是借用唐朝贺知章的《回乡偶书》里的名句“乡音无改鬓毛衰”。我反复说明母语教育的重要,因为它可以节省学者很多时间,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过了几天,有个朋友来跟我谈天。他告诉我说:他有个同乡,自幼受了英文教育,后来到美国留学的时候,还娶了一个美国女郎。此后,他一直在洋行及教会大学办事,一天到晚,无论在家庭或在办公处,英文不离口,偶尔和中国人谈话,他总像那种“学贯中西”的家伙一样,三句话不离本行,中文的句子里老是加着英文的词句,结结巴巴,被人视为半番。

说来真奇怪,这位半番先生到了晚上做梦的时候,往往会大声疾呼地说出梦话。梦话并不用外国语,而是用道地的母话。这儿可见梦里见真情,平时装腔作势,希望多说两句外国语,免得被轻视,而且可以混迹“上流社会”,到了做梦的时候,真情流露,下意识可以不假思索地,把母语很流利说出来。这充分证明母语是与生俱来,到死才休,谁反对学习母语,可以说是逆情悖理。

我一再说明母语的重要,但我绝不反对人家学习外国语。相反的,我曾鼓励人家学习外国语。就我个人而论,我曾学三种外国语,将来如有机会,更干脆说一句,任何时候如有决心,我当加紧学习马来文和印度文。因为马来亚是中、巫、印、英四大民族和平共处的地方,只有学习人家的语文,研究人家的历史、文化、人情、风俗,这才能够吸收人家的特长,补救自己的不足。平时和平共处,有事互相帮忙,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这才是最理想的办法。

然而母语的重要,绝不容任何人忽视。你瞧,一个婴孩,从一周岁以上开始学习母语,到了五六岁正式上学前,差不多任何通用语他都可以运用得很正确而且极流利。因为儿童时代模仿性强,记忆力也不坏,任何思想情感,只要他的母亲可以表达出来,他马上会学得很到家。此外,儿童时代的伴侣对他也有极大的影响。因为大家年龄相当,程度相等,彼此的爱憎好恶,玩游娱乐,很快会造成共通的观点。在那种情形下,母语的学习和运用,很快会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其实,文字的功用在于表情达意,工具虽重要,内容更为重要。过去强迫学习外国语的毛病,在于买椟还珠,儿童仅学到外国文字的皮毛,便心满意足。今后须改变方针,先精通母语;等到母语学好后,才治外国语;而学习外国语的目标,在于运用这工具来研究高深的学问,并不是单为学习工具而已。

学习语文时,须知本末先后。事实上,母语研究得好,这对于学习外国语也有大帮助,因为各国文字的构造虽不同,但内容却没有两样。这一点我们应该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