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文字实在太复杂,普通读了十年书的人,很少能够把方块字排列得通顺。在从前科举时代,一个人束发读书,读了一辈子,至多把文字搞通。等到他运用文字这工具来研究或发表各部门的学术工作的时候,他已经年老力衰,什么雄心都被消灭净尽了。
中国科学不进步,文字的困难须负大部分的责任。
过去几十年间,中国的语文专家早就有改革文字的企图。在这过程间,他们饱经艰难困苦外,还受了一般妄人的诬蔑和攻击。但是,真金不怕火,集多数语文专家的精力,他们终于得到两个具体而切实的结论。
在字音方面,中国有七十多种方言,尤其闽粤两省,不但同省的人语言不通,甚至同县的人的读音也不完全一致。语文专家有鉴及此,他们定了30个拼音字母,以北京音为标准,只要一个人熟读这30个拼音字母,并且懂得拼音的方法,那么中国字的读音问题便完全解决了。就我的几个好友而论,他们都受过旧式私塾的严格训练,对于中国字的读音很注意,但是这仅限于他们已经受过教导的字,许多初次见面的生字,到如今,在没有翻阅字典以前,他们还不敢大胆地读出来,恐怕开口便错。假如用拼音字母来给汉语注音,那么读音这问题便顺利解决了。在字形方面,中国字因为象形的关系,笔画太过复杂,这对于刻字和写字的人,在时间上非常不经济。我们只看字形的发展,从甲骨文,到大小篆,到隶、楷、行、草,便知历代中国的书法家,是走着由繁到简的路线。在过去,中国的文人曾用简化的写法,不过那种字名叫“别字”,在速写的时候可以通用,在正式公文上便走不通。从此可见人类的惰性是多么大,要改革一件事情是多么困难。但是,现在科学的进步,不但把空间缩小,而且把时间缩短,谁也没有那么多闲工夫写笔画繁多的工整的楷书了。就在客观环境的逼切的要求下,中国政府特地通过文字改革方案,把798个字简化写法,“升格”为正式的文字,此后无论公私文件、报纸杂志,完全采用简化写法。例如“观”字,正写须24画,简写仅6画,减少了三分之二的时间和精力。“龙”字,正写须16画,简写仅5画,也节省三分之二以上的时间和精力。
本来文字的作用不过是表情达意的符号。现在既然可用简单的符号来表情达意,为什么一定要费那么大的精力,那么多的时间去书写复杂万分的文字?
拼音宇的采用,加上学校、电台、电影、戏剧的协助,将使全国语音统一;简化写法的实施,加上公私文件、报纸杂志的支持,将节省学者的时间和精力;字音字形改革的成功,无疑是中国的教育文化提高和普及的前奏曲。
1956年2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