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怕又是孔老夫子大发神经罢,他到处夸张他的学生颜回,说他整天过的是简陋的茅屋里的清茶淡饭的生活,“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可以说是得道的君子。这还不够,他还夸张自己,说他用青菜下饭,喝了一点开水,弯着手臂做枕头,其乐无穷。自此之后,中国的读书人便以“清高”自命,而“清高”的铁证,便是“清苦”的生活。
话又说回来,“清苦”是有限度的。一个人稍微“清苦”一点,过着简单朴素的生活,这不但会使他神志清明,精力集中,而且也是延年益寿的先决条件呢。
事实上,本坡华校的几千名小学教师的生活是超过“清苦”的限度。他们的收入太低,有得食,没得住;寅吃卯粮,捉襟见肘。为弥补家用起见,他们只好把晚上应该休息或进修的时间也牺牲了。他们想法兼教夜学;假如夜学没有机会,那么兼任家庭教师也无妨。一天到晚,一年到底,就是这么忙。结果,弄到营养不足,睡眠不够,神经脆弱,未老先衰,这的确是一件痛心的事情。
须知现代的科学是日新月异的,它的进步的迅速,真是达到惊人的地步。别的不用说,光是我们常见常用的东西,如收音机、照相机、冰箱、汽车、缝纫机……差不多每年都有新式样,新改良。把十年前的旧货,和目前的新产品作个比较,那简直不成比例。
同样的,十年前初做教师的人,十年后的今天,他们的学问应该有长足的进步才行。要学问进步,莫如自修;要自修,必须时常买书。可是目前书籍的昂贵,中文书一本几块钱,英文书一本一二十块钱,这绝非普通教师的能力所能办得到。
除书籍外,要增益见闻,陶冶性情,恢复健康,莫如到外地去旅行。不过一谈到旅行,金钱便发生问题。一方面,在旅行时期,海陆空的交通费用相当大,而旅店的开支的浩繁,简直会把一个月的薪水在两三天内花得精光。另一方面,在旅行时期,一切夜学或兼课的收入全部停止,收入锐减,支出突增,收支更不平衡。因为有这两个原因,所以许多教师明知旅行的益处,但一摸口袋,连想也不敢去想。
面对买书和旅行等现实问题,这绝不是自命“清高”或甘愿过着“清苦”的生活的教师所能解决。因为教师虽然“清高”,但书店老板、旅行社经理、旅店掌柜并不愿意跟你谈“清高”。他们是再现实不过的人,袋里没钱,“免开尊口”,他们的白眼是不会认错人的。
为实现教师的真正“清高”的生活,首要的工作还是从提高待遇着手。
1955年6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