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的方士与儒生 作者:顾颉刚

秦汉的方士与儒生

原名《汉代学术史略》。关于中国古代社会制度的著作。顾颉刚著。1935年上海亚细亚书局出版,1954年以现名再版,1978年2月上海古籍出版社新一版发行。本书1978年版由重版序言、序和22章组成,全书9.3万字。主要论述了阴阳五行学说的来源、内容、发展演变及其对秦汉两代社会政治制度的影响。序为1954年写成,介绍了本书的写作过程及主要内容。1—7章,说明在阴阳家和方士气氛下成就的秦汉时代若干种政治制度;8—18章,说明博士和儒生如何由分而合,又怎样接受阴阳家和方士的一套,成为汉代的经学,以及如何从他们的鼓吹里影响到两汉时代的若干种政治制度;19—22章,说明汉代经学转入谶纬的过程,阐述了谶讳的内容及其对东汉政治发生的作用。本书史料丰富,可读性强。因成书较早,作者当时还不能用社会经济基础来分析两汉社会的政治制度与学术思想,但仍不失其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