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22年以后,印度的爱国主义运动降落到最低潮。当1924年,甘地从监狱释放出来的时候,他就实行戏剧性的二十一天的绝食,以便促进印回合作,但他不以为恢复反对法律的机会已经成熟。1927年,英廷派遣了“西门委员会”(Simon Commission)调查印度的政治改良的方案,可惜这个委员会并没有半个印度人,所以印度的爱国主义者便实行抵制。1928年,孟买城附近的巴杜里县(Bardoli)鼓起反对增税运动,这次运动完全运用非暴力的方法,结果,得到莫大的成功。虽然国大党同志坚持扩大活动,甚至采取暴力反抗的办法也在所不计,但是甘地却小心从事。他提议英国须赞成在一年之内给印度以自治领的地位,否则国大党将再度实行反对法律的行动。到了1929年年底,英国仍迟迟不能履行国大党所要求的条件,因此,国大党才坚决地主张非完全独立不可。它订定明年1月30日为印度独立日。事实上,它授权甘地来决定反对法律的行动的时间和方法。

原来,制盐是殖民地政府的专利。因此,甘地才决定发起到海边,以非法取盐。这种运动的目标,象征印度的人民正式反抗政府的权威。

原来盐是全体人民最需要的东西,而盐税给穷人的负担未免太繁重。独立自由的运动既然在于照顾全国最穷的人民,所以这运动应该从反对缴纳盐税开始。

3月12日的黎明,甘地和他的79名志愿军,离开修道院,从事反对法律的运动。他们的目的地是吉拉布城(Jalapur)附近的海边的丹地村(Dandi)。就在这儿,甘地开始反抗制盐有关的法律。成千成万的男男女女,在一夜之间,蜂拥到修道院,以便接近甘地,得到一点精神上的鼓励。

那场面的热烈、伟大、惊心动魄,简直使人没法子形容。从人类心灵深处所发出的爱国热潮,汹涌澎湃,这无疑地将在印度独立运动史上,写下伟大的运动的伟大的开头。

甘地满脸堆着笑容,这表明他对于自己所追求的公正的目标,以及自己所发起的运动的成功,有莫大的信心。他以轻快的步伐,站在游行的队伍的前头,虽然就他的健康和年龄而论,他的步伐未免太快一点。

甘地手里拿着一枝长拐杖,整个队伍以非常有纪律的姿态,往前迈进。甘地身先士卒,这无形中给大家以极大的鼓励。游行的队伍,须经过十哩的长途,路旁人山人海,他们鹄立几个钟头,希望能够瞻仰伟大的领袖的风采。除了小孩和残废的人物外,差不多家家户户都有人出来参观这个长达两哩的行列,那些在街道两旁找不到适当的立足点的人,往往跑到屋顶或树上去看个痛快。在游行的过程中,“甘地胜利”的呼声,响彻云霄。

游行的队伍,经过一个乡村又一个乡村。在每个站里,甘地劝导人民采用纺车,注意乡村的公共卫生,给贱民以同胞一样的友爱。他鼓励他们参加他所主持的运动,以便打破政府所拥有的盐的专利权,因为这是达到独立的目标必经的途径。几百人志愿参加反对法律的运动,许多乡村的村长都辞掉他们的职务,直接参加这运动。

当甘地所领导的反对缴盐税运动如火如荼地展开的时候,他的被捕的日期也越来越接近。对于被捕这事情,他的心里早就有把握。他曾下令给各同志,假如他被捕,那么大家应由泰亚芝(Abbas Tyabjee)来领导。有人说:“甘地这次带领导历史性的游行,好像摩西领导犹太人出埃及一样,在他没有达到他的目的地之前,他誓不回头。”

甘地在他的同志的扶持下,亲自跑到海边去检盐。这样一来,他便算破坏盐法。奈都夫人(Mrs Sarojini Naidu)高呼甘地为“法律的破坏者”。当甘地和他的同志破坏盐法的时候,没有一个警察在场。

盐法被破坏了之后,甘地即刻在报纸上发表一篇声明。他说:“现在破坏盐法的技术和仪式已经完成,谁肯冒盐法的追究的危险的人,不妨在他所需要和最方便的地方制盐,我的训令是,工友们应该到处制盐,在他们知道什么地方可以制造干净的盐的时候,他们就应该积极制盐,同时,教导村民制盐,不过他们也应该告诉村民说,他们须冒被控诉的危险。”

甘地是个光明磊落的大人物,无论他做什么事情,他总要树立堂堂之阵,正正之旗,绝不肯偷偷摸摸地干一些不可告人的勾当。就这次反盐税运动而论,他所采取的办法仍是公开的。可惜当时不坐火车或汽车到海边去取盐,而是步行崎岖不平的乡村的道路去取盐,否则他的效果将更大。

手无寸铁的民众,现在面对警察的暴力。他们不怕被捕,但他们却尽力反抗他们所制造的盐被警察没收。警察包围孟买城的国大党总部,因为总部的天台曾有人正在煮盐。在场的民众不下六万人,其中已经有几百人被手铐或绳子绑住,准备送到监狱里边。当时担任国大党主席的尼赫鲁,就在违反盐法的罪名下,在阿拉哈巴城被捕,监禁六个月。整个印度都很热烈地开始纠察行动,对于出售洋酒和洋布的商店都予以监视。贵族家庭的主妇和女孩,现在也逃出了象牙之塔,积极参加救国运动了。

当群众反抗法律运动在全国展开的时候,甘地却很小心地避免参加活动。他在丹地和海边之间的芒果林里建筑一间临时性质的修道院,他坐镇里边,不过对于全国局势的发展却有密切的接触。在这期间,他和修道院里的一些男性的同志时常跑到乡村去教育人民,劝告他们不要再制造糖酒。

就在5月5五日的午夜,当许多男女同志静悄悄地在芒果林里的时候,突然有一位英国官员,一位英国警官和一位印度警官,手持手枪,来势汹汹地带了三十名荷枪实弹的印度警察闯进修道院来,两把强烈的探射灯的灯光照耀到各位同志的脸上。

那时,甘地才休息了两个钟头。他的半裸体的身躯,疲倦的四肢,正要从一边转到另一边,以便躲避强烈的灯光。突然间,“请你醒来”这个粗暴的声音传送他的耳鼓。他坐起来,看看周遭的警察,他马上知道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甘地问:“你们是来抓我吗?”

队长答:“是的,你的名字叫做甘地·穆汉达卡兰赞。”

甘地(从床上起身)说:“你可否等一会儿,让我刷刷牙,洗洗脸?”

英国警长(呆呆地看了手表)说:“你可以刷刷牙。”

当甘地正在洗脸的时候,修道院的钟声响了。所有同志都起身,围着警察的队伍。他们冲破警察的防卫线,想法和甘地接近。他们的炯炯的目光很坚定地凝视着他们的领袖。

甘地(还在刷牙)说:“队长先生,我可以知道我犯了什么罪名才会被捕?这是否根据印度刑法第一二四条甲项?”

队长说:“不,不是根据一二四条。我手里有逮捕状。”

经过一度问答后,甘地很失望地知道自己的被捕并不是根据刑法第一二四条甲项。无论如何,他的被捕已成为事实,所以他命令他的孩子替他整理铺盖,请他的秘书迪赛保管他的书包里的重要文件。最后,他请他们给他预备两架手纺机和棉条。

那时刚好午夜一时,周遭是漆黑一团。警长好像催命鬼一样,不断地催促甘地赶快动身。甘地站起来,双眼闭住,头部低垂。当卡尔(Khare)同志诵完经的时候,他便领导群众祈祷,连那三十名印度警察也没有例外。仅有两位英国官员呆呆地站住,手里拿了表,静听他们诵经祈祷。快乐的歌声净化了整个乡村,而洁净的白云却在人们的头上飘扬。

修道院的同志们,一个个跪在甘地的面前,很尊敬地摸着他的双脚,很亲爱地和他道别。

有一位少女摸着甘地的脚,问他是否有话吩咐他的夫人卡斯德巴?

甘地很温柔地拍着这位少女的脖子说:“不,我没有什么话吩咐。讲你告诉她说,她是个勇敢的女性。”

甘地从容不迫地让警察逮捕,他的两个书包和两件小铺盖也交给警察。在鸦雀无声的气氛下,甘地很镇定地走出大门,队长和警长站在他的左右边,他们的双眼仅注视着手表。警察们分乘三辆卡车,甘地另坐在一辆特别的卡车,他的沉思的目光不断地瞪着他的修道院和同志们。县长和警长也坐在甘地的卡车,这些车辆一下子就走光,仅剩夜幕笼罩着大地。

由卡车转上火车,火车上所有的旅客一见甘地,大家都异口同声地喊着“甘地胜利!”甘地所坐的车厢,窗帘低垂。到了十时三十分,他便拘留于潘那城的耶拉夫达中央监狱(Yeravda Central Jail, Poona)。

谈到反对缴盐税的游行示威,这充分表现甘地的伟大的精神已经深入民间。当甘地被捕后,奈杜夫人便负起领导的责任。她很诚恳地告诉群众说:“甘地的躯干虽被关在监狱里,不过他的精神仍和你们在一起。印度的尊严就掌握在你们的手里。无论在任何环境下,你们都不应该采用暴力。你们可以被打,但你们不应该反抗;你们甚至不应该举手来阻挡打击。”说完,掌声雷动。

但是,殖民地政府的警察们不管这一套。他们的身上带着手枪,手里拿着皮鞭和警棍。他们一见游行的队伍,即刻疯狂地大打出手。可是甘地的信徒们,果然严守非暴力的不合作的信条,他们被警察打得遍体鳞伤,全身都是血痕斑斑,但他们绝对不会还手。像这样坚忍镇定的信徒,在世界革命史上是不可多得。

接着,巴德尔(Patel)赶来。他坐在芒果树下说道:

“印度和英帝国妥协的一切希望永远消逝了。我可以了解一个政府,因为人民反抗法律,所以把他们拘留起来,并且责罚他们,但我不明白,一个自称为文明的国家,居然这样野蛮地残暴地对付非暴力的毫无抵抗的群众,像英国人今天早晨所干的那样。”

志士之血,革命之花。经过这次大屠杀之后,甘地所领导的独立自由运动将越来越成熟。从此以后,他们只有前进,绝不后退,全国上下,万众一心,静待独立的大日子的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