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梁启超正埋头写作《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之际,得闻夏曾佑逝世,作《亡友夏穗卿先生》,推其为“晚清思想界革命的先驱者”,亦是他“少年做学问最有力的一位导师”。

夏曾佑(1865—1924),字穗卿,号别士、碎佛。光绪进士。近代诗人、历史学家、学者。曾与谭嗣同、梁启超等提倡新学,参加维新运动。1896年在天津与严复等创办《国闻报》。1912年至1915年任北洋政府教育部社会教育司司长。1916年任京师图书馆馆长。除中国古代史外,他对佛学、今文经学、乾嘉考据学皆有精深的研究,善诗文。本书为其代表作。

1902年,夏曾佑应商务印书馆编译所所长张元济之约请编写该书。1904年以《最新中学中国历史教科书》为书名出版第一册,1906年出版第二、三册,内容从上古起至隋代止,共二卷,是一部未完成的著作。1933年,该书被列入“大学丛书”重新出版,更名为《中国古代史》。本书的长处,作者认为适合“讲堂之用”。他在该书《叙》中亦有此申明:“是必有一书焉,文简于古人,而理富于往籍,其足以供社会之需乎!今兹此编,即本是指……”作为中国第一部成名的新式历史教科书,这部书在当时的众多历史教本中是最好的。胡适读过该书后,“深佩夏先生之功力见地”。鲁迅亦称该书“简明”、“还好”。

此次出版,以商务印书馆1935年第三版为底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