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义勇军消灭了,接着便到来了一个伪军大反正的局面。所以桂王政府第三幕,是反正伪军的斗争。
伪军反正,最初发动于江西,以后在广东、广西、湖南等处,到处都有伪军反正,当此之时,长江以南,几乎又变成了大明的天下。
伪军为什么在这一时代反正呢?具体的史实指示出来,是清统治者对伪军将领开始压迫乃至凌辱的结果。金声桓、王得仁举江西反正的原因,便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南明野史》有云:
巡抚章于天至,遇诸将益倨。日从诸将索珍宝奇货。呼声桓曰金副总,得仁曰王把总。先此二人在外,固已自称都督,自文于偏裨。至是部曲亦骇。一日,章宴藩司,铺毡席地坐,声桓等于毡外。酒半,嬉笑视曰:“王得仁,汝欲反耶?”是日,得仁归,大愧其从骑。声桓亦失色,俯首亸鞭还帅府。[1]
像这样的侮辱,金声桓或可忍受,而“流贼”出身的王得仁便不能忍受了。所以不久便借追饷之事,大大地发泄了。据同书载:“丁亥七月,得仁提兵如建昌。章于天遣官票追其饷三十万。得仁大怒,捶案大呼曰:‘我,流贼也,大明崇祯皇帝为我逼死,汝不知耶?语汝官,无饷可得,杠则有之。’声如嘶吼,目睛皆出,杖其差官三十杠,曰:‘寄章于天,此三十万饷银也。’”
侮辱尚不仅此,据《永历实录》所载,有如次难堪之事:
董御史(成学)者按江西,得仁櫜鞬庭参,不为起,又索其歌妓。得仁未及遣,董御史怒骂曰:“不闻大清有借妻例耶?吾行索得仁妻侍寝,何况歌妓!”
像这样的事情,如果在“淫奸献妾”的南明士大夫钱谦益看来,正是“不甚荣幸之至”;然而在起“群盗”的王得仁听到,便按剑而起曰:“王杂毛作贼二十年,然自知有男女之别,安能一日随犬豕求活耶!”于是遂举兵杀清总督以下诸官,于永历二年二月,拥金声桓反正于南昌,举江西附于桂王。
江西反正,则深入广东之李成栋的伪军,受到了压迫,加以其养子元胤涕泣陈大义,李成栋遂有反正之意。这里又有一个插曲,据《永历实录》云:“(成栋)有妾,故松江院妓也。揣知之,劝成栋尤力,成栋不语而叹。妾曰:‘公如能举大义者,妾请先死尊前,以成君子之志。’遽拔刀自刎,成栋益感愤。”[2]于是逮广东总督佟养甲,反正于广州,举广东附于桂王。
广东反正后,广西的伪军更受威胁,因而耿献忠遂被迫反正于梧州,而广西遂无敌踪。
反正的浪涛,不久就波及湖南。同年八月,陈友龙反正于黎平、靖州,并收复沅州、黔阳、平溪、清浪、镇远、子、武冈、宝庆,不到一月,收复二十余城,湖南的局面为之一变。
由于江西、广东的反正,深入湘、桂边境之孔有德的伪军不能不作战略上的撤退。《明纪》云:“金声桓、李成栋之反也,大清兵在湖南者姑退。”[3]当清兵撤退之时,刘季矿的人民义勇军又收复了湘、赣边境六七县。同时,何腾蛟收复了全州、东安、永州、湘潭。曹志建收复了道州、郴州。马进忠收复了常德。李赤心、高必正的“忠贞营”也由巴东趋湖南,由常德、宁乡,进围长沙,东复攸、澧。是时,湖南的敌军,几乎肃清。
不约而同,在同一时候,姜瑰反正于大同,郑成功攻占福建沿海州县,王祥克复川南一带。
由于反正军声势的浩大,武汉也动摇了。《永历实录》云:“声桓复遣客至武昌,劝清总督罗锦绣降。时孔有德还师去楚未远,锦绣以为疑,然已密遣优人具冠带袍笏矣。”[4]
这的确是一个意外的好转。在这种好转的局势之下,桂王政府的紧急任务,应该是怎样调度这些反正的伪军,使之打成一片,以准备迎击必然到来之清军的反攻;应该是号召更多的伪军反正,以争取局势之更进一步的发展。但是不幸这一意外的胜利,竟冲昏了桂王政府中衮衮诸公的头脑,他们不此之图,而以为天下从此可以垂手而得,于是以前溃散了的文武百官,又一变而为扈跸大臣,由南宁迁回肇庆。他们在肇庆大开庆祝会,卿公台省纵酒征歌,官署军营巨烛辉煌,昏天黑地,几不知尚有清兵。
在这种狂欢的情形之下,政府当局对于如何援应江西的反正军,追击退却中的敌人,以及一切稳定胜利的设施,都不会感到兴趣。他们最热心的,是分党分派,争夺政权。于是吴党、楚党闹得乌烟瘴气。《明纪》云:
朝臣复分吴、楚两党,主吴者,朱天麟、堵胤锡……皆内结马吉翔外结陈邦傅。主楚者,都御使袁彭年、给事中丁时魁……皆外结瞿式耜,内结锦衣指挥使李元胤……王知群臣水火甚,令盟于太庙,然党益固不能解。[5]
像这样的情形,自然使得反正的将领失望。《永历实录》记李成栋之语曰:“成栋叹曰:‘吾初归附,礼当以元旦诣阙贺正旦。此行也,誓死岭北,愿见上一决,因与公卿议善后计,及请催楚师出郴、赣间相应援。乃群小汹汹如此,吾不能剖心出血,坐受无君之谤,徒以血肉,付岭表耳。’除夕,泊三水,驰疏称警报迫,不得入朝,望阙大恸,溯清远去。曰:‘吾不及更下此峡矣。’”[6]
当桂王政府昏迷于局势好转之时,而清政府却对正这一变局,立即执行其紧急的处置。他分遣谭泰攻江西,尚可喜、耿继茂攻广东,孔有德攻湘、桂,济哈尔朗攻湘西,而另遣多尔衮征大同,金励、刘之源、陈锦、田雄等攻闽、浙。在这样一个有计划的反攻之中,所有的反正军全被扫荡,而江西、湖南、广东复为清兵所有。孔有德的伪军并于永历四年十一月,攻陷了桂林,瞿式耜死之。同时,尚可喜的伪军也在叛将陈邦傅的迎降之中占领了梧州,清兵又深入广西了。
好转的局面,变成了大梦一场。当此之时,桂王政府中的衮衮诸公,既没有征歌纵酒的雅兴,也没吴党、楚党的纷争了,他们仓皇由肇庆撤退,溯西江而上,逃到南宁。可是不久清朝的大军又在陈邦傅的向导之下,由梧州、柳州而疾趋南宁。南宁势在必失,于是桂王又不能不于五年六月由南宁向安南逃亡。从此以后,百官溃散,桂王遂栖迟于山谷之间。《也是录》的作者为之慨曰:
成栋之师既覆,腾蛟之功不成。翠华奔播于岩疆,黄屋飘零于瘴雨。无斟之余烬可燃,无朔方之义(兵)可召,无海岛之战舰可航,帝至是虽有大可为之才,亦英雄无用武之地矣。
注释:
[1]三馀氏:《南明野史》卷下,第18页。
[2]以上分别见王夫之:《永历实录》卷十一,第3、4页。
[3]《明纪》,第15页。
[4]王夫之:《永历实录》卷十一,第1页。
[5]《明纪》,第17页。
[6]王夫之:《永历实录》卷十一,第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