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聚贤(1889年3月—1989年11月16日),山西万荣县北吴村(旧属万泉县)人,又名双考,字怀彬,号卫大法师。七岁入私塾,后就读于万泉县立高小,并兼任小学教师,毕业后考入运城省立第二师范。1920年考入太原山西商专。自费出版《一得录》、《春秋战国时代之经济》,毕业后考入清华大学研究院,师从著名学者王国维,梁启超。毕业后回山西,在太原与朋友创办兴贤大学,自任学监。1927年任国民大学科员,同时任南京政府教育部编审,1930年兼南京古物保存所所长。主持栖霞山和万泉等地的考古工作,多有新的发现,被北平师范大学研究院聘为研究员。1932年任上海暨南大学教授,1934年任上海中国公学商学系主任,兼持志大学教授。1935年任中央银行研究处专员兼协纂,1936年被派回山西调查研究山西票号。同时还和蔡元培、于右任、叶恭绰、吴稚晖组织吴越史研究会,担任会长。抗日战争开始后,去重庆改任中央银行秘书处秘书,同时组织“说文学社”,出版《说文月刊》。1949年赴台湾。1950年离台赴香港,曾任香港大学东方文化研究院研究员。二十年中先后在珠海学院,光华书院,联合书院,华宝书院任教授。1975年又赴台,任台湾辅仁大学教授,1989年11月16日卫聚贤于新竹逝世,享年90岁。
卫聚贤作为一位著名学家,著作等身,成就斐然。他对语言文字学的贡献,主要是组织说文学社,创办《说文月刊》,对抗日战争期间大后方语言文字的研究,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他本人对古文字的研究也多有建树。主要论著有:楚辞研究(吴越史地研究会1938) /帮、江湖话 (自费印刷) /文字学 (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出版公司1947)/么些文字典(自费印刷) /古文字源 (自费印刷) /识字与作文 (自费印刷) /评林语堂先生《左传真伪与古方言 (新月1卷7期,1928)/学术通讯(关于古文法)(语历所周刊5集,52、53、54、59、60期,1928) /字典的编纂计划 (说文月刊1卷1期—9期,1939)/瘪三考(说文月刊1卷9期,1939) /秦汉时代发现甲骨文说 (说文月刊1卷4期,1939)/吴越释名 (说文月刊1卷8期,1939) /数目字(说文月刊3卷12期,1944) /繁象文字(中央月刊8卷11期,1976年9月)/由复音语变为单音语例(台湾辅仁大学《人文学报》6期,1977年6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