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吉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佟冬同志邀我去该院讲《公羊春秋》。他说,吴承仕先生曾经说过,清末,满朝满野讲《公羊》,因而促进了变法维新运动,当时虽然变法不成,但《公羊》的精神未泯,所以我答应了邀请而说《公羊》大一统义。当时,在座者有张璇如、蒋秀松、郭建文等同志。今春,璇如等三同志来访,重谈《公羊》,约我写《大一统与儒家思想》,应之,遂有此作。

大一统义倡自《公羊》,汉末何休发扬光大之,千百年来此义深入人心,变成我国民族间之凝聚力,都是炎黄子孙,华夏文明,始终应当一统。魏晋以后,政权分崩,实不一统,但任何一族之当道者,都以一统为己任而以炎黄之后自负。十六国时代,后赵石勒本羯人,当他意欲移都洛阳而飨酒,谓徐光曰:“朕方自古开基何等主也?”对曰:“陛下神武,筹略迈于高皇,雄艺卓荦,超绝魏祖,自三王以来,无可比也,其轩辕之亚乎?”勒笑曰:“人岂不自知,卿言亦以太过。朕若逢高皇,当北面而事之,与韩彭竞鞭而争先耳。朕遇光武,当并驱于中原,未知鹿死谁手!……朕当在二刘之间耳,轩辕岂非拟乎!”(《晋书》载记第四石勒)石勒属于当时之少数民族,臣下乃比之于华夏轩辕,而自处于二刘之间,逐鹿中原以统一天下。无任何氏族隔阂,都是大一统之负荷者。后来宋人欧阳修、朱熹等先哲,又倡正统说,以补大一统说之不足。

近来陈桥驿教授在《郦道元生平考》一文中也曾经指出,在“《水经注》这部巨著中,却相当充分地反映了作者的思想观点,从全书来看,他最主要的思想,即是前已述及的南北统一,恢复一个版图广大的中华帝国的愿望”。这说明了大一统思想之深入人心,变作无比的精神力量。陈教授又曾说:“在《水经注》以前的一切地理著作中描写祖国各地的自然风景的,实在凤毛麟角,但郦道元却在这方面如此殚精竭力,逾格重视,这只能说明他如何地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一个生来就从未见到过统一祖国的人,而却要从历史上一个伟大王朝的疆域作为他的写作范围,这也只能说明他是如何向往着一个统一的祖国。在南北朝这样一个国家分裂,山河破碎,战争频仍,人民流离的时代里,但郦道元却能写出这样一部把当时这个支离破碎的国家融合成一体的巨著,而又以如此美好的描述,歌颂祖国各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由此可以说明,《水经注》是一部伟大的爱国主义著作,而郦道元则是一位值得崇敬的爱国主义者。”(《郦道元生平考》见《地理学报》43卷3期)

陈桥驿教授称赞郦道元是一位值得崇敬的爱国主义者,因为他是一位祖国统一的向往者。我们钦佩桥驿教授的卓识,同时也认识到,即使在中国分崩离析的时代,无论朝野,这统一的思想始终浸润在人们的心间。

杨向奎

1988年12月5日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