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为天君,神明出焉。众人以物为君,以身为臣,以心为使令,故终身役役而不知我之何存。圣人以心为君,以身为城,以五官为臣,故外欲不入谓之关,内欲不出谓之扃,终身泰然而不知物之可营,未有天君不居其所而能基道凝道者也。

①指何晏、王弼的“贵无论”,援道入儒。

②指阮籍、嵇康等人的“越名教而任自然”之说。③选自《魏源集上》,中华书局1983年版,18—19页。

豪放之心,非道之所凝,凝道者其必基于宁静乎!泰宇宁只,天光发启;“虚室生白,吉祥止止。”神不守舍,物乃为菑;敬除其舍,道将自来。内逾外蛊,亟键其户;忠信甲胄,礼义〔干〕橹。《诗》曰:“瑟兮侧兮,赫兮(喧)〔咺〕兮。”

暑极不生暑而生寒,寒极不生寒而生暑。屈之甚者信必烈,伏之久者飞必决。故不如意之事,如意之所伏也;快意之事,忤意之所乘也。众所福,君子不福,不福其祸中之福也;众所利,君子不利,不利其害中之利也。消与长聚门,祸与福同根。岂惟世事物理有然哉?学问之道,其得之不难者,失之必易;惟艰难以得之者,斯能兢业以守之。《诗》曰:“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松栋云牖,不能乐尧、舜之忧,痌痛忘富贵也;在陈畏匡,不能忧仲尼①之乐,道义胜颠沛也。故圣人之道,不在豪放高远,而在枯槁寂寞之中。《易》曰“云上于天,需,君子以饮食(燕)〔宴〕乐”,此惟怀德未施之君子,韫雨为云者能之。不然,岂含哺之民,皆东海、北海就养之老;酒荒之士,皆南阳、东山抱膝之吟乎?耕苍莽之野,钓寂寞之滨,而乐尧、舜之道焉,故可以达,可以穷,可以夷狄患难。故颜回、禹、稷同道。《诗》曰:“泌之洋洋,可以乐饥”,先忧后乐之谓也。

①即孔子。

不乱离,不知太平之难;不疾痛,不知无病之福;故君子于安思危,于治忧乱。望华朊,斯享有余若不足;念冻馁,斯享不足若有余;故世人处富如贫,君子处贫如富。与人之取,则天下无竞人,取人之舍,斯天下无困境;故君子辟丰如辟患,得歉如得福。《诗》曰:“温温恭人,如集于木;惴惴小心,如临于谷。”

“天下雷行,物与无妄。”迅雷风烈,有一人不肃然者乎,有一念敢忘萌者乎?即无良之人,有不恐惧修省者乎?诚莫诚于斯,敬莫敬于斯矣。常人之情,动忍于安乐时者十之一,动忍于忧惧时者十之九。人心能常如洊雷震罅之时,何患不与天合一?《诗》曰:“敬天之怒,无敢戏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