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雅》言文王之伐密也,先之曰“无然畔援,无然歆羡,诞先登于岸”;述文王之伐崇也,先之曰“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不长夏以革,不识不知,顺帝之则”。乌乎!事功纯乎道德,有若是哉!礼乐兵刑出于喜怒哀乐,赐予其宫室,亦犹庆赏于国也;忿怒其臣妾,亦犹用刑罚于万民也;夫然后可以修大刑而奉天之命,夫然后可以一怒而安天下之民。武王、周公继志述事,((绵诗))〔《大明》〕颂牧野之役曰:“上帝临女,毋贰尔心。”“天命有德,五服五章哉!天讨有罪,五刑五用哉!”成、周之征诛,犹之唐、虞之命讨也,事功之迹俱化矣。

君子读《二雅》至厉、宣、幽、平之际,读《国风》至《二南》、《》之《许》,喟然曰:《六经》其皆圣人忧患之书乎!“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治久习安,安生乐,乐生乱;乱久习患,患生忧,忧生治。《洪范》贵不列于五福,崇高者忧劳之地,非安享之地也。康庄之仁我也,不如太行。故真人之养生,圣人之养性,帝王之祈天永命,皆忧惧以为本焉。真人逆精以反气,圣人逆情以复性,帝王逆气运以拨乱反治。逆则生,顺则夭矣;逆则圣,顺则狂矣。草木不霜雪,则生意不固;人不忧患,则智慧不成。大哉《易》之为逆数乎!

①选自《魏源集上》中华书局1983年版,38—42页。

五行不顺生,相克乃相成乎!鱼逆水则鳞不赪,禽逆风则毛不横。《诗》曰:“譬彼舟流,不知所届。心之忧矣,不遑假寐。”顺流之可畏也如是夫!

人主修德之难也,倍于士庶乎!奸声在堂,谀舌在旁,曼靡在床,醴在觞,娱兽在场,所以蛊我心者,四面伺之,虽有忧勤聪智之君,不能无一罅之间也。天下之责望主德也,亦倍于士庶乎!高明之瞰者千计,中泽之嗷者亿计,敌国肘腋之环伺者万计,无一瑕玷而可匿也,无一体用而可缺也。守专城之材,不可以相,长千夫之勇,不可以将;一将一相之任,不可以君四海;况于乃逸、乃谚、既诞,以天位为敖乐者乎?《卷阿》之寺,言“俾尔〔弥〕尔性”者三,言履天位之君子,非性与天合,德足配天,即不足主百神而纲四方也。知此而不战战兢兢于上者,非人情也。《诗》曰:“天难谌斯,不易维王。”

一围之木持千钧之厦,五寸之键而制阁开者,所居要也。大匠不斫,大庖不豆,大勇不斗,大政不险。天下大器也,君相大官也。处大官者,不欲小察,不欲小智,不矜小艺,据其要,制其总,若摄气母于北斗之枢,以万物有余矣。王者之道犹龙首,高居而远望,深视而审听,示其形,忳其情,若天之高不可极也,若渊之深不可测也。赏罚于众人所及见,而所不及见者潜化焉;端默于众人所不加意,而人所加意者莫遁焉。彼铺张于条教号令之末,矜诩于发奸摘覆之神,曷足语知道?

①《诗·大雅》篇名。内容讲的是召康公劝戒成王要求贤用吉士。

 《诗》曰:“之子于征,有闻无声。”

《诗》言“岂弟君子”者十有八,说者曰:“岂弟,乐易也。”“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大哉岂弟之为德乎!世言王道无近功,此不知王道之言也。知者知之,愚者不知,不可以教民;巧者能之,拙者不能,不可以治民。非令下如流水之原,不可为善政;非立效如时雨之降,不可以为圣功;谓王道无近功者,未得其要也。主好要则百事详,主好详则百事荒。知岂弟不岂弟之分,则知王伯矣;知岂弟不岂弟之分,则知君子小人矣。后世人主之岂弟者,其汉文帝、宋仁宗乎!反乎岂弟者,其汉武帝之桑弘〔羊]、宋神宗之安石乎!《诗》曰:“谁能烹鱼?溉之釜鬵。”言烹鱼烦则碎,治民烦则乱,是以治大国若烹小鲜。

邓析①、子产②,同一竹刑也,邓析受诛而郑人不怜,子产则遗爱众母,兴歌谁嗣;商君③、诸葛,同一严法也,商君车裂而秦人不怜,武侯则巷祭路哭,白帽成俗。《诗》曰:“岂弟君子,民之父母。”岂弟之反为苦难,邓析、商君之谓也;岂以强教之,弟以说安之,子产、武侯之谓也。

秦汤方燠,九州为炉,故汉初曹参、盖公沐之清风而清静以治。若乃席丰履豫,泰久包荒,万几丛脞于上,百慝养痈于下,乃不厉精图治以使民无事,而但以清谭清静为无事,有不转多事者乎?

①春秋时郑国人。曾任郑国大夫。制作《竹刑》。

②即公孙侨、公孙成子。春秋时郑国政治家。曾把“刑书”铸在鼎上公布。

③即商鞅,战国时卫国人。为秦孝公所用,实行法变。孝公死,他被诬,车裂而死.

皇春帝夏,王秋伯冬,气化日禅,虽牺、黄复生,不能返于太古之淳。是以尧步、舜趋、禹驰、汤骤,世愈降则愈劳。况欲以过门不入、日昃不食之世,反诸标枝野鹿,其不为西晋者几希?《诗》曰:“民莫不逸,我独不敢休!”是以夙夜匪懈,山甫之佐中兴;夙兴夜寐,卫武之相王室。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其文、武、成、康之盛乎!“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其周室之东乎①!文王有《二南》而歌颂始拱把矣,成王有《雅》、《颂》而歌颂始寻丈矣;至康王而颂声寝,珮玉有晏起之刺,《伐木》有鸟鸣之刺;宣王中兴而《沔水》、《鹤鸣》、《庭燎》、《祈父》、《白驹》、《黄鸟》,刺许半于变《雅》。何许人之责备贤辟若此哉?汉武建元之盛,未闻其再建元也,唐玄开元之盛,未闻其再开元也。《乾》六爻不言吉而悔亢,《泰》六爻不言泰而忧陂,《丰》之象曰:“勿忧宜日中。”盈虚消息,天地四时鬼神不能违,而况于人乎?汉文帝日谨一日以考终为幸,光武日谨一日以十年为远,三代既往,圣贤兢业之心,惟二君有焉。文帝拊髀颇、牧②,而以李广③、周亚夫④贻之景、武;

①指周之衰落。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西周结束,东周开始。

②指战国时赵将李牧、廉颇。

③西汉名将。景帝、武帝时,抗击匈奴卓有成效,使其数年不敢骚扰,被称为飞将军,

④西汉名将,守细柳。景帝时,平定吴楚七国之乱。

光武闭关拒质,甘以西域付之荒外;二君岂真不能戡匈奴者哉,岂真无雄才大略者哉?功业之心,不胜其爱民之心也;才智自雄之心,不胜其持盈忧盛之心也。《颂》声寝于康王,《二雅》变于宣王,其道德之终,而功业才智之竭乎!故不明四始、五际之义,不可以读《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