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之活人,方也;杀人,亦方也。人君治天下,法也;害天下,亦法也。不难于得方而难得用方之医,不难于立法而难得行法之人。青苗之法,韩琦、程伯子所部必不至厉民④;周家彻法,阳货③、荣夷公行之,断无不为暴。弓矢,中之具也,而非所以中也;法令,治之具也,而非所以治也。

①见《诗·小雅·小弁》。“掎”通“倚”,本句是说,伐木时怕木倒而掎之,明掩其巅。喻取事物之所长。

②“抛”:意为顺着木材的纹理剖析。本句意为:伐薪应随其纹理,喻避其锋芒,顺其自然。

③选自《魏源集上》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5—47页。④北宋王安石行青苗之法,招致韩琦等人强烈反对。⑤一作阳虎。春秋后期季孙氏的家臣。

⑥周厉王时大臣,帮助厉王实行“专利”引起国人反抗。

买公田省饷之策,出于叶适,而贾似道行之,遂以亡国①。是以《郡县》、《生员》二论,顾亭林之少作,《日知录》成而自删之;《限田》三篇,魏叔子三年而后成,友朋诘难而卒毁之。君子不轻为变法之议,而惟去法外之弊,弊去而法仍复其初矣。不汲汲求立法,而惟求用法之人,得其人自能立法矣。《诗》日:“不失其弛,舍矢如破。”

山居难与论舟行之险,泽居难与论梯陟之艰。处富不可与论贫,处暇不可与虑猝,处亨不可与言困,处平世不可与论患难。况立乎后世以指往古,所闻异词,所传闻又异词。曾不设身以处地,不平心以衡其轻重,而徒以事后之成败谳局中之当否,古人其如汝何哉?郅都、宁成②,古之酷吏也;胡寅父子,世之酷儒也。《诗》曰:“他人有心,予(揣)〔忖〕度之。”又曰:“伐柯伐柯,其则不远。”《诗》之忠恕也如是夫!

同俭也,或以之养廉,或以之济贫;同礼也,或以之将孙,或以之济争;同一下人也,出自富贵,人以为谦;出自贫贱,人以为谄。辟谷与市田宅不同,同归于免祸之智;闭户与坐怀不同,同归于暗昧之清。狂者东走,逐狂者亦东走;溺者入水,捄溺者亦入水。或吹火而然,或吹火而灭,所以吹者异也。故以迹观人,则不足以知人;以迹师古,则不足以希古。《诗》曰:“唐棣之华,翩其反而。”

①叶、贾皆为南宋大臣。贾为理宗贾妃之弟,执掌朝政多年。推行公田法,加深了社会矛盾。

②二人皆为西汉景帝时大臣。郅都执法严峻,被贵戚、列侯称为“苍鹰”。宁成、也执法严峻,为宗室、豪强所畏。

秦以尽坏古制败,莽以动袭古制败,何其异轨而同归邪?秦之暴,不封建亡,即封建亦亡,两晋八王之事①可见已;莽之悖,复井田亡,不复井田亦亡,隋炀、朱梁之辙是矣。《诗》曰:“枝叶未有害,本实先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