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主与忠信道德之士处,若服兰芍然,久而不知其芳也;若食五谷然,久而不觉其益也。彼其所益者在本原,非枝叶之末也;天下阴被其赐,而史臣莫书其功。故宣王在内之臣曰张仲孝友,而萧望之谓张敞材轻非师傅之器。《诗》曰:“有冯有翼,有孝有德。”

国家之赖贤才也,功莫大于成君德,而立政次之:故有内匡,有外匡。与离娄同楫罔不济,与师冕同辙罔不蹶;成王与周公同居,故成玉化而为周公;管、蔡②与禄父同居,故管、蔡化而为禄父;此内匡之益也。得一后夔,天下无难正之五音;得一伯乐。天下无难驭之良马;得一颇、牧③,天下无难御之外侮;此外匡之益也。国以一人兴,以一人亡。亡国之主,莫不忠其所亲而贤其所任,夫孰知其究安极哉!《诗》曰:“尹氏大师,维周之氐④,四方是维,天子是毗。”

星非能自高也,引而高之者天也;物非能自浮也,载而浮之者水也;

①选自《魏源集上》中华书局1983年版,55—57页。

②指管叔、蔡叔,同是周武王之弟。

③指廉颇、李牧。前者为战国时赵国名将;后者为战国末年赵国名将,长期守卫赵国北方、很得军心,打败东胡、林胡、匈奴。

④出自《诗·小雅·节南山》,赞美伊尹为周雉之支柱。

臣非能自遇也,引而进之者君也。天下奇士不常有,而天下之明君不世出。故天之降才也,千夫而一人;才之遇主也,千载而一君。然微扬侧陋之尧,则雷泽之渔父耳;微梦良弼之高宗,则筑岩之胥靡耳。世非无爨桐之患而患无蔡邕,世非无牛铎之患而患无张华。自古及今,遗逸之贤,十倍于遇主之贤,则奇才之难得,又不如明君之难得也。故与其臣求君,不如君求臣。箕子、膠鬲盈朝,而不能使商辛为高宗;家父、凡伯盈朝,而不能使幽王为周宣。《诗》曰:“念彼共人,涕零如雨。”

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倾厦非一木之支也,决河非捧土之障也。一萧何而助之者良、平、信、越①,一邓禹②而助之者二十七将,一玄龄③而助之者十七学士,马曳轮也;羽、飞死,法正、庞士元死,而孔明自将以出祁山,身曳轮也。哀哉!《诗》曰:“终其永怀,又窘阴雨。其车既载,乃弃尔辅,载输尔载,将伯助予。”

博弈之交不日,饮食之交不月,势利之交不年,意气声名之交不世,惟道义之交万古如一堂也,四海如一室也。爵禄羁之者可臣,金帛啗之者可役,饮食乾之者可畜;壮士不可饮食致也,豪杰不可金帛致也,君子不可好爵(糜)〔靡〕也。是以朋友君臣,以类相亲;舜有羶行,取人以身。

①萧何,汉初丞相。在西汉建立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良、即张良;平,陈平;信,韩信;越,彭越。四人皆刘邦手下大将。

②东汉大臣。初从刘秀起兵。东汉建立后,任大司徒,封侯,后改封高密侯。③即房玄龄,唐初大臣。参与玄武门之变,助李世民得帝位,历任中书令、尚书左仆射,监修国史。他长期执政,为唐太宗的重要助手。

《诗》曰:“敝笱在梁①,其鱼鲂鳏。”“白驹空谷,生刍一束。”

天下小人不可尽诛,小人之有才者尤不能不用,但止可驱策于边疆而不可用于腹心密勿之地。故《易》言“内君子而外小人”也。寇莱公②、赵汝愚、于忠肃,再造之功,得主之专,皆千载一时。使寇公留王钦若于方面,何至进城下孤注之谗!赵公予侘胄一节钺,何至酿内批党禁之祸!于公出石亨于九边,何至生中夜夺门之变③!置虎狼于肘腋,谁之过与?乌乎!贤人而得主,旷世难逢,有鱼水之遇,有逐小人之权,而反为小人倒持阿柄,使善治败于垂成,奇勋翻为祸首,讵不惜哉!周之皇父,汉之上官桀,唐之李勣,元末之伯颜,皆边塞将材而不可秉钧当轴,则又君上用人之鉴也。《诗》曰:“赳赳武夫,公侯干城。”末章曰:“赳赳武夫,公侯腹心。”干城之武夫,不可为腹心明矣,矧并不可干城者而腹心之乎?

①出自《诗·齐风·敞笱》,笱:指坏了的鱼网。

②即寇准。北宋政治家、景德元年辽大举进犯,他任宰相,力主抗辽,反对王饮若南迁建议。后被王排挤,罢相。

③于公即于谦,土木之变时,任明兵部尚书。英宗被掳,他与部下石亨等拥立英宗帝即景帝。石亨受封为镇朔大将军,1457年勾结宦官发动政变迎英宗复位,杀害于谦,史称夺门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