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宦知州、知县、州学正、教谕、训导、州同知、县丞、州判、主簿、县尉、典史、巡检、镇将、正千户、副千户、百户
知州
元
完颜璹 守永新,下车首询民瘼,咨吏弊,刬荒剔蠹,期月政化大行。修葺学宫,作新士类。会以忧行,士庶涕泣,攀慕不忍其去。万历志。
李春 字孟元,桂阳人。政暇力学不倦,治崇大体,风俗多所激励。不三载卒于官,民咸恸焉。万历志。
按,万历志传有“首立谭烈妇祠”语。考,曹裕《谭贞烈碑》及乌斯道《谭节妇记》,祠实创自乌公,元时止立碑,未有祠也。删之。
赵大讷 字默之,东阳人。锄豪刬蠹,建学造士。不数月,百废兴举,治教大行。致仕归,士民思之。万历志。
明
田盛 字秀实。廉介,有智略。民经兵革,逃移靡复,盛多方循拊,归者咸获安堵。视学校颓圮,与守御千户俞茂协谋,重建殿庑,门堂一新。又割俸置祭器,毖祀秩修。其重学兴教,有可称云。万历志。
知县
刘宋
应生 为永新令。晋安王子勋反,生赴难死。太宗诏曰:“永新令应生、新建令库延宝等,违逆识顺,同被诛灭。言念既往,宜在追荣,可赠生奉朝请。”采《宋书·邓琬传》补。
唐
贺凭 会稽人,集贤学士知章后。会昌四年以著作郎来任,有惠政。秩满当去,邑民遮留之,遂家焉。万历志。
南唐
董衢 酸枣人。第进士,乾德初,以评事来任。时同第六人分宰列邑,各持名节相激励,治声载一郡。性稍近酒,然不以妨政,好汲引后进。任满,百姓攀留不得行,官至殿中丞。万历志。
按,董衢,旧志传列于宋。考乾德间南唐犹未属宋,故改入南唐。
李元清 濠州人,徙金陵。矫捷善走,常独密入梁宋,伺周人情状。开宝中,后主以吉州永新与潭衡接境,因命元清为永新制置使,每数月一托疾,微服入潭部,敌动息皆知之,累年边障晏然。先是,民苦夏税准见缗,元清奏请纳帛一匹折钱一千,着为令常,以便宜科率,民无怨望。总诸科物十余万,数漕运入金陵以济国用。国亡,元清誓不更仕。宋以故官召之,伪称失明。召验,至挥刃及颈,目不为瞬,乃放归濠州,卒。参马令、陆游《南唐》二书,万历志。
陈省躬 南城人。射策,拜永新令,明察有断,部民交讼,曲直立分。时郴衡盗入境,防戍兵多为所杀,省躬给府缗市棺瘗之。郡符下让其专,省躬驳覆云:“开官库,使官缗,买棺木,葬官军,何过之有?”守竟不能难。参《通志》、万历志。
按,《宋史·陈彭年传》云:“陈彭年,字永年,抚州南城人。父省躬,鹿邑令。”据此,则陈省躬为南唐时人,非三国时人明矣。或疑彭年本传只言省躬为鹿邑令,不言永新。然按本传又云:“彭年年十三,著《皇纲纶》万余言,为江右名辈所赏。唐主李煜闻之,召入宫,令子仲宣与之遊。金陵平,彭年师事徐铉为文然。”则省躬或于南唐时作永新令,至南唐既平,入宋为鹿邑令,亦未可知。
宋
史应用 莱芜人。始至,即以前宰诸治政条目署大门外,一邑肃然畏惕,政以通行无挠。万历志。
张岐 建阳进士,治狱明允,吏不敢欺。民有积逋税至千余缗者,岐以次代补输之,并免系累,人诵其德。后迁秘书丞。万历志。
元绛 字厚之,钱塘人。旧志误作河南人。登第,调江宁推官,摄上元令,范仲淹表其才。知县事,崇儒术,善诗文。有豪民龙聿诱少年周整饮博,以技胜之,计其资,折取上腴田,立券。久而整母知之,讼于县。县索券为证,则母手印存,弗受。又讼于州使者,击登闻鼓,皆不得直。绛至,母又来诉。绛视券,呼谓聿曰:“券年月居印上,是必得整母他牍尾印,而撰伪券续之耳。”聿骇谢,即日归整田。参《宋史》本传、《通志》、万历志。
侯彭老 字思孺,衡山人。由司门郎谪知邑事,政绩彰闻,前后罕俪,复召入为刑部郎中。初,彭老在官,遇大旱,祷雨得应,邑人咸喜。侯老作亭识之,名曰“聚喜”。比去,民思其遗爱,作亭以望其来,名曰“候仙”。参万历志。
李先 字渊宗,临颍人。登进士,为虔州推官,摄吉州永新令。两州俗尚讼,先为辨枉直,皆得其平。历知信、抚二州,南安军。采《宏简录·宋李兑传》补。
郭奉世 字少冯,新淦进士。泰和民苦令虐,诉大吏,愿得奉世更治其邑漕,檄许之。而永新民交争辩,弗肯从。奉世乃即两县界,税车佛舍兼理焉。万历志。
周颖 建炎初来任,惠爱浃民,庭无稽讼。绍兴初,召为吏部员外郎。万历志。
赵不愆 字无咎,由左承事郎知县事。先是,邑经兵乱,井市为墟。不愆首建县署,次修学宫,百废咸举,诸司以闻,诏再任。累官至礼部郎中。万历志。
牛宏 绍兴进士。廉以律己,惠以裕民,尤注意庠校事。秩满,迁秘书丞。万历志。
张象先 字绍祖,浚仪人。奏行经界法,恪谨不懈,始终如一日,民爱戴之。永新赋有定制,象先之力也。万历志。
周嗣武 字功父,浦城人。旧志“官师”条注建阳人。以荫补登仕郎,授邑令。时邑豪姓与吏通狎,每啖宰,以相墨染久,因为所持。嗣武痛惩其奸,豪姓慑服。岁歉,有不逞者聚众谋劫邑。邑人奔告,愿先期避之。嗣武不可,乃白郡,急请兵为备,下令劝民,赈粟平粜,盗遂解。仕终侍郎。万历志。
邵朴 字古民,晋州人,由左承事郎差知县事。持行端谨,辨狱精明。以忧去。累官正郎。万历志。
黄希 字梦得,临川人。摘山寇起,邑罹其毒。民告多盗,不问。一日,尽呼掫者图之,咸服其罪,盖警盗者即盗也。吏忿,抱文书立庭下不去。希问之,吏曰故府文书若干,寇退,今亡若干。希笑曰:“书不亡也。三日不得,必论如律。”果尽得亡书。期月,民大悦服。建春风堂于治后,日吟咏其间,事不扰而政大行。参万历志、杨诚斋《春风堂记》。
柴必胜 钱塘人,由左司直郎差知县事。修学校及县图经文学,政绩著闻一时。参万历志、《禾川书》。
张洽 字元德,清江人,嘉定进士,由袁州司理参军知县事。先是,县治罹寇灾,洽建修厅署、廊庑、门狱,规制一新,毫厘无取于民。有狱吏受赇,乘间讯囚使诬服。洽大怒,亟执付狱,白郡黥之。湖南酃寇作乱,与县接壤,民大恐。洽单车往,延见隅官,访利害而犒之,因行安福境,结约土豪,得其欢心。未几,南安舒寇将犯境,闻有备乃去。以江东提举常平荐,通判池州。参《宋史》本传、万历志。
陈涤 字洗心,零陵人,由通直郎知县事。秉性刚直,听讼明决,士民颂服。万历志。
梅玘旧志“玘”作“杞”。令永新。始,邑旧为土城,岁久倾颓。玘协谋郡别驾戴栩,伐石陶甓甃治之,民至今赖焉。万历志。
孙亿 字延龄,分宜进士。吉民岁市缣六万余匹,主外计者收帑钱以供他费,给盐以代缣直,亿发其奸。吉租岁收四十万斛,漕臣意在厚敛,预戒庾吏收十二以充羡余。亿守州约,拒台命,出纳一用仓式。后徙知他州。卒,诏赐赠葬,旌其能。万历志。
明
乌斯道 字继善,慈溪人。洪武初被荐,授石龙知县,调永新。廉静有守,民不忍欺。表彰谭贞烈,建祠祀之。坐事谪役定远,放还,卒。斯道工古文,邑士多从受经,至今人诵而怀之。参《明史·赵埙传》、万历志。
按,《明史》:斯道,慈溪人。旧志作鄞县;永新州仍为县在洪武二年,旧志谓九年。俱误。
於仲宽 黄岩人。邑有乱民,因龙泉寇起,一夕掠杀其邻数家。千户所议,悉兵屠剿。仲宽力止,躬率民兵,袭执其魁数辈,余并得贳免。邑人怀之,生子多以於姓为名。万历志。
柯暹 字彦晖,《通志》作“用晦”。池州建德人,以乡举授给事中。永乐间,极陈时政得失,拂帝意,左官交趾驩州。宣德元年,黎利反,朝议弃交趾,暹始还。知县事,讼牒盈庭,徐出一二语折剖之,靡不怵服。尝撰教民条约及均徭册式,人皆称便,江西佥事夏时进之,刊为令。工古文,暇则召诸生讲究经史,亹亹忘倦。所在署舍、坛壝、桥梁、铺递无不饬新。尤加意学校,建礼殿、讲堂、门庑、斋舍、庖库,秩然周备。改吉水,治犹永新。累官浙江、云南按察使。民思之如失父母。参《明史》、万历志。
按,《明史·邹缉传》后云:“柯暹由乡举出知交趾驩州。”旧志谓暹以进士授给事中,非是。又,永新州复为县,在洪武二年,暹还知永新,在宣德元年。旧志谓洪熙元年改知州,《通志》谓暹知永新州,皆误。然《明史·夏时传》云:为佥事时进知州。柯暹所撰教民条约及均徭册式,刊为令,既称知州,则撰条约册式,或在知驩州时亦未可知。
陈员韬 字从熙,临海人,登宣德庚戌第。正统辛酉,由新城改知永新。政治严肃,奸民猾胥重足屏息,曩时蚕蚀闾井间者悉远遁,平人称快。未数月,以荐擢御史。尝为刘定之言:“员韬在永新,傥久,亦当和平如新城,以初至,不容不厉绳矩以除宿弊,惜去之速,不克宽以济猛也。”子选为御史,按治江西至永新。其县丞胡旧,赃污狼籍,冀选涵贷。选卒罢其官,时论多之。参刘定之《新城令陈君政绩碑》。
薛骥 字元德,华亭人,任监察御史,天顺间以言事谪永新令。廉公有威,豪强格志,贫弱者赖以生殖。未几以忧归,民不忍其去,至今有遗思。万历志。
李恺 字仲康,江陵举人。宅心宽厚,平易近人。县有梅花峒,民梗化,不供赋役者殆百年。恺单骑至峒,谕以利害,择数十人诣县充耆吏、义官,人皆感服。擢吉安同知。参万历志、《湖广通志》。
马崑 字克昌,平湖进士。兴滞补弊,政先大体,民感而安之。寻升监察御史,士庶至攀舟泣留焉。万历志。
谢表 字正邦,中州进士。治政通敏,材猷踔发。时邑义山之南,豪室恃险负固,赋狱多不应输勾。表伐山开道,摄其豪就法,人无敢拒。仕终镇江知府。万历志。
柯相 字元卿,前知州暹族也,以进士知县事。逾年,江西罹逆藩之变,邑苦兵饷交棘,人解固志。相才识通敏,处措有方,士民悦感。以忧去,仕终巡抚陕西右副都御史。万历志。
胡伟 字邦奇,京山人,正德辛巳进士。才力强敏,兴学劝农,储粟赈饥,百废咸举。邑岁赋苦虚貱,民以艰输,多流亡。伟疏奏量田更籍,均其赋役。命下,豪右咸称不便,上官多沮其议。伟力争之,遂定计,分都制籍,因赋著役,不浃岁告成,转徙者复业。民至今颂思,有肖其像私祀之家者。万历志。
王格 京山人,由庶吉士知县事。试儒童,得颜铎卷,大赏异,而首尹宗伯台。曰:“彼贵人文物耳!颜氏之子具有道气,俟诸异日。”人服其藻鉴。采颜山农《传祖》。
陆粲 字浚明,《明史》本传作子余。长洲进士。选庶吉士,擢给事中。以劾张璁、桂萼,谪贵州都镇驿丞,稍迁永新知县。治政严明,吏肃民畏。有奸党十数辈螫害良善,廉得其人,置之法。时寇煽诸境,不逞朋起,粲尽擒歼之,前后获盗数百人,奸猾屏迹。尤厚学校,礼耆老,倡乡约,民咸称焉。久之,以念母乞归。参《明史》本传、万历志。
沈珠 字汝渊,扬州人,早受学湛元明先生之门。嘉靖间,令永新,治尚宽简,民服其公而爱其恕。擢国子监丞。万历志。
陈三谟 仁和人,嘉靖乙丑进士。为政仁廉,均徭役,置社学,行蓝田约,治盗不蔓及良民,催科不扰,听讼立剖曲直。仿朱子崇安遗制,积谷以贷贫民。邑人为立去思碑。节康熙志。
龚锡爵 字汝修,嘉定人,万历甲戌进士。在任三年,政顺民安。首葺学宫,凡城堞、廪库以及忠孝节义、四相诸祠,次第修治。时直指张公有“冰清玉润”之荐,因于署后作堂,题曰“冰玉”以自省;又葺前故堂曰“尔雅”,左构“萧然斋”。与邑士大夫修邑乘以备文献。仕至广东右布政。参康熙志。
陈三省 号一吾,浙江余姚举人。为政勤敏,尝昧爽起视事,望见人家炊烟出瓦上,即驻车慰劳曰:“汝能以朝气治家事,家将兴矣。”夜巡闻书声、纺绩声,皆加奖励。时出田间,察民勤苦而周恤之,百姓感劝,无敢逸豫游惰者。体恤民隐,听断明决。暇则与诸生谈文讲业,出其二子治本、治则与诸生角艺,其后二子皆成名进士。康熙志。
余懋衡 号少原,《明史》,字持国。婺源人,登万历二十年进士。为政明察,民间幽隐无不周知。课农事,讲约令,劝孝弟,立义仓。初,邑学徙置西南隅,群称不善,乃捐俸复建于治东故址。又创明新书院,延四方名公巨儒讲求实学。置田,资师儒供膳。建崇文阁于浮玉洲,屹然为中流砥柱。立官解之法以苏民困,大吏下其法于诸郡。江省之有官解,自懋衡始。后累官至兵部右侍郎,转南吏部尚书。力辞,引疾归。参《明史》本传、《通志》、康熙志。
陈圭 字玉海,建安进士。礼士爱民,除蠹锄奸,三年如一日。循声茂著,升主事。去之日,涂悲巷泣。后官衡州知府。参康熙志、《禾川书》。
庄祖诰 成都进士。廉而有威,仁而能断,吏民爱而畏之。尝改“萧然斋”为“梅花堂”,手书杨用修《梅花赋》于壁,至今犹仍其额。调繁庐陵,历升云南按察使。后在籍死张献忠难。参《明史·尹伸传》、康熙志。
薛敷政 号纯台,武进人,方山先生之孙,以进士来任。仁兹有大度,为治悉遵余公旧政。持身廉洁,布衣藿食恬如也。吏持秖应余金进,挥去之。邑有桥关榷税条陈,奏请罢之。刑罚不施而民无犯者,人呼为“薛青天”。是时有主簿朱敏,政能,以廉明佐公治,称“小青天”。寻升御史,临去,百姓拥车号痛。时以“前余后薛”,比之“召父杜母”云。后官至大仆寺卿。节康熙志。
周梦尹 号奠维,上虞进士。以兴学造士为先务,度县治形胜,于城东建文塔。天才明敏,决狱能以片语得民情伪。为忌者所搆,解组去。参《府志》、康熙志。
沈维堡 字心南,改姓史,金坛进士。为治慈惠,有长者风,尤加意课士,手自甲乙,所造皆一时名流。后升工部主事。康熙志。
管正传 字元心,号德园,长洲人,崇祯辛未进士。有文名,好搏击豪强、奸民。有引惠藩官旗螫乡民者,正传启藩王尽置之法。邑有巨猾,敢为不轨,郡县莫能诘。正传立捕至,杖杀之,并穷治其党。建交行书院以造士,手自课程,多所成就。举卓异,调繁赣县。康熙志。
按,《禾川书》节载艾东乡与潘虔台二书,极言正传残苛,有“在永新杖毙二百余命”之语,且汇封之设,至本朝始解其毒,似不宜立传。特建书院一节,差堪节取。姑仍之。
闵及申 号园客,乌程进士。崇祯丁丑,楚寇围城,及申躬督士民,昼夜固守,调乡兵击之,败其前锋。贼退,上嘉其功。尤好作养人才,敦尚气节。士有持刺来谒,抗论古今者,优礼待之无间日。操守廉洁,非前人所能及。西昌曾尧臣赠行诗有曰“只饮禾川水,不食禾川鱼”,盖实录云。寻升礼部主事。康熙志。
黄受封 号建侯,永定卫人,以拔贡来任。善属文,条告文移,一挥立就。癸未,张献忠破湖南,受封独守危疆,设法捍御。十月,贼十万余突至。受封间道趋虔请兵,以监军佥事提兵至邑,会贼为左帅所逼遁去,遂帅兵与皖、虔诸将入楚,恢复长衡,有功。时庐安诸县,土孽为乱,号为铲平王。邑叛人阴相煽动,受封多方预防,畏不敢发,民获安堵。参康熙志。
国朝
黎士弘 字愧曾,长汀人,顺治甲午魁北闱。由信州司李改任永新,始至,与民约曰:“吾前为李官,不得不严。今为令,主于慈而已。”于是尽除苛政,撤捕虎具而虎自绝。士宏洁己自持,薄征徭,革采买,慎刑罚,理冤息讼,抑叛弭盗,不期月,化行俗美。抚檄移理吉水,士民乞留,得允。士弘益勤劳民事,每月就学宫宣讲,化民为善,课士于学,尊礼,高隐士,清屯田,设为附甲带征之法。察坊粮为民害,散编入里,军民皆赖之。士宏治民,慈而能断。政暇,遊名山,发为诗文,皆卓然可传。抚臣以治行第一荐卓异,擢巩昌司马。去之日,父老子弟泣送不忍别,为立讲堂,刻去思碑。参康熙志。
张士琦 字天申,号韦斋,嘉定副贡。县民故淳朴,而西乡长埠、田东、牵坊三村,愤前令横征,聚众抗官,令莫敢问,继者仍之,遂号难治。士琦在任,适岁大旱,多虎。士琦至大雨,下令捕虎,一日得虎三,遂绝迹。城中火,具衣冠拜之,即灭。革前令加派银三千余两,又革样米、夫米等二千余石,惩奸胥,捕豪强,民大欢乐。听讼惟务劝谕,不为威猛。辟秋山书院,延临川李绂为山长。月置酒食,召生童论文艺器识,若诲其子弟。甲戌,岁大饥,发廪赈民。而西乡三村道远,复以强籴相格斗。乃列状白大吏,疏请设兵,欲贻地方百年之安。部议竟落职,邑人聚幡,罢市塞城,奔行在乞留,不报。寻以发官粟,贫民未及偿,不得行。好义者设柜,输银代偿,事竟集。比归,士民送锦屏锦衣,大书“义山慈父”额以赠,或买舟送数十里,妇孺皆陨涕。节《李穆堂集·张士琦墓志铭》。
蔡学灏 字伯程,河南虞城举人。设法征前十余年积欠,自是,有粮者以今所出即给今岁所输,官不苦于催科,民不至于逋赋,邑称易治。以能声闻,升九江府。节乾隆志。
朱怀栻 字易林,高唐州人,以举贤良方正来知县事。廉介自持,力除奸蠹。好吟咏,邑士多与酬唱,然未有敢干以私者。听讼能得情实,刁健敛迹。节乾隆志。
黎芝 字友兰,夹江举人。治从宽简,不为威猛,每讼必反复推讯,即童孺可使申诉,众皆服之。征收钱漕,行滚单催趱法,民无追呼之扰。初,邑中命案,尸亲家纠集无赖,拥门索酒食,碎抢无忌。或凶犯贫,辄视其族之富厚者,诬为主使,扰夺如前状,胥役复乘间索诈。芝出示严禁,不悛,痛惩之,浇风以息。调繁安福。后以公事过邑,邑人皆勇跃欢呼,出迎之曰“我黎侯来也”,其得民心如此。参乾隆志、《禾川书》。
程尚赟 字比涯,桐川附贡,由南昌通判署县事。发奸摘伏,洞析毫芒,豪民猾胥惕息不敢逞。会前令纂修邑乘甫成,争讼盈庭,尚赟婉谕曲全,凡词涉志事,必谆切批示。邑人刊之,名《正讹录》。工声律,谦恭下士,教民为善。甫三月,即解任去。邑人德之,赠以匾曰“三月大治”,送行者近千人。节《禾川书》。
陈德禺 字润中,芜湖进士。廉介自持,馈遗一无所受。邑自前令宠纵胥役,势甚横。德禺痛惩,令行禁止,听讼平允,枉诬悉伸,法不贷于豪族。初,同官有干求未遂者,心衔之。德禺丁外艰,代者未至,或其公帑有亏,愿以厚赂购批为后讦讼地,丐同官达意,德禺峻拒。同官始叹服,语人曰:“陈公是圣贤路上人,非予辈所能及也。”《禾川书》。
王章 字珏堂,浙江乌程举人。清正廉明,厘奸剔弊,有神明称。五主童子试,两与江西同考官,所拔皆知名士。督邑绅创建考棚。在任九载,士民怀德,去之日,遮道攀辕,饯送数里。道光志稿。
李衢 号容城,湖北举人。性恬淡,勤于治理,听讼明察,民无遁情。尤加意士林,秋闱有贫不能赴试者,出资助之。后升邳州知州。道光志稿。
武穆淳 号小谷,河南偃师举人。为政仁慈廉明。邑征收钱漕,向用活串,胥吏因缘为奸。穆淳创为板串,弊始绝。尤加意作育,邑故有秋山书院,岁久倾圮,穆淳首捐百金,为邑绅倡,购地于城西北隅,创建秀水书院。捐廉课士,多所成就,人才之盛自此始。新增。
黄汝梅 号小亭,湖北汉阳人。明察刚断,镇静不扰,奸豪惕息。土匪石角牛等聚众将为乱,汝梅计擒斩之,众遂散。时大府檄定丁漕新章,邑向有义图、花户之分,汝梅以义图地丁能遵限完纳,每两酌减银六分。各县漕折俱定九月为初限,逾月加价。汝梅以邑山高水寒,秋收较迟,请展限十日开征,以纾民力。丁漕折银随市价,减收不增毫未,邑人德之。勤于治理,积劳成疾,逾年卒于署。士民感悼,如丧父母。新增。
州学正
元
陈质 字尚古,吴兴乡举。积学宏深,持身端严,无谄容,无厉色,学者仰之。万历志。
曹裕 字德裕,吴人,由乡举任。风度洒落,经史博通,为文雅有古法,乐与诸生相讲授。去之日,门弟依依不忍别。万历志。
谕立 淹贯经史,迪士有方,以文学著称于时。万历志。
教谕
明
徐辅 字良弼,崇德举人。持己诲人,一规于正。善诗、古文,后以忧去。万历志。
陈瑄 华亭人。每课士,谓文章乃行己外篇,惟惓惓以忠孝友恭互相劝勉,都人士有夫子之称。擢平顺知县。《又尚集》。
曹谦 姑苏人。通经史,能诗文。尝编邑志,颇存故实,监司命锓梓以传。万历志。
国朝
张遇 字予遘,南城贡士。教诸生兼治五经,究心古学、时艺,以先正为法。时张邑侯秋山书院所得士,皆其平日所造就云。乾隆志。
黄述灏 字次梁,南昌例贡。才识练达,课士有方。每论事,公庭恺切,悉中机要,不嫌越俎,其裨益民生不少。卒于官,从祀名宦。节乾隆志。
涂图 字中五,宜黄举人。学富才敏,有求诗文者,援笔立就,若宿构。所录课艺,将汇刻,未就而没。其嗣自东川来县,辑以付梓。节乾隆志。
王绪俊 字秀万,新建选拔。工诗、古文词,由永宁教谕署邑学篆,教思不倦。先是,春秋两祭,县署吏、卒、军、牢皆有胙,至日各持秤集学,叫嚣不堪,前官恐忤县意,不敢禁。绪俊至,阅学册,叹曰:“此圣惠也,奈何一滥至此?”立革之,以其肉颁邑衿,牒移县主,著为令。其刚介不阿类如此。《禾川书》。
王曰都 新城举人,以会副授县教谕。和易近人,客至谈艺论诗,竟日不少倦。好扶植人才,有毁善类者,辄唾其面。邑北有狂生,为怨家所讼,县令屈之,诣曰都求解。曰都未应,狂生即大骂。嗣怨家讼于学宪,发学查其劣迹,佥谓落网中矣。曰都召之来,戒曰:“若虽不中规矩,然年少小有才,当痛改前辙。吾岂以夙怨革人功名哉?”力保全之。未几卒于官,邑人咸为流涕。《禾川书》。
训导
元
江澄 在任捐俸,倡州士建庙庑、讲堂,兴行乡饮酒礼,古道以振,士慕称之。万历志。
明
郑经 字宗经,会稽乡举。操行端谨,问学该洽,尤长于诗歌。学士解缙、方伯李祯咸相与倡和,加敬礼焉。万历志。
李然 苍梧举人,旧志作靳水人。由六合调补邑司训。性介直,不容人过,诸生稍不协于理辄面戒之,弗少贷。有欲先得贡者,暮夜怀白金以饷,然正色拒之。其以身为范,不为声色笑貌之末者,大率类此。据《介石集》补。
宋佳 字子美,鄞县乡举。博通群籍,师范端严,弟子望而惮之。造就后学,诱掖不倦,远近咸高其风。后擢国子博士节。万历志。
赵锡 兰溪人。少受业章枫山先生之门。性端方,矜气节,教士必先义利之辨,雅以绳矩自约束。闻兄丧,遂投牒去。万历志。
陶益 新会人。醇雅清修,诲学者悉宗陈白沙先生之旨。未几以目疾乞归,士重惜之。万历志。
国朝
何属乾 字不息,广昌贡生。时邑兵燹后,乡贤祠圮,属乾捐资建,启圣庙,复空其署以栖先贤神主,而自吟哦于尊经阁下。割俸建谭贞烈祠,尝录永新名宦人物各为论,名《又尚集》,分前后二册。乾隆志。
徐可是 字惕非,南昌岁贡。道范端严,诲诸生以敦行为先。常申讲朱子《白鹿洞规条》。教谕涂公没,公为之经纪其丧,俾得扶榇还籍。古道足师。乾隆志。
张学鹏 字图南,分宜岁贡。喜奖引后进,请业者屦满户。月课、季考所拔士,院试辄售,无少爽,人皆服其识。邑学乡贤祠基为人所占,江、刘两孝廉讼其事,学鹏力赞之,得罪太守,几夺官。会太守以忧去,始免。寻迁莲花厅。《禾川书》。
州同知
元
张头口 性廉俭,不事表暴。秩满去,行李如其来时。万历志。
县丞
宋
施兴祖 字克绍,乌程人。廉介,多谋划。时禾山宿寇数百人啸聚,交煽旁县,为之震骇。兴祖单骑往谕,寇皆感悔。馈以金帛,峻拒之。自是皆化服为编氓。万历志。
明
梅春 字景魁,应山人,成化二年由大学生来任。诚心爱民,民不忍欺。万历志。
国朝
卢传 字尔昌,崇安贡生。先是,邑屯有粮无田,军不能输,官为赔垫。传适奉委征屯,悉其弊,因请清查民田归县,带征屯粮,不两月划然一清。节乾隆志。
陆调元 吴县监生。风度闲雅,迥殊俗吏。遇事勤敏,暇则弹琴咏歌以自适。公廨萧然,庭可罗雀。未几以忧去,赠行者踵相接也。节乾隆志。
州判
元
杨景行 字贤可,太和州人,延祐进士,由会昌州判官调永新。奉郡府命,核民田租,除刬宿弊,奸欺不容,细民赖焉。转宜黄县尹,仕终翰林待制、朝列大夫。据《元史·良吏传》补。
陈汴 至正初年任州判官。为人端严有度,崇儒术,讼至立辨,政绩著闻,迁守邠州。万历志。
主簿
宋
凌瑀 在任有能声,檄权太和县事。丞相刘沆赠以诗,有“移我禾水恩,去拯西昌坠”之句。据《泰和县志》补。
丁南金 字世用,吴人。佐政勤慎,工诗。与邑令柴必胜并著声一时。万历志。
明
施得中 奉化人,正统间任。邑滩高,水驶漕运维艰,得中奏请折输银布,民以其位卑而能先民之忧,至今颂之。万历志。
县尉
宋
张继阮 清河人,庆元间任。先是,邑主客户数万,多齮龁乱法,盗兴讼繁。阮习法,精吏事,能推知民伪,囹圄为之一空。性廉俭,门绝私谒。历四考,其操不渝。万历志。
范应铃 字旂叟,丰城人,开禧元年举进士,调县尉。邑当龙泉、茶陵溪洞之冲,寇甫平,喜乱者纷相惊扰。应铃廉得主名,捽而治之。县十二乡寇扰者不时,安抚使移司兼郡,初奏弛八乡民租,二年,诏下如章,既而复催以检核之数。应铃力争,不从即诣郡自言,反覆数四。帅声色俱厉,应铃从容曰:“某非徒为八乡穷民,乃深为国家耳。民贫,迫之急,将以不肖之心应之,租不可得而祸未易弥也。”帅色动,令免下户。既出,令复征之。应铃叹曰:“是使我重失信于民也!”又力争之,讫得请,民大感悦。有大姓与转运使有连,家僮恣横厉民,应铃笞系之狱。郡吏庭辱令,应铃执吏囚之。以状闻,调衡州录事。《宋史》本传。
刘炎 淳祐间为永新尉。性不习机智。时郡守行部至县,有邪比讽炎徇所好,炎佯若不解意。守衔之,后竟以他诬得罪去。万历志。
按,《豫章书》:炎为永新尉,虽以太守觊觎未遂解组,然拙于政治,后因民诉受贿,太守按之以法,不可谓诬枉也。姑存此说,以俟参考。
典史
国朝
史荣 会稽人。才长于事,日多余暇,与邑士大夫交,每出其行、草以相赠答,洒然有儒者风。乾隆志。
巡检
宋
王辉 青州人。靖康初,朝廷招义兵,辉应募,数立奇功,授栗傅寨巡检。秩满,侨寓吉州。淳熙二年,茶陵寇犯邑,郡以辉骁勇,檄御之。至胜业乡,地险不可列阵,辉身先奋斗,为寇所得,以刃胁使服,辉含血愤骂,死之。帅司以闻,赠吉州刺史,立庙秋陂祀之。万历志。
王师道 字居中,兖州人,任栗傅寨巡检。为人沉勇敢战。绍兴末,遏盗于吴村,每射辄毙其酋。追奔数里,遇伏,力战而死。宪司以闻,朝廷官其二子。万历志。
镇将
元
陈从龙 攸县人,元统乡举,补天临路令史,历官江西参政。至正时兵起,从龙分符镇永新。红巾寇攻吉安,将下,从龙领兵入大和早禾市援之,为陈友谅所执,迫为总管,不受,囚于安陆,死之。采《湖广通志》补。
正千户
明
俞茂 字子懋,徽州人,元至正二十五年,任永新守御,正千户。刚果有才略,修城池,缮器械,筑教场,练军实,始建所署,规制悉由经画。初,土寨白符溪者叛服不常,乡民患之。茂一夕驻马龙溪桥,令诸军蓐食以听,乃即夜二鼓衔枚行,比明至寨,分众立破之,擒伏其魁党数十,附寨居民一无所问。尤崇重儒文,与知州田盛修建学宫,劳费不遗余力。士民至今思慕之。万历志。
按,李祁《筹胜亭记》作于吴元年,系元至正二十七年,记内有云“新安俞公守御永新之三年”,则茂莅邑当在至正二十五年。旧志“名宦传”作吴元年,“职官”内作洪武初,俱误。考,至正二十一年秋八月,明大祖帅师伐汉,拔江州,友谅走武昌。二十三年友谅败死,其时江西郡县已属大祖。至二十五年,茂始为邑守御千户,大祖尚未建元,故传内仍书元至正二十五年来任。
高睿 字颖明,袭永新守御千户。谙习韬略,从征虔寇有功,升指挥同知。宸濠之变,都御史王守仁檄从中军,赞画有功。后擢湖广郧阳守备,转署广东都指挥佥事。睿少孤,事母孝谨,师事刘端若严父。喜与贤士游,工吟咏,人称武弃中翘楚。节万历志。
副千户
明
唐鼎 永新守御所千户。嘉靖四十年,从副使汪一中征寇,至泰和冠朝里,力战矢尽,为贼所害。事闻,赠官升二级,立庙死所祀之。子文袭,升指挥佥事。节万历志。
百户
明
梁学 济南人,永乐间任,袭守御百户。胆略过人,奉委镇泰和白羊坳。流贼犯境,学与之交锋,三战皆捷,获平先、杨法等八人,斩之。寻贼兵益众,黎明冲境挑战。学与兄公鼎暨仆付奋力出敌,以兵少矢穷,俱被杀,见者无不流涕。节康熙志,从“人物”改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