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事 兵制

永新界连吴楚,为西江上游门户,历朝设官置营于此,不虞之戒未或弛矣。国朝析地以建莲厅,厅治密迩楚疆,故营亦因之而改。顾自汉以来,兵戎之事无代无之,或他军助剿,或本营靖乱,至时事孔棘,又往往藉百姓之力以仗义勤王。盖其民勇于战斗,而上之人复有以激劝之,故忠义之气至于今不衰也。作“武备志”。

武 事

后汉

建安二十年乙未,孙权遣中郎将吕岱,督孙茂等十将从取长沙三郡。又安成、攸、永新、茶陵四县吏共入阴山城,合众拒岱。岱攻围乃降。《三国志·吕岱传》。

南唐

郴衡盗入境,防戍兵多为所杀。县令陈省躬给府缗,市棺瘗之。万历志。

绍兴十四年甲子四月,安福南岭潘家峒贼突出,犯永新,杀巡检,势遂张。朝廷下铜兽符,命御史统制吴锡讨之。贼惧,诡谋乞降。锡檄诣郡兵乘障扼其奔冲,亲率劲兵捣之。贼皇急不能斗,未阵而衂。会安福令钱杰之与县尉任诏从间道馈军,亦擒馘有差,于是贼无噍类。王庭珪《靖共堂记》。

《耄史》云:“贼至吴村,巡检王师道遏之,每射辄毙其酋。追奔数里,遇伏,力战而死。”

十六年丙寅,禾山宿寇数百人啸聚,交煽旁县,为之震骇。县丞施兴祖单骑往谕,众皆感化。万历志。

乾道间岁歉,有不逞者聚众谋劫。邑县令周嗣武白郡,请发兵为备,盗遂解。同上。

淳熙二年乙未,摘山之寇起湖北,历湖南以入江西。吉之永新首罹其毒。《杨诚斋集》。

三年丙申,茶陵寇犯邑。巡检王辉御之,至胜业乡,地险不可列阵,辉身先奋斗,为贼所得,愤骂不屈而死。万历志。

开禧间,县寇甫平,喜乱者纷相惊扰。县尉范应铃廉得主名,捽而治之。《宋史》。

嘉定间,王居安知隆兴府。李元砺、陈廷佐之徒并起为贼,掀永新,撇龙泉,江西列城皆震。朝廷调江鄂之兵屯衡赣,而池兵驻龙泉者,命吉守节制焉。吉守率师往,几为贼困。池兵来援失利,朝廷忧之,遂以居安为帅。居安以书晓都统制许俊曰:“贼胜则民皆为贼,官军胜则贼皆为民,势之翕张,决于此举。将军素以勇名,挫于山贼可乎?”俊得书,皇恐不敢,以他帅事居安。居安督战于黄山,贼始惧走。《宋史·王居安传》。

张洽《重修县治记》:“永新县治,火于峒寇。”

《宋史·范应铃传》云:“应铃通判蕲州,时江右峒寇作乱,吉州八邑,七被残毁。差知吉州应铃慨然曰:‘此岂臣子辞难时耶?’即奉亲以行。下车,首以练兵足食为务。永新禾山,群盗啸聚,数日间应者以千数。应铃察过客赵希邵有才略,檄之摄邑,调郡兵结隅保,捣其剿穴,擒之,诛其为首者七人。一乡以定。”

宋末,永新彭震龙起兵随勤王。及归,郡邑已陷,乃结湖南诸峒豪杰谋兴复。会文丞相出江西,即以永新县反正。行省命刘槃以重兵攻之,其亲党内应。被执不屈,永新遂受屠。邓光荐《督府忠义传》。

叶邹山云:“宋末丧乱,邑七姓义不忘宋,起兵应信国。不胜,相率而死于忠义潭者凡三千人。”

岳天祯由昭勇大将军、福州路总管改吉州,平永新贼。《元史·岳存传》。

元贞二年,王英讨永新、安福二州贼,余党皆息。《元史》。

至正十二年壬辰,红巾寇禾川,省掾陈充中率官民坚守,辟彭九万行军镇抚,昼夜勤劳。寇方竞时,九万驰马白上官严设方略,其配李氏促具食劳军,士气倍增。战大捷,寇退。《石初集》。

通志》云:“至正壬辰,伪相周安据永新县。”

《耄史》云:“兵起淮甸,蔓延江南、西诸郡,山薮之氓,诱胁为盗。刘纶募勇敢,率家僮,杂行五,屯要害,列状白府。府檄纶同知本州事,屯大沙。安成寇猝至,纶率众歼之几尽,城赖以全。大沙当永新孔道,纶擒倡乱者,斩首以徇,水陆由是获通。”

十三年癸巳十月,湖北五溪苗獠诡辞助顺,突入城,焚庐舍,掠民财。仓皇奔窜,死者相藉。同上。

《府志》云:“湖北盗侵邑,邑人贺仲英以保障乡闾功,补义兵巡检。未几,湖南峒獠乘乱来攻城,仲英率从子德新、德庆与战,大败之。贼忿,合他寇并势逼城。仲英曰:‘不扫其剿,城终不可守’也。遂贾勇深入,战死于闾溪。”

《耄史》云:“残盗复乘峒寇出骚,因肆刧无忌。邑人刘琚捕戮之,陈其尸境上。田野并靖。”

萧基《忠毅庙祀典记》:“永新寇犯高行乡,通判赵友直御于石壁,死之。”

二十二年壬寅八月,汉陈友谅遣将熊天瑞攻吉安,守将孙本立战败走永新。天瑞复攻破永新,执本立杀之。饶伸《学海》。

二十四年甲辰,汤和讨平江西诸山寨。永新守将周安叛,进击,败之,连破其十七寨,围城三月,克之,执安以献。《明史·汤和传》。

《黄彬传》云:“永新守将周安叛。彬从汤和,执安。”

明兵平周安,立守御千户所镇之。时七寨白符溪叛服不常,千户俞茂破之,擒魁凶数十就戮。万历志。

洪武元年戊申,永新寇劫杀邑大姓。千户俞茂剿之。《安福县志》。

十三年庚申,龙泉寇起,邑乱民因之,一夕杀其邻数家。知县于仲宽躬率乡兵,执盗魁治之。万历志。

十六年癸亥秋七月,命申国公邓镇、俞子。临江侯陈镛、德子。济宁侯顾敬,时子。讨永新、龙泉山贼。《豫章书》。

按,《禾川书》云:“《明史稿·大祖本纪》:十七年三月庚子,征南副将军申国公邓镇讨永新、龙泉诸县山贼,平之。”《豫章书》作十六年秋七月,与《史稿》异。然据《史稿·陈德传》载:其子镛讨平龙泉诸山贼,亦作十六年。未详孰是。

永乐二年甲申春正月,给事中朱肇抚安江西。二月壬申,命江西总兵官李浚捕永新贼。丙子,命丰城侯李彬讨永新贼。戊子,永新贼陈继成伏诛。冬十月,论平永新贼功,赏将士有差。《豫章书》。

《李浚传》云:“永乐元年,出镇江西,永新盗起,诛捕其魁。”

永乐时,诏捕练子宁姻党。庐陵萧思启窜匿永新鄱阳山,追骑踵至,伏剑而死。其三子不胜悲愤,团众勇壮,据山设险以拒官兵,至宣德间始就招抚。《水田居文集》。

胡伟《丈量编补疏》云:“宣德间,永新梅花、桃金等峒民萧孔祯等七姓作乱。征剿间,奉旨招抚,徭赋优免三年。”

毛西河《后鉴录》:“宣德年,诸贼前后讨平者,有庆远韦敬晓、青田陈才、永新萧孔贞等。”

嘉靖间,寇煽诸境,永新不逞者朋起。知县陆粲尽擒歼之。《通志》。

金光弼撰《萧樟传》云:“粲在永新,亲将兵梅花峒,殛巨盗,殄楚壤百年逋寇数百人。”

万历间,茶陵尧水,盗薮也。有巨盗纠党劫掠,纵火焚烧,安、永之间无岁不被其害。刘元卿上书言当剿状。二省会议合兵追捕,而贼徒殄灭。自此诸邑宁靖,民居安堵矣。施闰章撰《刘聘君泸潇传》。

崇祯十年丁丑九月,楚寇围城。知县闵及申躬督士民,昼夜固守,调乡兵击之,败其前锋。贼遂退。康熙志。

十六年癸未,张献忠陷宝庆、常德,移攻道州。遂东犯江西,陷吉安、袁州、建昌、抚州、安福、永新、万载、南丰诸府县。《明史·张献忠传》。

康熙志云:“癸未十月,献贼十万余突至。知县黄受封间道趋虔请兵,以监军佥事提兵至邑,会贼为左良玉所逼遁去,遂率兵与皖、虔诸将入楚,恢复长衡。”

《水田居文集》云:“癸未秋月,献贼十万入永新,大肆焚掠。”又曰:“献贼破永新,所过残灭。独沙陂、湖塘不被兵。”

《后鉴录》云:“献贼屠宝庆、常德,其别将破湘阴,连陷永新、安福诸县。时邑人段文锦从征,擒贼有功。”。采《禀稿看语》附补。

龙三汲书云:“崇祯末,邑人周世鼎带兵播虐,龙挺和之。频年以来,戎马不绝,水旱荐臻,鸿雁兴悲。”

国朝

顺治元年甲申九月,曹天衢等复肆屠戮,壮男尽于诛残,童稚尽于俘掳,仓廪空而道殣塞,牛种绝而田野荒。《水田居文集》。

二年乙酉,滇将严新以守备领疲兵百余驻永新。贺子翼《掌录》。

三年丙戌六月,张克臣踞永新。《永宁县志》。

又《史外·刘淑英传》:“顺治三年丙戌,楚将张先璧驻永新。”。《南疆绎史》同。

康熙志云:“卢白兵过邑,男女死者无算。”

《水田居文集·贺小琮墓志》云:“丙戌秋,有称姚将军者纵兵剽桥头,多杀无辜。会洪都变起,姚引兵宵遁。”

四年丁亥初,甲申乙酉间,吉州一大变也。苍头蜂起,佃甲、厮役、群不逞者从之,刲牛屠豖聚会,雎盱跳梁,每村千百人,各有渠魁,裂裳为旗,销锄为刃,皆僭号铲平王,谓铲主仆、贵贱、贫富而平之也。诸奴各袭主人衣冠,入高门分据其宅,发仓廪散之,缚其主于柱加鞭笞焉。每群饮,则命主跪而酌酒,批其颊数之曰:“均人也,奈何以奴呼我?今而后得反之也。”此风滥觞于安福、庐陵,其后乃浸淫及永新。而永新受祸惨烈,则左秀才启保为甚。启保,字乃发,元珠长子也。父子皆有才名,家世贵显,好以法绳下,诸奴皆切齿。乙酉之秋,奴秀援、秀挺、秀植等谋杀元珠。先弑元珠之叔达,又扑杀其兄文生,沉左郭于江,元珠与二子重伤殊死,逃而出境。贼闻官兵来捕,乃入山为盗。元珠乃暂归。丁亥二月,秀援率贼围其家,执元珠杀之。其季子乃夏伤刃殊死。是时启保与仲子孔保尚匿外家,启保闻难大恸,诣县告变,请急发兵捕贼。县官阳许之,启保信焉,归匿邻家,约兵至共擒之。兵不至而贼觉,反执启保杀之,又杀其遗孤与其继母刘氏。其弟孔保、乃夏惩羹吹齑,饮血隐忍,廿余年不敢发。至戊申腊月,始得泄其冤于县,而贼已耄且死矣。《掌录》。

六年己丑五月,伪将张士举从关溪入境,乡人拒之,战败。贼屠南乡三千余人。秀才汪逢源、盛王几、吴化鹏皆被戮。康熙志。

《翼云堂·贺庄烈传》云:“六月兵围沙田,杀不避豪贵。孝廉刘子预戕于路,青衿刘一溁毙于家,刘三瑞、三琦戮于市,其他剖腹断颈,僵尸里巷,暴炎日中者不胜数。”

七年庚寅,刘京、盖遇时、魏林凤等金王余党。潜掠永宁、泰和、永新诸县,参将任仲良、罗映坮剿之。《吉安郡记》。

九年壬辰冬,滇兵破永新、安福县,参将罗映坮会师堵御。同上。

十年癸巳,知县王登录来任,浃月,众兵即压境。贺凤生《儒学记》。

十六年丁巳九月,滇寇王会屯踞更鼓寨,杀戮五百余人。秀才萧友生、恭生、耀珠、似诠、似英同日死。本朝穆将军至,难方解。康熙志。

咸丰二年壬子秋七月,粤匪至茶陵,永新戒严。县令吴攸之督邑绅募勇堵城隍界。新增。

三年癸丑秋七月,泰和土匪邹恩漋作乱,陷泰和城,进围吉安郡城,知府王本梧死之。八月十七日,贼窜入永新,都司雷调元走,外委黄万铭登陴拒守。有悍贼奋跃上城,黄手枪毙之,遂督兵战于城北门外,杀贼数十人,追奔二十余里。贼遁窜莲花厅,寻剿灭。

五年乙卯秋九月,发逆卢、葛、周、王、陈五伪帅统众数万,由茶陵入永新。邑令华翼纶督兵勇御于城隍界,众寡不敌,战败。十三日,贼陷永新城,城内公所焚烧殆尽,惟文昌宫未毁。嗣陷安福,窜袁州。

十月朔,伪帅李复统贼由茶陵入永新,旋陷万载。

十一月,贼后队伪帅刘由莲花厅入永新,分扰永宁各县,沿途抄掠,受害尤甚。

六年丙辰春正月二十五日,伪翼王石达开陷吉安城。吉安城守邑人龙作梅死难,遂分设伪官。

二月初五日,伪监军柯景春据永新,逼凌绅耆,搜括民财,民甚苦之。邑绅陈师锐、师锋、之愈往湖南乞师,绅民各潜结乡团以应。

秋七月,邑民苦贼扰甚,多潜结众击杀贼党。时湖南和营统帅赵焕联督兵守楚界。邑绅因民怒可用,惧贼复仇,遂请分兵来境护乡国击贼。八月中旬,与贼连战数日。十八日,贼退走,县城复,赵军旋退守城隍界。廿二日,贼复至,乡团邀击之。廿五日,贼大至,拒之,乡民四应,追杀数十里。廿八日,吉安伪检点傅复统贼万余入永新境,沿途杀掠。廿九日,贼住城北汶水村,居民被害尤惨。

九月朔,贼分三路入,兵团与战北门外。忽东门路贼从后绕出,我军乱,败绩,城复陷。贼遂屠城,郡庠生文守谟死之,其余邑绅与难者甚众。贼旋分守莲花厅。

冬十月,陈师锐等复乞师湖南。巡抚骆遣知府黄冕统兵,由袁境进剿,克复安福,旋进攻吉安;遣前桂阳知州俞昌会统兵,由茶陵赴永新攻剿。

十二月十一日,邑人杜爵万等督勇三十六人前驱,遇贼于西乡之大桥头,转战十余里,引贼至里田市显圣山下。杜爵万急发台炮,击毙骁贼,遂与团勇四而夹击,大败之,杀贼甚多,贼遁走。十四日,官军集同复永新城。摄县令俞昌会至邑,集邑绅盛昺等简阅乡团,四乡分设筹饷练团诸局,城内设立总局,编派团勇分守城堡,复于各乡团丁内挑选精锐一千五百名,归总局训练简派。

七年丁巳正月,各县贼毕集龙泉,邑东乡界不时被扰。四月,遣生员陈之愈督城中练勇,会官军进攻龙泉。闰五月克复龙泉城,师遣时,本邑乡团练勇需饷不赀,吉安大营复叠催解济军饷,邑绅拟将城局练勇酌撤。忽六月十七日吉安大营兵溃,因遣勇五百名,会东南乡团赴斜埠塘堵御东界,又一千名会西北乡团扎驻逢桥堵御北界。

秋七月,奉江西巡抚觉罗札调,永新练勇协官军进讨吉安贼。邑绅盛昺等添募壮丁五百,合前练勇为义字营,编立五军,俱归前摄令俞昌会统领,择各乡绅分任军政。九月,节次进攻至曲带,大破贼营。十月,驻扎禾铺。十一月,进屯郡城之五里坪。十二月,奉吉营总统曾派,扎回龙桥至小桥一带地方,浚濠筑墙,分攻郡城。

八年戊午,义字营连夺吉安贼栅,复与诸营力攻郡城。秋八月十五日,贼溃围走,吉安城复。

先是,和营入境,邑进士盛昺出资募勇,协复县城。十二月,俞宪奉札进剿,邑人文电辉、杜爵万、王锦芳、金秉忠等各率乡团前驱。城复后,邑绅盛昺、汤之衢、段梦龙、段梦弼、金作栋、李炜、谭璜、林魁选、陈拔、陈之愈、刘文锦、尹廷拔、刘维桢等,分任筹饷练团各局务。嗣吉安军溃,奉抚札进剿郡城。各绅合众,协谋添募壮勇,增制军装,编立义营五军。北为左营,举人段梦龙、廪生刘文锦、拔贡刘维桢主之,而以文守谟子电辉、马积忠领其众;东为右营,举人汤之衢、附贡尹廷拔主之,而以武举陈大涵领其众;下西为前营,上西为后营,进士盛昺、举人谭璜主之,而以盛景莲、刘联芳分领其众;南附愈宪中营,附贡金作栋主之,而以武生贺抡元领其众。仍留各乡团勇分守城堡,兼为义营后援。其团总东则廪生龙光宸,南则武举李锐,西则举人李炜,北则举人段梦弼,及义营驻扎回龙桥各处。其地平衍,无险可据。贼初易其军,时向冲突。义营屡获大胜,俘斩甚多。贼始惧,呼为蛮子,每出队即相戒“无与永新兵敌”。初,贼分屯郡城外,立栅、浚濠以拒官军。义营连破西门外栅,进围永丰门,贼益穷蹙。戊午秋,积雨弥日,赣水暴涨。八月十五夜,贼遂开东门乘筏逸出。郡城克复。又奉抚札改义字营为保吉军,以守护郡城。是役也,吾邑办饷、转输、筹防、筹剿,艰难万状。计自举义旗迄复郡城,诸绅同心戮力二年有余矣。而各首领类能鼓众奋勇,与诸大营兵分地合围,屡有战功,称劲旅焉。迨后论功行赏,各邑绅及诸首领虽获保举,稍酬劳绩,原其始无非激于忠义之气,以效命于疆场间,初非有邀功之念存于中也。故特记其略于此。

是年五月间,寒江土匪石角牛兄弟聚众为乱,由小江山至东源各村俱被劫掠。次年,前邑令华翼纶亲往谕降之。

十年辛酉春三月,南京贼窜入江西,陷吉安城。永新讹言贼至,邑民惊扰,仓皇奔避。至南门外,争过浮桥,挤溺数十人。

同治二年癸亥夏五月,石角牛等复谋作乱,私通永宁五保土匪。邑令黄汝梅计擒石角牛,斩之,贼党潜散。

五年丙寅秋九月,绥原山斋匪啸聚为乱,应者以千数。邑令韩懿章、都司余大胜、教谕余政与邑绅协谋,募勇捣穴,诛其为首者数人。贼解散。以上俱新增。

兵 制

永新营

明初,置守御所,设卫千户所,正千户、副千户、百户、吏目等员。旧志。

国朝初,改守御所为永新营,原额经制官二员。

顺治五年戊子冬,奉旨立永新营,守备、把总各一员,兵丁二百六十名,以备防剿。《吉安郡纪》。

康熙十七年,添设游击一员,二十二年奉裁。道光志稿。

雍正九年,升守备为都司佥书,添设外委把总一员,额外外委一员。道光志稿。

同治五年,改永新营为莲花厅营,永新仍归管辖。新增。

营员

都司佥书一员,经制把总一员,外委把总一员,额外外委一员。

营兵

原设兵丁二百名。康熙二十四年后,两次奉裁外,现在马战兵十五名、步战兵三十四名、守兵一百二十九名,通共一百七十八名。

营器

腰刀四十口、关刀二把、牌刀八口、双手带刀二口,大藤牌十二面、小藤牌八面,鸟枪二百零七杆、台炮八杆、九箍炮三位、过山鸟炮二位,三年火药九百六十斤、大小铅弹条六百七十斤、铁弹一百七十五斤,战箭二百八十枝、马步弓三十张,镰刀十张,铁锅十一口。

营装

中军帐二顶、帐房十一顶,帅字旗一面杆、先锋旗十面杆、号令旗五面杆,弓箭撒袋四十副。

营汛

分防本县所辖之石灰桥水塘、斜埠水塘、潞江水塘,茶坪陆塘、秋陂陆塘、虹桥陆塘,共六处。分防莲花厅所辖之桥头塘、在砻西乡十九下都,距城三十里。关城塘、在砻西乡十九上都,距城四十里。长埠桥,在砻西乡九都,距城十五里。共三处。分防永宁县所辖之木村塘、赵公亭塘,共二处。

营马

额设坐战马二十三匹:内都司坐马四匹、把总坐马二匹、外委把总一匹、额外外委一匹、兵战马十五匹。

营饷

额领俸饷干银三千零七十六两五钱零,兵米六百四十八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