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自山川、社稷以及历代之御灾、捍患者,莫不有功德于民,即莫不载在祀典。所以大报本厚,风俗也。镇邑祀之载于太常者,典礼攸彰,济济跄跄,宜无敢懈。他如高贤芳垄,寥落雨风,倘亦有过庙思敬、过墓思哀者耶。志祠祀。
坛
社稷坛 县东一里。
风云雷雨山川坛 县西一里。
厉坛 县南一里。
三坛俱洪武五年主薄彭 建,后主薄刘友、县丞李显、王瑞、邑令徐镛、陈遇文继修,今址存。
庙
文庙
文昌宫 元至正间建,有古碑。时县为镇原州,有桧二株,大数十围,亭亭直上。考碑为元时物,今剥落。又有文昌楼,在东门。
关帝庙 元至正间建,明耆民张于有募增后殿三间。康熙四十二年邑人重修。又有关帝楼在南门。
城隍庙 洪武三年典史王正建,景泰四年主簿贾志修,天顺六年知县姚昱修,国朝邑人新之。
财神庙 在城隍庙东。
八蜡庙 嘉庆八年二月,邑侯陈珙繁立祀。
火神庙 嘉庆八年春,邑侯陈珙繁改祀南门。
东岳庙 在东门外里许。典史孙镛重修。
龙王庙 在县西门外水阴沟。
真武庙 在中峰山。
彭阳庙
白马庙 在西门外。
王母宫 西门外,康熙五十一年,道人赵太籙募建。于乾隆五十年邑人贺福元募化重修。
圣母宫 在城隍庙西。
奎文阁 在东门外南山,邑侯康创建以培文脉。捐俸置祭田四十亩,邑贡生张继孔施田四十亩,有碑并卷。嘉庆七年,邑侯陈珙繁奉督学康大人重修。其康公所捐田已经追出,惟张继孔田尚俟查收。
魁星楼 在西门,武庠朱文奎捐建并募新之。
萧相祠
潜夫祠
狄梁公祠
鄂公祠 在北察院,国朝初祀唐尉迟敬德,今废。
陈侯祠 祀知县陈遇文,在文昌宫东。
马侯祠 祀知县马呈图,在儒学左。
王公祠 固原兵备道王公,讳振奇,崇祯时同总兵曹文诏,破方山贼于县境。邑人祀,祠在马侯祠左上,三祠今俱废。
寺观附
太洋寺 县东七十里。
悟山寺 县东南五十里。
庆云寺 县南四十里。
同立寺 县西南二十里。
天恩寺 县南四十里,在平泉镇。
观音阁 在新巷口。
天宁寺 寺有古钟,唐物也,法像精妙时丹青不能为。
千像寺 在中峰山左,明万历戊申年,僧古松建。有牡丹一株,百年物也,开时异香袭人。
石窟寺 县东九十里。元魏宣武帝永平二年建。
孟坝 寺县北四十里,明末倾圮,有三石 像。康熙二十年,邑僧照源募化重修。
石空寺 县西,有湫,今涸。
佑德观 即宋天庆观。
元都观 在中峰山麓。
观音院 在县内东山。
陵墓附
刘表墓 晋永嘉中,卫熙发冢,见表貌如生,香闻数里,不敢犯。见《舆图备考》。今本县境内无征,疑讹。
潜夫墓 县北二里馀。邑侯宗,有《吊王潜文》诗云:汉季群雄引蔓长,潜夫不仕有文章。蔡邕才逸终郎将,荀彧名高媲子房。蒲水鸥盟犹浩渺,玉山马鬣自昂藏。当年若使同流俗,安得清风老桧堂。
赫连墓 县南川,俗名天子墓。近乡人谋垦其茔,有无数毒蛇缠绕犁端,惊走而事寝。
征都督墓 在莲花池北坪,冢最大。
枯骨冢 在东城外杨家库脱。嘉庆六年修城,城壕掘枯骨无数,有见州府。朝邑人商民蔚继福购瓮数百,整骨其中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