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宁县知县张问明主修
候选贡生 殷 铭纂修
庠 生 刘 纶编订
封域志
封域志论
疆理天下,封建万国,古制也。自封建废而郡县立,县之画野隶于郡,而封域仍分焉。山川之流峙,风俗之异同,及村镇乡都之广狭,俱于是乎系之。宁邑西分芝江,北带湘流,东界于白马驿渡,而山屏岭壁,则其南疆也。花封绣壤,胜迹仙踪,若星罗而棋布焉。夫乐泉源者思地德,安闾里者服农功,有不颂我王仁者乎?占分野而察形胜,考物类而辨土宜,按古知今,因往索来,庶几披[1]纪载而历历具举矣,作《封域志》。
天開石榜
地拱魁星
湘寺曉鍾
茭潭晚鱼
桃洲春浪
夕照
西橋夜月
南嶺霽雪
星野
山川之精,上为星,各因其州城分野,为国符验。保章氏[2]以星土辨九州之地,所封之域,各有分星,道由此也。楚之分野,自张十七度至轸十一度,曰鹑尾之次,于辰在巳,于律为夷,则斗建在申斗,玉衡[3]第四星,主荆州。天市垣[4]二十二星,东西各列十一星,其西垣南第十星曰楚司空,镇于毕[5]北,荧惑[6]位于衡南。《春秋元命苞》[7]云,轸星散为荆州,大抵荆楚分野,诸家皆主翼轸[8]。夫厚生利用,制礼作乐,翼之象也;所及既远,周旋不巳,轸之象也。宁仅凡[9]邑耳,何足以测分野?去郡百里,分野应附星之本,在地而上发于天,精气之相属也。则莅[10]斯土者,可不思所以发迩[11]而见远欤?殷铭识。
轸宿步天歌
四星似张翼相近,中央一个长沙子。
左辖右辖附两星,军门两黄近翼是。
门西四个土司空,门东七乌青丘子。
青丘之下名器府,器府之星三十二。
轸星之图
沿革
昔王建邑命号,类皆为百年万姓之谋,而不胶一定故势。旷则法难驭,斯合者分之;官多则禄难给,斯分者合之;俗悍而权轻必玩,斯卑者进之;地小而位尊亦亵[12],斯崇者退之。至若易名,以新耳目,移治以均往来,凡以昭[13]国制而协舆情[14]也。惟是,抚有百里者,思夫建邑命号之不苟[15],而致谨于临民莅[16]众之际,即世世相沿可也,否则,何取变革之纷纭为哉?
《禹贡》[17]:荆州南境。初本汉耒阳地,属桂阳郡,吴始析耒阳为新平、新宁二县。晋属湘东郡,东晋以新平并入新宁。宋元嘉[18]中,始更曰常宁。陈复为新宁,属衡州,隋属衡山郡。旧治三峒,后至此始移治麻州。唐开元元年治宜江,即今治也。天宝元年复为常宁,宋因之,属衡州。元至元丙子[19]为上县,十九年升为常宁州,属湖南宣慰司。明洪武三年复为县,属衡州府,本朝因之。
形势
读《风》至升虚望楚[20],读《雅》至瞻彼溥原[21],既景乃冈,而知古人度地居民,其于形势之际,诚重之也。宁不满百里,而形势秀丽。袁参岚《宜江》咏云:双流碧水悬明镜,万叠青山照晚霞。鹿床师[22]每叹为佳句,非以宁实山水合抱而成奇者耶?独念山形如旧,地势未移,考宋元以迄明正统之初,科第联翩[23],甲于十城,而户口殷富称[24]之,盖皆形胜之为之也。乃迩[25]来人文未蔚[26],闾井[27]萧条,君子则又抚形势而思气运矣。
邑称湖右奥区。湘江绕于西北,黄峒诸山列于西南,宜水从塔山流抱于县西,石水潆洄[28]于治后,二水相合入湘江,与泉峰雄峙东南,樟木岭耸秀西北,亦一方之胜概[29]也。
疆界
稽《禹贡》:秸粟米,异其献纳。而五百里之外,别为一区。凡以因疆内之人,授疆内之亩,土著无迁,而赋役甚便也。宁狭而硗[30],民迫饥寒,辄粥。产不辞越境,故东南之阡陌多入于桂、耒,而西北之界祁、衡者,亦颇类焉,是无分域之实。而田鲜近主,有殊疆之名,而法难远加。忧逋赋[31]者,将操何道,而俾人与土相守,以无失画疆遗意哉?
广九十里,袤[32]一百二十里。东至耒阳县界五十里,南至桂阳州界五十里,西至祁阳县界三十里,北至衡阳县界三十里。东到耒阳县一百三十里,南到桂阳州一百八十里,西到祁阳县一百四十里,北到衡阳县一百二十里。
水路至衡州一百八十里,至长沙六百六十里,至省[33]一千六百六十里,至江南三千四百二十里,至京师六千八百六十里。
陆路至衡州一百二十里,至长沙四百八十里,至省一千二百八十里,至江南二千七百八十里,至京师五千一百八十里。
乡都
古制:七万五千家得乡凡[34]六。自井亩授人,皆相亲相睦于一乡之中,厥风最醇矣!邑有先君之庙曰都。更有众同而不必庙者,故成聚之三年,亦为都。乃封建废而郡县,井田废而阡陌,而乡都名仍其旧,正以郡县立而阡陌开,赋役日趋繁,合难理,纷尤难理,此乡都之久而不废也。即偶变为里,为保,大要名异而实不殊[35]。以今日六府修[36],三事[37]和,而古人分乡设都之意始不至荡然俱尽。否则,有捐[38]亲戚,弃坟墓,轻去其乡,如灵均[39]所云,何必怀此都者?可不惧哉!可不惧哉!
旧设三乡二十八保
礼义乡 务本乡 吉阳乡
六合保 南塘保 乌沙保 长寿保 枯木保
板桥保 黄沙保 大盛保 杮冲保 土墓保
椰塘保 查溪保 磨石保 小柏保 大冲保
百丈保 大陂保 护塘保 渭田保 宜田保
南碾保 浔田保 大田保 风背保 白沙保
山田保 土枧保 下液保 后改为七保
枯江保在县北三十里。斛林保在县东四十里。
西阳保在县西二十五里。官板保在县东南二十五里。
东塘保在县西南三十五里。石羊保在县南五十里。
曲潭保在县东北三十五里。以上共编七里。
山川
石蕴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此言山川之宝也。乃饥不可粟,寒不可襦[40],而室家之宝不存。自井田废而沟洫堙,使山不频兴云雨,川不时资灌溉,则阡陌悉石田矣。故君子入其境,览夫高者峙而深者流,而知为财赋所从出焉。若宁之土瘠而山多,童[41]地高而水易涸。登涉之余,未尝不致慨于民生之日匮也。或谓地不饶物产,将必有特钟其灵者,则又为拭目望之。
山
塔山在县南六十里,东跨大小猛峒,西连觕石洞,南拱泗洲寨,北抱湘江,宜水从山麓而下,上有古寺一座。
大义山在县东三十五里,有寺。前令张芳[42]刻石记于其上,附《艺文志》。
盘龙山在县治东,有古剎,建自唐延祐[43]四年,名湘山寺。
逍遥山在县东六十里。 坡山在县西三里。
环秀山在县北五里,即樟木岭。 大平山在县西五里西阳保。
盟山在县北七十里枯江保。 东山在县西三十里东塘保。
乌髭山在县十五里曲潭保。 憩山在县北三十里,知县张芳有诗。
风仙山在县北三十里,上有天然石人,呼为三仙,故名。
白面山在县北三十里柏坊驿之下,为一邑水口,其山出白石。明桂藩建创,攻取日滋,而邑中风水大坏。
液麻山在县西四十五里护塘保。
白竹山在县西十五里,其山多竹,出笋如玉,相传有仙炼丹于此。
峰
泉峰在县南三十里,临黄峒诸山,耸秀过之。蜿蜒直上五里许,有庵藏修竹千竿中。登临北眺,城郭宫室,挟朝霞晚虹而来,若隐若见,潇然引人远思。泉出山巅,盛夏饮之,如释迦尊者清凉水,而中下所涌,又不足为异也。
兴泉峰在县东南,负郭耸秀,峰顶可坐百人,邑人每于重九登高,席地飞觞[44]。中有泉,故名。
毘帽峰在县东六十里,高数千寻[45],为南岳七十二峰之一。上有庵,盖以铁瓦。
白瀑峰在县南六十里石羊保,流泉远泻,光飞银练。
岭
平山岭在县南官板保。 东角岭在县东曲潭保。
莲花岭在县东十五里曲潭保,岭下有寺。
岩
金龙岩在县南五十里石羊保。其岩嵚崎[46]。空峒[47]中有古观,因石就壑,棁[48]椽[49]大施。宋明诸名公游览诗刊别集。有古联云:月挂山头悬玉兔,云从水面起金龙。
浆田岩在县南三十里官板保。洞壑深秀。宋庆历中,有真慧师居之,常赐衣紫。岁时里社,至今祷雩[50]。有何姓名邦维者,在昔以扞边獠有功,授大简檄,官承节郎,所立碑篆犹存。
天仓岩在县南五十里石羊保,水之源,有古寺。
云岩在县南十五里天塘山巅,岩南向,塔山、泉峰诸冈峦,翠秀远映,如出画图。旁有古木嵯岈[51],奇禽异雀,鸣舞其上,善适人意。流泉飞泻出岩顶,珠玑缤纷,沨沨[52]若理丝。邑人殷铭尝读书其中。
狮子岩在县西三十里,岩前有庵。知县张芳偕明经刘禹智、邹是礼曾游其处,有诗。
塔
阿育王塔在塔山腰,有白石七级,藏典云:昔阿育王[53]叠石建释迦真身舍利白玉净相宝塔,其在南赡部洲[54]者十有九,此其第九塔也。延祐庚申[55],天旱,朝使牛良佐祷雨,有诗见刻石碑。伊山珠法嗣千忍铠禅师重兴。
云程塔在城西一里,为旧学对案。万历四十四年,知县刘自省创,因卒于任而工未竟。
水
上白水在县南,西流入湘。 樟水源出本县,合宜水入于湘。
吴水源出永州府界迳县,入湘。 西南二江水在县南四十里。
石水会宜水,西北流注于湘。 宜水源出塔山,一名宜溪。
江
东江在县东,其源出天仓岩,迤曲折,绕县治之后,与南来之水汇流湘江。
蓝江在县西东塘保。 黄沙江在县南东塘保。
西江在县西门外,源出羊泉塔山诸峒,由南而北,与东江合流。
伊陂江在县南石羊保。 独石江在县北枯江保。
滋陂江在县东,可容舟楫。
滩
滑石滩在县南二十里,水石摶[56]激,险不容舟。
七里滩在县三十里北,出河口,浅流飞泻,势若吕梁,滩长七里,以是得名。
鲙鱼滩在县北六十里,近大江口。
湖
倒湖在县东一里。 烟竹湖在县东三十里。
琉璃湖在县东四十里。 沙矶湖在县东四十三里。
龙泉湖在县东四十五里。 石台湖在县四十五里。
小湖在县三十里。
井
冽井在南城内两街路口。其形似火,时多火灾。嘉靖年间,兵宪边公命工凿井,而火灾遂息。
乐井在县东三十里,徐姓之宅中。
泉
知时泉在临桂门外,夏冽[57]冬温,张天锡修砌。 洋泉在城西四十里东塘保。
陂堰
大石陂 牛石陂 龙应陂 山陂堰 厚村堰
江东堰 龙安堰 凉水堰 高桥堰 严家冲堰
曾成堰 新塘堰
以上枯江保
老江陂 衡头堰 贺家塘堰
以上斛林保
洪溪陂 黄土陂 洪陂堰
以上西阳保
东山马陂堰 沿溪堰 板桥堰 洲边上堰 官陂堰
以上官板保
留陂堰 高 陂 斜陂堰 上值堰 洋泉大陂堰
以上东塘保
雷侯陂 胡陵陂 龙虎陂 樟木陂 沿溪陂 石璧陂 小江陂
以上石羊保
牛石陂 长江堰 东陂堰 山塘堰 邓家小堰 水江堰
以上曲潭保
潭
茭潭在学宫左,为八景之一,有诗附别志。
曲潭在县东十里。
洲
桃花洲在城南江心,为八景之一。原李氏建有书院,久废。前令张芳仍名,课士曰桃花会业,有序。
浯洲在县西二十五里,有古寺。
池
应龙池在城南山巅,对峙泉峰,四时不涸。
四十八池在城东十五里曲潭保。
塘
龙 塘 红 塘 大泉塘 文 塘 荷叶塘
监冲塘 新石塘 泉 塘 山田塘 水灌塘
过路塘 天风塘 到阡塘 谭 塘 蒋子塘
打石塘 白露塘 大源冲塘 顶冲塘
以上枯江保
虎头塘 大源塘 罗陂塘 彝陂塘 西岭塘
石 塘 湾子塘 耙 塘 山家塘 大门塘
田螺塘 上下塘 梅陂塘 官冲塘 山冲塘
衡头塘 上官塘 杨公塘 荷叶塘
以上斛林保
大泉塘 毛江塘 池 塘 冲 塘 水头冲塘
岩亚塘 石 塘 璧 塘 樟木塘 高马塘
大湖长平塘 茅山塘 社公塘 渡头塘
山 塘 荷叶塘 杨 塘 茅 塘 上栗山塘
白香塘 月 塘 荷叶塘 难 塘 第山塘
菱角塘 高公塘 白水塘 牛栏塘
以上西阳保
后村塘 班竹塘 银 塘 烟竹塘 朱栗井塘
有 塘 山荒塘 羊 塘 道方塘 坛 塘
荷叶塘 山溪塘 柘塘 新 塘 何家冲塘
周亚塘 张天塘 尘皮塘 小平塘 洞官塘
杞 塘 老英塘 杲 塘 芦泉塘 洲边大塘
何家塘 山中塘 山陂塘 道方塘 横冲下塘
邹家塘 车 塘
以上官板保
谷元塘 茅 塘 泉 塘 鲁草塘 严家冲塘
枯江塘 圆亚塘 走马塘 大车塘 曲市泉塘
老红塘 欧源塘 社公塘 牛亚塘 张亚洲塘
曲市上浯塘 寨下塘 天 塘 蒋荣塘
茶田岭背塘 龙 塘 上东塘 上值塘
小茅塘 铁炉塘 巴 塘 曹家塘 鲁草塘
欧青观音塘 长 塘 泉 塘 过路塘
张亚洲新塘 坦 塘 琏 塘 耙 塘
茅 塘 祖下塘 铁屎塘 荷叶塘 鸦鹊塘
以上东塘保
陈困两头沙塘 祖下塘 大秧塘 白沙南塘
洲边大塘 水碓塘 沙 塘 贺兰保塘
以上石羊保
沙 塘 上长塘 长渡塘 南 塘 下长塘
圆亚塘 天蔴塘 界 塘 庙背塘 大升塘
水 塘 泉 塘 大陂塘 油柞塘 瓦礶塘
中心水口塘 石花塘 石溪塘 雷公塘
八十亩对塘 杉树塘 梅 塘 宇各塘
瓦磘上洪陂塘 鱼罗塘 平田弯里塘
贺兰保塘 满竹塘 香花塘 龙家塘
以上曲潭保
古迹
迹非人不传,不奇亦不传。于理学则洞,而白鹿[58]也;于仙幻则楼,而黄鹤[59]也;高隐有严子之钓台[60];伟伐有武侯之阵图[61]也。他若岳阳铁笛,堪泣妇于孤舟。鹄矶[62]石镜可照人于隔岸,舜岩玉磬能发声于数里也。大固荣夫编简,小亦骇乎见闻,事出非常,动垂不朽。乃间有迹,不必从同,而因形取义,即景命名者,一日牙根千年耳食,并为采录,或可助逸士之雅谈,资骚人之清咏。
双蹲石在旧文庙之后,奇石俯对,若蹲踞状,隶镌“双蹲”二字,有诗,附别志。
虎头石在县南五里,其石似虎头,临宜江之滨,有诗。
古柏在旧明伦堂后,古干苍翠,郁郁[63]干[64]霄,有诗。
八景
天开石榜 地拱魁星
湘寺晓钟 茭潭晚鱼
桃洲春浪 泉峰夕照
西桥秋月 南岭霁雪
八景诗附《艺文志》
义冢万历三十九年,署印推官李汝登见枯骨暴露,鬻民间地于东西南北之近处,有《碑记》。
【注释】
[1]披:翻阅。
[2]保章氏:古代世守观察明显反常星象和气象活动者的职务。“保”表示“负责”;“章”表示“彰显”。没有什么现象比“反常”更“彰显”。《周礼·春官·保章氏》:“保章氏,掌天星,以志星辰日月之变动,以观天下之迁,辨其吉凶,以星土辨九州之地。所封封域,皆有分星,以观妖祥。以十有二岁之相,观天下之妖祥。以五云之物,辨吉凶、水旱降、丰荒之祲象。以十有二风,察天地之和、命乖别之妖祥。凡此五物者,以诏救政,访序事。”
[3]玉衡:星名。北斗七星的第五星。
[4]天市垣:位居紫微垣之下的东南方向,约占天空的57度范围,大致相当于西方星座中武仙、巨蛇、蛇夫等的一部分。
[5]毕:星座名。二十八宿之一。西方白虎七宿的第五宿。
[6]荧惑:火星。由于火星荧荧似火,行踪捉摸不定,因此我国古代称它为“荧惑”。
[7]《春秋元命苞》:书名。全称当为《春秋纬元命苞》,“苞”也作“包”,二字古代通用。汉代纬书《春秋纬》中的一种,作者不详,著作时代是西汉末至东汉初。该书假托经义,宣扬符录瑞应,但内容庞杂宏富,涉及天文、地理、历史、神话传说等各方面,卷帙很大,汉代以来传注类书引用极多,是谶纬之书中存留佚文最多的一种。全书已佚,明代以后有《古微书》《黄氏逸书考》《玉函山房辑佚书》 《七纬》 《纬捃》《纬书集成》等多种辑本。
[8]翼轸:二十八宿中的翼宿和轸宿。古为楚之分野。
[9]凡:平常的,不出奇的。
[10]莅:到。
[11]迩:近。
[12]亵:轻慢,不庄重。
[13]昭:彰明,显著。
[14]舆情:大众言论与意向。
[15]茍:马虎,随便。
[16]莅:治理。
[17]《禹贡》:中国古代名著,《尚书》中的一篇,记载了各地山川、地形、土壤、物产等情况。其作者为何人,学界说法不一。
[18]元嘉:南朝宋文帝刘义隆年号,起止时间为424到453年。
[19]至元丙子: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十三年,即1276年。
[20]升虚望楚:《诗经·鄘风·定之方中》:“升彼虚矣,以望楚矣。望楚与堂,景山与京。”意思为:登临那堆废墟上,把那楚丘来眺望,望着楚丘和堂邑,测量山陵与高冈。
[21]瞻彼溥原:《诗经·大雅·公刘》:“笃公刘,逝彼百泉。瞻彼溥原,乃陟南冈,乃觏于京。”意思为:好公刘,去看那百条的流泉,去看那广阔的平原,登上了南边的山冈,看见那个京地方。
[22]鹿床师:指张芳。
[23]联翩:形容连续不断。
[24]称:相当,符合。
[25]迩:近。
[26]蔚:茂盛,荟聚,盛大。
[27]闾井:闾里,居民聚居之处。
[28]潆洄:水流回旋的样子。
[29]胜概:美好的境界。
[30]硗:地坚硬不肥沃。
[31]逋赋:逃避赋税。
[32]袤:长度,特指南北距离的长度。
[33]省:指武昌。清初时湖南属湖广总督管辖,湖广总督治所武昌。
[34]凡:总共。
[35]殊:不同。
[36]六府:金、木、水、火、土、谷。
[37]三事:正德、利用、厚生。
[38]捐:舍弃。
[39]灵均:屈原之字。后引申为词章之士。
[40]襦:短衣,短袄。
[41]童:秃。
[42]张芳:字菊人,江南句容(今江苏镇江市)人,进士。清顺治十一年(1654)至康熙三年(1664)任常宁知县。
[43]唐延祐:唐无“延祐”年号,延祐为元仁宗年号。“唐”或为“元”字之误,元延祐四年为1317年。
[44]飞觞:举杯或行觞。亦指传杯行酒令。
[45]一寻等于八尺。
[46]嵚崎:山高峻的样子。
[47]峒:山洞,石洞。
[48]棁:梁上的短柱。
[49]椽:放在檩上架着屋顶的木条。
[50]祷雩:祈雨。
[51]嵯岈:错杂不齐貌。
[52]沨沨:形容乐声婉转悠扬等。
[53]阿育王:古代印度摩揭陀国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国王。统一了整个南亚次大陆和今阿富汗的一部分,晚年笃信佛教,放下屠刀。
[54]南赡部洲:又译琰浮洲、南阎浮提、南阎浮洲等,为佛教传说中四大部洲(另有东胜神洲、西牛贺洲和北俱芦洲)之一。南赡部洲位于须弥山之南方咸海中,由四大天王之一的增长天王守卫。
[55]延祐庚申:元仁宗七年,即1320年。
[56]摶:疑为“搏”。
[57]冽:寒冷。
[58]白鹿:指南宋时期朱熹建立的白鹿洞书院。
[59]黄鹤:指黄鹤楼,在武昌。
[60]严子之钓台:东汉严光与汉光武帝刘秀为同学,朝廷屡次征召不应,隐居富春山。山下有滩称严陵濑,为严光钓鱼处。
[61]阵图:八阵图。
[62]鹄矶:黄鹄矶。在今武汉市蛇山西北,其上有黄鹤楼。鹄,通“鹤”。
[63]郁郁:浓烈的样子,旺盛的样子。
[64]干: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