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 | 作者 | 简介 |
---|---|---|
青楼梦 | 俞达 | 又名《绮红小史》。章回小说。近代俞达著。六十四回。叙事以文人金挹香狎邪生活为中心,写他与吴中娼女三十六人朝夕往来,感情缠绵,受诸美爱重。后纳五妓,一妻四妾,共聚一堂,生三男一女。金挹香虽终日寻花问柳,然亦用功读书,中乡举,捐官余杭知县,为官清廉公正,升任杭州知府。后回吴再访诸美,众美人或嫁或逝,乃悟人生如梦,万事皆空。遂出家修行,悟道升飞。后又归家度其妻妾升天。而三十六美人皆仙女谪降,亦一一归班。小说从人物到结构都有意模仿《红楼梦》,惜多取皮毛,思想、艺术无甚可取。然着意表现旧时代封建士子理想的人生模式,即所谓“游花园,采芹香,掇巍科,任政事,报亲恩,全友谊,敦琴瑟,抚子女,睦亲邻,谢繁华,求慕道”,写出了旧时代封建士子的心态。有光绪四年(1878)申报馆初版活字本、光绪十四年文魁堂石印小本、光绪二十一年上海书局石印绘图本、民国十七年(1928)上海受古书店绘图石印本。近有1990年北京大学出版社排印本、1994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十大古典社会人情小说》本。 |
客窗闲话 | 吴炽昌 | 笔记小说。清吴炽昌撰。正续集各八卷,共十六卷,一百○五篇。有些篇章各有数则,实收笔记小说一百五十多篇。炽昌号芗厈居士,浙江盐官(今海宁)人。长白山人门生,后放弃科举之途,从事游幕生活。此书自序云:“仆好闲话,与客言言,奇闻轶事,告述连绵。自少而壮,前三十年。所闻所见,已付雕镌。自壮而老,又三十年。投仆所好,搜罗蕃宣,续成八卷,就正群贤。”可见此书写于乾隆末年或嘉庆初年,至道光末年止,前后经六十年之久。此书所辑多为清代中叶轶事逸闻。描写将军、总督、进士、举人、秀才、州官、小令、幕客、讼师、布贩、米商、农户、车夫、义丐、 卜者、小偷、娼妓、骗子等各种人物形象,还涉及乾隆东巡、嘉庆初年的白莲教起义、道光中的禁烟运动和乡勇在崇明抗击英国军舰等历史事件。如《呆官》、《鸾仙》、《书讼师》、《书安邑狱》等,揭露清代吏治窳败和刑名司法之黑暗;《场外孝廉》、《假和尚》揭露科举制度之弊端,《淮南宴客记》和《查商》反映盐商之穷奢极欲,都有一定深度。亦有神怪故事及迷信成分。叙事简明生动、或诙谐,或辨析,雅俗共赏,文笔遒劲,评者以之与《聊斋》与《阅微草堂笔记》比峙。有道光十九年(1839)初刻本(正集),道光三十年(1850)续集初刻本。光绪间正续集合刊本。今有一九八八年文化艺术出版社正续合集点校本。 |
赵飞燕外传 | 伶玄 | 古轶事小说。原名《赵后别传》,又称《飞燕外传》。现存1卷,约3000字左右。旧题汉代伶玄撰。此书自汉至唐都不见于史志著录。最早见于南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传记类著录。明人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称此书为“传奇之首”。《四库全书总目》入小说家类。现存本主要有《顾氏文房小说》本。《汉魏丛书》本、《说郛》本、《古今逸史》本、《五朝小说》本、《龙威秘书》本、皆1卷本,题汉伶玄撰。其书附伶玄自序、桓谭语、荀勖语。自序除略述生平外,以与扬雄不和、得罪过班彪的从父,解释自己在西汉末文名不显、史书不载的原因。其得知宫闱秘事的原因,则声称闻之于所买妾樊通德,通德又闻之于宫人樊嬺。序中预答后人应有之疑问,反而露出伪托痕迹。桓谭语大略说此书原藏卞理家,卞理避赤眉军时,刘恭入其家得之。又引贾子翊说,认为此书是卞理琴师玄所撰。荀勖语说明他所校此书已是残本。桓、荀语也来历可疑。历来学者几乎已公认此书为伪托,不可能出于汉代。其写法类似唐传奇而语言较古,可看作唐前传奇小说或轶事小说类传奇者。赵飞燕为汉成帝皇后,体轻善舞。汉平帝继位,废为庶人,乃自杀。《汉书》有传。《外传》则叙冯万金私通江都王孙女,生宜主、合德双胞胎姐妹,冒姓赵,宜主即赵飞燕。姐妹2人历经坎坷,以美色得入宫,飞燕为皇后,合德为昭仪。2人皆无子,遂肆意淫乱,相互争宠,妒杀宫人。淖夫人曾称合德为“祸水”,汉成帝却称为“温柔乡”。故事叙至汉成帝崩、昭仪死为止,未交待赵飞燕、樊嬺的结局,似有残缺。自晚唐以来,文人津津乐道的《外传》中情节,有飞燕跳舞顺风欲仙去,向夷人求却老方不成,争宫奴燕赤凤姐妹争吵,成帝窥昭仪浴等 |
跻云楼 | 烟霞主人 | 清朝乾隆年间烟霞主人撰,14回。叙述寒士柳毅建功立业成仙的故。据柳毅传奇加以演绎,在龙女之外又加上一个虎女,画蛇添足,与原作相悖。完全丧失原作精神。 |
后西游记 | 佚名 | 清初长篇小说。40回。作者不详。原题“天花才子评点”,“天花才子”或即为“天花藏主人”。卷首有未署名人写的序(或认为系作者自序)。书写唐僧、孙悟空取经成正果2百年以后,唐宪宗在位时花果山又出一石猴,名齐天小圣,随僧人唐半偈再次西行,复取真经的真解。路上收伏猪八戒之子猪一戒及沙弥,并重新经历千难万险,降妖伏魔,跋山涉水,终于求得真解的故事。此书流传不广,但受到清初学者刘廷玑的好评。他在《在园杂志》卷3中说:“如《西游记》,乃有《后西游记》、《续西游记》。《后西游记》虽不能媲美于前,但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若《续西游》则成狗尾矣!”本书虽是神魔小说,但对人情世道多有深含针砭之词,立意比较超脱,具体描写则入世相当深。本书主要版本,有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金阊书业堂刻本。春风文艺出版社于1982年2月出版了于植元的校点本,并将其编入“明末清初小说丛刊”,书后有于植元的“校后记”。 |
续西游记 | 佚名 | 长篇小说。佚名著。一百回。清袁文典《明滇南诗略》卷一称明初人兰茂曾作《续西游记》,毛奇龄《季跪小品制文引》又谓其友季跪作《西游续记》(《续西游》),是否本书,均系孤证,难以信从。《续西游记》是《西游记》的一部续书,其内容是写唐僧师徒第一次取经见如来佛后,在漫长的返回东土道路中发生的故事。主人公仍为唐僧与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原书所叙妖魔大多以要吃唐僧肉为目的,给唐僧造成八十一难。本书之妖魔则是要抢夺经卷,因为经卷能消灾去病,增福延寿。唐僧师徒东回时,如来佛因悟空等来时降妖灭怪,杀伤生灵,违背佛规,提出回东途中应以诚心化魔,经棒不可同行,强行收缴他们的武器。孙悟空很不满意,一气之下说出八十八种机心,于是,便在归途中遇上了八十八种魔难。因孙悟空等没有兵器了,无法战胜妖魔,如来佛又另派优婆塞灵虚子和比丘僧沿途护送,并赐他们二人菩提珠八十八颗,和木鱼梆子一个,让其在途中净心驱魅。小说情节曲折,魔难丛生,引人入胜。本书原流传甚少,又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值得一读。 |
海游记 | 佚名 | 章回小说。清无名氏著。六卷三十回。全书前七回为故事楔子,记海外归来的 管城子流离失所,目睹人间“善人”逞凶作恶, 祸害无辜,因世不容身,下海去无雷国。后二十 三回叙无雷国“海下奇闻事”。在其所辖紫岩岛 上,乐善好施的大户徐家迭遭官司,倾家荡产, 公子被迫背井离乡。而人间“善人”在此改名换 姓为神仙活佛,假行善信,勾结官府,谋财害 命,无恶不作。书中托名海外异邦,实为中土现 实社会的真实写照,是清代后期民风、民俗的 艺术再现。作者以“最荒唐处不荒唐”的笔法, 彰善瘅恶,情节荒诞不经。孙楷第《中国通俗小 说书目》称其“似仿《希夷梦》,而文拙”。为中国 小说史上荒诞小说的先声。有清刊巾箱本,约 刊于嘉庆间,另有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说 集成》本。 |
牛郎织女传 | 朱名世 | 全名《新刻全像牛郎织女传》。白话小说。明朱名世编。四卷不分回。描述牛郎织女的故事。小说据民间传说繁衍而成。叙金童与天孙织女互相爱慕。玉帝得知要斩金童,太上老君保奏金童下凡,托生到牛员外家为次子,名牛金郎。令天孙织女到云锦宫织锦。金郎年幼父母去世,常受嫂嫂马氏毒打折磨。太白金星奏知玉帝,准命牛金星下凡为牛陪伴金郎。牛能言,祸事皆赖以告知,使金郎躲过灾难。金郎依牛言和兄嫂分家,十三岁升天,在天河遇见织女,二人倾诉旧情,玉帝赐二人成婚。他们婚后只恋夫妻之情,忘却天职,玉帝大怒,擒拿后欲斩。后又改令金童在河西天将行宫内,织女在河东云锦宫工织,二人不得相会。由于太白金星请太上老君讲情,方允逢七月七日相会一次。存明万历书林余成章刊本,上图下文,题“儒林太仪朱名世编”。上海大观书局石印本题书名为“新编神怪小说牛郎织女”,十二回。 |
醒梦骈言 | 守朴翁 | 又名《醒世奇言》,全书十二回,有清代刊本。书署“守朴翁编次”,然其真实姓名与生平事迹皆无可考。书中每回演写一个故事,这些故事均可在《聊斋志异》中找到对应篇目。可以说本书是一部根据《聊斋志异》原本改写的《白话聊斋》。书中故事都是写下层社会生活的,具有浓厚的平民文学色彩。全书各篇故事结构完整,文笔流畅,语言通俗,清新可读,堪称清代话本小说中的佳作。 |
扫迷帚 | 壮者 | 长篇小说。清末壮者撰。二十四回。创作主旨在反对各种迷信,作者以为迷信是“阻碍中国进化的大害”,欲救中国必自改革习俗、破除迷信入手。叙述了江南一带迷信风俗的诸种表现。可谓洋洋大观。卷首开宗明义。指出迷信是阻碍中国进化的大害。小说主人公卞资生。江苏吴江布衣。生平专讲实践。最恨鬼神仙怪。星相卜筮诸说。前三回专叙资生与表弟杨心斋的论辩。力辟天命鬼神之谬 ? 第四回后叙资生心斋诸人漫游苏州杭州吴江镇江等地的见闻。诸如瞽卜骗人。白日被殴。术士偷油。黑夜露迹。官惑风水。学使媚神。邑令修塔。痴女建祠。鬼魅为祟。一派胡言。青蛙成神。牲醴祭献。仙姑洒水治病。天师捉妖敛财 。厌胜幻法。千奇百怪。巫觋妖术。丑态毕呈。每逢疫疠流行。寺庙香火大盛。僧尼应接不暇。伴灵诵经。拜忏放焰口。点树灯。斋十王等。名目繁多。画符念咒。跳舞开鬼。走阴差的。妖道巫婆。大获其利。尤有奇者。 |
南游记 | 余象斗 | 又名《华光天王南游志传》、《五显灵官大帝华光天王传》、《南游华光传》。章回小说。明余象斗编著。四卷十八回。叙华光天王故事。华光原为如来佛前一盏油灯,修成人身,名妙吉祥。被罚到下界投生,名三眼灵光。他为父报仇杀死龙王,被困死,又托生为炎梓宫炎玄天王之子,名三眼灵耀。灵耀拜八景宫妙乐天尊为师,神通广大,变化无穷,被封为火部兵马大元帅。因在琼花会上打了金枪太子,被天兵捉拿,便反出天界,自号华光大王,终败于北方玄天上帝,再次到中界托生为萧家之子,名华光。与铁扇公主成婚,当得知其母在酆都受恶报时,三下地狱救母;又入天宫偷仙桃医好其母嗜人的怪病。与齐天大圣相斗,议和结为兄弟,最后归灵山。此书明显受吴承恩《西游记》的影响。存明昌远堂李铺梓行本,“三台馆山人仰止编”,上图下文。清嘉庆十六年《四游记》本收入,有图,署“福文堂”。还有道光十年《四游全传》、小蓬莱仙馆《四游合传》等均收入。 |
东游记 | 吴元泰 | 又名《东游记上洞八仙传》、《八 仙出处东游记》、《东游八仙全出身传》。章回长 篇小说。明吴元泰著。二卷。五十六回,别本 四十五回。叙八仙故事。各有出身,铁拐李玄, 魂随老君游西,身被徒弟杨子焚毁,依附饿莩 之尸,故蓬首垢面,坦腹跛足。钟离权为汉朝大 将,后弃官学道,成仙。蓝采和乃赤脚大仙降 生,常赤一足,遇铁拐被度化成仙。张果原为白 蝙蝠,受天地之气,日月之精,后入仙班。吕洞 宾乃华阳仙人后身,两举进仕不第,被钟离点 化为仙。曹国舅因恶其弟仗势欺人,散尽家财, 被钟离、吕仙引入仙班。八仙赴王母蟠桃会,乘 兴过海,各显神通,战胜龙王所设种种阻碍,请 齐天大圣、如来、观音、老君讲和。此书先叙八仙 出身,后叙八仙战龙王,尤为精采。有明余文台刊 本,藏日本内阁文库,清嘉庆十六年(1811)本,道 光十年(1830)致合堂《四游全传》合刊本。上海古 典文学出版社《四游记》合刊本,1956年出版。 |
西游记传 | 杨致和 | 《西游记传》,四卷四十一回,“题齐云杨志和编,天水赵景真校”,叙孙悟空得道,唐太宗入冥,玄奘应诏求经,途中遇难,终达西土,得经东归者也。太宗之梦,庸人已言,张鷟《朝野佥载》云,“太宗至夜半奄然入定,见一人云,‘陛下暂合来,还即去也。’帝问‘君是何人?’对曰,‘臣是生人判冥事。’太宗入见判官,问六月四日事,即令还,向见者又送迎引导出。”又有俗文,亦记斯事,有残卷从敦煌千佛洞得之(详见第十二篇)。至玄奘入竺,实非应诏,事具《唐书》(百九十一《方伎传》),又有专传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在《佛藏》中,初无诸奇诡事,而后来稗说,颇涉灵怪。 |
达摩出身传灯传 | 佚名 | 长篇小说。明“(逸士)朱开泰修选”。四卷六十四回。作者无考。此为佛教小说,旨在宣扬佛法。书叙达摩(528—536)乃南印度香至国之三王子,姓刹利帝,初名菩提多那。幼聪慧纯笃,有志沙门,师事般若多罗。多罗为更名达摩,全称为“菩提达摩”,梵语“通大之仪”也。达摩尽得多罗所传如来真义。多罗圆寂后,达摩继其志,远近风从。多罗另有二弟子曰佛大仙、佛大胜。沉溺于旁门小乘,分徒众,立六宗。达摩与六宗论辩,众皆服之,六宗归一,坚持如来正宗。香至国王异见,欲毁如来三宝(佛教称佛、法、僧为三宝)。达摩两徒宗胜、婆罗提先后见王说佛性,宗胜受挫,婆罗提得胜,王悔悟,始信佛。及问婆罗提师承,方知其为达摩之徒,而达摩实王之叔祖。次日王即亲迎至国。达摩为王忏罪。所言皆应,王乃崇奉三宝。达摩演教六十余年乃渡海往震旦(中国)传灯。海中蛟现,巨浪掀天,达摩法伏之。将及南海,登岸西行,至紫章三峰,又遇猛虎,也为达摩收伏,戒勿伤生。达摩自天竺至南海,凡三易寒暑至中国梁武帝沐浴斋戒出都城迎接,舍身事佛,及至谈禅语偈,漠然无得。达摩见点化不悟,遂潜至江北,寓嵩山少林寺,时魏孝明帝正光元年(520)。达摩至此面壁打坐九年, 日久年深,肖像形于顽石。后遇慧可,授以《楞伽经》四卷。达摩为中国佛教禅宗创始者,慧可承受其心法,禅宗得以流传。达摩圆寂后赐号曰圆觉大法禅师。后慧可遭师兄弟忌,经达摩点化逃走,白日升天。有明万历间杨氏清白堂刊本。 |
镜花缘 | 李汝珍 | 长篇章回小说,清李汝珍撰,全书共100回。李汝珍,字松石,直肃大兴(今北京市)人,一生鄙视功名,仅做过“县丞”之类的小官。平生学识广博,精通音韵、书法、绘画、星卜,弈戏之类也都触手成趣。其作品除《镜花缘》外,还有《李氏音鉴》、《受子谱》、《围棋谱》等书。《镜花缘》是其竭20年心血创作而成。小说写唐武则天时,诏令百花寒冬齐放。因悖于天命,百花神被谪人间,托变为100位女子。百花之王托生为唐敖之女。唐敖科举落第,心绪郁闷,与妻弟林之洋去海外经商游览。沿途所见诸国奇风异俗,后入小蓬莱求仙未返。唐敖之女小山出海寻父得天书一卷。回归后逢武则天开考女科,百位仙子全部被录取,共聚人间,赋诗游戏。尽诉离别之情。作者意在颂扬女子才华,因此笔下人物或文才出众,或武略超群。书中所叙海外景色想象丰富,色彩浪漫,虫鱼鸟兽,乃至花草树木无不赋以神行仙灵。书中人物刻画和讽刺手法的运用较为成功。如吝啬成性的毛国民,因其一毛不拔。结果长了一身白毛。但小说后半部分人物形象性略有不足,且有炫博逞奇之嫌,鲁迅曾评为:“论学说艺,数典谈经,连篇累牍不能自己矣”。在思想内容上,书中反对男尊女卑,批判了传统的道德思想。但宣扬因果报应等又反映出其落后的一面。此书在清代曾列为禁书。《镜花缘》有道光元年本,光绪14年本。1975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再版该书。 |
醒世姻缘传 | 西周生 | 原名《恶姻缘》。长篇小说。清佚名撰。一百回。现存最早的同治庚午刻本题“西周生辑著”。杨复吉《梦阑琐笔》引鲍以文云:“留仙尚有《醒世姻缘》小说。”但作者是否即蒲松龄,尚无定论。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未提此书。今人路大荒、黄肃秋、金性尧等人持否定态度,认为明末章丘人著,书叙一冤仇相报的两世姻缘故事。历史背景自明英宗正统年间至宪宗成化以后。二十二回前叙前世姻缘:武城县官僚地主之子晁源,曾射死一只仙狐。又娶娼妓珍哥为妾,纵妾虐妻,致妻计氏自缢而死。二十三回后,叙今世姻缘,地点移至绣江县明水镇。晁源托生为狄希陈,仙狐托生为狄妻薛素姐,计氏托生为狄妾童寄姐,珍哥托生为妾婢珍珠。结果珍珠为寄姐逼死,狄希陈备受素姐、寄姐虐待。素姐的酷虐尤甚,棒打、针刺、火烧,无所不用其极。后经高僧点明因果。狄希陈诵万遍《金刚经》方解除宿孽。以一个家庭为中心,暴露黑暗现实,反映广阔社会生活。全书用山东方言写成,语言流畅生动,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然书中充满因果报应思想。有乾隆年间刻本、同治九年(1870)重刻本、光绪二十二年(1894)上海书局排印本。一九八一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黄肃秋校注本(后附徐志摩、胡适等人作者考证十篇可参考)。 |
绿野仙踪 | 李百川 | 长篇小说。又名《百鬼图》。抄本100回,有作者自序;刻本80回,无自序。作者李百川,清乾隆年间人,一生坎坷落拓,辗转奔走,用10年时间完成《绿野仙踪》。自称写这部小说“总缘蓬行异域,无可遣愁,乃作此呕吐生活耳”。该书以明朝嘉靖时期为背影,以冷于冰因科场失意转而修道、收徒为线索,写了朱文炜兄弟之变,周琏妻室之争,金不换命途多舛、温如玉浪荡倾家等世情故事,揉讲史、神魔、人情等小说体裁于一炉。主人公冷于冰原生于富裕读书之家,聪颖绝伦,考试本可以“为麂鸣首领”的,但因开罪于严嵩,科举落第,幡然悟彻,弃家访道,得道之后“周游天下,广积阴功,平妖灭寇、渡脱凡人”。小说中写了不少神怪故事,安排了许多奇妙的情节,但并没有脱离现实的社会生活。上至帝王宰相、文武百官,下至商贾农夫、村妇妓女,都活现于情节之中;所经历的事件,也都是现实生活中实有或必有。让读者正视社会现实,看到社会的不公,官府的腐败、残酷、黑暗。同时也激起人们对正直忠义之士、善良无辜的群众的同情。书中描写了人世与仙境两个世界,人世是真实的、仙境是虚幻的。书中主人公叫“冷于冰”,另一个人物是“温如玉”,显示了摆脱俗念与追求私欲的对立。它以曲折的手法解剖了当时的社会和人生,表述了自己的政治见解和人生观。在明清小说中,这是一部比较好的作品。陶家鹤在序中将该书与《水浒》、《金瓶梅》并称为“大山、大水、大奇观书”。虽有些夸张,但也说明该书的成就与影响。艺术上有不少生动精彩之处,一些人物写得生动感人。由于这部小说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黑暗和腐朽,同治七年清代统治者便以“诲淫”之名,将其列入禁书之列。 |
赵太祖三下南唐 | 好古主人 | 《赵太祖三下南唐》,又名《侠义奇女传》,叙演赵太祖赵匡胤平定南唐的故事。书凡八卷五十三回,作者题“好古主人撰”,生平不详。今有咸丰八年(1858年)初刻本。小说仿照旧时英雄传奇杂糅神魔怪异的故套,人妖并存,情节离奇,荒诞怪异,亦属神怪小说。 |
济公全传 | 郭小亭 | 自南宋以来,民间广泛流传有关济公的故事。形成文字者,今天所知最早的是明代晁瑮《宝文堂书目》记载的《红倩难济颠》平话,但未见传本。另有明隆庆三年刊沈孟柈述《钱塘渔隐济颠禅师语录》一卷,清康熙年间刊王梦吉编《新镌绣像麴头陀济颠全传》三十六则,务本堂刊墨浪子《济颠大师醉菩提全传》二十回,宝仁堂刊《新镌济颠大师玩世奇迹》二十回,乾隆九年仁寿堂刊西湖渔樵主人《济公传》十二卷。坊间刊有《评演济公传前后集》一百二十回,以大约成书于清代中叶的坊间刊无名氏二百八十回本《济公全传》最为完备。花城出版社1983年删去后三十八回,出版了二百四十二回本,为现今通行本。主要讲述济公和尚游走天下,遇到种种不平之事,一路惩恶扬善、扶危济困的故事。以“飞来峰”、“斗蟋蟀”、“八魔炼济颠”等故事较为著名。 |
续济公传 | 佚名 | 章回小说。署“坑余生初稿”。二百三十五回。济公的故事,虽为长篇巨制,实际上是由许多独立的故事联缀而成,用今天的话来说,是系列剧而非连续剧。因此,《续济公传》虽名为续集,情节却完全可以独立于《济公全传》之外而存在。而且故事内容与人物形象,与《全传》比也有较大的变化。续集叙述了济公率领弟子,劝导一批忠臣后裔和江湖义士,严惩卖国投降的奸臣和皇亲国戚,平定“大狄国”的内患,以保南宋江山“国泰民安”的种种故事。在这些故事中,济公的活动范围从市井社会拓展到整个朝野江湖,其所作为也从撮合男女美满姻缘、扶危济困、除怪降妖扩展到关系国家安危的军机大事,社会场景更为广阔,情节也特别丰富、曲折,引人入胜。济公的形象也从一个游戏人间行侠仗义的“颠憎”,逐渐演化成一个忠肝义胆、神机妙算、佛法无边的济世活佛。 |
济公诗词选 | 济颠道济 | 济公(1130年或1148年-1209年),俗名李修缘,号湖隐,法号道济,台州天台(今浙江省天台县)永宁村人。南宋高僧,后人尊称为“济公活佛”。 他破帽破扇破鞋垢衲衣,貌似疯癫。初在国清寺出家,后到杭州灵隐寺居住,随后住净慈寺。不受戒律拘束,嗜好酒肉,举止似痴若狂,却是一位学问渊博、行善积德的得道高僧,被列为禅宗第五十祖,杨岐派第六祖。撰有《镌峰语录》10卷,还有很多诗作,主要收录在《净慈寺志》、《台山梵响》中。 |
绣云阁 | 魏文中 | 神魔小说,近代魏文中著。八卷一百四十三回。这是一部讲述紫霞真人的两个弟子下凡托生向世人阐道的长篇神魔小说。世上多非道,紫霞真人受道祖之命遣弟子虚无子下凡问道,其门下虚心子因妒忌也同时下凡去扰乱闻道。本书的故事情节便由此而展开。虚无子投生为三缄,虚心子投生为七窍。三缄求道但为凡心所动,求取功名美妻,紫霞真人使他娶妻不成,仕途复遭挫折,被流放塞外,历尽磨难,方领悟到功名富贵的虚无本质,开始了云游天下“阐道”的使命。而七窍却被妖怪化成的美女所迷惑,又热衷于功名,高中巍科,官放南龙。三缄在阐道途中,收服了无数善善恶恶的山精水怪和市邑俗子,堵绝旁门邪道。紫霞真人的师弟灵它真人因妒恨师兄便纠集一批妖魔与三缄作对,迷惑七窍。然而邪不压正,三缄在众仙子的保护下,力战群妖,争取了七窍,使他断绝尘根,重返道门,终在万星台一起飞升上天,住进紫霞真人造就的绣云阁。 |
希夷梦 | 汪寄 | 清代白话长篇神魔小说,又名《海国春秋》,四十卷四十回。清汪寄撰。此书现存版本主要有:清嘉庆十四年刊本堂藏板本;光绪四年戊寅翠筠山房刊小本,首《南游两经蜉蝣墓并获希夷梦稿记》,绣像十一幅,前图后赞。本书结构新颖,故事曲折。主要反映的是,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不满后周的没落,秘密组织力量,利用陈桥兵变自立为皇帝,迫使后周恭帝逊位,夺取了王位。赵匡胤此举,遭到了一些旧臣的激烈反对,但这些反对最后均告失败。旧臣子弟闾仲卿与韩速,为复周救国,前往南唐等国游说起兵复周,也未成就。两人失意后误入希夷老祖的仙山洞府,在希夷老祖的神力安排下,他们睡于洞中石上。睡梦中二人分别流落进入了东海诸岛。由于二人才华出众,武艺绝伦,闾促卿在浮石国施政有方,最后被封为武侯大将军,成了双龙岛主;韩速在浮金国护国得力,最后被封为冠军,成了天印岛主。两人战胜了两国佞臣的各种阴谋,巧妙地解决了两国的军事争端,直辖市了两国的政治关系,使两国重修于好。而他二人也于梦中实现了他们在复周斗争中未能实现的政治抱负,得到了安慰。 |
狐狸缘全传 | 醉月山人 | 全名《绣像狐狸缘全传》,六卷二十二回,题“醉月山人著”。为光绪年间依据弹词《青石山》改编的小说。《狐狸缘》这本书叙书生周信聪明儒雅,风流飘逸,与青石山九尾狐玉面仙姑相恋,终因病不起。周信奴仆与佃户先后请吕洞宾、李天王、哪吒、二郎神镇压驱除,玉面仙姑亦请云萝仙姑、风萧仙子相助抗争。激战恶斗后,玉面狐为天兵所擒。然因周信始终眷恋玉面狐,玉面狐也至死苦恋周信,遂感动众仙,撮合二人为正式夫妻。小说具有浓郁民间色彩,恍惚怪诞,缠绵旖旎,堪称白话志怪小说佳作。 |
幻中游 | 佚名 | 一名《新刻小说幻中游醒世奇观》。中篇小说。清佚名撰。四卷十八回。此书孙楷第《中国通俗小说书目》、日本大塚高秀《中国通俗小说书目改定稿》、谭正璧《日本所藏中国佚本小说述考》著录。书写明代史实,反映魏忠贤专权,刚直不阿的石峨一家的悲欢,其中忠臣孝子、烈女节妇、良师信友、义仆贤妓、无不悉备、俾看官可以启其善念,遏其邪心,较之偷香窃玉之态,闺阁床笫之言,大有异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