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 | 作者 | 简介 |
---|---|---|
李师师外传 | 佚名 | 宋代文言传奇小说。佚名撰。不分卷。本书叙名妓李师师与宋徽宗故事,反映北宋末年金兵破汴,二帝被虏,师师殉国的悲壮历史故事。师师原为染匠王寅之女,年四岁,父母俱亡,由娼家李姥收养。及长,有殊色,善词曲,工歌艺,王公显贵,词客骚人竞与交往。经内侍张迪引荐,得与伪装为巨商的宋徽宗结识。广得金银财宝,为所宠幸旋入宫。及金兵侵逼,徽宗退位,师师乃自请为女冠,将天子所赐金银财物尽献官府,作为抗金军饷。汴京既破,为敌帅闼嫩所逼,不屈吞簪而死。 |
庶斋老学丛谈 | 盛如梓 | 元代文言琐谈小说。宋末元初时盛如梓撰。 《四库全书总目》入子部杂家类, 《千顷堂书目》入子部小说类。有《知不足斋丛书》本、 《丛书集成初编》本、 《笔记小说大观》本传世。是书或作三卷, 《四库全书总目》认为全书虽分三卷,而第二卷又有一子卷,实为四卷。 《笔记小说大观》本作四卷。盛如梓是扬州人,号庶斋,大德年间为嘉定州学教授,迁衢州路学教授,以崇明州判官致仕,所以本书名为《庶斋老学丛谈》。主要考辨经史、评论诗文,也有关于朝野遗事的内容。上卷首记国故,后及经史;中卷、下卷多评论诗文,间及两宋轶事。 |
墨客挥犀 | 彭乘 | 笔记。十卷,又续编十卷。旧题宋代彭乘著。乘,筠州高安(今属江西)人,历任中书检正等官。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收录,有续集十卷,清初已佚,后复出佚文,题为《续墨客挥犀》。其所议论,大抵推重苏(轼)黄(庭坚)。所载人情风俗、趣闻轶事、品诗评词,不仅文章优美,且寓意深远。内容多记载宋代朝野轶事,记录诗话、文评,征引博洽。其中有数条与《冷斋夜话》相同。部分为笔记小说,如《郴连秀才》、《杜德》、《榜下择婿》等篇,文笔洒脱,叙述引人入胜。 |
贵耳集 | 张端义 | 宋代文言轶事、志怪小说。南宋张端义著。自序称: “耳为人至贵,言由音入,事由言听,古人有入耳著心之训,又有贵耳贱目之说。”因以名书、凡三卷,各自成集,一集成于理宗淳祐元年(1241),二集成于淳祐四年(1244),三集成于淳祐八年(1248)。有《津逮秘书》本、 《学津讨原》本,另《宝颜堂秘笈》本作二卷, 《历代小史》本作一卷,皆删略不全。本书以录宋代朝野遗事为主,兼及诗话、考证等内容。 |
续夷坚志 | 元好问 | 金代文言志怪小说集。金元好问(1190—1257)撰。四卷。好问有《遗山先生诗集》已著录。此系元氏继宋代学者洪迈《夷坚志》而作,成于金末,七万余字。素材多来源于金代北方民间传说、趣闻轶事,包括神怪、奇异、世俗、名胜古迹,甚至医药、科技等二百余条,多具金代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四库全书》谓为二卷,通行本仍为四卷。今存清嘉庆大梁书院本,道光《得月簃丛书》本,商务印书馆《丛书集成》本。解放后,有中华书局一九八六年点校本。《续夷坚志》远绍干宝《搜神记》,近承洪迈《夷坚志》,着意搜奇志怪,属于小说笔记。 |
闲窗括异志 | 鲁应龙 | 南宋·鲁应龙撰。志怪小说集。一卷。有《稗海》《敬修堂丛书》《丛书集成初编》诸本。《旧小说》收三则。均记奇闻异事,《嘉兴贡院》闹鬼一则,为著名鬼话。另《说郛》题《括异志》,收《黄翁》,叙黄翁妻夜梦阴司鬼,以沸汤浇其夫;书中皆言神怪之事,借以阐明因果。如住庵僧事母至孝,母病危,即日夜祷于神。神感其诚孝,教以药饵,母病遂愈。又如惠州一娼被震死于市,胁下有朱书小字,称其前世为李林甫,因毒虐弄权,帝命震死等等。 |
投辖录 | 王明清 | 宋代文言志怪小说。南宋王明清撰。一卷,有涵芬楼辑《宋人小说》本。 《说郛》本仅存序及四则,不全。本书是作者早年的著作,其自序作于绍兴己卯(1159),时年三十三岁。自序称所录为“齐谐志怪”一类“新奇事”,书中内容足以使“坐客愈忻怡忘倦,神跃色扬,不待投辖,自然肯留”,故以之名书。各则末间注所得闻者的出处。所记以北宋间故事为多。如《蓬莱》一则,记真宗引群臣入一小殿,殿后假山中有山洞,其中重楼复阁,俨然仙境。 |
谈薮 | 庞元英 | 宋代文言轶事小说。旧题宋庞元英撰。 《四库全书总目》云:庞元英为宰相籍子, 乃元丰中人。此书乃多叙南宋宁、理两朝事,相距百载,其伪殆不足攻。”《秘书省续四库书目》子部小说家类作四卷, 《四库总目》子部小说家类作一卷。有《百川学海》本、 《古今说海》本、 《说郛》本、 《五朝小说》本、 《学海类编》本、 《古今说部丛书》本,均一卷。多数宋人小说内容芜杂, 《谈薮》内容集中,几乎全是人事的记述,很少事物的描述考释。 |
搜神秘览 | 章炳文 | 宋代文言志怪小说。宋人章炳文著。 凡三卷, 有《古逸丛书》本。 《说郛》本、 《龙威秘书》本均仅一卷,不全。本书记各种神异变怪故事,以北宋时事为多。如“段简”一则,说元丰间相州人段化失明,其子段简多方求医不验,后梦神人告以用人髓可使其父复明,段简遂卸左腕取髓治愈了 |
葆光录 | 陈纂 | 小说。五代陈纂撰。纂,颍川(今河南许昌)人,自号袭明子。分为三卷,卷一、二各三十条,卷三二十七条,共八十七条,计一万余字。 《文献通考》、 《宋志》均入子部小说家类, 《直斋书录解题》曰: “陈纂撰。自号袭明子,所载多吴、越事,当是国初人。”《唐人说荟》中蔡羽识曰: “唐人《灵应录》、 《闻奇录》二帙合之,即陈氏《葆光录》,不知孰先孰后,吾善其类者”。有《顾氏文房小说》本、 《丛书集成》初编本。明人蔡羽跋《闻奇录》、《灵应录》二书时,指出两书合之,即陈氏此书。多记怪异奇事,如写某官失宠前,家中狗作鸡鸣,桌上双笔起舞回旋,某和尚好灭蝼蚁,病笃时遭到蝼蚁报复。然也有充满生活气息的传闻轶事,如记晚唐陆龟蒙事迹,颇有文学史料价值。另有记载风土民俗的作品,如写作者经历闽中遇温泉等事 |
尚书故实 | 李绰 | 又名《尚书谈录》。笔记。唐李绰撰。一卷。绰字肩孟,赵郡(今河北赵县)人。官礼部郎中。唐末黄巢起兵入长安,绰随同河东张尚书避难于圃田(今河南中牟),寓居佛寺。是编为纂录此间张尚书与访客谈资中可引为故实者,因取为书名。所载凡遗闻杂事,诙谐戏谑,以唐为主,兼及前朝,共七十九条。有《宝颜堂秘笈》本, 《唐人说荟》本等。《尚书故实》内容比较庞杂。作者在小序中曾这样写道:“凡聆征引,必异寻常,足广后生,可贻好事,遂纂集尤异者,兼杂以诙谐十数节,作《尚书故实》云耳。”这便将此书的创作意图说的很明确了。小说的内容包括了轶事、异闻、辨疑等几个方面,主要是记事,对书、画、碑、帖等方面的内容多所涉及,在书中占了大量篇幅。 |
虬髯客传 | 杜光庭 | 传奇小说。唐末五代杜光庭(850—933)撰。一卷。光庭字宾圣,号东瀛子,道士。处州缙云(今属浙江)人。一作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屡应举不第,入天台山修道。僖宗召为麟德殿文章应制,中和元年(881)随僖宗入蜀,遂留成都。后事前蜀王建父子,官谏议大夫,赐召广成先生、传真天师。道教著作今存二十多种。诗文俱佳,收入《全唐诗》、《全唐文》。写隋末权臣杨素侍妾红拂女私奔李靖,在赴太原途中结识侠士虬髯客。后虬髯客因见李世民为“真命天子”,遂以家财尽付李靖,自行奔往东南。作品宣扬唐王朝“应天而兴”的正统思想,旨在维护唐朝统治。 |
剧谈录 | 康軿 | 传奇小说集。作者康骈。今有《学津讨原》本、 《津逮秘书》本,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排印本。小说主要记天宝以来琐事,约四十余条。其中有的叙述神鬼灵异,有的讲称侠义,有的则是对现实中人或事的记叙。小说在内容上虽然存在差别,但却共同体现了作者记“新见异闻”的倾向。《剧谈录》的思想成就不很突出,但也有少数篇章笔锋犀利,对社会弊端有所揭露、讽刺。 |
冯燕传 | 沈亚之 | 唐代传奇小说。沈亚之撰。《沈下贤文集》卷4、《太平广记》卷195、《文苑英华》卷795、《唐人说荟》、《龙威秘书》、《艺苑捃华》、《香艳丛书》、《丛书集成初编》、《晋唐小说畅观》、《旧小说》均收有本篇。故事叙述魏地冯燕因打抱不平杀人,逃往滑城。滑州刺史贾耽赏识其击球斗鸡才能,留于中军。后来冯燕与一妇人私通,妇人之夫张婴察觉后屡次殴打妻子。妇人娘家人因此怨恨张婴。一日张婴醉归,冯燕恰宿其家,急忙藏匿,遗落了头巾。张婴睡熟后,冯燕指着头巾,命妇人取来,妇人误给了其夫的佩刀。冯燕不杀张婴,却杀了妇人。次日张婴见到死尸大惊,邻里不信他的解释,妇人娘家人也认定是张婴所杀。经官府行刑逼供,问成死罪。处决之日,冯燕忽排开观众上前,自认真凶。贾耽感其义气,愿以官印赎其死罪,天子竟下诏赦免滑城所有死刑犯。传末有赞,认为冯燕有淫惑之心不对,但杀不义的妇人,舍命救无辜的张婴,又是豪侠行为。沈亚之所著传奇以本篇为最有特色,对冯燕形象的塑造较成功。冯燕有残暴狂放,不安份守法的一面(如两次杀人,勾引有夫之妇),又有敢做敢当、讲义气的一面,不是单一性格,反而可信。本文所叙述的冯燕事迹有事实依据,沈亚之作传后,司空图作《冯燕歌》,情节一致。宋代又有曾布作〔水调七遍〕(见《玉照新志》卷2),咏唱冯燕事迹。 |
秦梦记 | 沈亚之 | 传奇小说。唐沈亚之撰,作于太和初年。见于《沈下贤文集》。 《太平广记》二百八十二卷引有此文,但文字稍异。《唐人说荟》、 《唐代丛书》、鲁迅《唐宋传奇集》和汪辟疆《唐人小说》均收有此篇。《秦梦记》是现存沈亚之传奇中的最有特色的一篇。他使用第一人称手法,自叙梦入秦国,先以雄辩之才而受到秦穆公的赏识,后又率兵出征,连下河西五城。凯旋后,穆公嘉奖其功,把寡居的公主弄玉嫁给了他。婚后,夫妻恩爱,享尽荣华。不久弄玉死,沈亚之哀伤不已,作挽歌、 墓志铭以寄哀思。后辞公还家,临行前作别辞二篇。穆公送行,一直到函谷关。 |
异梦录 | 沈亚之 | 传奇小说。唐沈亚之撰。篇首自叙作于元和十年。见于《沈下贤文集》, 《太平广记》二百八十二卷亦录,下注:出《异闻集》。 《异闻集》系陈翰所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 “考《秦梦记》、《异梦録》二篇见于《太平广记》二百八十二卷, 《湘中怨解》一篇见《太平广记》二百九十八卷,均注曰出《异闻集》不云出亚之本集,然则或亚之偶然戏笔,为小说家所采,后来编亚之集者,又从小说摭入之。”见鲁迅《唐宋传奇集》本。内容是记录别人所讲述的两个怪梦。一个是邢凤梦见一个古装美人给她吟诗跳舞,梦醒后还发现自己的襟袖中留有梦中人的诗。另一个是王炎曾梦游古吴国,看见吴王为西施送葬,并要他作挽歌。 |
湘中怨解 | 沈亚之 | 传奇小说。唐沈亚之撰。篇末自叙作于元和十三年。见于《沈下贤文集》。 《太平广记》二百九十八卷收有此篇,题作《太学郑生》。鲁迅《唐宋传奇集》、汪辟疆《唐人小说》均录入此篇。作者在篇末写道: “盖欲使南昭嗣《烟中之志》为偶倡也。”所谓“南昭嗣《烟中之志》”就是指与他同时的南卓所撰的《烟中怨》。略述湘水龙宫龙妃谪居人间,途中遇太学进士郑生。郑生怜其孤苦,爱其美貌,与之结为夫妇,并为之起名汜人。数年后,郑生游长安,汜人终吐露实情并悄然离去。后来的十余年里,郑生登岳阳楼愁吟,见洞庭湖中画舻浮漾,有众女仙坐采楼,弹弦鼓吹,其中有一人起舞,含颦凄怨,形类泛人。不一会儿,风涛崩怒,不知所往。 |
三梦记 | 白行简 | 唐代传奇小说。 1卷。白行简撰。现存本最早见于原本《说郛》所收。《五朝小说》、《唐人说荟》、《龙威秘书》、《香艳丛书》、《唐宋传奇集》、《丛书集成初编》、《晋唐小说畅观》、《唐人小说》、《旧小说》都收有本篇。所谓“三梦”,指3个异常之梦的故事:其一为刘幽求远出夜归,途经寺院外,见其妻与十余人在寺中宴饮,掷瓦击之,忽不见。急归家,其妻自述梦中被瓦击醒, 这属于“彼有所梦而此遇之者”。其二为白行简,白居易等某日同游慈恩院,10余日后,收到远在梁州的稹寄来《纪梦诗》,叙其梦中见白氏兄弟游慈恩院、日期完全吻合。这属于“此有所为而彼梦之者。”其为窦质、韦旬一同入秦,宿潼关旅舍。窦梦至华岳祠遇一赵姓女巫请求为他祝神,醒后告知韦旬。次日果在华岳祠见赵姓女巫为之祝神。更奇的是赵巫也事先梦到窦质、韦旬即将来到,也曾告知同辈。这属于“两相通梦者”。接着,便以“行简曰”,议论三梦。全篇记事简明。篇后又有“行简曰”,叙张氏女梦中被召一事,明显超出本篇结构范围,时间又在会昌二年(842),当时自行简已卒多年,显然是后人伪托。三梦中刘幽求的故事较有影响。《河东记》中“独孤遐叔”事、《纂异记》中“张生”事,皆源出于此而稍详。 |
高力士外传 | 郭湜 | 轶事小说。又称《高氏外传》或《高力士传》。唐郭湜撰。《新唐书·艺文志》入杂传记类。有《顾氏文房小说》本、《唐开元小说六种》本。《高力士外传》主要记载高力士之遗闻轶事。作品通过对唐玄宗与高力士的几次对话及某些事件的记叙,表彰了高力士的忠孝;通过李辅国专权,高力士窜谪巫州等情节,表达了作者对奸佞当道的不满。作者在小说的最后,发表评论说: “淫刑以逞,谁得无罪。湜同病者,报以志之。 |
控鹤监秘记 | 张垍 | 唐人张垍所纂,按张垍,唐初名臣张说之子。其载武后宫廷淫亵事颇为独特,“绝不类世所传武后外传”。控鹤监,武则天放置男宠的一个机构,圣历元年(698)置,以张易之、张昌宗为供奉。次年,以张易之为监,并置丞、主簿等官。久视元年(700),改为奉宸府,以张易之为奉宸令。秘记,隐私、秘闻。 |
补江总白猿传 | 佚名 | 《补江总白猿传》一卷,《新唐书·艺文志》入“丙部小说家类”,不著作人姓名,《宋史·艺文志》题作《集补江总白猿传》,而《太平广记》卷四百四十四录此篇时,名为《欧阳纥》,下注出自《续江氏传》。关于它的作因,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后志》、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等书都说是“唐人恶询者为之”,以对他进行人身攻击,“托言江总,必无名子所为也”。写南朝梁将欧阳纥(后为陈将),略地岭南长乐,悉平诸洞蛮人, 其妻被白猿精攫去,藏匿深山,纥悲愤率兵进山,杀死白猿精,携妇人和珍宝以归。 妻已与猿交怀孕, 岁后生有一儿,面貌酷似猿猴,聪敏无异于常人。“及长,果文学善书,知名于时”。作品的思想内容仍是搜奇猎异,但在情节的布局和人物活动的描绘上又比《古镜记》为优,是一篇粗具规模的传奇作品。 |
杨太真外传 | 乐史 | 宋代文言传奇小说。二卷。宋初乐史撰。有《说郛》本、《唐人说荟》本等,以鲁迅撰《唐宋传奇集》本为通行。作品虽名叫“外传”,实际还是摭拾史实加上传说综合而成,摭采《明皇杂录》、《开天传信记》、《安禄山事迹》、《酉阳杂俎》、《长恨歌传》等书,稍加排比润饰而成,近五千字。有关唐明皇与杨贵妃情事,略备一书。内容以杨妃故事为中心,穿插安禄山乱事,杨国忠被杀于马嵬驿等情节。其材料多出稗史,篇末并附有议论。全书结构较松散,但文字尚简练。对贵族豪门的荒淫腐朽。统治集团内部矛盾的揭露,较之相同内容作品有所增强。 |
广卓异记 | 乐史 | 宋代文言琐谈小说。北宋·乐史撰。笔记小说集。二十卷。自序称“昔李翱著《卓异记》三卷,述唐朝君臣超异之事,善则善矣,然事多漏略,未为广博。……臣今自汉魏以降,至于周世宗,并唐之人,总为一集,名曰《广卓异记》,凡二十卷,并目录二卷。”有清初刊本、《四库全书》本、《逊敏堂丛书》本、《笔记小说大观》本等。本书分类录秦汉至唐五代间帝王臣工的卓异事迹,如“臣下贵盛之极者”、 “臣下显达之速者”之类。其中卷二十有记述神仙事,多含鬼话成分。 |
卓异记 | 佚名 | 笔记小说集。旧题唐陈翱著。然据后人考证,以为作者之名及书中之序皆不足凭信,乃晚唐五代时人作。内容记唐君臣功业盛事二十七则,其中记帝王三则,将相大臣二十四则。所叙事迹多为朝政进退,官场变动,往往以“自古未有”、“无有伦比”标榜奇特,称其人事升降,可读性不强。《新唐书·艺文志》题陈翱撰,并注曰: “宪、穆时入”。《郡斋读书志》载: “《卓异记》一卷,右唐李翱撰,或题云陈翱记唐室君臣功业特异并其美事二十七类。”《直斋书录解题》记载与《郡斋读书志》大致相同。《宋史·艺文志》作陈翰,注曰: “一作翱”。《卓异记》记事最晚到昭宗,可见作者不是宪、穆时的陈翱。李翱在唐书中有传,他的生年不能详考,但卒於唐武宗会昌中。也不可能知道昭宗事。 |
刘宾客嘉话录 | 韦绚 | 轶事小说集,又名《刘公嘉话录》。唐韦绚撰。《新唐书·艺文志》著录: “韦绚《刘公嘉话录》一卷”。《宋史·艺文志》却记载韦绚有《刘公嘉话》一卷,此外还有《宾客嘉话》一卷。但考其它书目,均无记载《宾客嘉话》。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断言:《宋史·艺文志》中的《宾客嘉话》,是从《刘公嘉话录》中摘录出的一部分。两书合为一书,才是原《新唐书·艺文志》中的《刘公嘉话录》。追述长庆元年(821)刘禹锡在白帝城的谈话,故名。多记唐杂事和文人轶闻,间及异梦志怪。还有讨论经传、评论诗文等内容,并保存了一些名人事迹及碑刻书画掌故等,间可参考。但与他书掺混重出,又多缺佚,当已非旧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