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巽下坤上)

《升》:元亨。用见大人,勿恤。南征吉。

[1]

《彖》曰:柔以时升,巽而顺,刚中而应,是以大“亨”。“用见大人勿恤”,有庆也。“南征吉”,志行也。

《象》曰:地中生木,《升》。君子以顺德,积小以高大。

【译文】

《升》卦:大通顺。见大人有利,勿忧。南征吉。

《彖传》说:(《升》卦的初爻是阴,是柔,四爻、五爻、六爻也是阴,)是柔按时上升。(巽下坤上,巽逊坤顺,)是逊而顺。(九二的九是刚,二是居下卦之中,与六五是柔,居上卦之中,)刚中而与柔中相应,因此大“亨”。“利见大人勿恤”,有喜庆。“南征吉”,志愿得到实行。

《象传》说:(巽下坤上,木下地上,)地中生木,是《升》卦。君子因此遵循美德,积小善上升到高大的德行。

初六:允升, [2] 大吉。

《象》曰:“允升大吉”,上合志也。

九二:孚乃利用禴, [3] 无咎。

《象》曰:“九二”之“孚”,有喜也。

九三:升虚邑。 [4]

《象》曰:“升虚邑”,无所疑也。

六四:王用亨于岐山, [5] 吉,无咎。

《象》曰:“王用亨于岐山”,顺事也。

六五:贞吉,升阶。

《象》曰:“贞吉升阶”,大得志也。

上六:冥升,利于不息之贞。

《象》曰:“冥升”在上,消不富也。 [6]

【译文】

倒数第一阴爻:进升,大吉。

《象传》说:“允升大吉”,向上是符合志愿的。

倒数第二阳爻:诚信是利于作禴祭,无害。

《象传》说:“九二”的“孚”,是有喜庆的。

倒数第三阳爻:登上在高丘上的城邑。

《象传》说:“升虚邑”,(可以高瞻远瞩,)没有什么可疑的。

倒数第四阴爻:王祭祀岐山,吉,无害。

《象传》说:“王用亨于岐山”,是顺利的事。

倒数第五阴爻:占问吉,升上台阶。

《象传》说:“贞吉升阶”,大为得志。

最上阴爻:夜里上升,占问不停地努力有利。

《象传》说:“冥升”在上,消灭没有福气而得福的。

【说明】

《升》卦巽下坤上,木下地上。《周易浅述》:“木生地中,长而益高,升之象也。”“全彖内巽外顺,九二刚中而六五虚中以应,君子进用之象,故可以见大人而利于前进。”再看彖传,提出进升,又称:“内巽则沉潜观理,外顺则从容待时。”“(九)二有刚中之德,应(六)五虚己之君,宜其大亨也。”说明进升要等待时机,有跟自己相应的虚己之君,才可求得进用。《象传》称“积小以高大”,进用先从小的低的位子做起,逐渐进升到高的大的。再看爻辞,九二提到“孚”,《象传》说“孚有喜”,说明得到信任,才有进升之喜。九三的《象传》称为“无疑”,无疑才可得信任。六五的升阶指一步步进升。上六的“不息”,利于进升。对进升作了各种说明。

这里的“孚乃利用禴”与上卦的“孚乃利用禴”相同,因此《周易通义》说:“用俘虏作人牲禴祭,是当时战争中常有的。”仍作用人牲来祭解。按“《象》曰:‘九二’之‘孚’,有喜也”,倘这个“孚”指作为人牲的俘虏,那还有什么喜呢?因此照《象传》看,这个“孚”还指诚信,因为祭神有诚信,得到神的享受,所以有喜。

【注】

* * *

[1] “用见”,当作“利见”。南征:指周王南征,是哪一次南征不详。

[2] 允:进。

[3] 孚乃利用禴:见《萃》卦六二注。

[4] 虚:大丘。

[5] 王:指哪一位周王未详。亨:同享,祭祀。

[6] 富:犹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