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火化形空色相,性光返照复元真。
心印悬空月影净,筏舟到岸日光融。
盖面壁者,即真空炼形之法,将前所化阳神,摄归性海复炼;而其所发阳光,收回身内运转。譬与运瓮相似,若身处于瓮内,焉能运之?必身处于瓮外,即能运之。而身处于瓮外者,即释氏所谓“外其身而虚空之”是也。故老子云:“外其身而身修,忘其形而形存。”薛道光曰:“若人空此幻化身,亲授圣师真轨则。”张全一曰:“太虚是我,先空其身。其身既空,天地亦空。天地既空,太虚亦空。空无所空,乃是真空。”《清静经》曰:“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形无其形者,身空也;心无其心者,心空也。心空无碍,则神愈炼而愈灵;身空无碍,则形愈炼而愈清。直炼到形与神而相涵,身与心而为一,方才是形神俱妙,而与道合真者也。古仙曰:“形以道全,命以术延。”
此术是窃无涯之元炁,续有限之形躯。无涯之元炁,是先天地阳阴长生真精,灵父圣母之炁也;有限之形躯,是后天地阳阴短促浊精,凡父凡母之气也。故以真父母之炁,变化凡父母之身,为纯阳真经之形,则与天地寿之同也。
按孙陀罗尊者云:“世尊教我,观鼻端白。我初谛观,经三七日,见鼻中气,出入如烟,身心内明,圆洞世界,遍我虚净,犹如琉璃。烟相渐消,鼻息成白,心开漏尽,诸出入息,化为光明,照十方界,得阿罗汉。”普照佛心曰:“鼻端有白我其观,却叹人从瓮里出。最上一乘含蓄远,妙从玄窍觅天宽。”
且元晦曰:“鼻端有白,我其观之。”
莫认真曰:“平生姿韵爱风流,几笑时人向外求。万别千差无觅处,得来元在鼻尖头。”夫人未生之前,一呼一吸,气通于母;则人既生之后,一呼一吸,气通于天。天人一气,联属流通,相吞相吐,如扯锯焉。天与之,我能取之,得其气,气盛则生也;天与之,天复取之,失其气,气绝则死也。故圣人曰:“观天之道,执天之行。”
每于羲驭未升阳谷之时,凝神静坐,虚以待之,内舍意念,外舍万缘。顿忘天地,粉碎形骸,自然太虚中有一点如露如电之阳,勃勃然,入玄门,透长谷,而境上泥丸,化为甘霖,而降于五内。我则鼓动巽风以应之,使其驱逐三关九窍之邪,扫荡五脏六腑之垢。焚身炼质,煅滓销霾,抽尽秽浊之躯,变换纯阳之体。累积长久,化形而仙。陈翠虚曰:“透体金光骨髓香,金筋玉骨尽纯阳。炼教赤血化为白,阴气消磨身自康。”邱长春祖曰:“但能息息常相顾,换尽形骸玉液流。”张紫琼仙曰:“天人一气本来同,为有形骸碍不通。炼到形神冥合处,方知色相即真空。”薛复命仙曰:“不知将谓气,得后自然真。”董汉醉仙曰:“金用矿销,形由炁炼。”
炼形之法,总有六门:其一曰玉液炼形,其二曰金液炼形,其三曰太阴炼形,其四曰太阳炼形,其五曰内观炼形。若此者,总非虚无之道,不合太虚同体。惟此一诀,乃曰真空炼形。虽曰有作,其实无为;虽曰炼形,其实炼神。是修外而兼修内也,惟用九载面壁功耳。盖面壁之功,若无功可炼,将上田之神,摄归本体复炼,则虚无之阳,复归上田照养。混融中田,兼合下田,而须臾不离,为全体大用。炼而又炼,空而不空,故曰真空,又为大定。如婴儿在母腹,不知天地人我。神不是神,火非其火,心无其心,意无其意。恍如太虚,浑然无物。混混沌沌,空空荡荡,如鸿蒙未判之形;恍恍惚惚,杳杳冥冥,如太极未分之象。久而炼之,身神合一,自然归于寂灭大定。阳神老成,变化无穷,隐显莫测,形自化矣。非但九年之大定则可也,就千万年之大定亦可也。若依此法炼之百日,七魄亡形,三尸绝迹,六贼潜藏,十魔远遁矣。若再进功,炼之千日,四肢全身,俨如水晶,表里玲珑,内外洞彻矣。则心花灿然,而灵光显现。
灵光者,慧光也。
故曰:“慧光生处觉花开。”
盖慧光觉花开者,非炼形入微与道冥一者,不能有此也。
故《生神经》曰:“身神并一,则为真身。身与神合,形随道通。”隐则形固于神,显则神合于气。所以蹈水火而无碍,对日月而无影,吾亡在己,出入无间。或留形住世,或脱质升仙。有白日而飞肉尸者,黄帝之谓也;有留形而长住世者,彭祖之谓也;有受命而居天职者,张天师之谓也;有拔宅而升天宫者,许旌阳之谓也;有示疾而终者,王重阳之谓也;有入仕而臣者,东方朔之谓也。至于老子为柱史,辛钘为大夫,尹喜为关令,伯矩为卿士,唐典隐毘陵,子休治漆园,留候帝者师,四皓辅汉惠,仇生仕殷,辅光仕汉,马丹仕晋,海蟾仕燕,正阳弃官,纯阳应举,常有执鞭,琴高执笏,若此者多,不可枚举。噫,彼神仙之隐显去留,岂世之凡夫所能测度者哉!更若凭虚御风之列子,折芦过江之达摩,若非陶质炼形之功,又安能如此轻举之身乎?此神形俱妙之道,非坐脱立亡者之所能知也,所以不免有抛身入身之失尔。故学仙佛之流,若独以炼神为妙,不知炼形为要者,是清灵善化之鬼,何可得与高仙为比者?大抵温养、炼形,无分彼此,虽然在两处发明,其实是一个道理。
夫道者,有动有静,静则温养,动则施功。而十月养胎,三年养阳,谓小定之温养,有为火在焉;而九载炼形,千载寂灭,谓大定之温养,无为火专焉。凡修仙者,自始至终,温养为主,用火为宾。盖炼形者,是元神之火熏蒸形骸,久而炼之,形化为炁,亦曰温养。
养神为之内功,炼形为之外功。内外兼修,不相违背。若是十日工夫无间,乃悬崖撒手之时,自然言语道断,心思路绝,能所两忘,色空俱泯,无滞无碍,不染不着。身似翔鸿而不可笼,心如莲花而不着水。光光净净,潇潇洒洒,腾腾任运,任运腾腾,似一个无事无为,自在逍遥之散汉也。若无九年面壁之功,即可为神仙,而无天仙之位矣。
众喜真人云:
九年面壁无功行,候无可候神非神。
心无其心火非火,意无其意太虚存。
混混沌沌如鸿濛,婴儿如在腹中心。
不知天地与人我,虚炼纯阳性海存。
寂照上田顷不离,久炼阳神老足能。
然而寂灭归大定,千万年定亦可行。
陈抟一定千余年,姜寿三万六千春。
开天定至尧皇时,灵化张果老先生。
若无面壁功不足,只可名山作仙神。
炼形若是少功行,难作大罗天仙尊。
又要鼻端有白常须炼,杳杳冥冥觉虚灵。
炼至法力广大神通显,千变万化天外行。
如此神通再炼无,复收性光返照真。
化形色相心印灭,虚空粉碎不见形。
一片光辉周法界,犹如日月永长明。
不生不灭无来去,万万劫中不坏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