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頭痛
(案1)左偏頭痛移右,牙關緊結。外風引動內風也。
防風(錢半) 丹皮(錢半) 黃菊(三錢) 石決明(一兩) 羌活(一錢) 連翹(三錢) 蒺藜(三錢) 羚羊角(錢半) 桑葉(錢半)
(案2)寒熱得止,而頸項尚掣痛。太陽風邪未盡也。
代針法(藁本錢半、羌一錢、防錢半) 前胡(錢半) 二陳湯 枳殼(錢半) 冬桑葉(錢半)
(案3)久瘧營衛失調,風邪襲於太陽,為頸項掣。
代針法 青皮 枳殼 桂枝(五分) 陳皮 建曲 紫蘇(錢半)
(案4)太陽經受風為頭痛。
代針法 紫蘇(錢半) 黃菊 獨活(一錢) 桑葉(錢半) 蒺藜 荊芥(錢半)
(案5)肝陰虛,肝陽升,為左偏頭痛。久恐傷目。
清阿膠 石決明 連翹 黃菊 龍膽草(七分) 蔓荊子(三錢) 茯神 蒺藜 羚羊角
(案6)肝陰內虧,為巔頂頭痛。久恐傷目。
阿膠 白芍 青皮 石決明 首烏 黃菊 陳皮 生龍齒 女貞 蒺藜 棗仁
(案7)肝陰虛,肝陽升,肝風流絡,致左偏頭痛,左足不仁。
羚角 女貞 石決明 半夏 首烏 黃菊 生龍齒 陳皮 白芍 蒺藜 煨天麻(錢半)
(案8)咳動肝陽,外風引動內風,所以頭痛引耳。
羚角 料豆衣(三錢) 桑葉 川貝 黃菊 石決明 杏仁 橘紅 蒺藜 馬兜鈴
(案9)投泄肝方,而頭痛偏左,亦時偏右。此陽明亦有風也。
羚角 花粉(三錢) 黃菊 桑(錢半)丹(錢半) 連翹心(三錢) 蘆根 知母 蒺藜 天麻 石決明
(案10)右偏頭痛得已,但陽明受熱。
竹葉(三錢) 連翹 蒺藜 桑葉 石膏(六錢) 黃菊 滑石(四錢) 荷葉(三錢) 知母(錢半)
(案11)陽明伏熱,為右偏頭痛。久恐傷目。
石膏 連翹 滑石 荷葉 知母 桑葉 通草(一錢) 藿香 薄荷(七分) 丹皮
(案12)當額痛,泛嘔。此厥陽頭痛也。
左金丸(五分、七分) 嫩蘇梗 蒺藜 半夏 石決明 生香附 枳殼 陳皮 冬桑葉
(案13)頭痛當額,泛嘔。此厥陽頭痛也。
左金丸 生香附 枳殼 半夏 石決明 黃甘菊 建曲 陳皮 冬桑葉 白蒺藜
(案14)因於濕,首如裹。
川樸(一錢) 丹皮(錢半) 半夏 赤苓(三錢) 佩蘭(三錢) 米仁(四錢) 橘紅 澤瀉(錢半) 桑葉 木香
二、目痛
(案1)肝經風熱上乘,為目疾。
桑葉 蒺藜 石決明 夜明砂 黃菊 丹皮 草決明 望月砂 白菊 羚角
(案2)風熱上乘,為目赤。
前胡 蒺藜 蟬衣(一錢) 蛇蛻(七分) 防風 黃菊 桑葉 木賊(七分) 牛蒡(三錢)
(案3)病後肝經血分積熱未清,遍生熱癤,兩目起星。姑與清泄。
羚角 桑葉 黃菊 穀精草(三錢) 鮮地 丹皮 蒺藜 木賊草 連翹
(案4)肝陰內虛,目疾久久。以養肝為主。
首烏 黑穭豆(三錢) 黃甘菊 青皮 女貞 石決明 白蒺藜 陳皮 白芍
(案5)肝腎陰虛,心肝火熾,左目瞳神有散光象。以養陰為主。
生地 阿膠 歸芍 夜明砂 決明 首烏 女貞 棗仁 望月砂 龍齒
(案6)肝經風熱上乘,右目已成螺眼。
羚羊角 黃菊 牛蒡 丹皮 龍膽草 蒺藜 桑葉 連翹 石決明
(案7)右目已壞,擬從養陰清肝。
中地(六錢) 黃菊 夜明砂 石決明 首烏 蒺藜 望月砂 草決明 羚角 翹心
(案8)右目略有光,而肝陰虧極。
首烏 女貞 夜明砂 石決明 密蒙花 生地 黃菊 望月砂 草決明 穀精草 阿膠
(案9)風熱入於陰分,目赤翳障而不畏陽光。
四物湯(地六錢、芍三錢、歸三錢、芎一錢) 木賊草 蛇蛻(七分) 黃甘菊 牛蒡子 蟬衣 白蒺藜
三、鼻淵
(案1)風邪濕火上乘為鼻淵,加以右偏頭痛。
辛夷(三錢) 防風 薄荷 丹皮 蒺藜 白芷(七分) 連翹 桑葉 滁菊(三錢)
雞冠花頭(一個) 鰉魚牙(四個)
煅研搐鼻。
(案2)濕熱鬱蒸,上為鼻淵,下為腹膨。
辛夷散(辛、芷、芎) 雞金散 化肝煎
(案3)風邪濕熱鬱蒸,干肺為咳嗆、鼻淵。
前胡 桑白皮(錢半) 象貝 紫菀 辛夷散 杏仁 橘紅 桔梗
(案4)鼻淵、咳嗆大減,仍從前法損益。
辛夷散 馬兜鈴 象貝 款冬花 桑白皮 白杏仁 橘紅 冬瓜子
(案5)鼻淵止而濕痰不清。
辛夷散 蘇子(三錢) 象貝 菔子 竹茹 桑皮 橘紅 芥子(七分)
(案6)鼻淵略減,仍從前法損益。
辛夷 桔梗 黃菊 蒺藜 白芷 紫菀 滁菊 竹茹(錢半) 連翹 桑皮
(案7)鼻淵止而遍體疼痛,新感寒邪也。
防己(錢半) 秦艽(錢半) 紫蘇(錢半) 半夏 防風(錢半) 桑枝(一兩) 絲瓜絡(三錢) 陳皮 辛夷
四、鼻衄
(案1)痎瘧、喉蛾之後,鼻衄時作,此血分太熱也。素有遺泄,陰分過虛,現在只宜清化,後必進補為是。
鮮地 山梔 土貝(三錢) 杏仁 桑葉 丹皮 連翹 生草 桔梗
(案2)病後伏熱未清,所以胃氣不醒,鼻衄時作。
淡芩(錢半) 竹茹 連翹 枳實 丹皮 青蒿(錢半) 澤瀉 建曲 山梔 赤芍(錢半)
(案3)鼻衄如注,從上關元度玉堂而來,此督脈病也。痎瘧久久,發於少陰,脈芤弦,自汗頗多,深恐暴脫。
鹿角霜(六錢) 生脈散(參、麥、五味) 龍骨(六錢) 牛膝 龜板膠(錢半) 大熟地 牡蠣(一兩)
五、頤
(案1)冬溫鬱伏,為發頤。
豆豉(四錢) 荊芥 制蠶(三錢) 牛蒡 前胡 防風 土貝 蟬衣(一錢) 紫蘇 桑葉
六、牙痛
(案1)肝胃兩經伏熱,頭痛偏左偏右不定,牙齦腫痛。治以清泄。
玉女煎(地、石、知、牛、麥) 黃菊 石決明 羚羊角 蒺藜
(案2)牙齘癰內潰,暑風濕熱頗重。
(朱丹溪)熱鬱湯(薄、連、苓、梔、草、竹葉) 荷葉 炒牛蒡 藿香 冬桑葉 防風
(案3)目赤之後,風熱未清,為牙齒痛。
羚角 黃菊 丹皮 青皮 鮮地 蒺藜 薄荷 陳皮 連翹 桑葉
(案4)咳嗆減,牙齦出血,肺胃尚熱也。
鮮地 蘆根(一兩) 杏仁 馬兜鈴 花粉 桑皮 川貝 廣橘紅 知母
(案5)咳嗽減,而風邪復盛為牙痛。
前胡(錢半) 桑葉 薄荷 紫蘇 防風(錢半) 丹皮 連翹 蒺藜 荊芥(錢半)
(案6)向投扶正化痰固合,但現在尚有風熱,齒痛浮腫。
桑葉 連翹 土貝 蘇子 丹皮 薄荷 杏仁 菔子
(案7)陽明伏熱為牙痛,姑從清泄。
薄荷 生草 丹皮 黃菊 連翹 桑葉 赤芍 蒺藜 山梔
(案8)陽明風熱漸泄,再投清化。
蘆根 土貝(三錢) 生草(五分) 連翹 花粉 馬勃(七分) 桑葉 淡芩(錢半) 知母
(案9)陰虛、陽明伏熱為牙癰,已經內潰。治以清化。
玉女煎 薄荷 丹皮 土貝母 連翹 赤芍
(案10)陽明之熱漸泄,仍從前法,小其制。
蘆根 細生地(六錢) 土貝 花粉 淡天冬(錢半) 牛膝(三錢) 桑葉 知母 生甘草 連翹 丹皮
(案11)風火上乘,牙癰內潰。
防風 連翹 蒺藜 赤芍(錢半) 桑葉 薄荷 山梔 知母 丹皮
(案12)溫邪病後未清,牙痛,口中麻。治以清化。
蘆根 溫膽湯(去苓、竹、半、茯、草、陳、枳) 花粉 炒丹皮 知母 黑山梔
(案13)陽明伏熱,為牙衄。
石膏 花粉 赤芍 鮮地 丹皮 旱蓮 知母 連翹 山梔
七、咽痛
(案1)咽痛宜清,疝氣宜溫,治難兼顧,先從清上。
細地 生草 馬勃(七分) 桑皮 元參 土貝 杏仁 橘紅 桔梗
(案2)夜來咽乾,但大便溏泄。陰藥宜緩。
黨參(三錢) 歸身 青皮 茯苓 於術(錢半) 白芍 陳皮 澤瀉 炙草(錢半)
(案3)氣分未利,而陰又虛,所以咽乾。
四君子湯 棗仁 白芍 橘紅 元參(三錢) 川斛(三錢)
(案4)肺胃伏熱,為咽乾。
瀉白散(桑皮、地骨、白米、生草) 川貝 馬兜鈴 杏仁 款冬花 元參
(案5)養陰清化頗合,但血分尚熱。
鮮地 沙參 連翹 土貝 洋參 元參 生草 丹皮 阿膠 天冬(錢半)
(案6)咽中紅絲大減,仍擬養陰清熱。
洋參 生地 土貝 連翹心 沙參 天冬 生草 人中白(一錢) 元參
(案7)暑、濕、熱互阻,發熱退後,咽紅而痛。
前胡 牛蒡 生草 荷葉 桑葉 馬勃 通草(一錢) 藿香 杏仁 土貝 滑石(四錢)
(案8)冬溫鬱伏,為咽痛。
豆豉 杏仁 桔梗 人中黃 前胡 紫菀 馬勃 土貝母 桑葉
(案9)養陰清化既合病機,擬從其治。
洋參 天冬 龜板(一兩) 生草 沙參 生地 連翹 橘紅 元參 阿膠
(案10)陰虛內熱,咽中紅絲不盡。
中地 翹心(三錢) 丹皮 人中白(七分) 元參 土貝 桑皮 生甘草(一錢) 天冬
(案11)素體陰虛喉痛,現在新感風寒轉劇。姑從標治。
前胡 杏仁 桔梗 橘紅 生草 桑葉 紫菀 防風 川貝 元參
(案12)痎瘧傷少陰,舌光咽痛。
黨參 首烏(六錢) 白芍 玉竹 沙參 歸身(三錢) 川貝 橘紅 元參
八、口糜
(案1)陽明伏熱,為口糜。
薄荷 花粉 土貝 丹皮 人中黃(一錢) 連翹 知母 銀花 赤芍 人中白(一錢)
西黃(四片) 廉珠(七分) 土貝(一錢) 甘中黃(一錢)
三味全研細,以羊毛筆,洗淨口內,將三味拭上。
(案2)陰虛素虧,陽明受熱,口舌碎裂。
洋參 天冬(錢半) 花粉 桑皮 元參 連翹 知母 桔梗 中地
(案3)咳嗆略鬆,而口舌糜腐,脈象細軟。現交立夏,土旺,殊恐胃敗口糜之患。
生地 元參 人中黃 杏仁 洋參 沙參 馬兜鈴 穀芽(四錢) 麥冬 連翹 土貝母 川斛(三錢)
(案4)口糜不已,舌不立苔,陰分傷矣,加以足腫。老年不宜久延。
生地 元參 生草 苓皮 洋參 白芍 土貝 加皮 天冬 歸身
(案5)肺胃溫邪化熱,為口瘡、口糜。
蘆根 知母 丹皮 薄荷 山梔 花粉 鮮地 連翹 生草
(案6)素來嗜好頗重,大便溏泄,舌光紅,口中糜腐。此正陰告竭,防增呃逆。
洋參 阿膠 土貝(三錢) 人中黃 玉竹 中地 白芍 橘紅 人中白
九、呃逆
(案1)病後失調,中虛呃逆。
附子理中湯(參、附、干、炙草、白朮) 刀豆子(五錢) 陳皮 丁香(五隻)柿蒂(五枚)湯淡吳萸(三分)
(案2)投溫中陽而呃逆止,濕熱未楚。治宜兼顧。
春澤湯(去桂、術,參、豬、茯、澤) 二陳湯(半、陳、草、苓) 旋覆代赭 焦米仁
(案3)呃逆止,而舌苔轉黃。
厚朴(一錢) 丁香 蘇子 半夏 杏仁(三錢) 柿蒂 芥子 陳皮 青皮
十、肝氣
(案1)肝氣鬱結,濕邪乘阻,舌苔白而有干癆。病情叢雜,殊難兼顧。
香附 桑皮 兜鈴 象貝母 青陳 旋覆 杏仁 款冬花
(案2)肝脾氣血不調,治以和養。
肉桂(五分) 歸芍 苓皮 櫞皮(七分) 於術(錢半) 青陳 腹皮
(案3)肝氣挾痰為患,良由血不養肝。
首烏 杜斷 二陳 旋覆花 歸芍 蘇子 芥子
(案4)六脈剛弦,肝經病也,中脘氣逆,曾經失血。不宜辛通,只能泄降。
旋代湯 香附 杏仁 青皮 二陳湯 蘇子 佛手
(案5)血分虛,而肝經氣分升降不定。
三物旋覆湯 中生地(六錢) 杜斷 青皮 代赭石 歸芍 棗仁(三錢) 香附
(案6)左脅結癖,加以咳嗆。此肝氣橫逆,肝火灼肺也。
旋代湯 阿膠 川貝 吳萸 化肝煎 兜鈴 杏仁
(案7)肝胃之氣窒痹,左脅結癖攻觸。治以疏利。
香蘇飲 雞金散 鮮佛手(一兩) 化肝煎(陳南陽)烏龍丸(九香蟲、杜仲、車前、白朮)
(案8)寒濕凝聚於厥少,少腹痛,至脘引腰。
淡吳萸 公丁香 化肝煎 蓽澄茄 烏龍丸 小茴香(七分)
(案9)寒濕凝於厥少,腹痛引腰。治以溫通。
烏龍丸 香蘇飲 蓽澄茄 荷藿 化肝煎 淡吳萸 鮮佛手
(案10)厥少之氣漸舒。
蓽撥 丁香 青皮 香附 吳萸 歸芍 杜斷 蘇梗
(案11)中焦得通,而少腹有筋內掣。此厥少濁陰凝結也。
桂枝 淡吳萸 澤瀉 高良薑(七分) 茴香(七分) 蓽澄茄 赤苓 青皮 公丁香
(案12)氣分漸舒,而少腹膨脹。厥少之氣不舒也。
桂木(一兩) 小青皮 大腹皮 茴香 雞金散 五加皮
(案13)厥少之氣不舒,溫通佐以健養。
春澤湯(去朮) 雞金散 五加皮
(案14)補劑稍重即氣分不利,宜養血利氣。
首烏 杜斷 香附 歸芍 青陳 佛手
(案15)肝厥有復發之勢,仍從泄降。
左金丸 化肝煎 歸芍 旋代湯 三子養親湯
(案16)投斂肝,效而不效,容是厥少病也。
滋腎丸(二錢,桂、柏、知)
(案17)古人云:治肝不應,當取陽明。
麻仁丸(六錢,樸、杏、草、大黃、枳、麻) 杜蘇子 芥子 吳萸
(案18)腎陰下虛,肝氣上逆。
參旋代赭湯 蘇子 二陳湯 歸芍
(案19)痰濁升則陰氣和,痰濁降則陰氣虛。
鮮竹瀝 橘紅汁 同服。
(案20)陽氣得通,而肝絡不舒。
三物旋覆花湯 香蘇飲 砂仁 佛手 化肝煎 沉香 澤瀉
(案21)濕痰流絡,右脅串痛。此肝肺病也。
三物旋覆花湯 三子養親湯 化肝煎 絲瓜絡
(案22)左脅不舒,肝絡不調。
左金丸 代赭石 全當歸 橘絡(一錢) 旋覆花 夜交藤(四錢) 絲瓜絡(三錢) 青皮
(案23)痰瘧錯亂之後,少腹作痛,厥少之氣窒痹,現在咳嗽。治宜兼顧。
香附 歸身 桑白皮 杏仁 蘇子 青陳 胡索(錢半) 杜仲 象貝
(案24)肝氣上逆,擬仲聖法主方。
參鬚 二陳 吳萸 澄茄 旋代 茯苓 丁香 杜斷
(案25)厥少濁陰上逆,少腹脹,上逆作嘔。其右膝彎痛,亦濕邪下注也。
烏龍丸 二陳湯 吳萸 上肉桂 蓽澄茄 木瓜(錢半)
(案26)肝氣漸舒,肺氣不利。
烏龍丸(九香蟲、車前、杜仲) 桑皮 蘇子 歸芍 青陳 杏仁
(案27)肝肺胃三經伏熱。
羚羊角 竹茹 茯神 桑白皮 石決明 半夏 磁石(四錢) 地骨皮 黃甘菊 陳皮
十一、隔氣
(案1)得食則嘔,地道不通。病延年餘,勢成鬲症。
肉桂 公丁香 三子養親湯 吳萸 二陳湯 全瓜蔞(六錢) 澄茄
(案2)胃寒肝逆,得食嘔吐。久恐成鬲。
肉桂 澄茄 良附丸 吳萸 丁香 二陳湯
(案3)舌苔垢厚,脘痛嘔吐特甚。濕痰阻遏清陽,防其成鬲。
肉桂 吳萸 沉蓯丸 蓽澄茄 風化硝(七分) 附子 丁香 二陳湯 臺烏藥(錢半)
(案4)清陽被濕痰矇蔽。
半硫丸(二錢) 薤白頭(三錢) 烏龍丸 良薑 全瓜蔞(六錢) 三子養親湯
(案5)陽氣不通,濕痰深阻。
瓜蔞薤白湯(白酒) 良附丸 吳萸 澄茄 三子養親湯 附子(七分、一錢) 丁香
(案6)泛嘔不止,脘中如鬲。
瓜蔞薤白湯 附子 丁香 沉(五分)蓯(四錢)丸 吳萸 澄茄 化肝煎
(案7)投辛通雖無大謬,而病不甚減輕,擬大其制。
半硫丸(半夏、硫黃) 三子養親湯 乾薑(五分) 麥仁(四錢) 附子 蓽撥(一錢) 歸身麻仁(四錢) 肉桂
(案8)鬲象漸著,治宜通陽。
瓜蔞薤白湯 二陳湯 三子養親湯 桂枝尖 指迷茯苓丸(蒼朮、風化硝、茯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