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便血
(案1)溫邪本未盡化,引動腸紅舊恙。
豆豉 當歸 側柏(三錢) 赤芍 細地 地榆(三錢) 丹皮 青陳
(案2)咳嗽止而復作,大便後血頗多。治宜兼顧。
馬兜鈴 白杏仁 淡芩(錢半) 側柏 丹皮 桑白皮 細生地 槐米 歸身 赤芍
(案3)腸胃伏熱,為便後血,嗜好素重。極要小心。
潑火散(連、榆、青、芍) 歸身 丹皮 青木香(七分) 紅曲 炒楂
(案4)腸胃濕熱久郁,便血兩月,往來寒熱。童年殊非所宜。
小生地 丹皮 歸身 潑火散 側柏 山梔
(案5)由紅痢而轉便血,腸胃積熱頗重。
潑火散 丹皮 黑梔 細生地 側柏 木香
苦參子九粒,包龍膽肉一枚,日進三服。
(案6)濕熱鬱蒸為便血。
冬朮 歸身 赤芍 側柏 青皮 黃柏 丹皮 米仁 槐米 陳皮
(案7)濕熱下注,血分頗熱。
三妙丸 青麟丸 丹皮 槐米 山梔 鮮首烏(一兩) 生歸身 赤芍 側柏
(案8)血分虛而腸胃熱。
首烏 知母 側柏 赤芍 麥仁 黃柏 槐米 歸身 丹皮
(案9)便血不止,而暑癤遍生。血分伏熱頗重也。
鮮地 川連 銀花(三錢) 草節(一錢) 側柏 黃柏 淡芩 枯草(三錢) 地榆 槐米
(案10)半產後氣血交虧,腸紅復發。治宜補養。
生地 歸芍 冬朮 陳皮 黨參 杜斷 青皮 香附
(案11)舌苔頗化,便血大減。擬資生丸之輩。
黨參 川樸 陳皮 苓皮 穀芽 於術 半夏 建曲 米仁
(案12)便血久久不止,加以痎瘧發子午卯酉及辰丑未戌。此脾腎交病也。
黨參 防風 歸身 槐米 側柏炭 冬朮 黃耆 白芍 丹皮 化肝煎
(案13)大便下黑糞,亦瘀血也,所謂「陰絡傷則血下溢」。腹不再膨,即可收功。
麗參 吳萸 歸身 青陳 肉桂 五味 白芍 苓皮
(案14)氣不攝血。以黑歸脾主方。
高麗參 帶蘆黨參(三錢) 黃耆 木香 龍眼肉(五枚) 生於術 炒鬆熟地(六錢) 歸芍 棗仁 廣陳皮
(案15)腸紅久久,氣虛下陷。擬東垣法。
參蘆(三錢) 於術 歸芍 柴胡 木香(七分) 黨參 黃耆 升麻 苓皮 青陳
(案16)便血得減,仍從前法大其利。
四君子湯 棗仁 木香 枸杞 黃耆 歸芍 杜斷 菟絲
(案17)痎瘧便血得止,而陰氣並虛。
黨參 冬朮 歸芍 陳皮 益智 首烏 茯皮 青皮 木香 棗仁
(案18)便血久而脾經大傷,面色萎黃,有濕氣。恐成中滿。
黨參 歸芍 杜仲 冬朮 木香 雞金散
(案19)努力傷絡,脅痛腹膨,不能臥下,大便下血。殊非細事。
三物旋覆花湯 吳萸 青皮 乳香(七分) 當歸 杜仲 陳皮 沒藥(七分)
(案20)自七月間痢積而起,延今五月,轉為便血腹痛,舌不立苔。陰分傷矣。
黨參 苓皮 白芍 木香 五味子 於術 炙草 歸身 澤瀉 補骨脂
(案21)濕熱下注。治以苦泄。
川連 歸尾 赤芍 山梔 淡芩 丹皮 木香 青陳
(案22)脾不統血,血不養肝。
歸芍 黨參 棗仁 雞內金 杜斷 於術 木香 香櫞皮
(案23)脾不統血為便血,加以肝火灼肺。治宜兼顧。
四君子湯 馬兜鈴 歸身 川貝 炙黃耆 阿膠 白芍 橘紅
(案24)濕熱注於大腸,為便血為痔。
首烏 麻仁 麥仁 炒槐米(三錢) 象牙屑(三錢) 歸身 杏仁 側柏(三錢) 二妙丸 刺蝟皮(三錢)
(案25)本病脾不統血,現在濕熱聚於腸胃。姑從標治。
潑火散 川柏 丹皮 木香 側柏 歸身
(案26)發熱便泄止後,肛門痛而有血。
當歸 側柏 牙屑 丹皮 槐米 蝟皮 杜斷 山梔
二、痔
(案1)濕熱鬱蒸,為痔瘍便難,舌苔黃厚。姑與生地黃連湯主方。
中地 歸身 麥仁 槐米 青皮 黃連 赤丹 蔞仁 側柏 地榆(三錢)
(案2)血分虛而濕熱阻,發為瘍,結於海底。
細地 赤芍 米仁 刺蝟皮 當歸 丹皮 生草 黑山梔
(案3)痔瘍便難得減,而舌根苔尚白。濕熱未夾。
細地 歸身 槐米 陳皮 米仁 黃柏 知母 半夏 澤瀉
(案4)暑風散,而濕熱下注為痔。
細地 黃芩 半夏 側柏葉 黃柏 槐米 陳皮 刺蝟皮
(案5)病後氣虛,濕熱下注為痔。
黨參 茅朮 丹皮 槐米 半夏 冬朮 川柏 赤芍 當歸 陳皮
(案6)痔瘍得減,而舌苔黃膩不化,正虛濕重。從前法損益。
黨參 茅朮 半夏 蘇子 歸身 冬朮 槐米 陳皮 芥子 側柏
(案7)痔瘍略減,而濕熱尚未盡化。
黨參 歸身 陳皮 側柏 白芍 穀芽 茅朮 半夏 赤苓 槐米 米仁
(案8)脘痛固減,而痔瘍又發。治宜兼顧。
肉桂 公丁香 蝟皮 歸尾 青皮 吳萸 蓽澄茄 槐米 赤芍 陳皮
(案9)便泄久久,氣虛下陷。以東垣主方。
麗參 蘆耆 苓皮 升麻 肉果 澄茄 冬朮 歸芍 柴胡 木香 吳萸
(案10)素體血虛氣滯為痔,加以腹膨便溏。治宜兼顧。
參蘆 於術 歸芍 大腹皮 黨參 苓皮 木香 雞金散
(案11)便血得止,而痔瘍不減。擬從黑歸脾。
熟地 黨參 冬朮 白芍 木香 龍眼肉 參蘆 黃耆 歸身 棗仁 炙草 炒槐米
三、痹
(案1)風寒濕三氣合而為痹。防其歷節。
防己(錢半) 桑枝 茅朮 海風藤(四錢) 油松節(四錢) 秦艽(錢半) 當歸 夏陳 絲瓜絡(三錢) 白麻骨(四錢)
(案2)風寒濕三氣合而為痹,有歷節狀,舌黃膩,牙齪出血。邪漸化熱也。
茅朮 防風 絲瓜絡 忍冬藤(三錢) 桑枝(一兩) 石膏 防己 油松節 夜交藤
一方加羚角
(案3)歷節痹痛,舌紅齒痛。此陽明熱也。
石膏 桑枝 忍冬藤 絲瓜絡 桂枝 薑黃(一錢) 山藥藤(三錢)
(案4)痛移左臂,舌質紅而苔白。此歷節痛尚未全化火也。
防己 桑枝 杏仁 山藥藤 海風藤 秦艽 防風 薑黃 蔞仁 忍冬藤 絲瓜絡
(案5)歷節癢痛已成。防其久延。
桂枝 防己 桑枝 二陳湯 海風藤 豆卷 秦艽 薑黃 絲瓜絡 絡石藤
(案6)濕溫病感風寒而發,初起發熱,今則遍體疼痛。防其歷節痛風。
防己 桑枝 羌活 芥子 絲瓜絡 半夏 防風 秦艽 蘇子 陳皮 油松節
一方加獨活
四、痛風(附癱瘓)
(案1)老年邪氣流絡,下體不能牽動已經數月。癱瘓已成,難許奏功。
首烏 全當歸 杜斷 牛膝 夜交藤 絲瓜絡 青陳 毛脊(三錢)
(案2)血絡失調,步履維艱。癱瘓已來,理之不易。
桂枝白虎湯(石膏、知母、粳米、甘草) 絲瓜絡 牛膝 夜交藤 當歸 杜斷
(案3)兩大腿作痛。陽明濕熱流絡也。
川連 知母 防己 桑枝 忍冬藤 川柏 花粉 秦艽 絲瓜絡 荷藿
(案4)陽明之熱未盡泄。
茅朮 知母 秦艽 瓜蔞仁 忍冬藤 石膏 防己 桑枝 夜交藤
(案5)陽明絡熱,兩臂不仁,近又將延及足。急宜養血清熱。
生地 羚角 花粉 杜斷 當歸 天麻(錢半) 知母 交藤
(案6)濕熱挾痰流絡,右臂酸楚不舉。
風化硝(七分) 旋覆花 海風藤 橘絡 蘇子 茯苓皮 夜交藤 絲瓜絡 桑枝 芥子
(案7)風寒濕挾痰流絡,為右臂酸楚。
防己 桑枝 海風藤 秦艽 防風 指迷茯苓丸 旋覆花 陳皮
(案8)左手臂麻木不減,舌根白厚。濕痰互阻不化也。
三子養親湯 旋覆 茅朮 桑枝 指迷茯苓丸 桂枝 天麻
(案9)畏寒略減,而脈不調,足肢不利。
桂枝 牛膝 青皮 枳殼 半夏 當歸 毛脊 陳皮 建曲 麥芽
(案10)陰氣素虛,寒濕深受,兩足筋抽搐。
桂枝 當歸 木瓜 川斷 紫蘇 牛膝 杜仲 絲瓜絡
(案11)陽明絡熱,為筋掣。
玉女煎 羚羊角 絲瓜絡 西洋參 嫩桑枝 忍冬藤
(案12)血虛,肝氣流絡,為遍體痛。
旋覆花 絲瓜絡 牛膝 青皮 全當歸 杜斷 桑枝 陳皮
(案13)化濕和絡養血。
指迷茯苓丸 牛膝 杜斷 蘇子 虎骨膠(錢半) 歸身 毛脊 橘紅
(案14)血不養筋,治宜融養。
黨參 歸芍 桑枝 毛脊 絲瓜絡 首烏 杜斷 陳皮 牛膝
(案15)血分素虛,跌僕傷絡。
三物旋覆湯 火麻仁 桑枝 青皮 柏子仁 瓜蔞仁 當歸 陳皮
(案16)右臂酸楚不減,舌苔灰白。寒濕流絡。
桂枝 桑枝 二陳湯 夜交藤 川樸 松節 海風藤 風化硝
(案17)濕熱流於絡分,為環跳痛。
三妙丸 絲瓜絡 秦艽 當歸 木防己 嫩桑枝 牛膝 澤瀉
五、萎
(案1)初起感濕痹痛,延久致成足萎,脈細沉小。正陰傷矣。
桂枝(五錢) 千年健(五錢) 紫蘇(一把) 生薑(一塊)和酒洗。
黨參 茅朮 杜仲 毛脊 桂枝 冬朮 當歸 川斷 牛膝 桑枝
(案2)古人云:筋熱則萎。以三妙主方。
三妙丸 絲瓜絡 牛膝 桑枝 油松節 當歸 木瓜
(案3)筋熱則萎,以桂枝茅朮白虎治。
桂枝 知母 牛膝 桑枝 米仁 茅朮 石膏 當歸 木瓜 二陳
(案4)古人云:筋熱則萎。
洋參桂枝白虎湯 全當歸 木瓜 絲瓜絡 牛膝
六、胸 膺 痛
(案1)氣絡不舒,胸膺作痛。治以疏利。
三物旋覆花湯 桑白皮 橘紅 香蘇飲 杏仁 象貝
(案2)胸膺痛徹背。濕痰阻氣也。
瓜蔞薤白湯 二陳湯 三子養親湯 生香附
(案3)胸膺痛,痰氣互阻。
瓜蔞薤白湯 化肝煎 芥子 杏仁 旋覆 代赭湯 蘇子 半夏
七、腰痛
(案1)濕著腰痛,舌苔黃厚。斷不宜補。
二陳湯 桑枝 防己 秦艽 米仁 澤瀉
(案2)腰痛略減,而濕熱尚阻。
茅朮 半夏 苓皮 歸身 桑枝 防己 陳皮 米仁 秦艽
(案3)血虛濕著為腰痛。
防己 歸身 川斷 桑枝 象貝 秦艽 杜仲 陳皮 絲瓜絡 杏仁
八、肺癰
(案1)肺胃痰熱內蘊,咳嗽吐痰臭穢。防成肺癰。
葦莖湯(蘆根、冬瓜子、苡仁、杏仁、單桃仁) 橘紅 杜蘇子 象貝 竹茹 款冬花
(案2)肺癰已成,吐痰臭穢而見血。此濕痰久郁所致,喘變可虞。
葦莖湯 桑葉 鮮地 石膏 枇葉 沙參
(案3)肺癰之勢路定,但舌垢不化,總不足恃。
葦莖湯 北沙參 馬兜鈴 白杏仁 生石膏 桑白皮 川貝母 鮮菩提珠根代水。
(案4)肺癰之勢大衰,咳嗽大減。仍從前治。
葦莖湯 生石膏 川貝 瀉白散 白杏仁 沙參
(案5)自六月間咳嗽而起,今嗆劇絡傷而見血,痰帶臭穢。防成肺癰。姑與清燥救肺湯。
桑葉 石膏 阿膠 麥冬 杏仁 枇葉 鮮地 沙參 川貝
(案6)先經鼻淵,繼以咳嗽,吐痰臭穢。此肺癰將成之候也。
桑葉 石膏 葦莖湯 天冬 枇葉 沙參 川貝母
(案7)灼熱咳嗽,嗆吐痰臭穢。防成肺癰。
葦莖湯 馬兜鈴 桑皮 黛蛤散 川貝母 青蒿
(案8)咳痰略減,而臭穢不盡。勢成肺癰。
石膏 天冬 葦莖湯 西洋參 兜鈴 瀉白散
九、耳癰
(案1)肝經風熱上乘為耳癰。治以泄化。
羚羊角 甘菊 薄荷 赤芍 桑葉 龍膽草(七分) 蒺藜 連翹 丹皮 牛蒡(三錢)
(案2)耳癰略定。再投清泄。
羚角 丹皮 蒺藜 薄荷 黑山梔 桑葉 黃菊 淡芩 連翹 苦丁茶(三錢)
(案3)耳癰止,而膿尚不盡。
羚角 丹皮 川黃柏 石決明 蒺藜 桑葉 知母 細生地 黃甘菊
(案4)轟熱得減,耳聾漸聰。
青蒿 桑葉 蒺藜 連翹 石決明 丹皮 白薇 黃菊 茯神 煅磁石(四錢)
十、肛癰
(案1)嗜酒濕重之體,黃疸後加以肛漏,不能收功。現在濕尚不盡,不能遽補。
冬朮 歸尾(三錢) 象牙屑 半夏 青皮 苓皮 白芍 刺蝟皮 陳皮 米仁
(案2)素有嗜好,肛門外瘍,已耗氣血,加以便泄半年,舌質紅,脈細軟,脾腎陰陽兩傷。防其口糜、呃逆。
麗參 炙草 補骨脂 霞天膠(錢半) 枸杞 白芍 歸身 北五味 化肝煎 菟絲
(案3)肛門外瘍,膿水又多,加以便泄不止。久延殊非所宜。
麗參 於術 歸尾 刺蝟皮 青皮 黃耆 苓皮 槐米 煨木香 陳皮
(案4)正陰虛而濕痰下注,尾閭結核,不紅不腫。丸以緩之。
補中益氣丸(二錢,參、耆、朮、歸、芍、升、柴、苓、陳) 大補陰丸(二錢)
(案5)陰虛,濕熱下注,從肛瘍起,延及腎囊。以三妙主方。
三妙丸 丹皮 象牙屑 歸尾 細生地 赤芍 刺蝟皮
十一、搭手疽
(案1)搭手疽起經旬余,蒸膿作熱,舌苔滿白。濕邪頗重,先以化濕為主。
茅朮 丹皮 木香 半夏 川樸 赤芍 土貝 陳皮
(案2)搭手疽大耗氣血,甫欲收口,形寒畏風。此表虛易感也。
玉屏風散(防風、耆) 歸身 蘇葉(錢半) 苓皮 生冬朮 丹皮 陳皮 菔子
十二、瘋
(案1)遊風蔓延,頭面身熱,七日不退。姑與疏散。
豆豉 防風 桑葉 制蠶(三錢) 土貝 紫菀 前胡 羌活 牛蒡 蟬衣 杏仁 桔梗
(案2)風濕相搏,發為蛇皮風,已經一年。殊難速愈。
三妙丸 地膚子(三錢) 歸身 丹皮 桑麻丸 細生地 蛇蛻(七分) 赤芍
(案3)血分熱而風邪乘之為瘋。
羚角 當歸 桑麻 赤芍 山梔 細地 豨薟(四錢) 丹皮 連翹
(案4)血虛生瘋。當以養血為主。
細地 丹皮 甘菊 白蒺藜 豨薟 當歸 赤芍 桑麻 地膚子
(案5)養血泄風頗合,仍宜守之。
細地 丹皮 蛇蛻 桑麻丸 當歸 赤芍 豨薟 地膚子
(案6)瘋尚不定,仍宜擬清熱養血。
二妙丸 當歸 川丹皮 桑麻丸 細生地 赤芍 豨薟草
(案7)瘋恙大定,仍從養血清熱。
細地 川柏 連翹 地膚子 當歸 淡芩 豨薟 桑麻丸
十三、疹
(案1)風疹發而未透,宜參疏散。
豆豉 浮萍 牛蒡 歸身 膚子 前胡 桑葉 蟬衣 丹皮
(案2)風疹遍發,亦是出路。
桑葉 蟬衣 紫菀 枳實 杏仁 牛蒡 桂枝 前胡 蔞仁
(案3)風疹尚甚,加以便溏。治宜兼顧。
細地 牛蒡 蒺藜 木香 枳殼 桑葉 歸身 豨薟 蘇梗 建曲
(案4)投養血祛風,風疹未發。仍從前法損益。
中地 赤芍 二陳湯 歸身 桑麻丸 川丹皮
十四、癬
(案1)血分虛,風濕相搏,癬瘍大發。
細地 豨薟 赤芍 桑麻丸 歸身 丹皮 黃柏 地膚子
(案2)濕邪頗重,發為癬瘍。
三妙丸 豨薟 赤芍 桑麻丸 丹皮 地膚
(案3)癬瘍不減,舌苔垢厚。濕尚阻也。
四苓散 豨薟 加皮 陳皮 桑麻丸 附子 半夏
十五、瘰
(案1)先天質薄,發為瘰癧。
首烏 歸身 海藻(四錢) 旋覆花 苓皮 黨參 白芍 昆布(四錢) 風化硝 陳皮
(案2)瘧後脾虛血熱,發為風瘰。
細地 赤芍 牛蒡 歸身 丹皮 蟬衣
(案3)瘰瘍漸減,大便結而腹中痛。
黃柏(一錢) 細地 知母(錢半) 青陳
(案4)濕痰結於頸項,有瘰癧狀,姑與咸能軟堅。現在尚有新感,治宜兼顧。
旋覆花 昆布 苓皮 防風 風化硝 海藻 青陳 荊芥 荷藿
(案5)項間瘰癧移動不消,再投咸軟堅。
指迷茯苓丸 青皮 海藻 旋覆花 歸芍 陳皮 昆布 白芥子
(案6)風痰流絡為瘰癧。
風化硝 絲瓜絡 昆布 旋覆 茯苓皮 海藻 青陳 防風
(案7)濕熱入於血分,發為瘰瘍。
細地 赤芍 三妙丸 丹皮 附子 桑麻丸
十六、瘡
(案1)瘡被強遏,濕邪困頓,遂成瘡寒。
桂枝尖 桑麻丸 地膚子 三妙丸 炒赤芍
(案2)濕瘡之勢,舌苔白厚。
三妙丸 地膚子 赤芍 五苓散(術用蒼) 五加皮
(案3)濕瘡漸有化機。宜參涼血。
細地 金銀花(三錢) 地膚子 山梔 淡芩 三妙丸 生草節(一錢) 赤芍
一方加川連
(案4)仍從涼血化濕。
羚角 黑山梔 桑麻丸 丹皮 細地 三妙丸 地膚子 赤芍
(案5)老年血虛,濕熱久郁,發為瘡瘍,其勢方壯。交春恐其熬煎。
細地 桑麻丸 赤芍 黃柏 夏枯草 當歸 地膚子 丹皮 淡芩
(案6)素病肝陰頭痛,旋感濕邪發瘡,今則濕未盡而血分已傷。
茅朮 加皮 歸身 米仁 澤瀉 冬朮 苓皮 細地 丹皮
(案7)濕瘡不透,遂為四肢麻、兩臂痠痛。
防己 秦艽 絲瓜絡 牛膝 豆卷 防風 桑枝 海風藤 木瓜
洗方:苦參(六錢) 銀花(四錢) 桑枝(三兩) 黃柏(四錢)
(案8)生瘡不透,濕鬱於裡,遍體、腎囊浮腫,時有寒熱,咳嗽氣急。增喘則危矣。
四苓散(去朮) 防己 豆卷 五加皮 防風 桑皮
(案9)濕瘡正甚,浮腫溺赤。防其增喘。
青麟丸 加皮 芥子 青皮 四苓散(去朮) 蘇子 杏仁 陳皮
(案10)咳嗆得減,浮腫下體為甚,濕瘡滋水嫌其不多。
四苓散(去朮) 萆薢(錢半) 杏仁 橘紅 五加皮 米仁 牛膝 桑皮
(案11)濕瘡、咳嗽得減。
細生地 兜鈴 赤芍 黑芝麻(三錢) 冬瓜子 桑白皮 丹皮 附子 款冬花
(案12)瘡被強遏,肺閉須防。
葶藶 桑皮 款冬花 象貝 蘇子 兜鈴 冬瓜子 橘紅
(案13)發瘡不透而增咳嗽、面浮。防其瘡毒歸肺而喘變。
五子飲 象貝 加皮 馬兜鈴 桑皮 苓皮
(案14)瘡能發透,便是出路,但須發透為是。
豆卷 牛蒡 防風 苓皮 杏仁 桑葉 防己 加皮 蘇子
(案15)投補脾氣漸振,但濕瘡又發。治宜兼顧。
三妙丸(用二術) 細地 赤苓 二陳湯 丹皮
(案16)血分素熱,又感癰毒。
鮮地 銀花 赤芍 淡芩 山梔 茅花 丹皮 生草 連翹
(案17)血分熱而血分虛,發瘡未透,經事愆期,腰背作痛。
細地 丹皮 杜仲 生草 忍冬藤 歸身 赤芍 川斷 元參 連翹心
(案18)濕先入於血分。
三妙丸 六一散 赤芍 桑麻丸 川丹皮 山梔
(案19)血分頗熱,再投清化。
鮮地 川柏 丹皮 歸身 桑麻丸 知母 淡芩 赤芍 銀花 地膚子
(案20)濕火入於血分。
青麟丸 淡芩 丹皮 黃柏 草節 鮮生地 赤芍 知母 山梔
十七、癤
(案1)便血全止,但癤生頗多。
羚角 金銀花 夏枯草 山梔 赤芍 鮮地 三妙丸 生草節 丹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