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稽参学弟子霍童山人陶素耜存存子集注

绝句

第一 乾坤鼎器,日月精华。抟烹二物,归我黄家。

先把乾坤为鼎器 ,次抟乌兔药来烹 。

既驱二物归黄道 ,争得金丹不解生 。

翁注:日月本是乾坤精,圣人以乾坤喻鼎器,日月喻药物。乾坤即真龙真虎,日月即二弦之气也。其要只驱初弦二气交娠,凝结真一之精,结于北海中宫之内。黄道即中宫,金丹凝结之所也。

甄注:乌者,阳中真阴之初气。兔者,阴中真阳之初气。谓之弦气者,乃其动机也。黄道者,外药所由入之路,如黄道之亘天,因路通黄中,故称黄道。

二 安炉立鼎,制魄钤魂。成功玄妙,变化氤氲。

安炉立鼎法乾坤 ,煅炼精华制魄魂 。

聚散氤氲为变化 ,敢将玄妙等闲论 。

翁注:天虽至阳,而中有一阴之气,故能降地而氤。地虽至阴,而中有一阳之气,故能升天而氲。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盖二气交合,而成变化也。金丹之道,安炉立鼎,煅炼精华,以制魂魄,莫不取法于天地,以成造化。始自无中生有,复自有中生无,无形而能变化,是以变化无穷。此乃天机也。

戴疏:始自无中生有,言外药凭虚无真一之气,无质生质也。复自有中生无,言内药因外药成象,吞人五内,点化四支百骸之有形而为气也。无形而能变化,言内外既成,化气成神也。人能知无中有至道,可渐次而化矣。

愚按:炉名偃月,坤炉也。鼎号朱砂,乾鼎也。安炉立鼎,乃所以法乾坤也。精华者,日月之精华,上阳谓灵父圣母所媾之气也。魂魄者,即日魂月魄。煅炼精华,正所以制魂魄也。聚散者,真气盘旋,似聚而有,似散非散也。氤氲者,二气交感,景物融和之象。高象先云:天地氤氲男女姤,四象五行凭辐辏。此之谓也。融和,则虚无之中,凝而有象,而变化生矣。此皆自然而然之妙,不要将煅炼二字太看吃力了。

三 炼药之炉,其名偃月。天然真火,不假吹嘘。

休泥丹灶费工夫 ,炼药须寻偃月炉 。

自有天然真火候 ,不须柴炭及吹嘘 。

陈注:纯阳翁曰西江上见月华莹净,即偃月炉也。所云西江水,亦此一窍而已。

愚按:地元神丹,十二神符九白雪,可以服食飞升。奈真传不可遇,即遇矣,而天不与,终亦难成,故有休泥丹灶之戒。药,即乌兔精华。偃月炉,坤炉之象,中有至阳之气,乃炼药之具,《契》云白虎为熬枢是也。其中消息进退,自有天然火候,何假柴炭吹嘘?

四 炉中玉蕊,初弦之气。火力调停,黄芽渐长。

偃月炉中玉蕊生 ,朱砂鼎内水银平 。

只因火力调停后 ,种得黄芽渐长成 。

翁注:偃月阴炉,中有玉蕊之阳气,白虎初弦之气也。朱砂阳鼎,中有水银之阴气,青龙初弦之气也。金丹以此二弦之气,调停和合之力,种得真一之芽,长在黄家,结成黍珠也。

潜虚注:生、平二字有味。生者,阳动也。平者,匀平也。玉蕊不生,符信不与。二八不当,情性不亲。

愚按:玉蕊者,炉中阳气。生者,符来之候。水银者,鼎中阴精。平者,均平之谓。二分水至,我以二分之火与之俱也。黄芽者,中黄之气,具有发生之机,与上卷黄芽生处坎离交不同。彼指真铅而言,即《契》云黄芽铅也。故黄芽一生,便当交媾坎离也。此指交媾后而言,谓藉屯蒙火力调和,种得黄芽于黄道之中,而渐渐长成,吕祖云白雪黄芽渐长成也。

五 长生大药,黄芽为根。咽津纳气,徒劳无成。

咽津纳气是人行 ,有药方能造化生 。

鼎内若无真种子 ,犹将水火煮空铛 。

戴疏:运金液入脑,自上腭入丹田,亦是咽津也。运外真阳真气,亦是纳气也。非以咽津纳气为非,特以无真种子,则徒劳无功。咽纯阴之精,纳后天之气。内无先天之母气,则天地阴阳之真气,不与一身之子气相恋合而凝结矣。

愚按:真铅是药,即是真种,从虚生出造化,乃曰先天。封秉中妄认元胞为混元太极,反笑无质生质者为空铛水火,谬注《悟真》,欺人实甚。

六 真种何物?窍中弦气。蟾光照西,大小两济。

调和铅汞要成丹 ,大小无伤两国全 。

若问真铅是何物 ,蟾光终日照西川 。

翁注:驱龙则汞火飞扬,驾虎则铅光闪烁。一粒黍米,先天之炁结成,龙大虎小,阳尊阴卑,何伤之有?夫金丹因上下两弦金水结成,号曰真铅。蟾光者,金水之精。终日照者,与日交光之旨,象阴阳交合之义。月之上弦属水,下弦属金,故仙翁以西为金之方,以川为水之体。然月未尝能终日照,惟下弦之月,日初出,现东畔半轮金之光,出于南方丙上,至日午时,没于西方庚上。上弦之月,日午时,现西畔半轮水之光,出于东方甲上,至日没时,升至南方丁上。两个半轮月,合为金水团圆之光,共成终日之照,喻龙虎合两弦之气而生丹,故曰蟾光终日照西川。

戴疏:上下两弦,月与日相照于昼,取其金水之至清。望日,月与日相望于夜,取其金水之至旺。清者,有气而无质。旺者,无质而有质也。清时二八互为隐显,旺时二八全为一体,则而象之,金丹立成。《龙虎上经》曰上弦金半斤,下弦水半斤,今曰上弦属水,下弦属金,是知上弦无月之白者,一半是金,有月之黑者,一半属水,故互言之,以显二弦金水各半斤而成二八之妙,下弦亦然。或者不知其妙,则疑之矣。

七 水中之金,不在深山。

未炼还丹莫入山 ,山中内外尽非铅 。

此般至宝家家有 ,自是愚人识不全 。

子野注:已失而复得者,谓之还。已去而复来者,谓之返。作丹之要,非铅不可,家家有之,惜乎人之不识也。

潜虚注:《黄庭经》云:入山何难故踌躇。只为真铅难得,真侣难求,故和光混俗,以须大事耳。若更入山,只独修而已。

八 真铅真汞,气类相同。西南得朋,乃与类行。

竹破须将竹补宜 ,抱鸡当用卵为之 。

万般非类徒劳力 ,争似真铅合圣机 。

翁注:陶真人云:竹断须竹续,木破须木补,屋漏用瓦盖,人衰以类主。修真若非同类,功用徒劳。盖真铅为母气,我真气为子气,岂非同类乎?是乃作圣之真机,金丹之妙药。

愚按:竹破须竹续,本陶公《还金术》,抱鸡当用卵,本魏公《参同契》,皆发明同类易施功之意。能以同类之真阳,点化我身之真阴,变成纯阳体质,便合作圣之机。

九 先天真铅,能伏己汞。汞老功成,弃捐不用。

用铅不得用凡铅 ,用了真铅也弃捐 。

此是用铅真妙诀 ,用铅不用是诚言 。

子野注:用铅之法,如灰池煎银,银出不用铅矣。知此义者,则知用铅之妙诀。

潜虚注:或问翁注添汞减铅之说。曰:予闻之立阳先生,得药归鼎之后,养以神火,昼夜功勤,是添汞也。久之神气混融,铅入汞内,日觉其减,故汞气渐多,铅气渐散,喻如炊饭,米渐大而水渐干。抽添之妙,意盖如此,然却非仙翁弃捐之本意。

十 命以术延,性以道全。性命双修,知所先后。

虚心实腹义俱深 ,只为虚心要识心 。

不若炼铅先实腹 ,且教守取满堂金 。

愚按:虚心是性宗上事,妙悟本来也。实腹是命宗上事,炼铅制汞也。性命之义,岂不深妙?识心者,明心见性也。《悟真》专主命宗,教人先炼铅以实腹,自然丹熟,而金精之气,粹然盎然,百骸俱理,然后抱一以虚其心,则性命双修,形神俱妙矣。此仙翁教人先修命后修性之意。

十一 真人指玄,炼铅伏汞。

梦谒西华到九天 ,真人授我指玄篇 。

其中简易无多语 ,只是教人炼汞铅 。

愚按:炼汞铅三字,足包《悟真》一部全旨。凡始而炼汞,继而炼铅,终而抽铅添汞,步步只在铅汞上做工夫。高象先云:举世何人识河车,子当西去求西华。西华夫人掌枢纽,便当指与真丹砂。此诗梦谒西华,殆借歌中之意,以示产药炼丹之地。

十二 虚无兆一,分判阴阳。再合重生,万物滋张。

道自虚无生一气 ,便从一气产阴阳 。

阴阳再合成三体 ,三体重生万物昌 。

潜虚注:诗意本《老子》,泛言造化,各注差远。或问:虚无生一,是太极之上复有无极否?曰:一即太极,一亦有象,安得谓无?故知一者,无之所生,但浑沦而未破耳。孔子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老子曰天地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故知太极之上有无极也。

仇注:准诸丹法,真气浑合者,虚无也。金水初萌者,一炁也。铅汞相见者,阴阳也。婴儿是一,内含真气者,三体重生也。调神出壳,千百万化者,万物滋张也。

愚按:此章当主潜虚,泛言造化。上阳以三体重生看,故道破阳神出胎之后,再造阴阳一节工夫,但与诗意不合。仇注甚妙,亦非诗意。

十三 铅至汞迎,和合成丹。

坎电烹轰金水方 ,火发昆仑阴与阳 。

二物若还和合了 ,自然丹熟遍身香 。

子野注:坎电者,水火也。金水为坤方。水火交击于坤方,采丹归己,自然一道真一之气,直透顶门,与身中阴阳混合,遍体生香,香生乃丹熟之验矣。

翁注:此咏内外二丹也。坎电者,水中之火。谓之阴火,言虎以阴中之火,烹炼乾龙,乾龙即发昆仑之火以应之也。二火相并,则真一之精自然凝结,即时采取,百骸俱理,香且美矣。既饵丹后,得运阴阳符火,虎以阴中之火烁此玄门,龙即于昆仑发火以应之,二物和合,则金精自然运转,自尾闾历然有声,运透夹脊双关,直上泥丸,颗颗降下重楼,其味甘美,馨香满身也。

戴疏:翁注前云虎以阴中之火烹乾龙,龙即发火以应之,此总言内外二药之二火也。后所谓虎以阴中之火,分言外药之火也。龙发火以应之,分言内药之火也。内外龙虎二火,其名同,其体异。盖二火相并,则真精结,二药和合,则金精运。真精结,外金丹成,金精运,内还丹成。故曰火发昆仑阴与阳,是龙之火又分于内外之阴阳也。

愚按:陆仙谓水火交击于坤方,泄尽和合丹头之妙,解金水方亦确。翁注似尚未切,但讲内外二药二火作用,与戴疏并妙。先贤各随所见发挥丹法,未可执一义而论也。火发昆仑句,正解陆仙未讲,我今发明之:火者,我之汞火,于下元昆仑峰顶,迎此阴阳二物归舍,自然和合,而丹熟生香耳。阴与阳者,真铅乃水火二气所成也。

十四 水火交姤,功归戊己。

离坎若还无戊己 ,虽含四象不成丹 。

只缘彼此怀真土 ,遂使金丹有返还 。

翁注:坎戊月精,象虎之弦气。离己日光,象龙之弦气。分居二体之中,是彼此各怀真土。二土交并,则龙虎交而戊己合也。戊己配合,四象会而成丹矣。苟无二土之气,四象不可得而会也。

仇注:甄公以戊己为中宫意土,指内象言。陈注以戊己为坎离之门,指外象言。然则翁氏所谓龙虎弦气者,何哉?真气动而门户可敲,则又合内外而言之矣。先敲戊己门,高象先之说也。

愚按:火中生木,水里生金,两家列为四象,彼此间隔,全赖坎中有戊,离中有己,两相媒合,则五行全而四象会,方得铅汞一炉烹煎,而成丹于顷刻。要知戊己乃中和妙用,以为玄牝之门者,非也。返还者,七返火,九还金也。失而复得曰还,去而复来曰返。火得金而返,金得火而还,和合丹头之法也。

十五 水取润下,女居日位。男女颠倒,互为宾主。

日居离位反为女 ,坎配蟾宫却是男 。

不会个中颠倒意 ,休将管见事高谈 。

潜虚注:日位太阳,离女居之,月位太阴,坎男居之。如此颠倒互换,必有深意,各注尚欠明白。

愚按:日乃离象,先天本是乾卦,因奔蹶之后,中虚而成离,外阳内阴,所以翻为女。月乃坎象,先天本是坤卦,因感乾之气,中实而成坎,外阴内阳,所以却是男。日中有乌,西方之酉禽。月中有兔,东方之卯木。原彼此互藏之精,此男女之颠倒也。然颠倒尚有数说:有阴阳之颠倒,地上于天也。有坎离之颠倒,子南午北也。有铅汞之颠倒,金从月生,木赖金调也。有五行之颠倒,欲留朱汞,先下水银也。有主宾之颠倒,外来作主,家居为宾也。是知旋转乾坤,逆施造化,固自有道,非拘儒所可妄谈矣。

十六 取坎填离,变成乾卦。是曰还丹,时乘六龙。

取将坎位中心实 ,点化离宫腹内阴 。

从此变成乾健体 ,潜藏飞跃尽由心 。

子野注:坎中之阳,乾也。乾动而陷于坤以成坎,乾却为离。修炼之法,当于坎中取其一阳,归还于离而复纯阳,则修丹之能事毕矣。

戴疏:潜藏飞跃,乾六爻之象,以喻运火抽添进退。如《参同》以乾六爻分行六卦之中,以为六候之符也。

仇注:上章以男阴女阳为颠倒,此章以阴能变阳为颠倒,盖颠倒之中又有颠倒,乃还丹妙术也。

愚按:三章连讲坎离,却各不同:十四章归功戊己,上章男女一定之名,此章二气交姤之事。原夫先天之体,太朴不雕,浑沦完固,无事于取,何有于填?及情窦既开之后,先天一气奔逸,乾体一破,腹内反变阴精,日昃之离,焉能久视?神仙丹法,取坎中静极而动之真水,伏我灵光闪烁之流珠,举水灭火,填其既虚之画,复其纯阳之体,虽曰取,不过借此先天真气交媾成丹,非实有所取、有所填也。故仙翁点化二字下得极圆活。由心者,潜藏飞跃,自然而然,由我心运用也。变成乾体,全仗六候火符,非成乾之后,又须六候火符也。

十七 龙从火出,虎向水生。母隐子胎,儿反生母。

震龙汞出自离乡 ,兑虎铅生在坎方 。

二物总因儿产母 ,五行全要入中央 。

翁注:汞为震龙,属木,木生火,常道之顺也。如朱砂属火为离,汞自砂中出,火反生木,故曰儿产母也。铅为兑虎,属金,金生水,常道之顺也。如黑铅属水为坎,银自铅中生,水反生金,故曰儿产母也。此皆五行颠倒之术也。不言银者,铅中银谓之真铅也。二物互相生产而生四象,会中宫合五行而结丹也。中央者,中宫太极也。故曰五行全要入中央。后人以心肾气液为龙虎铅汞,欲成大药,岂不戾乎?

甄注:火生木,水生金,皆儿产母之象。所以然者,丹取母气为真,取初气为嫩。故阳极生一阴为真阴,故汞自离中出者,方为龙之弦气,而于卦为震木。阴极生一阳为真阳,故铅自坎出者,方为虎之弦气,而于卦为兑金。震龙汞,兑虎铅,都是借象,实不过金木而已。金木与土,三家相见,入于中央,则五行攒簇而丹胎斯结矣。

十八 金从月生,知时急采。

月才天际半轮明 ,早有龙吟虎啸声 。

便好用工修二八 ,一时辰内管丹成 。

潜虚注:天际月明,以象庚生之候。龙吟虎啸,以明爻动之机。妙在才、早二字。泥半轮为上弦金半斤者,于义差缓。诗意贵在知时采取,陆、陈注互可商议,精义者得之。

愚按:诗意指示药生符候,重在采取及时。药之生也,《参同》借月为喻,震庚受符,一痕蛾眉新嫩之月,正一阳来复之候,造化之根柢,品汇之枢纽也。《易》曰复见其天地之心,妙在一才字,半轮明正指此。陆仙注月出庚而至丁,乃八日兑丁,非新嫩之始气。若三阳圆照东方甲,竟落后天矣。龙吟虎啸,方其爻动,和合丹头,此声早已有之,不必成丹时始有也,亦妙在一早字。学者能于才、早二字着眼乎否?

十九 铅汞相交,意土媒合。

华岳山头雄虎啸 ,扶桑海底牝龙吟 。

黄婆自解相媒合 ,遣作夫妻共一心 。

子野注:坎上离下,调以中和之意,则龙虎相爱如夫妇。黄者中也,婆者女之终称,故无妒忌而能媒合也。

潜虚注:吟啸者,阴阳相求之音,生机之动也。

愚按:华岳者,西方白虎之地,坎卦阴中之阳曰雄虎。山头,则坎当居上之意也。扶桑者,东海青龙之位,离卦阳中之阴曰牝龙。海底,则离在坎下之意也。《契》云阴在上,阳下奔也。共一心,非可有心而遣,实有不期然而然之妙。正如泰豆氏之御然,内得于中心,外合于马志,自然履绳墨而中规矩矣。

二十 虎狂龙恶,捉来死斗,降伏成丹。

西山白虎正猖狂 ,东海青龙不可当 。

两手捉来令死斗 ,化成一块紫金霜 。

陈注:虎有伤人之理,要思所以伏之。龙有奔逸之患,要思所以降之。且道云何降伏,云何死斗?咄,耳目口三宝,闭塞勿发通。真人潜深渊,浮游守规中。

愚按:龙西虎东,猖狂狞恶,难擒难伏。入室之顷,左提龙而审定鼎弦,右擒虎而精调气候,息符漏刻,数应周天,二气往来,氤氲和合,三宝闭塞,绵绵若存,此捉来死斗之义也。临炉采药,非可用手捉摸,只是把握在手之意。斗字及下求战、临敌等句,不过神气交感,从虚化气,激而有象,并无斗、战之事,邪宗安得引此为口实耶?

二十一 交姤坎离,运行复姤,得药行火。

赤龙黑虎各西东 ,四象交加戊己中 。

复姤自兹能运用 ,金丹谁道不成功 。

翁注:赤龙黑虎,即砂中汞、铅中银也。二物会合,两弦气交,南北东西,皆归戊己,名曰刀圭。一粒如黍,吞归五内,薰蒸达四支,入昆仑山,八水俱朝会,然后进阳火于复卦,退阴符于姤爻,自然运用抽添,莫不头头中度,金丹指日成矣。

潜虚注:戊己只作中宫,意味自长,上阳尚泥象而解。或问:戊己合成刀圭,圭者二土,刀者何义?一士人会意而解, 者己字,丿者戊字,前无所本,似为得之。高象先云不若先敲戊己门,以为龙头虎门者,古有之矣。

仇注:上二句,龙虎交媾,全凭戊己,此得药之事。下二句,温养抽添,有取复姤,此行火之功。

愚按:龙从火出,青龙号为赤龙。虎向水生,白虎乃名黑虎。只龙、虎、赤、黑四字,已具四象矣。复姤运用,十月火功也。

二十二 大药之求,先资炼己。

先且观天明五贼 ,次须察地以安民 。

民安国富当求战 ,战罢方能见圣人 。

陈注:金丹之道,先须炼己,使神全气盛,七情不动,五贼不乱,六根净尽,精难摇动。修行之人,以身为国,以精气为民,精不动摇谓之民安,神气充裕谓之国富。以求丹为战敌,以先天一气为圣人。炼己者,去五贼之害,而先宝精养气,然后可以战胜,而得先天真一之气。仙师以战为喻者,使人恐惧修省也。

潜虚注:察地,欲得地也。察地所以安民,三注可诵。或问:三峰采战之说,诸家非之,《悟真》乃言求战、死斗,何欤?曰:三峰言战,乃空国兴师之战,其言采,乃采取后天渣质,有战之事者也。《悟真》之言战、斗,乃阴阳均敌,举水灭火,以金伐木,有战之理,无战之事者也。《易》曰阴疑于阳必战,解曰:疑者,均敌而无大小之称。夫两弦之气,二八相当,非均敌乎?两相饮食,遂相吞并,非战乎?名之为战,而实无战也。彼三峰之说,可以同日语乎?

仇注:此兼言炼己求丹之事。天有五贼,见之者昌,出《阴符经》。旧注指五性为害身之物,尚非经旨。盖丹家盗机逆用,本欲观天五贼,知五行生克之理,正是求丹主意。察地安民,方及筑基炼己工夫。玩本文先、次二字可知:民安国富,察地安民之力。战罢见圣,观天五贼之功。还丹大药,一得永得矣。

愚按:炼己之要,首要与之相忘,色欲之念始绝。次要降伏彼心,恩爱之情可免。三要法财相济,庶得欢悦之意。四要勤修德行,乃致神明之佑。四者具备,晨夕不怠,三年纯熟,对境无心,精神完固,方可入室下功,以采先天一气,故曰民安国富方求战也。上阳以先天一气为圣人,愚意尚不谓然。《易》曰: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惟圣人乎?金丹成就,始足当之。况战罢方能见,的是指丹成无疑。

二十三 炼己纯熟,可以临炉。

用将须分左右军 ,饶他为主我为宾 。

劝君临阵休轻敌 ,恐丧吾家无价珍 。

愚按:此诗承上章而言,见临炉采药,必须炼己既纯,身心大定,方可下手,戒轻敌也。陈以彼我分左右是已。李以金水分左右,翁以文武分左右,则是运用火符,与主宾句词意不属,而主宾句又以守雌不雄、虑险防危作解,恐非张祖本旨。盖我为主而彼为宾,理之顺也。今乃反客为主,正是龙呼虎吸。主客二名,颠倒阴阳,逆施造化之妙,采药之诀也。休轻敌,所包甚广,不独炼己一项。曰临阵,则知符信不真,药材不正,未可敌也。龙虎不调,火候不明,未可敌也。黄婆不娴,侣伴不和,未可敌也。恩威不信,言语不通,未可敌也。一有不慎,则悔吝随之,不独不能得彼之命宝,而家珍亦丧矣。又晦卿云,要修出阴阳之外,须在阴阳之外修之。玄妙!此即翁仙处甕之外,方能运甕意也。

仇注:前以浮沉定主宾,专就坎宫言,刚里而柔表也。此以彼我分主宾,兼举坎离言,阴倡而阳和也。错综互见,各有取义。

二十四 火生于木,祸发必克。孰能制之?金公之力。

火生于木本藏锋 ,不会钻研莫强攻 。

祸发总因斯害己 ,要须制伏觅金公 。

子野注:木中有火,本来已抱此杀气矣,倘其一发,则木必焚。生杀之机,隔一线之地,百姓昧此,皆流于淫荡邪僻矣。圣人察其火之将发,以水制之,则火不能为害也。

愚按:诗意本《阴符》,以赞金水之妙。晦卿云:火喻情欲,木喻心华,心华能生情欲,故金丹之道,只在制伏心华为主。但灭火须用水,伐木须用金,人能钻研修炼,采取先天真铅,则情欲不干,而无火发焚木之祸已。

二十五 先天阳精,逃坎寄兑。唤来归舍,配我姹女。

金公本是东家子 ,送在西邻寄体生 。

认得唤来归舍养 ,配将姹女作亲情 。

李注:金公即真铅,姹女即真汞,火即离南木汞之子,坤即兑西肘臂之邻。坤体本空,原无铅汞,因与乾交感后,受乾一点神火之光,始变为坎,坎中一点至阳,即名金公,亦曰姹女。故曰金公本是东家子,送在西邻寄体生。修真君子,此时诚明之极,认得坎中这点乾金,的当是铅,一口吸来,送入黄庭,牢固封闭,随即配以真汞,以足一斤之数,以成团圆之象。故曰认得唤来归舍养,配将姹女作亲情。又曰:种铅则成铅,种汞则成汞,其种铅种汞之法,只在丁壬先后之间一点巧处,此即火候也。

二十六 姹女出游,顺往逆归。峰回路转,永谐伉俪。

姹女游行自有方 ,前行须短后须长 。

归来却入黄婆舍 ,嫁个金公作老郎 。

陈注:姹女是己之精。游行有方者,精有所行之熟路。修丹之士,持逆修之道,炼己纯熟,身心不动,魂魄受制,情欲不干,精气满盈。待彼一阳初动之时,先天真铅将生,我一身之精气不动,只于内肾之下就近便处,运一点真汞以迎之,此谓之前行短也。真铅既渡鹊桥之东,汞铅混合,却随真铅升辘轳三车,由双关夹脊,上泥丸,遍九宫,注双目,降金桥,下重楼,入绛宫冶炼,此谓后须长也。然后还归神室,交结成丹,此谓归来却入黄婆舍而嫁金公也。及温养十月,以成真人,与天齐寿,是谓老郎。

戴疏:外药之火曰汞火,内药之火亦曰汞火。在外药,则固因汞火凝而真铅生。在内药,则因己汞火与外汞火配合真铅而圣胎生。故总曰姹女,而游行各有方也。

李注:姹女金公,始结于坤土池中,象月中一线之微光。此光游行于初三日酉时,兑庚之次、昴毕之方,行在日之后,乃进气也,故谓之后行须长。此光游行于念八日卯时,震乙之次,心房之间,行在日之前,乃尽气也,故谓之前行须短。修真君子,此时诚明之极。本源澄彻,觉体圆明,认得坎中这点乾金,的当是汞,一口吸来,送入黄庭土釜,与金公同去煅炼心华。心花一经煅炼,无质生质,化为一粒金丹。金丹纯阳象乾,乾乃老阳,故称老郎,故曰嫁个金公作老郎。

二十七 药物既真,火候须知。

纵识朱砂与黑铅 ,不知火候也如闲 。

大都全藉修持力 ,毫发差殊不作丹 。

子野注:虽识真铅真汞,不知火候,圣胎不结,何哉?盖火性暖而能融物之真,使其交姤,若无火,则铅自铅,汞自汞,不相交矣。

潜虚注:丹者,和气之所成,毫发差殊,则水火偏胜,失其太和矣。

甄注:此下十二诗,皆言火候。

二十八 口诀通玄,圣师希遇。

契论丹经讲至真 ,不将火候著于文 。

要知口诀通玄处 ,须共神仙仔细论 。

陈注:有外火候,有内火候。《契》云三日月出庚,外火候也。崔公曰天应星,地应潮,外火候也。吕祖曰一阳初动,中宵漏永,温温铅鼎,光透帘帏,外火候也。广成子曰丹灶河车休矻矻,鹤胎龟息自绵绵,内火候也。上卷谩守药炉看火候,但安神息任天然,内火候也。未炼丹时,最难得者,是外火候。此乃有为有作、立基之事,内火候则已得丹,但任夫自然,乃大休歇,大自在,无为之功也。

甄注:火与候自不相离,火必应候,候至火亦至。然又须知火候分别处:以候言,有二七之候,有一年之候,有五日之候,有一月之候,有一时半刻之候。以火言,有文火,有武火,有水中火,有汞中火,有未济火,有既济火,有周天火。陈注内、外二字该之矣。然不分别火与候者,盖秘之耳。

愚按:陈公论内外火候妙,不但候有内外,火亦有之。外火者天地之真气,内火者元海之祖气,不论已未得丹,俱不相离,内融外接,方得二火变通。

二十九 天上中秋,金精壮盛。阳生急采,后时无及。

八月十五玩蟾辉 ,正是金精壮盛时 。

若到一阳才起处 ,便宜进火莫延迟 。

潜虚注:或问:既言八月十五,又言三日出庚,其义安在?曰:十五象金水之气足,三日象金水之药新。气不足则水不生,合而言之,其意自见。问活子时。曰:凡可数算计,色相求者,皆非活也。圣圣传心,惟此而已,微哉!

愚按:诗意在采药及时,一阳才起,便宜进火,少差时刻,即落后天。八月十五,乃《契》所云:金计十有五,水数亦如之。二七之期,真一之气始动也,非月望满甲之谓。一阳才起,即三日出庚,十五之金发生二分之水,活子时至也。进火者,二分真水至,急以二分神火配之,驰入赤色门也。

三十 受气吉,防成凶。

一阳才动作丹时 ,铅鼎温温照幌帏 。

受气之初容易得 ,抽添运用却防危 。

愚按:此诗承上章言,一阳才动,及时作丹。铅鼎者,造化真铅之鼎也。温温者,乾中神火一照,其鼎自温也。幌帏者,眼也。下工之时,神光照耀,透彻幌帏也。即吕祖温温铅鼎,光透帘帏之意。受气者,铅鼎与我以金气,我初受其气也。大药生时,受气虽易,温养之时,尤要沐浴以防危,守城以虑险也。但著意于防,恐有防病,要知为而不为之玄妙。

三十一 卦火周天,脱胎神化。

玄珠有象逐阳生 ,阳极阴消渐剥形 。

十月霜飞丹始熟 ,此时神鬼也须惊 。

子野注:玄珠者,药之象。药不能自生,须感阳气逐渐而生,自微至著,阳极阴消,十月数周,大丹成熟。

陈注:此言内丹法象,抽添温养之事。《金丹大要》云:既得外丹入鼎,却行阴阳符火,运用抽添以温养之。非真火无以育圣胎,是以坐看神息,运阴阳,合呼吸,以呼吸用神气,以神气取水火,以水火炼胎息。胎息绵绵,游泳坎离,坎离交感而生金液,金液还而丹成矣。至此则形化为炁,炁化为神,是曰婴儿,是曰阳丹。

愚按:此言十月火候也。鹤林翁云:一爻刚兮一爻柔,一候文兮一候武。一年火候始胎婴,雷声震动鬼神惊。正是此意。

三十二 两弦药味,二八相当。采药归炉,烹煎温养。

前弦之后后弦前 ,药味平平气象全 。

采得归来炉里煅 ,煅成温养自烹煎 。

翁注:月至三十日,阳魂之金丧尽,阴魄之水盈轮,纯黑而无光,法象☷,故曰晦。此时与日相交,在晦朔两日之间,合体而行,同出同没。至初二日,感太阳之光而有孕,渐渐相离。至初三日夕,现蛾眉于西南庚上,于纯阴轮中生一阳光,魄中生魂,法象☳。此时人身金气初生,药苗新也。至初八日,二阳生,法象☱,此时魄中魂半,其平如绳,故曰上弦。弦前属阴,弦后属阳,阴中阳半,得水中之金八两,其味平平,其气象全也。至十五日,三阳备,法象☰,此时阴魄之水消尽,阳魂之金盈轮,是以团圆,纯阳而无阴,故云望。阳极则阴生,十六日轮中生一阴。魂中生魄,法象☴,渐渐缺。至二十三日,二阴生,法象☶,此时魂中魄半,亦平如绳,故曰下弦。弦前属阳,弦后属阴,阳中阴半,得金中之水半斤,其味平平,其气象全也。圣人采此二八金水之精,擒归造化炉中,烹炼真一之气,变化黍珠,吞归五内,复运火温养,抽添沐浴,以成金液还丹,全藉此阴符阳火进退抽添也。

戴疏:二八取象于月之金水,六候取象于月之盈亏。金阳而水阴。二弦之气,阴阳之火也。上弦之前阴后阳,金水各半斤。下弦之前阳后阴,金水亦各半斤。圣人取每弦有金水二八之精,药味平,气象全,故能结丹也。人误以为望者,多矣。望日月盈乾甲,乃阳金一斤之满,此二八之旨,非遇真师,焉知其妙用乎?上下两弦,各取金水八两,二八之正旨,每弦皆有金水,二八之玄旨。

潜虚注:诗意既重平平,则言上下两弦者,亦未为非。盖十五以象药全,出庚以象药嫩,两弦以象药平。全与嫩专言外药,平则兼内外而言之。翁注讲平平,妥极。

李注:五日一候,太阴少阴,并同此象。前弦后者,初三新月之光,现在上弦之前,行在太阳之后,谓之前弦之后,以比虎之弦气也。后弦前者,念八晓月之光,现在下弦之后,行在太阳之前,谓之后弦之前,以比龙之弦气也。《契》云:两弦合其精,乾坤体乃成。正指两半轮月,味平而气全,方是真铅真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