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稽参学弟子通微道人陶素耜存存子集注

三十三 得药归鼎,封锁中宫。

长男乍饮西方酒 ,少女初开北地花 。

若使青娥相见后 ,一时关锁在黄家 。

翁注:震为长男,青龙也。酒,阴物也,藏阴气,谓之阴火。兑为少女,白虎也。花,阳物也,藏阳气,谓之阳火。青娥,即姹女,谓之汞火。修丹之士,驱龙来就虎,虎即开北苑之花以就龙,龙饮西方之酒以就虎,龙虎吞啖,交姤成象,即运青娥汞火与龙虎二火相见,眷恋之后,一时封锁在黄家中宫,而产真一之精,以成还丹也。

戴疏:前二句言外药,青龙藏阴气,白虎施阳气。后二句言内药,青娥者,己之真气也,见龙虎二气,两相眷恋,关锁在中宫。乍饮初开,见药苗正新,急宜乘此时相见也。

甄注:西者金方,酒即金液,所谓雪山醍醐是也。北者水方,华即铅华,所谓炉中玉蕊也。曰乍、曰初、曰一时,皆指半刻而言。始之驱龙就虎,已酣畅而咽衔。随即虎起应龙,因舒情而艳美。由是真汞迎归,牢关神室矣。长男、青娥皆木,但往西时,微用木中之火,故称男。及入鼎时,合以木中之液,故称娥。西方、北地,金水之乡。黄家,即中宫土。谁其使之?厥惟二土耳,是所谓三家相见也。

三十四 阴阳气平,卯酉沐浴。宜罢火功,专气致柔。

兔鸡之月及其时 ,刑德临门药象之 。

到此金砂宜沐浴 ,若还加火必倾危 。

翁注:二月为德,八月为刑,时当沐浴,不宜加火,恐倾危也。木生于亥,旺于卯,阳气到天地之中,不寒不热而温,故为泰卦。不进火候,谓之沐浴。金生于巳,旺于酉,阴气到天地之中,不热不寒而凉,故为否卦。不进阴符,亦云沐浴。盖才到卯酉极旺之地,便须沐浴。以专气致柔,无为恬澹,使冲和元阳,充塞天地之间,此心无内无外,自然与太虚同体,所谓百骸俱理正无为。若加添炎火,则药物走失矣,正是抽添运用却防危也。

愚按:有年月之卯酉,有日时之卯酉。未得丹以前,须辨时中卯酉,要知一时六候,关渡窍妙。此诗为已得丹者而言。二月建卯,月将为河魁,戌有辛金,杀气犹存,至是而榆死,德中有刑也。本是二月节气,乃正月上元,便当知止。八月建酉,月将为天罡,辰藏乙木,生气尚存,至是而麦生,刑中有德也。本是八月节气,乃七月中元,要识持盈。盖因冬至原是子月之中,今温养之始,从子月之朔算起,至上元已交二月节,中元已交八月节矣。龙眉子云:兔遇上元时便止,鸡逢七月半为终,可证也。沐浴者,卯月木旺而火相,丙火至此而沐浴,庚金于此而受胎,不进阳火,养金胎也。酉月金旺而水相,壬水至此而沐浴,甲木于此而受胎,不退阴符,安木胎也。十月火符,除去卯酉两月,故曰一年火候始结胎婴也。外丹《铜符铁券》,卯月行水而止火,酉月行火而止水,同是此理。但卯酉当于药火到时取之,不可执泥外象。

三十五 日月之会,三旬一逢。观道执行,以时易日。

日月三旬一遇逢 ,以时易日法神功 。

守城野战知凶吉 ,增得灵砂满鼎红 。

子野注:太阴太阳,一月一度合璧。修炼之法,以时易日而交离坎。时乃晦尽朔来,药生之时,非寻常时也。

仇注:经云:三十辐共一毂。仰观日月,三旬一遇,而交光于初三坤位。此造化之神功也。丹士临炉采药,于一时辰内,收三十日之生机,其候又以三十时为准,此以时易日之功也。但欲炉中取药,须兼动静工夫。静而守城,一念不起,三宝闭塞也。动而野战,龙虎交锋,颠倒逆用也。而守战之中,各有凶吉。大抵气定神凝则吉,欲动情胜则凶,按候求铅则吉,非时妄作则凶。诚审知其故,而慎行之,则修持有法,采取得宜,自然鼎内丹砂赫然增满矣。

三十六 否泰才交,屯蒙用事。聊陈两象,勿泥其文。

否泰才交万物盈 ,屯蒙二卦禀生成 。

此中得意休求象 ,若究群爻谩役情 。

潜虚注:否泰才交,采药也。屯蒙二卦,行火也。朝屯暮蒙,是取卦爻反对,为火符升降之象。故自屯蒙以至既未,六十卦分配于一月之中,每日两卦,终则复始。禀生成者,阳起于子,极于巳,禀主生物,阴生于午,终于亥,禀主成物。不过取反对之意而已,非实有屯蒙需讼等卦可用也,故曰休求象、谩役情。若如翁注,以坎离当子午,逐时变爻成卦,取寅戌二时为屯蒙,谓万物生于寅,成于戌,故二卦禀造化之生成也。于义虽精,但屯蒙二卦则是矣,二日需讼,三日师比,又以何卦作主,何卦禀生成耶?此便非通论也。

甄注:丹法运用,不外否泰屯蒙。当其否也,与阴俱闭。及其泰也,与阳俱开。圣仙作丹,岂能违时?不过因否泰之自然,禀之以生成万化。阳生则进火而法屯,养阳气上升也。阴生则退符而法蒙,纳阳气下降也。每日如此,虽十月亦然。学者究个中之意,则否泰屯蒙亦无之,况群爻乎?

愚按:陆公讲生成有着落,不过阳火阴符,阳主生、阴主成而已。一日两卦,则一月六十卦,十月六百卦也,只如此。有谓屯以子申为水生,蒙以寅戌为火生者,其说于屯蒙则是,于他卦则非,与依时翻卦,皆非通论。而翁注寅戌二时之说,则是火符妙旨。夫圣人借易理以发明药火次第,与易道符合,非谓丹道必假《易》而成也。若执卦象以求丹,则丹道反晦矣,故曰得意休求象。

三十七 得象忘言。

卦中设象本仪形 ,得象忘言意自明 。

后世迷途惟泥象 ,却行卦气望飞升 。

翁注:卦者,火之筌蹄也。如演《易》象作《参同契》,喻乾坤为鼎器,坎离为药物,六十卦为火候,皆比喻设象如此。学者观此卦象,可以悟药火之作用。苟明身中火候,则卦爻皆无用也。顾反泥此,造为卦气图,按阴阳爻画以准息数,劳形苦思,而望飞升者,不亦愚乎?

愚按:此承上章而言。火符消息,只在知其端绪。按日抽添,不在卦爻也。前言得意忘象,此言得象忘言,皆足破拘墟之见。

三十八 天地盈虚,自有消息。能盗其机,造化在手。

天地盈虚自有时 ,审能消息始知机 。

由来庚甲申明令 ,杀尽三尸道可期 。

陈注:潮来则盈,潮去则虚,此天地之盈虚。月满则盈,月缺则虚,此太阴之盈虚。春生夏长,秋敛冬肃,此四时之盈虚。气旺则盈,气衰则虚,此人身之盈虚。癸生则盈,望远则虚,此金丹之盈虚。最要人能消息用之。学者下功之初,先去三尸六贼,炼得心如太虚,六根净尽,方可入室而炼大丹。

戴疏:庚甲者,进火之度,所以法度于月也。月生于震庚,月盈之始,阴符自此退。阳火自此进;月盈于乾甲,月虚之始,阳火自此退,阴符自此进。亦盈虚之理也。

潜虚注:三尸皆气质之性所化,炼己者只能沉之伏之,欲杀尽,非得药不可也。

李注:盈虚者,炼药之时。消息者,作丹之机。

愚按:此言六候丹法也。《契》云:天符有进退,诎伸以应时。上半月阳生,则进而盈,其机宜息,以伸为应时。下半月阴生,则退而虚,其机宜消,以诎为应时。是在能审其机而消息其盈虚,则抽添不失其度矣。申明令,即《契》所谓发号顺时令,勿失爻动时。

三十九 造化之妙,玄牝为基。真精返室,谷神不死。

要得谷神长不死 ,须凭玄牝立根基 。

真精既返黄金室 ,一颗明珠永不离 。

潜虚注:人身之中,有至虚至灵,常存不死者,其玄牝之谓乎?盖玄牝乃人身体具未分之太极也,中有阴阳,故曰玄牝。神气于此归根,日月于此合璧,人能凭此以立根基,则谷神可以不死。然是玄牝也,分而言之,则有门户,故曰玄牝之门。盖玄牝自是玄牝,而玄牝之门则钟离翁所谓生我之门死我之户,又世人所罕知者,故下二诗及之。

愚按:玄牝乃修丹根蒂,至此指出,使真精有归复之舍也。谷神者,先天空虚灵应之称,吾人元性是也。超然独存,不受变灭。但静坐行持,大是难事。离了散乱,又入昏沉。虽正念现前,一有所着,即落方所。若竟无着,又属顽空。此中须有机窍。入道本以元神为主,而初基之士,须从调息始。调息之法,妙在呼不出喉,吸归于蒂。息调则神自返,神返则息自定,自然神气交结,无中生有,现出虚无之窍,而玄牝显象,谷神不死矣。盖玄牝但有阴阳之分,未始判而为二,虽曰生有,却非脏腑身心现成所有之物。张祖《四百字·序》所云冬至交姤,以至脱胎神化,无不在此者是也。《悟真》诗所云黄道、黄家、家园、中央、黄婆舍、交感官、黄金室,皆此一窍。见此工夫,方可炼己采药。真精者,华池神水真金也。真金既返,归我玄牝,则金丹到手,玄珠显相,自然一颗灵光永不离也。

四十 门为天根,非口非鼻。互藏其精,异名同出。

玄牝之门世罕知 ,休将口鼻妄施为 。

饶君吐纳经千载 ,争得金乌搦兔儿 。

子野注:前章只说出玄牝,此章发明一门字,其理深妙。门者,出入往来之所,阴阳交会之地,非心传口授,不能强猜。

李注:顺去之户,一画奇爻以象乾。逆来之门,一画偶爻以象坤。凡顺去逆来,莫不藉此门户为出入往来之路。

愚按:玄牝之门,正金乌搦兔之地。世人认口鼻为玄牝,谬矣。不知其门,而惟事口鼻吐纳,与空铛水火何以异乎?

四十一 异名同出。

异名同出少人知 ,两者玄玄是要机 。

保命全形明损益 ,紫金丹药最灵奇 。

潜虚注:承上章言此玄牝之门,虽若异名,而实太极之所分。故阴阳既判,非此无以别其类,精气互藏,非此无以通其感,实修命之要机也。明损益者,翁氏谓顺则常道而有生有灭,逆则丹道而常灵常存也。

仇注:此引《道德经》首章之旨。夫道推之于前,则无名者为天地之始。引之于后,则有名者为万物之母。人身当无欲之时,至静无感以观其妙,是乃定性之功。及乎时至机动,元始真一之气自虚无来者,实有窍焉。得其机而用之,诚为万物之母,所以为立命之基者在是。夫曰窍曰妙,虽有异名,而两者本于太极,是同出者也。于其无者而观妙,是一玄也。于其有者而观窍,又一玄也。玄之又玄,则性在是而命亦在是,故曰众妙之门。

愚按:两者玄玄,仇注最切。明损益,翁氏顺逆之说,尚属浑沦话。愚谓损益乃易道也,损之卦变自泰来,损下卦上画之阳,益上卦上画之阴,损下益上,故曰损。益之卦变自否来,损上卦初画之阳,益下卦初画之阴,损上益下,故曰益。丹道二气感应,以男下女,欲保命全形者,可不明损益之理乎?况泰否乃春秋之始气,张祖于否泰才交肫肫垂训,学人尤宜究心者也。

四十二 无为上德,有作为基。

始于有作人难见 ,及至无为众始知 。

但见无为为要妙 ,岂知有作是根基 。

戴疏:有为无为,分性命为二宗,须循序用功,自始而中,自中而终,结丹一时,怀胎十月,抱元九载,方能浑而为一,还于无形之妙。世人混性宗为道,弃有执无,认本来天性即是金丹者,安得兼尽性命之大道乎?

仇注:有作者,炼己采药。无为者,炼神还虚。始则入室求铅,金丹事秘,不令人见。终则温养事毕,显道修行,人人可知。世人但云道在无为,而不知功始于有作也。

四十三 阴阳互藏,丹母圣胎。

黑中有白为丹母 ,雄里怀雌是圣胎 。

太乙在炉宜慎守 ,三田聚宝应三台 。

愚按:白者金精,黑者水基,黑中有白,正是坎水之中,生出先天白金,真阳之气,为金丹之母也。何谓母?先天乾金,寄体于坤母之中,实而成坎,水中之金,赖坤母之养育,以此母气伏吾身之子气而结圣胎,《契》所云慈母养育,孝子报恩者,义不出此。人能采此真阳之气,结而成丹,所谓雄里怀雌也。太乙,东极木汞也。离己受母气制伏以成圣胎,则太乙在炉,切宜慎守。三田者,关元、黄庭、泥丸也。息息归根,神凝气定,则下田之宝聚。龙虎交媾,长养圣胎,则中田之宝聚。移丹内院,调神出壳,则上田之宝聚。岂不上应三台乎?

四十四 恍惚有物,杳冥有精。成就圣胎,有无相入。

恍惚之中寻有象 ,杳冥之内觅真精 。

有无从此自相入 ,未见如何想得成 。

翁注:恍惚中有象,龙之弦气也。杳冥中有精,虎之弦气也。二弦之气,恍恍惚惚,杳杳冥冥,视之不见,听之不闻。真一之气,灵而无形。真一子云:无者,龙也,汞气也。有者,虎也,铅气也。无因有激而成象,有因无感而有灵,故得黍米悬空、紫霜耀日也。

愚按:恍惚者,若有若无之义。杳冥者,微妙难测之名。有象,即其中有象,离之性也,所谓无也。真精,即其中有精,坎之情也,所谓有也。二者实天地生人生物之根。圣人深达造化,故于阴阳互藏之宅,从恍惚杳冥之中,寻出有象,觅得真精,以为立丹之基。存其无,守其有,两相交媾,则有无相入,而丹成矣。要知二物皆从亲身经历,始得见其端倪,非意想所可知者。

四十五 圣胎既就,卦火数周,脱胎神化。

四象会时玄体就 ,五行全处紫金明 。

脱胎入口功通圣 ,无限龙神尽失惊 。

潜虚注:入口二字,不必泥。此有邪宗妄引以为口实者。

愚按:此言十月胎完之后。上二句指圣胎初就而言。四象非土不会,会则五行已全。玄体就,即是丹成。紫金,丹之光气也。凡胎以顺结,其脱也从下。圣胎以逆结,其脱也从上。十月胎完,顶门迸裂,脱胎入口,婴儿出现,自然万灵呵护也。

四十六 圣胎既脱,天仙庆会。

华池宴罢月澄辉 ,跨个金龙访紫微 。

从此众仙相见后 ,海田陵谷任迁移 。

子野注:华池乃产药之地。宴罢者,采药已足,圣胎完备,身外有身,朝元谒帝,一任沧桑变灭,陵谷推迁也。

愚按:上章已赞脱胎神化之功,此章又赞谒帝朝元之事。乘龙会仙,海田任变,皆从华池宴罢而来。圣胎圆满,光明皎洁,如月澄辉矣。正是追溯先天药祖之妙。

四十七 金液还丹,种自家园。真种奚自,乞诸西邻。

要知金液还丹法 ,须向家园下种栽 。

不假吹嘘并着力 ,自然丹熟脱真胎 。

子野注:药采他家,而归自己家园下栽培,以至成熟。自然之妙,非用人力也。

四十八 西邻之种,不死之方。延命之酒,返魂之浆。

休施巧伪为功力 ,认取他家不死方 。

壶内旋添延命酒 ,鼎中收取返魂浆 。

戴疏:前诗为我而言,故曰须向。此诗教人而言,故曰他家。其为同类,一也。然所谓同类者,非谓人与人为同类,于元气之混一也。以元气补元气,是以无涯之气补有涯之气,所以成仙之易。《契》曰:元精流布,因气托初。此同类也。若以人补人,则人身皆属阴,以阴补阴,安得合阴阳交媾之妙?安能得先天之气,凝结为丹,而为纯阳之仙哉?

愚按:酒浆,诸注皆主精气二物,惟子野云皆神水。盖承他家而言,则延命酒、返魂浆皆不死方也。玩旋添二字,其指炼己抽添可知。返魂浆,则大药也,故云收取。晦卿曰先天气、后天气为不死方、长生药,意与子野同。

四十九 雪山醍醐,濯我昆仑。阴阳相见,交媾自然。

雪山一味好醍醐 ,倾入东阳造化妒 。

若过昆仑西北去 ,张骞始得见麻姑 。

翁注:雪山白色,西方金象,比金丹一粒,味若醍醐,饵归丹田造化炉中也。人身昆仑,在下元海水中生出,实乃发火之处。昆仑顶上有门,名曰玄门,又曰天门,在西北乾位,故前诗曰种向乾家交感宫。是以过西北去,张骞见麻姑矣。张骞,男子也,象乾卦,为真汞。麻姑,妇女也,象坤卦,为真铅。言发火自玄门昆仑而入,则鼎内真汞始得见真铅而有变化也。张骞乘槎过天河,遇女宿,喻阴阳相会之意。

甄注:昆仑有二处:一为泥丸最高极阳之地,一自下元气海中出,如昆仑生于星宿海。上昆仑乃运火之处,下昆仑乃发火之处。曰西北去,则是下昆仑矣。

五十 诀破阳精,主宾自识。阏绝邪门,阴道九一。

不识阳精及主宾 ,知他那个是疏亲 。

房中空闭尾闾穴 ,误杀阎浮多少人 。

愚按:潜虚云宾主亲疏,皆自内外二字分来,盖内外即我与彼也。宾而疏者,以坎戊阳精造化在外也。主而亲者,以离己阴汞造化在内也。今临炉采药,移外阳点内阴,发号施令,而元气顺从,正是彼为主我为宾,疏者反亲而亲者反疏矣。邪正分途,间不容发。彼闭尾闾而行房中之术者,误也。以童男童女,使之交媾成胎,采胞胎之先天者,误而尤误也。

五十一 圣人知常,返根复命。庸人难会,妄作招凶。

万物芸芸各返根 ,返根复命即长存 。

知常返本人难会 ,妄作招凶往往闻 。

愚按:各注返本,皆主求药。余谓求药虽在其内,而此诗乃隐括《道德经》意,致虚极守静笃之学,示学人以空诸所有也。盖谓彼万物之芸芸而盛者,尚能随化机以出入,至冬藏之令,复枯落而归其根,则静之极矣。静则复返于无物而还造化矣,故静曰复命。复命则真常之道矣,故长存。知常返本,见一切有为有作之事,虽只在日用常行之间,要皆从虚极而生。静极而得,彻始彻终,不外乎此,故人难会。小人不知真常之道在乎返根复命,乃不能致虚守静,沉着于有为名相之中,误为误作,耗损精神,故招凶往往闻。

五十二 金水刚柔,铸剑纯熟。能知人意,诛妖献馘。

欧冶亲传铸剑方 ,莫邪金水配柔刚 。

炼成便会知人意 ,万里诛妖一电光 。

愚按:此诗皆喻言也。欧冶铸剑,神女侍炉。莫邪,剑名也。金水配柔刚,各注皆略。愚谓上半月震兑乾属金,下半月巽艮坤属水。炼以金则刚,炼以水则柔,全在配合刚柔之妙。知人意,则非独知我意可知,以其能运坤火也。妖者,己汞也。神剑锋利,则三尸六贼不能为害,而己汞尽伏矣。晦卿云一金一水,一刚一柔,含在晦前朔后,与余意同。

五十三 虚则应物,和乃物从。唤龟招凤,妙存感应。

敲竹唤龟吞玉芝 ,鼓琴招凤饮刀圭 。

近来透体金光现 ,不与凡人话此规 。

集注:竹者虚心,应而无欲。琴者正音,和而不乱。敲鼓者,阴阳相求之和声也。龟即黑虎,凤即赤龙。龙之弦气曰玉芝,虎之弦气曰刀圭。唤属我,招属彼。若非虚心,我不能唤彼龟,若非太和,彼亦安能招我凤乎?吞玉芝,是外药和合丹头作用,唤龟吞震龙之玉芝也。饮刀圭,则兼内药而言之。虎吸龙精,金情正在跃跃欲驰之候,招凤而饮其刀圭,则金丹立就矣。刀圭者,合二土而成者也。金丹既就,仍交接阴阳,以运火符,而生金液之质,透体金光,玄黄灿烂,是为金液还丹也。此规乃真景象,非人间见闻之事也。

五十四 药逢同类,道合自然。丹药通灵,命不由天。

药逢气类方成象 ,道在希夷合自然 。

一粒灵丹吞入腹 ,始知我命不由天 。

子野注:道自是道,清净为要。药自是药,得类乃成。若求非类,徒劳心力。

潜虚注:或问:何以道自道,药自药?曰:药者,如人有病而求药,制之有方,采之有时,以有为为用者也。道者,如人病已而调摄,优柔和中,恬澹寂寞,以无为为宗者也。形以道全,命以术延,知此,则性命分宗,而双修之理得矣。

愚按:《道德经》之言,希是无声,夷是无色,即《中庸》之无声无臭,广成子之无视无听,真乃无象之象,无言之言,示人以了性工夫,在合道体之自然,无为而治也。药则金丹修命之事,前后所言皆是矣。翼注、补注皆主采药时行所无事而言,亦是一说,但非希夷正解。

五十五 圣胎凝结,片响功成。三年九载,迁延岁月。

赫赫金丹一日成 ,古仙垂语实堪听 。

若言九载三年者 ,尽是推延款日程 。

翁注:金丹大药,下工不逾半个时,立得服饵。此言一日者,圣人簇年月日,作用于一个时辰之内,故通曰一日成也。金丹入口,立跻圣域,奚可以九载三年而款日程哉?古仙张果诗:赫赫金丹一日成,黄芽不离水银坑。功成虽未三周变,开炉已觉放光明。正同此道也。

愚按:一日成,得药还丹之事。三年九载,炼己抱一之事。前后各有工夫。此专就大药而言,以赞其神速。

五十六 魔障在彼,修持在己。阴德既宏,灵丹可冀。

大药修之有易难 ,也知由我亦由天 。

若非积行修阴德 ,动有群魔作障缘 。

陈注:前云我命不由天,是造化之妙在乎我。此言由我亦由天,是还丹之就由于德。大修行人,自己阴德未充,鲜不为外魔所攻。若能回思内省,发大忍辱精进,则魔障化为阴德。经云:彼以祸来,我以福往。彼以怨来,我以德往。皆阴德之盛,祛魔之功也。

五十七 及时盗机,万化既安。息虑灰心,以证无为。

三才相盗及其时 ,道德神仙隐此机 。

万化既安诸虑息 ,百骸俱理证无为 。

潜虚注:诗意本《阴符》,三盗既宜,三才既安。食其时,百骸理。动其机,万化安。机谓生机,时即生机将动之时,天地以此盗物,物以此盗人,人以此盗丹,及夫息虑无为,则大事到手矣。

李注:始而地盗乎天,继而人盗乎地。地形六画,其体本空,因与天交,盗得一点神水,始变为坎,才谓之活子时。所谓人盗乎地,宜及此时,盗取坎中这点神火乾金,向家园下种。

甄注:三才相盗,不外五行,故五行名为五贼。盗者,窃也。食者,蚀也。食其时,只就三才上言,乃顺道也,常道也。神仙则逆而用之,掀翻天地,颠倒五行。其盗之也,不于可见可用之时,而于将动未动之时,隐情密审,潜食而不令人觉。其转杀为生,藏恩于害,全在这点机括,是逆道也,丹道也。机字内包得及时意。

五十八 真诠口诀,隐于二经。

阴符宝字逾三百 ,道德灵文满五千 。

今古上仙无限数 ,尽于此处达真诠 。

潜虚注:《阴符》、《道德》所言,皆盗机逆用之事。至于治国、用兵与取天下,爰有奇器,是生万物,八卦甲子,神机鬼藏,皆有深旨。世人不知,妄指《阴符》为兵机,用《老子》以治国,失之远矣。仙师贯彻其旨,示人入圣之真诠,诗中歌咏,多祖其语。学者果能熟读而详味之,则二经之妙义自明,而所谓金丹口诀,不外是矣。

五十九 不遇真师,虽慧难猜。

饶君聪慧过颜闵 ,不遇真师莫强猜 。

只为丹经无口诀 ,教君何处结灵胎 。

潜虚注:金丹之道,万劫一传,特以天机秘密,圣仙往往不敢成段诀破。其中孔窍多门,直是不可以意见猜度。猜之身中,则顽空枯坐,乃有磨砖作镜之讥。猜之身外,则闭气房中,适犯抱玉救火之戒。用兵用将,则疑于采战,而言三峰之术者,已斥其非。入口入腹,则疑于服食,而用金石之剂者,已罹其祸。至于闺丹,则秽质可疑。指炉火,则耗财可悯。诚哉!慧如颜闵,未有无真师而自悟者也。所以云性由自悟,命假师传。然真师难遇,必须大智慧眼者方能别之。昔纯阳识师于长安,杏林拜师于缰锁,乃具大智慧眼者也。否则,如退之遇韩湘于蓝关,元晦遇紫清于武夷,彼二贤者,岂无智慧?特以自是自见,不肯虚心,所以遇而不遇也。

六十 了心得药,得药忘心。

了了心猿方寸机 ,三千功行与天齐 。

自然有鼎烹龙虎 ,何必担家恋子妻 。

愚按:丹道只在死心法耳。丹成则心死神活,此心了了,而方寸之机亦了矣。又能修功立行,侔于天地,自然得鼎得药,子妻不必弃,亦不必恋也。

六十一 知止不殆,知足不辱。

未炼还丹须速炼 ,炼了还须知止足 。

若也持盈未已心 ,不免一朝遭殆辱 。

愚按:陈公主成道之后,弃去丹房器皿,诚恐心境现前之说。余谓诗意是指交姤时而言,与《参同》岁月将欲讫,毁性伤寿年同旨。盖炼丹只在得药,攒簇年月日时天地之正气,归于一符之顷。若炁回丹结,火候既足,急宜罢火守城,不可太久。倘不知止足,则姹女逃亡,而丹体伤矣。所谓藏锋之火,祸发必克也,能免殆辱乎?

六十二 生门死户,杀机反覆。若能明此,害里生恩。

须将死户为生户 ,莫执生门号死门 。

若会杀机明返覆 ,始知害里却生恩 。

陈注:古云来时门户急重修,今人若达此理,明生死之机,识颠倒之用,知返还之妙,转生杀之户,以苦为乐,以忍收恩,何忧其不仙乎?

愚按:三丰翁云:就起杀机,勿容纵意。杀机者,忘其嗜欲之机也。

六十三 祸福倚伏,影响随逐。逆转杀机,灾能变福。

祸福由来互倚伏 ,还如影响相随逐 。

若能转此生杀机 ,反掌之间灾变福 。

翁注:阳主生曰福,阴主杀曰祸。阴消则阳长,阳极则阴生。互相倚伏,如影如响之随逐,此常道自然之理也。若能逆此生杀之机而修,则反掌之间,变灾为福矣。

愚按:二诗连贯而下,《阴符》之恩害相生,《道德》之祸福倚伏,在百姓日用而不知,则为害为祸,在至人盗机逆用,则为恩为福。盗机,即是明杀机。反覆,即是转生杀之机。阳奇为户,内入坤阴之气,阴主杀,故曰死户。阴偶为门,内含乾阳之金,阳主生,故曰生门。圣人深达造化,于互藏之中,窃其真一之气,以为立命之基,逆转祸福之机,反死为生,转凡成圣,而灾变为福矣。须将、莫执、若会、始知、若能等虚字眼,是提醒学人语气。

六十四 和光同尘,远害全身。大隐市廛,行藏罔测。

修行混俗且和光 ,圆即圆兮方即方 。

显晦逆从人莫测 ,教人争得见行藏 。

陈注:仙师广大慈悲,非特以金丹之诀开悟后人,并以世间法终始叮咛,何其切也!夫金丹之最难者,混俗也。要深不可识者,和光也。虽有妙用而不露锋芒者,方圆应世也。潜搬造化而不露圭角者,难知行藏也。数者实为大修行之上事。道光得杏林之语即弃僧伽黎,复俗以了大事,岂非混俗乎?我太虚真人得黄房公妙旨,去隐武夷,七个月方成道,岂非和光乎?所以大隐市廛者,使人不可得而测度。修出世间法者,要人不得而知行藏。故老子曰:惟不可识,故强为之容。大修行人,可不三复其诗,以求成道之勋业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