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裔陶素耜通微道人集注

西江月

一 内外药火。

内药还同外药 ,内通外亦须通 。丹头和合类相同 ,温养两般 作用 。内有天然真火 ,炉中赫赫长红 。外炉增减要勤功 ,绝妙无 过真种 。

翁注:《破迷歌》云道在内来,安炉立鼎却在外,道在外来,坎离铅汞却在内,此明内外二药也。外药者,金丹是也。造化在二八炉中,不出半个时,立得成就。内药者,金液还丹是也。造化在自己身中,须待十月满足,方能脱胎成圣。二药作用,虽略相同,及其用工火候,实相远矣。盖圣人知己之真精,乃后天地生而属阴,难擒易失,是以外药和合丹头之际,以真阴真阳二八同类之物,擒在一时,炼成一粒至阳之丹,号曰真铅,此造化却在外,故曰外药。以此阳丹,擒自己阴汞,犹猫捕鼠。阳丹是天地之母气,己汞乃天地之子气,子母相恋,岂非同类?温养十月,造化却在内,故曰内药。内药虽有天然真火,在土釜中赫赫长红,亦须假外炉阴阳符火,勤功增减,运用抽添,乃能形化为气,气化为神,神与道合,其妙如此,皆先天一气使之然也,故曰绝妙无过真种。

愚按:此章点明内外二药,涵泳白文,其义自见。丹头和合,外药也。二八同类,制造真铅而已。温养,内药也。乃有两般作用。何谓两般?内外二火也。内火有天然真息,绵绵不绝。外火则有阳火阴符,进退增减,故不同也。真种即真铅,若无真种,则两般作用皆可不必,故惟真种为绝妙。潜虚谓人元外药,得之一符,不待增减火候,外炉当遵子野,主炉火而言。愚谓阴阳符火,抽添进退,亦增减也,宜遵翁说为正。

又清静内功,亦有内外二药交相为用,方结真胎。外药者,大坎离交,河车转运,化气为液,下降黄庭也。内药者,筑先天基,绛宫化液,流归元海,液仍化气也。内转则外亦转,二者并行,交结成丹。知内不知外,无以通关窍,收外不收内,无以固根源。故曰:内通外亦须通,丹头和合类相同。得丹要诀,附识于此,为学者告。

二 大药非遥。

此道至神至圣 ,忧君分薄难消 。调和铅汞不终朝 ,早睹玄珠 形兆 。志士若能修炼 ,何妨在市居朝 。工夫容易药非遥 ,说破人 须失笑 。

陈注:还丹之道,功在降龙伏虎,盗夺天地造化,是以神妙,寂然不动,感而遂通,是以神圣。闻而信受勤行者,大根上器也。闻而失笑诽谤者,无分薄福者也。铅汞交而玄珠兆,是名金丹。此丹市朝家居,日用夜作,本自具足。世之愚人乃谓必居深山,必远市朝,方为修道,彼岂知真阴真阳之用哉?

三 首经至宝。

白虎首经至宝 ,华池神水真金 。故知上善利源深 ,不比寻常 药品 。若要修成九转 ,先须炼己持心 。依时采取定浮沉 ,进火须 防危甚 。

子野注:男子二八而真精通,女子二七而天癸降,当其初降之时,是首经耶?不是首经耶?神水即首经也。老子曰:上善若水,善利万物。真人以神水、首经为喻,言其利生之功,非寻常丸散之外药可比。九转乃火候周足,丹熟之时。欲得九转丹成,持心炼己为要。

陈注:白虎为难制之物,倘用之不失其道,可无伤人之理。首经为难得之物,倘求之不失其时,必有天仙之分。学者若知三日月出庚之旨,方许求华池神水之用。修丹容易,炼己最难。己者,己汞真火。必先炼此真火,降此真龙,从我驱用,使无奔逸,然后可以制白虎,而得至宝之真金。倘不能炼己,则时至临炉,顷刻之功,反致危困,故须炼己待时也。

仇注:上段言先天大药,下段言后天炉药。炼己持心,是指炼汞。采取浮沉,是指炼铅。

愚按:此章表神水大药之贵。首句指出大药根源,次句指出大药符候,陆、陈言之甚悉。金丹大道,其初在乎炼己,其后在乎进火,皆不得一毫纵肆。李注云:依时者,依先天之时,即首经初动之时采取也。而采取又要配后天之火,即昆仑始发之火与俱也。上阳讲炼己妙,晦卿讲炼己非空炼,尤妙。

四 二物相亲。

若要真铅制汞 ,亲中不离家臣 。木金间隔会无因 ,须仗媒人 勾引 。木性爱金顺义 ,金情恋木慈仁 。相吞相啖即相亲 ,始觉男 儿有孕 。

翁注:家臣即己之真气,真气因真铅而凝结金丹,金丹因己汞而有神功。二物相须,两情眷恋,乃能变化通灵,故曰亲中不离家臣。铅为金在外,汞为木在内,二物间隔,须仗黄婆勾引。二物既和合了,交接阴阳符火,木性爱金,金情恋木,相吞相啖,结成夫妇,养就婴儿,在我腹中,故云有孕。此内象也,非阴德之士,则万世难遇。

愚按:真汞非铅不伏,真铅非火不生,要得真铅制汞,不能离先天之乾火。家臣者,我家之臣,先天之乾火也。木金间隔于东西,圣人能使媒人诱之会合者,以二物同出乎一气,木性自然爱金,金情自然恋木,相吞相啖,交结成胎,以产婴儿,故男儿有孕。

五 三性会合。

二八谁家姹女 ,九三何处郎君 。自称木液与金精 ,遇土却成 三性 。更假丁公煅炼 ,夫妻始结欢情 。河车不敢暂留停 ,运入昆 仑峰顶 。

子野注:离中汞属阴,故云二八姹女。坎中铅属阳,故云九三郎君。汞乃木之液,铅乃金之精,得土为媒,三性交媾,加以丁火炼之,则铅汞融结,夫妻欢合。火性炎上,丹为火气下蒸,则河车自然有路,飞上泥丸也。

愚按:丁公者,炼丹之真火也。潜虚以运入二字看,谓昆仑宜准玄门说,翁、陆二仙谓是泥丸。余谓玄门,乃河车之转关处,河车不停之后,运入昆仑,非泥丸而何?

六 七返九还。

七返朱砂返本 ,九还金液还真 。休将寅子数坤申 ,但要五行 成准 。本是水银一昧 ,周流遍历诸辰 。阴阳数足自通神 ,出入岂 离玄牝 。

潜虚注:水银乃太阳元精照耀于北方坎水之中而生者,谓之天一生水,又谓之水中金,即先天真铅也。遍历诸辰,莫非此精所化。东则为汞,南则为砂,至于西方,化为兑金而质始成。神仙于此兑金之中,寻觅造化。当其金精壮盛,二七爻动之时,火煅之以感其气,取归土釜,配以己汞,日夜温养,而成金液还丹。七返者,七乃火数,己汞是也,此物最善周流。返者,穷而返本,化为元精也。九乃金数,还者,自外而来,金来归性也。七、九之义,不在寅子数至坤申,但要识得木火金水同一太阳元精所化,故其返其还,同归混沌,化为元精而成大丹。数足者,卦火周天也。玄牝,宜作玄牝之门,三注可玩。

甄注:朱砂之体,性好飞扬,易于耗散。返本者,伏其飞扬之性,而仍返真火之元。金液之气,一经凿破,逃寄西邻。还真者,养于黄婆之舍,而复还真一之宗。世人不知此理,徒以寅数至申为七返,子数至坤为九还,不亦谬哉!然火所以炼金,其成丹不过水银一味而已,其运火不过玄牝之门而已。其数虽繁,其旨甚约。若火满周天,金满乾体,火数足则金气亦足,然后七者返,九者还,真人自神化不测矣。

愚按:离东坎西,坎月中之兔,乃东方之卯,正先天太阳光气照入月中也,至后天而落于兑金矣。言金、言水、言月、言阳精,皆是水银一味也。神仙于兑金中,寻得还此先天太阳之精,即返本还真之义也。

七 药化功灵。

雄里内含雌质 ,负阴却抱阳精 。两般和合药方成 ,点化魄灵 魂圣 。信道金丹一粒 ,蛇吞立变龙形 。鸡餐亦乃化鸾鹏 ,飞入真 阳清境 。

陈注:我虽外雄,其中惟雌。我虽外白,其中惟黑。彼之阴中,返抱阳精,以阳点阴,大药方成。万物得灵药者,皆能变化,而况于人有不魄灵魂圣者乎?

潜虚注:化龙成凤,天元神丹有之,此则以为转凡成圣之喻。

八 屯蒙运火。

天地才经否泰 ,朝昏好识屯蒙 。辐来辏毂水朝宗 ,妙在抽添 运用 。得一万般皆毕 ,休分南北西东 。损之又损慎前功 ,命宝不 宜轻弄 。

集注:天地才经否泰,是采药。朝昏好识屯蒙以下,皆言温养之火。运火始于屯蒙,休于既未,采药之前,结丹之后,日夕搬运符火,入于鼎中,一月一交,如辐之凑毂,鼎内丹凝,如水之朝宗。运用抽添,妙化如此。太上曰:了得一,万事毕。一者,真一之气也。是为阴阳之宗,四象之祖,五行之根,万物之基也。既得此一,则混沌复为一太极,而万般事毕矣,不必更分南北东西之限也。但当照顾关防念头差动,慎其前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方能尽得一之妙。命宝,即所得之丹。倘行功不勤,心境不空,恐失此命宝之玄珠,故曰不宜轻弄。

愚按:否泰者,寅申之月卦也。虽言采药,而六候分配六卦,全具否泰两卦中,泰互震兑乾,否互巽艮坤。泰从上至下,由坤虚至三爻震出,下二爻见兑,下至初爻而乾盈矣。否从上至下,由乾盈至三爻退巽,下至二爻消艮,下至初爻而坤虚矣。泰属上半月,一日进一日,犹正月之春气,进而盛也。否属下半月,一日退一日,犹七月之秋气,退而敛也。六候纳甲,阴阳消息,药火之妙用,皆于否泰二卦具之,屯蒙已在其内,故曰朝昏好识屯蒙。

九 药火消息。

冬至一阳来复 ,三旬增一阳爻 。月中复卦朔晨朝 ,望罢乾终 姤兆 。日又别为寒暑 ,阳生复起中宵 。午时姤象一阴朝 ,炼药须 知昏晓 。

翁注:冬至一阳生,为复卦。每三十日增一阳爻,为临,为泰,为壮,为夬。至四月六阳,为纯乾,乃阳火之候也。阳极则阴生,夏至一阴生为姤卦。每三十日增一阴爻,为遁,为否,为观,为剥。至十月,六阴为纯阴,乃阴符之候也。阴极则阳生,周而复始,此一年之火候也。圣人移一年火候在一月之中,朔旦复卦,两日半三十时,准三十日增一阳,至十五为纯乾,十六日一阴生为姤卦,故曰望罢乾终姤兆。以阴初萌,故为之兆。循至晦日纯坤,此一月之火候也。又将一月火候移在一日之中,分为寒暑温凉四时之气,故以中夜子时一阳生为复卦,午时一阴生为姤卦,阳火阴符,抽添进退,一一合天地四时阴阳升降之道,不复毫发差忒,故曰炼药须知昏晓。昏晓者,阴阳之首。此皆周天之大数也。

愚按:此章言温养火符,在年二至为复姤,在月朔望为复姤,在日子午为复姤,见进退消息,皆与药火之次第相应,与《参同契》春夏据内体数节同旨。昏晓者,震兑乾,夕月为阳火,铅鼎也。巽艮坤,晓月为阴符,汞鼎也。总结一词,明药火之用,庶免认阴为阳,指火为符之失也。

十 错路误人。

不辨五行四象 ,那分砂汞铅银 。修丹火候未曾闻 ,早便称呼 居隐 。不肯自思己错 ,更将错路教人 。误他永劫在迷津 ,似恁欺 心安忍 。

愚按:五行四象,砂汞铅银,修丹之药材也。一阳才动,昏晓须知,修丹之火候也。此章指斥盲师邪教,无甚深旨。

十一 功德圆满。

德行修逾八百 ,阴功积满三千 。均齐物我与亲冤 ,始合神仙 本愿 。虎兕刀兵不害 ,无常火宅难牵 。宝符降后去朝天 ,稳驾鸾 车凤辇 。

潜虚注:冤亲物我,一切平等,则无爱憎取舍。可与忘物,可与忘我,可以忘忘,忘无可忘,即是至道,功行孰逾于此?

十二 二气相资。

牛女情缘道合 ,龟蛇类禀天然 。蟾乌遇朔合婵娟 ,二气相资 运转 。本是乾坤妙用 ,谁能达此源源 。阴阳否隔却成愆 ,怎得天 长地远 。

翁注:牛郎织女,一岁一交,太阴太阳,一月一合,龟蛇以类,蟠蚪相扶,皆阴阳二气使之然也,实为大道之根本。金丹大药,作用一般。盖真一之气,杳然无形,若不得二八阴阳初弦之气相交,焉能降格兆形于黍米哉?既得丹饵之后,不得符火氤氲,焉能变化金液还丹哉?《契》曰:雄不独处,雌不孤居。故必牝牡合气,方能有胎仙之道。且天地所以能长久者,阳交阴合,自然之道也。天不降,地不腾,则四时不序,万物不生矣。

愚按:蟾乌即日月,婵娟乃新月蛾眉之貌。月借光于日,以渐生明,由初三出震,至念八归坤,此二气之相资以运转者。

十三 仙佛同证。

丹是色身至宝 ,炼成变化无穷 。更能性上究真宗 ,决了无生 妙用 。不待他身后世 ,现前获佛神通 。自从龙女着斯功 ,尔后谁 能继踵 。

潜虚注:或问:佛言无相,仙贵有生,二说背弛,何从印可?曰:吾闻之至人,无始以来,一点灵光,是谓本来面目,吾人之实相也,仙佛圣凡,同具同证。一自落于形质之中,此段灵光,埋没沉沦,胸挂轮网,所以至人导之修养,始有二氏之学。仙主修,佛主养。养者,涵育薰陶,俟其自化,其功密,其程远,而实难。修者,省察克治,冀其速化,其功勤,其效速,而较易。其程远,故抛身入身,经累劫而始成。其效速,则身外有身,即现前而便获。所以仙佛异修,方诸有水入于泥淖之中,佛则番番澄矴,去浊留清,经几岁时,然后有以复其澄湛之体。仙则假以药石,立地取清,效虽速而终有夹杂,所以必加面壁之功,抱元守一,以空其心。昔人有言:身外有身,未为奇特,虚空粉碎,方露全身。至哉言也!古之至人,真造实诣,未始不以佛境为难,而纯阳老师乃有只修性,不修命,万劫阴灵难入圣之语,学者读此,不能不起仙佛轩轾之疑。曾不知老师妙旨,若谓佛之阴神必待万劫修之而后可证,正如佛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有少法可得,直饶燃灯佛所,印证不疑,尚隔来世乃能成佛。欲其转凡成圣,现获神通,如我金丹之学,身外有身,立跻圣域,不亦难乎?歌中之意,盖谓此也。至于上阳仙翁,每言释氏雪山修行,达摩少林面壁,六祖隐于四会猎人之中,谓皆密修金丹,乃能成佛,而以金丹为最上一乘。考之《仙佛同源》,不为无本,姑录于此,俟有正法眼者辨之。

李注:无生者,非断灭也。惟其无生,所以无死。无死所以无生,无死无生谓之长生。

甄注:佛称金刚不坏身,所谓涅槃,原非死也。盖以妙宝度此色身,即是空身,空此幻身,即是真身,是谓形神俱妙。超然天地法象之外,不入轮回生死之中,就此现前之身,便是如来自在。

愚按:上上根器人,了性以知命,张祖所谓丹成之后必须了悟真性,乃可以证无生者,以命宗从色身透出法界,与性宗法界归摄色身者不同。非抱一以空其心,不能化也。潜虚之论,皆是确旨。阳神因真铅阳气,点化离阴,功圆脱胎,现前证果,固是修行上乘。佛果之阴神,非阴鬼之神,乃清虚湛寂大圆普照之神,非思议形容可晓。张祖尚云未易窥其门户,夫岂特金丹之谓哉?龙女著斯功者,妙法莲花会上,龙女献珠,对智积菩萨、尊者舍利佛言我献宝珠,世尊纳受,是事疾否,又言观我成佛,复速于此,即往南方无垢世界成佛,以为现生成佛甚速之证,亦非上阳之说。吾愿学道之士,勿执蓬心,诋毁我佛大乘也。

绝句

一 兼修大药。

饶君了悟真如性 ,未免抛身却入身 。

何似更兼修大药 ,顿超无漏作真人 。

潜虚注:此下数诗,劝人双修性命。所谓抛身、入身、投胎、夺舍、鉴形、闭息等法,皆小乘之学,非佛之极地,等之仙阶,真是辽远,故仙翁贬而下之。

愚按:六祖《坛经》云:若起正真般若观照,一刹那间,妄念俱灭。若见自性,一悟即至佛地。此乃天生圣人,一超直入者也,原无性命之分。此外悟性之人,不过偶然透露,不修不证,安能终日圆明?以云见性则可,以云了性则未。若不修大药,则无漏难超,其堕落鬼趣,与凡夫何异乎?

二 四果非真。

投胎夺舍及移居 ,旧住名为四果徒 。

若会降龙并伏虎 ,真金起屋几时枯 。

翁注:真金起屋,何枯之有?经云:枯骨更生,皆起成人,而况吞黍米之珠者耶?投胎夺舍,四果之徒,特阴灵之鬼耳。道光曰:投胎夺舍,是执空之徒。降龙伏虎,是还丹之妙。

戴疏:阴灵生识,投母胎以有生。他识入胎,我夺之以出世。移居者,借化人之生身,而投识于中。旧住者,守阴灵之性以存身形,不人寂灭。四果皆无金丹点化,尽是阴神。

三 阴神非固。

鉴形闭息思神法 ,初学艰难后坦途 。

倏忽纵能游万国 ,奈何屋旧却移居 。

子野注:此言出阴神之法,有屋旧移居之苦,与阳神金丹之道不同。

戴疏:鉴形者,悬鉴于室,存神于中而出也。闭息者,闭一身之气,用毛著鼻上,毛不动,能十二息为小道,能百二十息为大道,能至于千息,去仙不远矣。思神者,存神于一处,或眉间顶上,或黄庭内外二气,或修十六观而出。诸术皆无金丹点化,皆是阴神。

四 西方极乐。

释氏教人修极乐 ,只缘极乐是金方 。

大都色相惟兹实 ,余二非真谩度量 。

陈注:极乐者,无去无来,不生不灭,直须搅长河为酥酪,倾醍醐以灌顶,此即释氏之金丹也。仙师指色相中修行者,金液还丹之道,吾宗之极乐也。

五 日用颠倒。

俗语常言合圣道 ,宜向其中细寻讨 。

若将日用颠倒求 ,大地尘沙尽成宝 。

翁注:真铅真汞,不离常言俗语、日用之间。颠倒修之,大地尘沙俱成至宝。古歌云:朝朝只在君家舍,日日随君知不知?

愚按:张祖于末章,归结到道在日用常言,以见道在迩而不必求诸远,事在易而不必求诸难也。盖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媾精,万物化生。天地无时而不氤氲,万物无日而不化生,此一阴一阳之道,正天地万物日用常行之道也。愚夫愚妇,可以与知与能,造端于夫妇,而其至可察天地。但生人之道以顺,生仙之道以逆,学道之人能将日用之道颠倒行之,明生杀之用,转恩害之机,未有不成丹顷刻者。苟得其诀,愚夫俗子,皆可成道,岂不大地尘沙尽作宝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