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

雌雄节,柔弱与刚强的性格。雌,柔弱。雄,刚强。节,气节。这里引申为性格。本篇主要是阐述了道家“柔弱胜刚强”(《老子》三十六章)的道理。作者认为,刚强的性格是一种凶德,而柔弱的性格则是一种美德;凡是用刚强的手段去处理问题的人,必败无疑;凡是用柔弱的手段去处理问题的人,就能够获得成功。

皇后屯磿吉凶之常[365],以辩雌雄之节[366],乃分祸福之乡[367]。宪敖骄居[368],是胃雄节[369];[湿]共验[370],是胃雌节[371]。夫雄节者,浧之徒也[372];雌节者,兼之徒也[373]。夫雄节以得[374],乃不为福;雌节以亡[375],必得将有赏[376]。夫雄节而数得[377],是胃积英[378],凶忧重至,几于死亡[379];雌节而数亡,是胃积德,慎戒毋法[380],大禄将极[381]。

【译文】

黄帝能够洞察吉祥与凶险的先兆,能够辨明柔弱与刚强的性格,因此就能够分清幸福与灾祸的发展趋势。自我炫耀、倨傲不逊的行为,就叫作“刚强”;婉顺温和、谦恭节俭的行为,就叫作“柔弱”。那些性格刚强的人,大抵属于骄傲自满一类的人;那些性格柔弱的人,大抵属于谦逊谨慎一类的人。性格刚强的人即使有所收获,并不意味着就是幸福;性格柔弱的人即使有所损失,那么将来也一定会得到福报。性格刚强的人即使屡屡有所收获,这也不过是积累了他的灾祸而已,各种凶险、忧愁会接踵而至,最终会濒临死亡;性格柔弱的人即使多次受到损失,这正是在积累他的福德,谨慎地防备不合法度的行为,那么大的幸福就会到来。

凡彼祸难也[382],先者恒凶[383],后者恒吉。先而不凶者,是恒备雌节存也[384];后[而不吉者,是]恒备雄节存也[385]。先亦不凶,后亦不凶,是恒备雌节存也;先亦不吉,后亦不吉,是恒备雄节存也。

【译文】

大凡祸福的产生,一般是先行动的人常常会遇到凶险,后行动的人常常具有吉祥的结果。先行动而不会遇到凶险的人,这是因为他身上永远具备了柔弱的性格;后行动而没有一个吉祥结果的人,这是因为他身上永远秉持的是刚强的性格。先行动也不会遇到凶险,后行动也不会遇到凶险,这就是因为他具有永恒的柔弱性格;先行动也不吉利,后行动也不吉利,这就是因为他秉持了永恒的刚强性格。

凡人好用雄节,是胃方生[386];大人则毁[387],小人则亡[388];以守不宁[389],以作事[不成;以求不得,以战不]克[390];厥身不寿[391],子孙不殖[392]。是胃凶节,是胃散德[393]。凡人好用雌节,是胃承禄[394];富者则昌,贫者则谷[395];以守则宁,以作事则成;以求则得,以单则克[396];厥身则[寿,子孙则殖。是胃吉]节[397],是胃绔德[398]。故德积者昌,[殃]积者亡;观其所积,乃知[祸福]之乡。

【译文】

大凡喜欢使用刚强手段去处理事情的人,就会伤害自己的生命;作为贵族、官员就会毁灭,作为一般百姓则会灭亡;用刚强的手段去守护国家国家就不得安宁,用刚强的手段去做事事情就不会成功;用刚强的手段去追求就会一无所获,用刚强的手段去征讨就无法战胜敌人;他自身也不会长寿,子孙也无法繁衍。这种刚强的性格可以说是一种凶险的性格,这叫作失去了美德。大凡喜欢使用柔弱的手段去处理事情的人,这就可以说是在获取幸福;富有的人将会更加昌盛,贫穷的人也会丰衣足食;用柔弱的手段去守护国家国家就会安宁,用柔弱的手段去做事事情就会成功;用柔弱的手段去追求就会有所收获,用柔弱的手段去征讨就能够战胜敌人;不但他自身会长寿,子孙也会繁衍昌盛。这种柔弱的性格可以叫作吉祥的性格,可以说是积累了美德。因此积累美德就会昌盛,积累祸殃就会灭亡;观察一个人是积累美德还是积累祸殃,便可以预测他的祸福趋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