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

行守,行为操守。本篇主要是针对君主而言。作者认为,君主应有的行为操守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要与民众、鬼神同心同德。第二,不要骄横好斗,不要耍阴谋。第三,讨伐他国,要注意运用恩威两手。第四,为政不可苛刻暴虐。第五,要善于用人。第六,性格不要太刚直。最后作者再次告诫君主,一定要遵循大道行事。

天有恒干[568],地有恒常。与民共事,与神同□[569]。骄洫好争[570],阴谋不羊[571],刑于雄节[572],危于死亡。夺之而无予[573],其国乃不遂亡[574];近则将之[575],远则行之[576]。

【译文】

上天具有永恒的规律,大地具有永恒的法则。君主要与民众一起做事,要与神灵同心同德。傲慢骄横而逞强好斗,而且好耍阴谋就必有祸灾,效法刚强行为的国家,就会有灭亡的危险。夺取一个国家而不施恩惠于这个国家的民众,那么这个被攻占的国家就不会最终灭亡;邻近骄横之国的小国只好顺从它,远离它的国家就会抛弃它。

逆节梦生[577],其谁骨当之[578]?天亚高[579],地亚广[580],人亚荷[581]。高而不已,天阙土[582];广而不已,地将绝之[583];苛而不已,人将杀之。

【译文】

背逆天道的行为发生了,有谁愿意忍受他呢?上天讨厌高傲的人,大地讨厌自大的人,人们讨厌暴虐的人。高傲不止,上天就会打击他;自大不止,大地就会灭绝他;暴虐不止,人们就会杀掉他。

有人将来,唯目之瞻[584]。言之壹,行之壹[585],得而勿失[586];[言]之采[587],行之[588],得而勿以[589]。是故言者,心之符[也][590];色者,心之华也[591];气者[592],心之浮也[593]。有一言,无一行,胃之诬[594]。故言寺首[595],行志卒[596]。直木伐,直人杀。无刑无名[597],先天地生,至今未成[598]。

【译文】

如果有人来了,就要用眼睛仔细去观察他。如果这个人的言语和行动是一致的,就不要失去他而要重用他;如果他说得很漂亮,行动却不认真负责,即使把他留下来也不宜重用他。所以说语言,是人内心的标识;表情,是人内心的表现;气质,是人内心的显露。讲了某句话,却没有付诸行动,这叫作欺骗。因此事先讲过的话,接着就要用实际行动去做到这句话所说的意思。树木长得太直了就容易被砍伐,为人太刚直了就容易被杀害。大道无形无象而不可描述,它产生于天地出现之前,大道至今也没有完成自己化育万物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