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书》卷十三《灵太后传》:灵太后幸嵩高山,从者数百人,升于顶中,废诸淫祀,而胡天神不在其列。(并见《北史》卷十三,列作例)

隋书》卷七《礼仪志》:后齐后主末年(西五七六),祭非其鬼,至于躬自鼓儛,以事胡天,邺中遂多淫祀,兹风至今不绝。

同卷:后周欲招来西域,又有拜胡天制,皇帝亲焉,其仪并从夷俗,淫僻不可纪也。

中国之祀胡天神,自北魏始,灵太后时(西五一六至五二七),胡天神初列祀典,故废诸淫祀,而胡天神独不废,其崇重可知也。祀胡天神有特别仪式,他国人祀者必从其俗,本无所谓淫僻也。

《灵太后传》又言:太后与肃宗幸华林园,宴群臣于都亭曲水,令王公以下各赋七言诗。太后诗曰:“化光造物含气贞。”帝诗曰:“恭己无为赖慈英。”

玩太后诗,虽仅一句,然吉光片羽,已与火袄教光明清净之旨有合,何其巧也!

胡天之祀,始于北魏。北齐、北周继之,设官置祝,隶鸿胪寺。

《隋书》卷二七《百官志》:后齐制官,多循后魏。鸿胪寺掌藩客朝会,吉凶吊祭,统典客、典寺、司仪等署令、丞。典客署又有京邑萨甫二人,诸州萨甫一人。

萨甫,即奉祀胡天神之祝也。

《隋·志》所谓“兹风至今不绝”者,指长孙无忌等撰《志》时而言。《隋·志》撰于贞观十五年,成于显庆元年(西六五六),时袄祠久列祀典,而论者犹目为淫祀,盖犹有外国之见存也。

清《图书集成·神异典》卷二、卷九,均以后周拜胡天之事,系于后五代之周;并以《隋·志》之言,为《册府元龟》之语,误也。